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读经典
6245400000004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体现

必读理由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任务,必须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此,仅仅阅读教材或二三手资料是不行的,必须原原本本地精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从原著圣殿里去探寻大师本人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两位伟大导师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探讨问题

见《共产党宣言》篇。

深度解读

为了编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经中共中央批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点著作译文的审核和修订课题组,由中央编译局组织实施。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编为十卷,精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法学、史学、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军事、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所收的著作按编年和重要专著单独设卷相结合的方式编排。

第一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1843-1848年的著作,以及他们后来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和导言,系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本卷开篇部分选收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这三篇文章,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此外,本卷还收入了《神圣家族》、《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主义原理》、《英国状况·十八世纪》、《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关于波兰的演说》、《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

第二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1859年的著作以及他们后来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

第三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1864-1883年的著作,以及他们后来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和导言。

第四卷选收恩格斯1884-1895年的著作,以及他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导言和跋。

第五、六、七卷为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二、三卷。

第七卷为《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这一卷是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编辑的,于1894年11月在汉堡出版。《资本论》第三卷是《资本论》理论部分的终结卷,共7篇52章,主要揭示和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各种具体形式。在这里,资本由前两卷分析中呈现的一般形式,转化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并进一步转化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

第八卷为《资本论》手稿选编,节选了马克思的三部经济学手稿,即1857-1858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1863-1865年手稿的重要内容,作为对《资本论》的理论观点的补充和阐发。

第九卷收入恩格斯1876-1878年写的《反杜林论》,并节选恩格斯1873-1882年写的《自然辩证法》。

第十卷为书信选编,按时间顺序收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2-1895年期间写的280封重要书信。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意义重大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支柱和强大思想武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原则。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可以说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出版,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提出,学习运用文集,要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要紧密联系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从事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把学习研究文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紧密结合起来,与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推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