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墙见证录(三)
6261700000028

第28章 江青、叶群终于一起挤进中央政治局

林彪、江青和叶群在“九大”上可谓各得其所:林彪成了正式载入党章的主席接班人;江青、叶群成了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决定成立的酝酿政治局委员候选人名单的工作班子,使江青、叶群都感到自己进入政治局有了希望。这个班子共有三个人:周恩来、康生和黄永胜。康生与江青的关系甚密,而黄永胜甚至是叶群的“情人”。他们要把江青和叶群抬进政治局自然是不遗余力。1969年4月的一个下午,即九届一中全会进行政治局委员正式选举的前一天,毛泽东召集这个工作班子最后商定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名单,江青、叶群都榜上有名。这一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毛家湾。

一天下午4点多钟,吴法宪兴冲冲地给林办来电话,报告“喜讯”。因为叶群仍在休息,秘书不好马上报告,吴法宪就对林办秘书说:“她听到这个消息后会高兴的。你就讲我来电话说,黄已从主席那里出来,一切都很顺利。根据叶主任的嘱托,我已经向黄咬了耳朵。请叶主任放心好了……你就报告这么几句就行了。”

“吴司令的这几句话,我听不大懂。”

“叶主任是会听懂的,她也会高兴的。”

当秘书叫起叶群时,她果然因为打搅她休息而有几分气恼。

“吴司令来了电话,让我立即转告,并说主任听后会高兴的。”

“你说吧,吴胖子来电话说了些什么?”叶群的口气顿时变得温和些了。

秘书把吴法宪的话转述了一遍,然后特别加上一句:“我对吴司令说,我对他的话听不大明白,他说主任是会明白的。”

“我如果还不明白,起床后再打电话问他。好了,你回去吧!”叶群在秘书面前时常掩饰,而又时常露马脚。

叶群没有像吴法宪那样惊喜若狂,其中必有原因。也许她并不认为这是最后的决定。果然,当天晚上,几个秘书正在办公室议论政治局人选的事,林立果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各位秘书大人,我告诉你们一件事,你们快帮我出出主意。”林立果以他那惯常的斜视眼神扫了一下在场的四五个人,眯起眼睛问:“你们肯帮忙吗?”

“老虎,你说吧。”作为林办的秘书,不会无故拒绝林家重要成员的请求,他们只是想听听能否办成。

“主任刚才对我讲了个秘密,她还央求我帮忙呢!”林立果仍然歪着头,斜视的目光已经收回,像是在琢磨似的说:“主任对我说,老虎,明天就要进行政治局委员的选举了。这是妈妈的关键时刻。如果妈妈当不上政治局委员,就什么都完了。你爸爸虽然地位很高,但他身体不好,最近还怀疑得了癌症,还能活多久?妈妈还年轻,将来你就得依靠妈妈了。你如果能帮妈妈一把,使妈妈能够顺利地渡过这一关,将来妈妈当上了政治局委员,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

叶群甚至要儿子为她出力,可见她对当选的没把握,和想当选的迫切。

“主任让你帮她什么忙呢?”郭秘书问。

“是啊,我也问她,我能帮你什么忙呢?她说,老虎,现在除了你,谁也不行了。她又告诉我,她前些天和首长吵了一架。正巧,吵架后,主席就约首长去参加一次会。在会上,主席生气地说,不能让江青进政治局。首长也说,主任也不行;首长还说了主任的一些坏话。这些情况,后来由参加会议的黄永胜告诉了主任。主任现在很后悔,说早不吵,晚不吵,偏在这个当儿吵,弄得一连几天不敢和首长照面。今天她听说,最后商定的政治局委员候选人名单又有她了,所以特别高兴。可是她又听说,总理和黄永胜受主席的委托,要在今天晚上到毛家湾来,征求首长对候选名单的意见。主任特别担心总理前来,因为怕首长一气之下把她的名字从候选名单中勾掉,那就彻底吹了。主任说,无论如何要阻止总理到毛家湾来;只要不来,那个名单就成定局了。可是怎样阻止总理呢?唯一的办法就得靠首长亲自发话,假装说首长现在正出汗,首长完全尊重主席召集小型会议商拟的候选人名单,请总理不要来了。这个话,主任现在不敢见首长,是说不上去的,而让我去帮她说。他妈的,她让我帮忙,就是帮干这个事,你们说我能帮吗?”

秘书们听罢林立果的这番暴露叶群丑恶原形的叙述,一个个目瞪口呆:“这太不像话了!”

在秘书们议论的同时,林立果也帮腔骂叶群:“他妈的,叶胖子真给首长丢人!”他又问大家:“我该怎么办呢?”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得还挺严重:“你要干这种事,就要承担历史责任!”

