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读经典
6245400000024

第24章 《菜根谭》——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格言集

必读理由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出现的一本“奇书”,《菜根谭》在本土长时期湮没不闻,而在东土日本却影响至深至远,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更是催生了前所未有的《菜根谭》热,这股热潮随之反及中国,才引起了中国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出版了多少种《菜根谭》已难以统计。阅读此书,可在待人接物、提高自身素养方面得到启发和帮助。毛泽东对本书的评价是“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洪应明——“菜根”哲学的发明者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现今江苏金坛人。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我们得知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2)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深度解读

洪应明生活的年代,明朝社会进入后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及衰的时期,明政府统治力下降,腐败现象逐渐成为常态,与此同时市民阶级发展壮大,商业繁荣,科技进步,思想活跃,言论趋向自由,社会价值观开始转向开放奢侈和淫逸。世俗社会、平民社会已经取代贵族社会,恐怖极权社会成为主流。一些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仕途的风波挫折之后,纷纷退隐江湖。他们既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也不愿意违心迎合世俗的社会风气,于是,表现隐者高逸超脱情怀的作品大量出现,《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代表。

“菜根谭”究竟是何意义?孙锵在《菜校印〈菜根谭〉序》中认为,菜根者,“系取宋汪革氏‘人咬菜根,百事可做’语意。”计恬在《新刊〈菜根谭〉序》中说:“先哲云:‘人生咬得菜根香,则百事可做’,是书命名之意可味也。”

《菜根谭》是洪应明用自己平淡的人生去感悟生活真谛而写成的富有人生哲理的著作。

《菜根谭》中的格言,每则从数十字到近百字不等。这些格言警句文辞秀美,对仗工整,促人觉醒,耐人寻味,有着深刻的哲理。

《菜根谭》一书篇幅虽小,但内容极为丰富。“其间有持身语,有涉世语,有隐逸语,有显达语,有迁善语,有介节语,有仁语,有义语,有禅语,有趣语,有学道语,有见道语”(重刊《菜根谭》序),盖凡涉及人生根本问题和日常之道者,如生死观、灵肉关系、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向学之道、品调揽胜等等,无不论及。而从思想意趣上分析,则贯彻始终的是儒、释、道三家思想,并以阳明心学相统摄。《菜根谭》中关于论述处世方面的格言集中体现了道家的“抱朴归真”,儒家的“中庸”和“入世”,佛家的出世、劝世的思想。

《菜根谭》中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处治世宜方,乱世宜圆。他深知世态炎凉:“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度小人,以最少的信任寄于世情,才能在世上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获得真正的自由。对一切他不轻取、不轻信。“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完名关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只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能平安度过乱世。

除去关于设身处世的格言之外,《菜根谭》中大部分格言都是论述如何修身养性的。“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这些格言,集中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水滴石穿,铁杵石穿,铁杵成针”等格言更是流传广、影响大,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菜根谭》告诫世人,“欲做精全美玉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立功建业,事事要从实处着脚,若稍计功效,便落欲尘”,“以积货财之民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这些格言更直接更深刻地揭示: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磨练意志,砥砺情操,是每一个建功立业者成功的必由之路。

《菜根谭》中充满了经邦治国的谋略。“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经纶。”“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他的议论要比书生枉谈实际,又比热衷世故者冷静。

现存《菜根谭》的版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日本内阁文库昌平坂学问所的藏本,据传最初收录在明代高濂编辑的《雅尚斋遵生八笺》中,书作前后两集,不分卷,共360条,标“洪自诚著”,前有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题词。此本在国内已佚失,后由人于1915年携回国内,刊行流传。另一个是在国内流传的版本,有常州天宁寺刻本和《还初道人著书二种》本等,标“洪应明著”,分前后两卷。此本与前一个版本最大的区别是内容作了分类,即分为“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等5类;此外条目数也相差甚远,上卷182条,下卷201条,共计383条,有近半数的条目与前一系统不同。现在还没有充分的证据来判断这两个本子孰优孰劣。但日本传入本因为有与作者同时期的于孔兼的题词,一般认为它是更接近于原著的版本。

如何品得菜根香?

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已经有好几种版本的《菜根谭》流传到了日本。《菜根谭》之所以在日本受到推崇,是因为日本工商界人士普遍认为,《菜根谭》一书所阐述的思想意趣,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企业管理、用人制度、业务营销、市场开拓及企业员工的自身修养等等,皆能起到警策的作用。

将《菜根谭》从日本带回国内校印出版的孔玉叟在序言中写道:“此书虽仅仅数十页纸,不足以见学术之本源,然急切近名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1923年,傅连璋在他刊印的《菜根谭》序言中评价该书“立言平淡说理精深,皆权利之徒之药石也”。毛泽东对该书的评价是:“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菜根谭》运用历史思辨的智慧,传达出处世哲学的实用之理,对现代管理思想心理很有意义。《菜根谭》不仅是生活上的良师益友,将其应用到经济与文化建设中,对管理领域也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菜根谭》中的处世哲学强调一股韧劲,咬得菜根,管理中任何艰难或险阻都能以柔克刚地被化解。

书中张扬人生态度的达观和率真,在仁爱之心、德行寡欲、慎独、淡泊的思想引导下,努力修身,最后到达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的。廉洁无私,领导者不能贪恋个人利益;高超的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果敢决断的决策能力;宽厚仁爱的胸襟;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等管理心理思想,在现代管理中并不过时,依然呈现出重要的思想指导价值。

《菜根谭》的文化思想,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儒、道、佛二教“出世”与“入世”的思想融合。《菜根谭》从“以人为本”、“中庸之道”、“无为而无不为”等思想角度对人性修养和人际关系进行了精妙的阐述,为创建和谐的社会结构,为现代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启示。

具体说来,想要品得菜根香,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

(1)重视道义,加强修养。《菜根谭》把“道德”作为一个人立身的根本,是值得重视的,也永远具有普世的价值。

(2)节制物欲,安顿身心。儒、释、道三家思想家都有力倡节欲甚或灭欲的主张。《菜根谭》在这方面做了精巧的融会,既强调节欲,也反对灭欲,人类如无欲望,便不会有进步,但进步不仅是物质文明的事,更是精神文明的事。只有身心得以安顿,幸福才是真实而长久的。

(3)进退有致,和谐适度。从一般的观点讲,儒家重入世,道家重出世,佛家重来世。《菜根谭》采集三家思想精髓,辅之以个人感悟,突出强调在为人处世、修身持家等方面皆应做到进退有致、和谐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