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读经典
6245400000047

第47章 《领袖论》——一本超文化偏见的生动的领导学经典

必读理由

美国哲学社会科学家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领袖论》是领导学界公认的经典名著,曾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双项桂冠。

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美国最为杰出的政治学家

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通过《领袖论》向世人证明,他不但是美国最为杰出的政治学家,而且同样是一位重要的社会学家。作为美国政治领导学研究的先驱,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James MacGregor Burns,1918-)发表了大量关于美国领导者的传记和评论,并对美国政治领导体制有着深入的研究。曾当选美国政治学会主席和国际政治心理学会主席。《领袖论》是伯恩斯领导学研究的代表作,是他本人取得迄今为止最高成就的一部开拓性学术专著,被领导学界视为经典,书中提出的交易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的区分,至今仍被热烈讨论。近年来,伯恩斯笔耕不辍,2004年与他人合作完成四卷本的《领导百科全书》,其新作《离去》(Running Along)即将出版。

深度解读

在本书中,伯恩斯运用丰富的资料,以开阔的视野,以新的方法和从新的角度,对世界东西方各国的领袖人物和领导行为进行了“跨文化、跨时代”的理论概括和实证描述,特别是在运用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研究领袖和领袖集团方面提出了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启发性和新颖性。

本书将生动的传记、戏剧性的历史与政治理论相结合,用一种引人入胜的结构线索将其融为一体,这正是它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所在。

全书立论鲜明,结构严谨,论述充分,语言优美典雅,是目前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较高权威性的系统研究领袖品格、领袖地位、领袖才能,以及领袖集团的学术专著。

本书将理论的阐述与现实的分析紧密结合起来,对美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复杂状况、矛盾以及相互关系所做的探索,非常发人深省。本书将对美国的观察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进行综合比较,使各种类型的读者都能够被它深深吸引,切实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

本书对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关系进行了精辟分析,对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作了开创性区分,对道德领导强烈呼吁。

本书将领袖和领袖集团划分为各种类型,如道德型、政治型、知识型、改革型、革命型、英雄型、舆论型、群体型、政党型、立法型、行政型。这些类型又可概括为两种基本型即变革型和交易型。

“我将认证两类基本的领袖概念:交易型和变革型。大多数领袖和群众的关系是交易型的——领袖接近群众是着眼于物物交换:以工作换选票,或以其他形式的补偿来报答竞选中的资助。这类行为构成了领袖与群众关系的主干,其在各团体、立法机构和政党中尤为突出。比较复杂的是变革型领袖,他们更胜一筹。变革型领袖也看到并利用每个潜在的追随者的需要和要求,但又不止于此。变革型领袖还进一步发掘追随者潜在的动机,试图满足更高的需求,追求将每个群众全身心地占有。变革型领袖的结果是确立一种相互激发和提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使群众变成领袖,也可能把领袖转化成充满道德感的人。”

伯恩斯认为,变革型领袖,即那些有能力将人们的思想提升到更高境界的领袖,是这部专著在道德和实践上的主题。在对上述这些领袖类型作大量实证研究的过程中,伯恩斯选取了英、法、德、美、俄、中、印等国家的一些主要领袖人物作为他的分析对象。其中,尤其令中国读者感兴趣的,是他将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作为伟大的变革型领袖的典范所作的描述和分析。

“毛泽东的领导是建立在他所扮演的几种相互关联的角色的基础之上的。这些角色包括意识形态的领导人、主要政策的创始人、政治代理人和调解人。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对所有这些角色都扮演得十分精妙。像在游击战争的年代一样,他一直强调党内的集体领导,这既是为使他的继承者得到锻炼,也是为了集中考虑意识形态和政治上更广泛的问题。”“他过去曾经多次成功地使用过的策略:开始时动作很慢很谨慎,直到有了‘合适的气候和土壤’才采取决定性的行动;对反对派进行考察,并设法使他们暴露自己;利用反对者的‘反面教材’来赢得支持;分化反对派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有神奇的能力来增强和支持其他领导人、追随者及敌手的需要和动机,同时又能机敏地利用和操纵这些需要和动机。正如卢西恩·派思所指出的:‘毛泽东在理解别人感情方面是一位天才’,使他充当了伟大领袖的典范角色,这一角色不仅要了解追随者当前的需要,而且要从他们内部调动起更新的动力和渴望,这些动力和渴望将在未来为毛泽东所希望实行的那种领导提供一种群众的基础。那种领导即是变革型的领导。这就是毛泽东式的领导。”

