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读经典
6245400000037

第37章 《寂静的春天》——一本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

必读理由

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是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该书的出版曾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大规模辩论,让“环境保护”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卡逊的思想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从此世界各地开始了风起云涌的环境保护运动。在纽约大学新闻学院评选的20世纪100篇最佳新闻作品中,《寂静的春天》名列第二。《匹兹堡杂志》将卡逊评选为“世纪匹兹堡人”之一,赞扬她对现代环境保护思想和观点的开创性贡献,认为她是现代环境运动之母。现在环境问题成为一个对人类性命攸关的问题、一个仍然悬而未决的问题,所以阅读本书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蕾切尔·卡逊——现代环境主义的先驱

蕾切尔·卡逊(1907-1964年),美国作家,海洋生物学家。享有第一流作家的声誉。

1907年5月27日,卡逊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泉溪镇,成长于乡镇之间一个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之中的她,在内心深处对美好的自然有着强烈的热爱。

卡逊1929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女子学院,后来卡逊舍弃文学主修生物学,并于1932年在霍普金斯大学获动物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霍普金斯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任教,并继续在马萨诸塞州的伍德豪海洋生物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

1936年,卡逊作为水生生物学家受聘于渔业管理局。在此期间,卡逊兼职为电台专有频道广播撰写科技文章。随后还为广播节目编写关于海洋生物学的通俗讲解词,并写了一系列科普作品,在著名杂志上连载。

1941年出版第一部著作《海风的下面》,描述海洋生物。

1949年她在管理局(已经更名为“鱼和野生动物管理署”)内晋升为出版物主编,随后撰写了畅销书《我们周围的海洋》,获得自然图书奖,卡逊也因此获得两个荣誉博士学位。

1952年卡逊辞职,开始专心写作,1955年完成第三部作品《海洋的边缘》,又成为一本畅销书并获奖,被改编成记录片电影,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奖。几年中她继续为杂志和电视撰写稿件。

后来,她在马里兰州买了一座乡村宅院,正是这个环境促使她完成了最重要的作品——《寂静的春天》。

蕾切尔·卡逊因乳腺癌不治于1964年逝世,时年56岁。1980年美国政府追授予她美国对普通公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奖章”。

深度解读

20世纪上半叶,随着美国工业文明的发展,河水变污,空气变脏,杀虫剂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先后发生了程度不同的环境污染事件。蕾切尔·卡逊的个人生活恰好经历了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在美国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初期,卡逊开始着手写《寂静的春天》一书。书稿于1962年6月起在《纽约人》上连载,全书于9月27日出版。

当时,大自然被看作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该书第一次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对自身的损害,对人类的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会传统提出了挑战。随着作品的正式问世,赞誉伴随着非议包围了卡逊。作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卡逊收到了几百封要求她去演讲的请柬,这本书成为美国和全世界最畅销的书,该书出版当年就销售了50万册。

《寂静的春天》描写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全书共十七章(不包括前言)。该书以一个“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使旅行者感到目悦神怡”的虚设城镇突然被“奇怪的寂静所笼罩”开始,通过充分的科学论证,表明这种由杀虫剂所引发的情况实际上就正在美国的全国各地发生,破坏了从浮游生物到鱼类到鸟类直至人类的生物链,使人患上慢性白血球增多症和各种癌症。所以像DDT这种“给所有生物带来危害”的杀虫剂,“它们不应该叫做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作者认为,所谓的“控制自然”,乃是一个愚蠢的提法,那是生物学和哲学尚处于幼稚阶段的产物。她呼吁,如通过引进昆虫的天敌等等,“需要有十分多种多样的变通办法来代替化学物质对昆虫的控制”。

第一章 明天的寓言。作者向人们展示环境变迁的恶劣结果,并将在下面对其原因给予解答。

第二章 忍耐的义务。卡逊阐明这样的事实,大量的化学药品正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生命赖以生存的世界,并进入生物组织内部,通过生命与死亡的链环传递迁移,不断以新的面目出现。

第三章 死神的特效药。作者着重介绍了各种杀虫剂的性质和药力。

第四章 地表水和地下海。本章介绍了杀虫剂等化学药物对水的污染,全球水系的污染造成了对整个生命世界的严重威胁。

第五章 土壤的王国。本章介绍化学药物对土壤的污染。

第六章 地球的绿色斗篷。由水、土壤和植物构成了大地的绿色斗篷。本章介绍化学药物特别是除草剂对植物的严重影响,同时喷洒过药物的植物对以它为食的牲畜与野生动物产生毒害。

第七章 不必要的大破坏。本章作者以几年来科学调查的确凿证据揭示出大规模使用化学杀虫剂的严重后果。

第八章 再也没有鸟儿歌唱。在这一章里卡逊用她独特的散文化手笔描绘出自己对在这场由化学杀虫剂引起的不加区别的生物大屠杀中的鸟类命运表达出深切的同情。

第九章 死亡的河流。本章介绍化学药物对河流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水生生物受到灾难性的影响。

第十章 自天而降的灾难。本章继续通过众多事例揭示出大规模使用杀虫剂给整个生命世界带来的灾难。

第十一章 超过了波尔基业家族的梦想。本章将视点从大规模撒药转移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日复一日与小剂量化学药品的接触中受到的毒害。卡逊指出,这种水滴石穿般的毒害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第十二章 人类的代价。这一章介绍由于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健康带来的严重损害。

第十三章 通过一扇狭小的窗户。本章从细胞线粒体的微观角度上阐明化学药物可怕的渗透能力,通过破坏酶而使细胞的氧化作用停止。

第十四章 每四个中有一个。本章介绍污染与癌症发病率上升之间的必然联系。

第十五章 大自然在反抗。本章介绍利用化学药品控制昆虫方面的失败。卡逊指出,对昆虫的真正控制是由自然环境生生相克的防御作用完成的,一旦这种防御作用被削弱与破坏,昆虫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事实证明正是杀虫剂在做这件蠢事。

第十六章 崩溃声隆隆。本章主要介绍昆虫抗药性的产生及其严重后果。

第十七章 另外的道路。卡逊指出,应放弃大规模使用化学药物控制昆虫的办法,而改用生物控制的方法——将一种昆虫的力量转来与昆虫自己作对,如已经证明很有效的雄性不育法、引诱剂等。

警示人们加强环境保护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为再版作的前言中讲到:“寂静的春天》播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并且已经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她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应该恰当地被看成是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

《寂静的春天》引发的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停止沙城农药厂的DDT生产开始的,而后全面禁止了DDT的生产和使用。

它是一部划时代的绿色经典著作。卡逊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

它是一部警示录。在该书的影响下,美国政府开始对书中提出的警告做调查,最终改变了对农药政策的取向,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美国各州也相继通过立法来限制杀虫剂的使用,最终使剧毒杀虫剂停止了生产和使用。

它是一座丰碑,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是生态学新纪元的开端。由于它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被列为“改变美国的书”之一。

现在中国的环境问题还很严峻,《寂静的春天》这本彪炳史册的著作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带来的启迪和推动,应该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