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读经典
6245400000071

第71章 《平凡的世界》——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段历史存照

必读理由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用生命写成的一部永垂不朽的力作!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堪称新时期文学的一座丰碑。《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于1986年出版。198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这部小说,随后,浙江、新疆、内蒙古等十几个省市的电台陆续重播,引起轰动。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路遥——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汉族,中国当代作家。

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

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

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

《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深度解读

陕北黄土高原,自古是一个焦苦的地方。路遥生于斯,长于斯,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求索奋斗,历尽艰辛。他对农村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和农民有着血脉相通的感情,写了很多这方面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呕心沥血之作。

《平凡的世界》从1982年开始构思,到1988年完稿,6年间路遥下煤矿、走乡村、绝浮华、处陋室,殚精竭虑,很多时候躺在床上有生命终止的感觉。1988年5月25日,在陕北甘泉县招待所,路遥用热水敷开痉挛的手,写完了《平凡的世界》的最后一页。小说完成后,作者有一段时间甚至不能从书中回到现实世界来,连过马路也要弟弟搀扶。不久,他就去世了。

《平凡的世界》三卷100余万字,全书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描写了上到省委、市委的领导,下到孙少安、孙少平这样的农民和农民工的生活,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出来,构成了一幅中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既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

第一部写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自尊,学习和劳动都好,与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互相爱怜,被侯玉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两人不好继续保持互相爱怜的关系。后来郝红梅却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少平高中毕业,回乡生产。但他并没有消沉,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的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部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与村支书田福堂的女儿、县城教师田润叶是青梅竹马,却遭到田福堂反对。经过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相亲并结了婚,润叶也只得含泪与向前结婚。这时农村生活混乱,旱灾又火上加油,田福堂为加强自己的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不料出了人命。为了“学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

第二部写1979年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百废待兴又矛盾重重,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接着就在全村推广了责任制。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他的女友晓霞从师专毕业后到省报当了记者,他们相约两年后再相会。润叶远离她不爱的丈夫到团地委工作,引起钟情痴心的丈夫酒后开车致残,润叶内疚回到丈夫身边,开始幸福生活。她的弟弟润生也已长大成人,他在异乡与命运坎坷的郝红梅邂逅,终于两人结为夫妻。往昔主宰全村命运的强人田福堂,不仅对新时期的变革抵触,同时也为女儿、儿子的婚事窝火,加上病魔缠身,弄得焦头烂额。

第三部写1982年孙少平到了煤矿,尽心尽力干活,成了一名优秀工人。少安的砖窑也有了很大发展,他决定贷款扩建机器制砖,不料因技师根本不懂技术,砖窑蒙受很大损失,后来在朋友和县长的帮助下再度奋起。但是祸不单行,少安的妻子秀莲在欢庆由他家出资两万元扩建的小学会上口吐鲜血,确诊肺癌。晓霞在抗洪采访中为抢救灾民光荣献身。润叶生活幸福,生了个胖儿子,润生和郝红梅的婚事也终于得到了父母的承认,并添了可爱的女儿。少平在一次事故中为救护徒弟受了重伤。但他们并没有被不幸压垮,少平从医院出来,又充满信心地回到了矿山。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用生命写成的书,它白纸黑字地告诉我们无论在哪个时代劳动者都是幸福的。它响亮地提出,一个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只要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作为一个人,不把不幸当作负担,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生活,才能做生活的主人。

《平凡的世界》贯注了昂扬的奋斗精神。作者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这些主人公身上具有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他们大都在面临厄运困境时勇于同命运搏斗,对今天的人们仍有极大影响。“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咀嚼着这些至理名言,使人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路遥的作品不但能把生活的苦难、残酷和卑微描写出来,而且能够把年轻人的贫穷和窘迫写得如此无辜、纯洁甚至可爱,这就是路遥对贫穷的这种诗意的态度。更难能可贵的是,当他成名以后,他并没有忘记过去的苦难,而是更加猛烈地要把过去思考的东西喷发出来,所以才有了《人生》到《平凡的世界》这样的跳跃。他特别想超越活着的本身,特别想超越这种卑微和辛酸去挖掘人生的诗意。这种诗意过去顽强支撑他生存,也是他创作的通灵宝玉。路遥在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发言时说:“我们的责任不是为自己或少数人写作,而是应该全心全意全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壮丽的生活,也用她的乳汁哺育了作家、艺术家。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这些是路遥说过的话,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