本书强烈呼唤道德领导。“这后一个观念,即道德型领袖,是最令我关注的”。“道德型领袖来自于、又总是最终回归于群众的根本需要、愿望及其评价”。“我们始终在寻找领袖的道德根基,我们只把领袖们的那些最终以某种方式推动人类潜能释放的行为视作真正的合法。”

提升领导力与领导绩效的宝典

当今,论述领导学的著作已经很多,但这部作品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能够摆脱文化上种种偏见的束缚,从而能够提出大量关于领导学的精辟见解。

本书有益于我们提升领导力与领导绩效。本书融人物传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现象于一体,对领导理论、领导艺术进行了精辟阐述。本书的现实价值并非有限的文字能够说完,就借对毛泽东的评价举例来说明本书的现实价值。

本书有利于我们提升处理矛盾和社会冲突的能力。书中对毛泽东处理矛盾和社会冲突的艺术大为赞扬。本书启发领导者要学会驾驭矛盾、领导和权力的关系,分清矛盾的对立面,并对毛泽东关于矛盾的理论大为赞扬。书中写道:“毛泽东逐渐认识到在中国社会中存在着社会和政治矛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矛盾与领导和权力的关系。他立即成为矛盾的受害者、矛盾的利用者和矛盾的大理论家。他首先是在分析矛盾和处理矛盾中显示出他对政治领导战略的精通娴熟。”“他关于矛盾的成熟理论非常明确而全面,这一理论的心理学和哲学基础远比列宁的理论深刻。毛泽东的理论以无所不在的两重性和矛盾概念为开端。两重性是根本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动和静、新和旧、合作和斗争、生和死、现在和将来、纯和不纯、阴和阳,等等。这些两重性存在于一切个体之内和个体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使物质的生产力和阶级关系相联系,并且影响到社会阶级结构特征的形成。”“毛泽东关于矛盾的理论不仅强调对立面,而且强调类似于黑格尔的‘对立和统一的规律’。他列举了一系列的社会对立面,这些对立面都是‘互相关连,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的:地主和佃农,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等等。”

本书启发领导者要学会区分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书中写道:“毛泽东区分了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后者是与阶级无关的矛盾,如工人之间或农民之间的矛盾。但是,只有对抗性的矛盾才是根本冲突与斗争的要素。”

本书启发领导者:政治冲突是社会变革必须的,领导人要能够很好地处理冲突,先要能够渲染一些冲突,缩小一些冲突,对另外一些冲突则要不予理睬。书中写道:“作为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的这一学说,现在被毛泽东加以润色并运用到中国农村生活的社会与政治环境中来。如果斗争达到激烈对抗的地步,就可能出现‘辩证地走向反面’,譬如统治者可能被迫与被统治者变换位置。毛泽东的论点受到相当多的曲解,但是有三个推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即政治冲突是社会变革必须的,领导人能够处理冲突,领导人能够制造冲突。毛泽东的思想的基本点是斗争对转化和最终的统一是不可缺少的。费朗兹·舒尔曼写道:‘这一思想方法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简朴。’”“问题的解决可能导致新的矛盾和新的冲突,因为根据毛泽东的观点,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一个占支配地位的矛盾——经济矛盾规定着其他的矛盾;而领导人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历史过程的每一时刻找出占支配地位的矛盾,并拟定出一条中心路线来解决它。这就给领导人以相当大的行动余地。领导人不是重大社会冲突的消极反映者:他们渲染一些冲突,缩小一些冲突,对另外一些冲突不予理睬。”

本书启发我们,作为领导人,必须向自己的下级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必须收集、找出和总结群众的愿望和意见,并把它们与官方的政策路线联系起来,以便把这些反映传达到上面的政治领导人,这样便能把这些反映与政府和党的政策联系起来,并根据这些反映反过来修改政府和党的政策。然后,对新政策的解释又将被带到群众中去。这一辩证的过程将永无休止地继续下去。

本书绝对是一部超意识形态、超文化偏见的真正有现实价值的领袖经典!当你打开本书,就会发现到处都闪烁着经典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