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读经典
6245400000039

第39章 《科学管理原理》——古典科学管理运动的巅峰之作

必读理由

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系统地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以及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该书于1911年出版后,引起了当时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激起了当时人们研究和发展科学管理方法的热情。在漫长的管理理论发展史中,这本书被公认为是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一个全新的管理时代的来临,掀起了一场企业管理的变革,使得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早期工厂管理实践向科学管理迈进了一大步。至今,这本书仍然带给管理人无穷的启示,是不可不读的管理经典。

弗雷德里克·泰勒——世界管理科学之父

弗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年),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其科学管理主张对管理理论发展有重大影响。

泰勒1856年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在接受中学教育后,进入埃克塞特市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专科学校学习。1874年,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不久,因眼疾辍学。

1875年,进入费城恩特普里斯水压工厂当模具工和机工学徒。

1878年,泰勒进入大钢铁公司米德维尔工厂,从机械工人做起,历任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等职,他在该厂一直干到1897年。1881年,泰勒开始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并开始进行著名的“金属切削实验”,经过两年初步试验之后,给工人制定了一套工作量标准。米德维尔的试验是工时研究的开端。

1883年,于新泽西州斯蒂文斯技术学院业余学习班毕业获机械工程学位。1898年,以顾问身份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 Steel Company),此后在该公司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实验”和“铁锹实验”。1901年,离开伯利恒钢铁公司,专业从事不收取报酬的管理咨询、写作和演讲工作,推广科学管理。

1911年,发表《效率的福音》,同年正式出版《科学管理原理》。1912年在美国国会举行的对泰勒制和其他工场管理制的听证会上,泰勒作了精彩的证词,向公众宣传了科学管理的原理及其具体的方法、技术,成为他对其科学管理原理所做的最好说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1915年3月21日泰勒因患肺炎在费城逝世,终年59岁。

泰勒一生成绩斐然,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泰勒首先采用实验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开创实证式管理研究先河,使管理学变成了一门真正严谨的学科,他的实证研究方法,成为管理学的经典方法。

泰勒提出了标准化的思想,使管理学变成了一门真正的学科。

泰勒还提出了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强调科学管理应该关注人的因素。

泰勒本人还是一位发明家。他在技术上有许多发明创造,总共拥有100多项专利权。

泰勒的主要代表作有:《科学管理原理》(其中包括在国会上的证词,1912年)、《工厂管理》、《计件工资制》、《科学管理》、《论传送带》、《效率的福音》、《制造者为什么不喜欢大学生》等。

深度解读

泰勒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的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期。但当时的工厂管理仍是家长式的行政制,单凭粗糙的传统经验办事,效率低,浪费大,企业的潜力得不到发挥,工人怠工现象比比皆是。提高工厂生产效率,改善经营管理,寻找合理组织生产的方法,成了许多工程师和管理实践家急需探索的课题。

泰勒作为一位年轻的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又是美国工程师协会的成员,再加上其丰富的工作经历,就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泰勒认为必须采用科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法则,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收集了“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几部论述科学管理的著作和几篇论文,包括了《计件工资制》(1895)、《工场管理》(1903)、《科学管理原理》(1911),以及1912年他在美国国会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对泰勒制和其他工场管理制的听证会上的证词。这些文章集中地展现了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以及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等一系列基本思想。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制度被称为“泰勒制”。

在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方面,泰勒提出了专业分工、标准化、最优化等一些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作业管理、组织管理和管理哲学。

1.作业管理。这是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泰勒认为,作业管理由一系列科学方法所组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作业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泰勒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工作适合于他,就都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各行业中的工人都应是最适合该项工作的人。这其中就体现了泰勒的“专业分工”的思想。(2)制定一个标准。泰勒认为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工人一天的工作量。即实行工作定额。(3)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要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劳动动作标准化等标准化管理,从而达到最大的劳动生产率。(4)实行激励性的工资制度。它包括三部分:通过工时研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工资率”即工资标准;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定额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及时发放酬金。

2.组织管理。泰勒认为,科学的管理要对管理的组织进行一系列改革。(1)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传统的凭经验工作的方法。要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来进行调查研究,以便为制定定额和操作方法提供依据;并且要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法、工具。(2)职能工长制。泰勒主张设立8名工长来取代旧式的单个工长,并且使每一个工长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

3.管理哲学。泰勒认为,从实质上来看,科学管理主要包含以下的内容:(1)任何一个组织或工人都应该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2)要求组织或工人在对待工作、同伴和雇主的义务上进行一种全面的心理革命;(3)管理人员也要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包括对管理部门的同事、对他们的工人和所有日常问题的责任上的革命。只有进行双方的、全面的心理革命,科学管理才能存在。

总之,科学管理是建立在劳资双方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的。他要求企业的每一个成员充分发挥最高的效率,争取最高的产量,实现最大的利益。这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20世纪以来,科学管理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科学管理思想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的范围比较小,内容比较窄,侧重于生产作业管理。另外泰勒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等都没有涉及。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人性假设的局限性,即认为人仅仅是一种经济人,这无疑限制了泰勒的视野和高度。

泰勒的科学管理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实践意义

泰勒说,“科学管理是过去就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成,即把原来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一门科学。”

过去有效完成工作的知识只是以师傅传给徒弟的形式存在,没有人对如何更有效完成工作进行分析,也就是没有人真正对工人的生产效率负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正是由于科学管理通过工作分析与工作执行的分离,才能够以科学的知识代替过去的经验、工人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协调代替分歧、最大的产出代替有限制的产出,科学管理的伟大意义正是管理职能、管理阶层的产生。

泰勒发明“科学管理”时,始终在强调“管理是一门扎实的科学,管理必须进行实验”。而且泰勒的金属切削实验、搬运生铁实验和铁铲实验,都说明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则性问题:“必须使用第一流的人,而且要让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将工作任意地交付给员工,是不负责任的。对工作进行标准化,是管理者的首要责任,这项工作,只能由管理者们干。”

泰勒提出的管理问题依然存在,他总结的管理经验依然有益,他研究的管理逻辑依然普遍,他创造的管理方法依然有效。同样的原理能以同样的效力运用到所有社会活动中,这些活动包括家庭管理、大小商人的商业管理、大学管理以及政府各部门的管理等等。

泰勒的科学管理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实践意义。泰勒提出的标准化、计量化作业,重视激励的作用,强调人的作用的思想理论,对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实践意义。将这些理论思想和我们的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促进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科学管理,改善职工、企业之间的关系,提高劳动效率,从而得到双赢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