“好,我听你们的。”林立果说着,转过身就跑回去了。

这一夜,是张云生和郭连凯值班。但是一直等到天亮,也没见到周恩来到毛家湾。秘书们猜想,肯定是叶群把她那一套付诸实施了,并取得成效。

清晨5点多,林办收到周恩来致林彪的亲启信,信封上标有“特急”字样。按林办的规定,秘书可以在“特急”情况下拆开林彪的“亲启”件,而叶群的亲启件,特别是标有“他人勿拆”字样的亲启件,则一律不准代拆。张云生把这封亲启件拆开,一看果然是印好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名单(选票清样),并附有周恩来写给林彪的亲笔信。信的大意是说,主席在昨天下午召集小型会议,最后商拟了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名单。会后,主席委托总理和黄永胜到林彪处征求意见,但听说林彪身体不适,就没有前来。现在,把这个名单印成选票清样送林彪过目,如果林彪有不同意见,望速告总理;如果同意,即照主席原定方案,于当日下午召开九届一中全会进行正式选举。对于名单中提出的21名政治局委员、4名政治局候补委员的人选,周恩来在信中没作具体说明。但名单中的字形大小和姓氏排列,是很不寻常的。25名候选人的名字分成三种字体,毛泽东和林彪排在最前,用的是一号铅字,周恩来和陈伯达、康生,用的是三号字,再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叶群排在第一个,用的是四号字。

张云生看过文件后,急忙到林彪、叶群那边看看动静,以便及时报告上去。这时林彪刚刚起床,叶群则一夜没睡,还在忙什么事。照毛家湾的规矩,这样的文件须先交报叶群。张云生找到叶群的内勤。内勤告诉他:“(叶群)一整夜都在打电话,现在也不犯困,可精神呢!”

“那好,你去给首长讲讲吧。”叶群听完张云生的汇报,兴奋得满脸通红,但还有点不放心。“你给首长讲过后,首长如果说画圈,那就算了;首长如果要批什么,你要先告诉我,不能急于批。这是主席定的名单,首长随便批什么不好。”

张云生来到林彪客厅。林彪见秘书这样早就来找他,有些奇怪地问:“有什么事吗?”

张云生先将周恩来的信说了一遍,又念了那份名单,还特意把叶群到江青之间的几个名字重复了两次,以便林彪注意到叶群及她所处的位置。

“政治局委员候选人的名字,是按姓氏笔画排列的吗?”林彪问。

“一般是的。但不全是。”张云生说。“主席、首长在最前,用的是大号铅字;总理、陈伯达、康生用的是三号字,这以前都不是按姓氏笔画;叶群以下,用的是四号字,全按姓氏笔画。”

林彪明白了,用食指在空中划了个圆圈,示意张秘书代他把文件圈退周恩来。

整个过程就这样结束了。既没有叶群担心的林彪“乱批”;也没出现林立果幸灾乐祸的“一气之下勾掉”的情景。

当张秘书出来向叶群报告时,叶群正在卫生间给周恩来打电话。门半掩着,叶群的声音清晰地传了出来:

“总理不到毛家湾来是对的,这是林彪同志亲自叫我劝说总理不要来的,他不会有什么感觉。他说他有点汗,又说总理实在很忙,他完全尊重主席召集小型会议提出的候选名单……是的,他是这么说的。他虽然有点汗,但问题不大,不会影响参加今天下午的选举。”

叶群的谎话就这样灵验了。当她听说林彪只让在亲启件上画圈,没说什么时,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长出了一口气,对秘书说:“总理刚才在电话上说了,只要首长没有不同意见,文件就不用圈退了。”

一夜没有睡,次日上午又没合眼,功夫终于没有白费,叶群的兴奋达到了极点,一分钟也睡不着了。

中午,她问李文普:“首长下午要去参加中央全会,你做好准备了吗?”

李文普说准备好了。

“你要备好车,但不要动身太早。按时到达就行了。”叶群特别嘱咐着。

“不会动身太早。”李文普说。“每次去参加会,首长一般都只提前到10分、8分,先在休息室坐一下,等主席到,然后再进场。这次也准备这样。”

“这次不必这样。”叶群总是不同以往,“这次只按下午3点到会,只要路上的时间够用就行。到后就进入会场,不必留下休息时间。”

李文普对叶群的这种安排有些奇怪,他不知其中的奥妙。只有经办的秘书知道叶群的用心:她怕林彪到场过早,万一遇上周恩来,谈起未来毛家湾的事,让叶群露出马脚,所以她想让林彪在会前没有时间与任何人交谈,以免露馅。

在叶群的处处设防和祈求中,她终于坐上了政治局委员的宝座。既达到了政治权力的顶峰,也接近了人生的终点。这后一点是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林氏家族“爆炸”的导火索,可以说是庐山上的九届二中全会。即叶群坐上政治局委员交椅的最重大的第一次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