书城历史红墙见证录(三)
6261700000045

第45章 “四大金刚”的最后登场

除了林彪摔死的一家,留在北京等地的林彪集团成员,日子自然不好过。9月的天气本是干燥的北方和潮湿的南方都适宜的节令。然而,叛逆者们已没有了天高气爽的感觉,身处南方的依旧闷热,蜗居北方的还是叫喊着心烦。

9月,这个政治性的季节令人捉摸不定。

9月24日凌晨,人民大会堂门口早已加岗布哨。到了8点30分,华灯初熄,晨风拂动之时,林彪集团除林彪之外的职务最高者黄永胜,被红旗轿车接到了大会堂门口。一大早,黄永胜的秘书接到电话,要黄来参加政治局一个重要会议,要求准时出席。黄永胜知道现在所发生的一切不会对他有利,但也只有按照中央的指示去做,以观时态。魁梧的黄永胜钻出车门时有些吃力,但脚一沾地便挺直了腰,打起军人应有的精神。但他心情的沉重是不言而喻的,连跟在后面的秘书都感觉出来。他习惯地向门卫行了个举手礼,便大步朝里走。

与此同时,另几辆红旗车也滑进环形车道,在人民大会堂侧门前轻盈地停下。

相继走出车门的是空军司令吴法宪,海军政委李作鹏,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这三个人从外表看真是各有特征。当他们在台上时,人们对他们的外表只敢悄悄议论:吴法宪又矮又胖,敢命令他的人都叫他吴胖子;李作鹏走到哪都是戴副黑眼镜,以便遮住他那只受过伤的眼睛,人称李瞎子;剩下的是又高又瘦的邱会作,让人觉得这个总后勤部长真够“廉洁”的,守着全军的财产愣没吃肥自己,明底细的人说,你别上他的当,他把油水都贡献给林家,自己又是个色迷,才把自己作践得如此干瘪。

他们四人拐进大厅时,秘书和自己的警卫已被人拦走了。他们只是感觉到身后空空的,但没有人问这是为什么。四人落座后,互相间仍无话语,现在能说什么?

这可是“四大金刚”互相认识以来第一次四个人默默无语地坐在一起。

这气氛也的确让他们一语难言:

除了四周的肃穆的警卫外,没有一个他们认识的人。

每一个人的脸都绷得紧紧的;每一张嘴都紧闭着。

这几分钟让他们等得像过了几年。

终于一扇侧门拉开了,几名严肃的军人鱼贯而入,分列两旁。周恩来从另一扇侧门急匆匆地进来,抬头看了一下各位,又低下头读起一份文件:

“我以毛主席的名义宣布:中央鉴于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四同志参加林、陈反党集团的宗派活动,陷入很深,不宜继续现任工作,限令他们离职反省,彻底交代。军委日常工作,中共中央已决定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同志主持……”

周恩来念完文件之后,刚才进来的军人就将“四大金刚”各自看押。从外表看,四个人脸上都紧张甚至抽搐了一下,但很快平静下来。这样的结果可能早在预料之中。但黄永胜还是大声大气地申辩了一句:我与逃跑的林彪毫无干系……

没有人理他。

这一天,这四个人被押解到北京顺义县卫戍区某师师部。

让我们回头重温一下黄、吴、李、邱的简历,这是一批历经沙场的红色档案,可惜在后几十年里染黑了:

黄永胜,湖北省咸宁县人,1910年生。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团长、师长、军分区司令员、旅长、纵队司令员、军区司令员、兵团司令员、大军区司令员等职。在1968年3月22日任总参谋长以前,是广州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吴法宪,江西省永丰县人,1915年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历任团青年干事、师青年科科长、团政治委员、支队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军区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空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空军政治委员和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李作鹏,江西省吉安县人,1914年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历任中央军委参谋、科长、抗大参训队长、师侦察科科长、师作战科科长、纵队参谋处处长、东北民主联军参谋处处长、纵队副司令兼参谋长、纵队司令员、军长、兵团参谋长、军政大学副校长、高级步兵学校校长、训练总监部陆军训练部部长、总参军训部部长、海军副司令员、海军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邱会作,江西省兴国县人,1914年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共青团转为中共党员。历任军团宣传队队长、军委总供给部政治指导员、军委科长、粮秣处处长、军委供给部部长、师供给部政治委员、师组织部部长、军区政治部主任、纵队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这四人中情况很相似,上将一人,中将三人。上将是湖北人,三个中将都是江西人,三个中将比上将黄永胜小四五岁。黄永胜一生以军事生涯为主,其余二人以政治为主,李作鹏虽是搞军事的,最后成了海军政委。他们出身都很苦,有的是放牛娃。很早就投身革命,都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是老红军。无疑,他们在历史上为党和人民做过不少有益的工作。

这四人能与林彪结成集团,除了历史原因外,主要是“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如果把林彪比喻成头脑的话,他需要四条腿的支柱,而“四大金刚”则需要靠山,这个集团就以个人野心和宗派主义为基础,逐渐形成。在“文化大革命”初期,黄、吴、李、邱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邱会作则多次被批斗。这些冲击、揪斗为江青和中央文革小组所煽动和支持。林彪保护他的老部下黄、吴、李、邱,反过来,黄、吴、李、邱则效忠于林彪,唯林彪之命是从。加上林彪的老婆叶群及儿子林立果,形成了一个以君臣、父子为信条,以忠于林彪一人为准则的集团。这个集团的形成以1967年的“五·一三”事件为标志。于是问题变得复杂了:一方面,“无产阶级司令员”在天下大乱、局势难以控制的情况下不得不借重林彪一伙的力量,另一方面,林彪一伙又乘机打击异己,攫取权力,甚至诬陷、迫害他人。

这倒使我们想起曾经十分流行的那句话: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在本书中涉及了林立果的“联合舰队”。这个“小舰队”与“四大金刚”既有联系又有很大区别,他们的反革命行径更直接更凶险。林立果为首的这支“舰队”以年轻人为多,也有少数听命于林的老干部。这些人员都是空军的。年轻人有:周宇驰,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刘沛丰,空军党委办公室处长;于新野,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处长;刘世英,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洪珍,空军司令部办公室秘书;计秀绪,空军司令部雷达兵部技勤处副处长;李伟信,空四军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等等。中年人有:王飞,空军司令员副参谋长兼办公室主任;王维国,空四军政治委员;陈励耘,空五军政治委员;江腾蛟,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这其中职务最高的就是江腾蛟,他在1955年共和国第一次授衔时为少将军衔。

在这一天前后,参与林彪集团的各犯相继被隔离审查。

9月18日以前,参与“571工程”的江腾蛟、王飞、胡萍、贺德全、朱铁铮、鲁珉、刘世英、郑兴和、程洪珍等均被隔离审查。

9月20日,南京军区羁押了空四军政委王维国、空五军政委陈励耘;25日,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周建平被羁押。

10月3日,中共中央成立了专案组,由周恩来等十人组成。

1976年12月,“四大金刚”由顺义转入秦城监狱关押。

1980年12月,“四大金刚”及江腾蛟与江青反革命集团同时被共和国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