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读经典
6245400000029

第29章 《国富论》——政治经济学的“圣经”

必读理由

本书曾为轰动欧美乃至全球的畅销书。温家宝总理曾经说:“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在我心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国富论》被誉为政治经济学的圣经。英国作家巴克勒在《文明史》中评价说:“从最终效果来看,《国富论》也许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作出的贡献的总和。”历史上,斯密的《国富论》曾对英国等欧美国家的财政政策产生过重大影响,曾被各国政府奉为圭臬。英国最先采纳书中的主张,最先走上富裕之路。

亚当·斯密——“经济学之父”

亚当·斯密(1723-1790年)终生未娶,与母亲相依为命。这样一个生活中缺乏光彩的人居然成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者,更被后世誉为经济学之父。他的《道德情操论》则使他成为了对后世有巨大影响的伦理学家。

1723年,他出生于英国苏格兰法夫郡一个海关官吏的家庭。1737年到1746年先后入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主要研究哲学。

1748年,入爱丁堡大学教英国文学及经济学。1750年,入格拉斯哥大学讲逻辑学,第二年开始讲道德哲学。1759年,斯密把多年教书的讲义修订成《道德情操论》出版,备受欢迎。

1764年,斯密开始专门担任一个贵族子弟的私人教授,并陪伴他到欧洲游历。在巴黎期间,斯密认识了当时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以及重农主义的代表人物魁奈和杜尔阁,这对于他后来形成的经济学说有很大影响。

1767年,斯密回到家乡,用十年时间写成了巨作《国富论》。经过多次修改,在1776年出版,这本书备受推崇并且被普遍流传,斯密也随之声名大噪,成为了当时英国最有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1778年,斯密被任命为苏格兰海关税务局的税务专员。1787年曾担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90年7月17日,去世于爱丁堡。

深度解读

《国富论》是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的名著。1776年初版,经过反复修改,到1799年出了第十版。它是第一本阐述欧洲产业增长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对英国及至全球的财政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国富论》集中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为摆脱封建残余势力和重商主义政策的限制,实行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这是它大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所在。本书奠定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影响后世政治经济学的划时代名著。

20世纪初,严复将该书译为中文(《原富》)出版,在中国有一定的影响。

《国富论》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卡尔·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创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把古典政治经济学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现代水平。”

《国富论》研究的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

《国富论》驳斥了重农主义对于土地的过分重视和重商主义认为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源泉的错误观点,抨击了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治限制,强调劳动才是最重要的,强调劳动分工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是增进国民财富的主要原因。

斯密明确地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他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自由市场的干涉和垄断,赞成低关税,强调了自由市场是“看不见的手”,会引导市场生产出正确的产品数量和种类。

《国富论》还预见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过剩的观点,并指出工资的增长会伴随着生产的增长。

斯密认为道德人和经济人的矛盾,可以用“道德情操”来解决,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自爱与同情可作为行为动机协调并存。

《国富论》以增长国民财富为中心和主线。除了劳动,斯密认为另外一个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重要原因是资本。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加强劳动分工;而要增加雇佣工人,就必须增加积累资本。

按照以上思想,《国富论》分为五篇。

下文以谢祖钧翻译的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为准。

第一篇:“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原因及劳动产物在不同阶层中分配的自然顺序”。开篇就分析了作为增进国民财富决定因素之一的分工。斯密主要从技术性专业分工的角度,分析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但忽略了分工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不懂得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区别,还没有看到产业革命带来的真正的大机器时代,因此被马克思称为工场手工业时代的经济学家。随后斯密阐述了交换、货币和交换价值和价格等问题,研究了工资、利润和地租,也就是国民财富在各阶级的分配问题。

第二篇:“资产的性质、积累和用途”。本篇提出资本是增进国民财富的第二个决定因素。资本可以用来雇佣工人从事生产带来利润。积累资本,可以使用更多的工人从事生产,是增加国民财富的另一重要方法。他首先将储蓄划分出资本,进而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后又分析了资本的作用和资本积累的条件,叙述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别,以及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区别。斯密的论述是围绕资本积累等于再生产理论而展开的,但是由理论上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斯密教条”,对研究再生产来说不可缺少的不变资本部分被忽略,给研究再生产带来困难。

第三篇:“不同国家不同的富裕进程”。本篇从经济史的角度考察了从罗马帝国到18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史,分析了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因素。从城乡分工的角度出发,考察了从罗马帝国崩溃以来到斯密所处的时代为止的农业衰落史和城市繁荣史。他认为资本主义关系,尤其是商业关系,能够促进财富的增长,更能体现合作分工精神。

第四篇:“两种政治经济学体系”。本篇近乎是经济学说史。探讨了任何违反自然的、不正确的政策和学说是如何阻碍国民财富的增长的。着重批判了重商主义政策,指出英国应该放弃重商主义政策。同时,批判分析了重农主义政策。他认为一个国家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对私人的经济活动不加任何干涉,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并主张合理的国际地域分工,各国都应生产本国最优势的产品进入国际贸易,以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

第五篇:“君主或英联邦的收入”。本篇相当于财政学,论述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问题,考察了国家的收入、支出和国债问题,研究了国家财政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

《国富论》中藏着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钥匙

学习《国富论》,对于深入研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今天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们要在学习《国富论》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斯密的《国富论》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才能有效地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国民收入等一系列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意义的思想学说。这对于我们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我们要在学习《国富论》的基础上,重视企业和劳动者的经济利益,自觉地运用利益杠杆来激励和调控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学习《国富论》,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利益问题。斯密提出了“经济人”的理性假设。人都是“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是经济运行的出发点。人类的利己性是一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财富增长的原动力。在社会主义生产中,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仍然是激发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因素之一。

我们要在学习《国富论》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学说,实际提出了市场机制是商品经济阶段最有效的运行机制。所谓市场机制,即指运用什么方式来配置社会经济资源。我国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使各种生产要素形成最佳配备组合,避免和减少浪费以提高经济效益等问题,长期以来都未能很好地解决。斯密在《国富论》通过对分工、交换、价值规律的大量分析,论证了市场机制才是商品经济阶段最有效的经济机制。这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此外,本书有关税收、利率、货币和国家宏观干预市场经济的理论,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均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总之,我们既要强调学习《国富论》的现实价值,也不要拘泥不化,而是要通过研究学习,找到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