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读经典
6245400000040

第40章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标志着管理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

必读理由

马克斯·韦伯是一位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他在组织管理方面有关行政组织的观点对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世界公认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在社会学领域中与卡尔·马克思、迪尔凯姆并驾齐驱。《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是马克斯·韦伯在管理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其中所阐述的官僚组织理论(也译为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年),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马克斯·韦伯与泰勒、法约尔一起成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斯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1864年4月21日,马克斯·韦伯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埃尔富特市。1869年随全家迁居柏林。

青年时代的韦伯就结识了当时知识界和政界的许多杰出人士,如狄尔泰、莫姆森、聚贝尔、特赖奇克和卡普等人。马克斯·韦伯在13岁时送给父母两篇自己撰写的历史论文,标题分别为“论德国历史的发展以及皇帝和教宗的角色”以及“论罗马帝国从君士坦丁至民族迁徙运动的历史”。在14岁时,韦伯写的信件便开始引用荷马、西塞罗、维吉尔、李维等人的著作,在他进入大学前已经熟读了歌德、斯宾诺莎、康德、叔本华等人的理论,年轻时对研究社会科学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1882年,18岁的马克斯·韦伯考入海德堡大学,同时攻读历史、经济、哲学和神学,并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和辩论会。19岁时在斯特拉斯堡服了一年兵役。1884年进入柏林大学和格丁根大学继续深造。1889年在柏林获法学博士学位。

1891年发表论文《罗马农业史及其对公法和私法的意义》,并开始在柏林大学任大学教授。1894年担任弗里堡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1897年,他患严重的神经官能症,于1899年的学期中途休假离开,到1902年的4月才返回海德堡。

1903年秋季,韦伯辞去了教授的职位,同年与他的同事创办了一本名为《社会学和社会福利档案》的社会学期刊,由韦伯担任副编辑,在该期刊发表的名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论文,是他毕生最知名的著作,也是他在世时便已出版成书的著作,这为他研究文化和宗教对经济体系的影响奠定了根基。

1904年去美国参加在圣路易斯举行的社会科学大会。在1912年,韦伯试着组织一个左翼的政党以结合社会民主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最终并未成功。

1919年应聘去慕尼黑大学任教,接替布伦塔诺教授的工作。在1919-1920年间讲授的是普通经济学史。他参与慕尼黑的库尔特·埃斯纳的革命专政,是魏玛宪法起草委员会的成员之一。编写了《经济和社会》一书。该书的最初几个章节于1919年秋付印,但全书未能完成。

1920年6月14日,韦伯在慕尼黑逝世。

韦伯的著述颇丰,包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社会史与经济史论文集》、《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等。韦伯的著作都是在他死后才被收集、修订并出版,这些工作主要是由他的妻子施尼特格尔进行的。

深度解读

20世纪初,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种社会经济组织规模日益扩大,这就要求建立一套新的稳定而高效的管理办法和组织体制与之相适应。作为社会学家的韦伯从事实出发,把人类行为规律性地服从于一套规则作为社会学分析的基础,并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精深的理论素养,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官僚组织体系理论,他认为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官僚组织体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为此,韦伯首推官僚组织,官僚制在19世纪已盛行于欧洲。韦伯提出的官僚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

韦伯这一理论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为什么资本主义主要在西方产生,且蓬勃发展?而四大文明古国却未能发展出资本主义呢?马克斯·韦伯和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揭示了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内在的深刻联系。

韦伯在书中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也就是“官僚体制”。这里的“官僚”不同于汉语中的理解。他所说的“理想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是说它是“合乎需要的”,而只是指它代表了一种“纯粹的”、“在现实中没有实际例证”的组织形态,借以与那些在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具有各种各样特殊形态的组织相区别。韦伯为了进行理论分析,而从这些实际存在的各种特殊形态的组织中抽象出一种“纯粹的”组织。韦伯认为,这种官僚体制是一种严密的、合理的、形同机器那样的社会,它具有熟练的专业活动,明确的权责划分,严格执行的规章制度,以及金字塔式的等级服从关系等特征,从而使其成为一种系统的管理技术体系。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

权力的类型

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只有权力,才能变混乱为秩序。权力有三种:理性的权力、传统的权力、超凡的权力。传统的权力是依靠世袭得来,而不是按能力挑选的,其管理是为了保存过去的传统;传统权力的效率较差。超凡的权力则过于带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神秘或神圣的启示。只有理性的权力才适宜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才是最符合理性、高效率的组织结构形式。

韦伯明确而系统地指出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的权力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管理制度和结构

理想的行政管理体制即官僚体制,既不同于凭借传统的力量建立的管理体制,也不同于依据“神授的”权力和服从者对某种神秘启示的信任而建立的管理体制,而是依据权力的合理、合法性建立的管理体制。为此他提出了理性设计的原则:权力、职位、非个人性、法律。这四个原则以最理性的方式预先假定了法律和权力的概念,明确地提出权力与职位的关系。韦伯认为权力是非个人的,必须在法律的界定下来确定权力与职位的概念。韦伯明确而系统地指出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的权力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组织最为根本的功能就是提高效率,所以如何获得组织效率是管理必须回答的问题。韦伯正是从组织效率出发,找寻影响组织效率的核心要素。他发现合法的权力是决定组织管理的核心。也正是从这个观点出发,韦伯强调组织体系中法律界定的权力划分,提出了官僚组织结构理论。

在进一步分析组织结构的时候,韦伯透彻地阐述了理性设计的重要性。他认为,理想的组织体系的结构分为三层:最高领导层即高级管理阶层,行政官员层即中级管理阶层,一般工作人员层即基层管理阶层。这三个阶层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他认为如果能够理性地分配权力,用法律手段明确权力,组织结构就是最有效的。

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

根据《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所阐述的官僚组织理论,韦伯界定了权力和个人的关系之后,管理进入现代管理阶段。组织管理在分权体系设计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使得一个人能够借助于组织管理的力量,发挥最大的功效。韦伯提出的官僚组织结构其实是一种效率很高的组织形式,因为它能在技能和效率的基础上,使组织内人们的行为理性化,具有一致性和可预测性。这套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意义非凡。韦伯提出的“理想的”行政管理体制改变了组织管理方面以前那种凭借一个人的独立力量来协调组织的混沌状态,经过时间的验证,“理想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为现代国家应有的管理体制的基础。

今天各种各样的组织,不管是工厂、学校、机关、医院或是军队,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官僚集权组织的某些特征。尽管官僚组织结构有较多的缺陷,但从纯技术的角度看,官僚制强调知识化、专业化、制度化、标准化、正式化和权力集中化,确实能给组织带来高的效率。因此,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管理体制仍不失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管理体制,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了解韦伯的思想及其著作更具有追本溯源、举一反三的现实意义。无论作为管理学者、组织领导者或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的研究者,还是对管理学与社会科学产生兴趣者,都会发现韦伯的著作是一个发掘不尽的宝藏,他的思想对现代组织行为有现实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