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读经典
6245400000023

第23章 《沉思录》——一个“帝王哲学家”的人生感悟

必读理由

《沉思录》是古罗马惟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这本书的内容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表达了对冷静而达观生活的追求。书中阐明的个人道德修养以及处世智慧在西方文化思想史上产生了难以言尽的影响。《沉思录》不仅成为西方历史上最打动人心的巨著,还被世界名人视为人间至宝,曾被译成拉丁文、英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俄文、捷克文、波兰文、波斯文等。书中这位帝王的“独白与沉思”,两千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震撼人心,对今人的思想及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西方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180年)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受过很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奥勒留也许是西方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

公元121年4月26日,奥勒留出生于罗马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阿尼厄斯·维勒斯。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公元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其外曾祖父卡提留斯·西维勒斯曾两次担任执政官。

奥勒留很小的时候父亲去世,改由祖父阿尼厄斯·维勒斯(奥勒留的父亲与其祖父同名)抚养。

127年,马可·奥勒留6岁,获骑士衔。

马可·奥勒留未上公共学校,而是由私聘教师指导受教。他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法律、绘画,尤其是哲学方面都得到了在当时来说是最好的教育。

孩提时期,奥勒留就以其性格的真诚坦率得到了赫德里安皇帝(又译哈德良,公元117-138年在位)的好感。赫德里安皇帝在原先的继嗣柳希厄斯死后,选定马可·奥勒留的姑父安东尼·派厄斯为自己的继嗣,条件是派厄斯亦要收养马可·奥勒留和原先继嗣的儿子康茂德(后易名为维勒斯)为养子。奥勒留成为姑父安东尼·派厄斯的养子,改名为马可·奥勒留·安东尼,由于其养父也叫安东尼,所以习惯上叫他“马可·奥勒留”。

139年,马可·奥勒留获得“恺撒”的称号,协助养父治理国家。140年,马可·奥勒留擢升为执政官。

161年,安东尼皇帝去世,马可·奥勒留即帝位,同时邀请卢修斯·维勒斯与他共理国事,这是罗马帝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两个皇帝共享皇权。

169年维勒斯卒,马可·奥勒留48岁,此后独自治理国家。

180年3月17日马可·奥勒留59岁,在位于下潘诺尼亚的多瑙河边的希尔米乌姆的军营中病逝。遗体或骨灰被运回罗马,在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被人们像神一样崇敬。

深度解读

在马可·奥勒留执政的近20年间,古罗马帝国水灾、地震、瘟疫、饥荒、蛮族入侵、军事反叛等天灾人祸不断,最终导致古罗马帝国的颓势。公共职责的沉重负担和个人际遇的沉痛经历使他陷入了极大的悲观中,他试图以“哲学的沉思”来避开人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安宁。因此,马可·奥勒留用“独白”的方式来反省自己,写了《沉思录》一书。

《沉思录》这本马可·奥勒留与自己的12卷对话,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马可·奥勒留把一切对他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并且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他们最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热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现选摘如下:

如果你做你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仿佛它是最后的行为,排除对理性命令的各种冷漠态度和强烈厌恶,排除所有虚伪、自爱和对给你的那一份的不满之情,你就将使自己得到解脱。你看到一个人只要把握多么少的东西就能过一种宁静的生活,就会像神的存在一样;因为就神灵来说,他们不会向注意这些事情的人要求更多的东西。

不要去注意别人心里在想什么,一个人就很少会被看成是不幸福的,而那些不注意他们自己内心活动的人却必然是不幸的。

你必须总是把这记在心里:什么是整体的本性,什么是我的本性,两者怎么联系,我的本性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整体的一部分;没有人阻止你说或者做那符合本性(你是其中的一部分)的事情。

因欲望而引起的犯罪比那些因愤怒而引起的犯罪更应该受谴责。因为,因愤怒而犯罪的人看来是因某种痛苦和不自觉的患病而失去了理智,但因欲望而犯罪的人却是被快乐所压倒,他的犯罪看来是更放纵和更懦弱。因快乐而犯的罪比因痛苦而犯的罪更应该受谴责;总之,后者较像一个人首先被人错待,由于痛苦而陷入愤怒;而前者则是被他自己的冲动驱使做出恶事,是受欲望的牵导……

可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关于《沉思录》,温家宝总理说:“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一百遍,天天都在读。”

梁实秋说:“自古以来,有操守、有修养的哲学家历代不乏其人,位居至尊、叱咤风云的皇帝也是史不绝书的,但是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哲学家者则除了玛克斯·奥勒留恐怕没有第二人。这位一千八百年前的旷世奇才于无意中给我们留下了这一部《沉思录》,我们借此可以想见其为人,窥察其内心,从而对于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领悟,这部书不能不说是人间至宝。”

美国的费迪曼在他的《一生的读书计划》中指出:“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甜美、忧郁和高贵。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沉思录》是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作品,它是一位有着强烈道德感的统治者的“内心独白”,现在读来具有如下的现实意义。

《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沉思录》是马可·奥勒留写给他自己如何好好活着的手册,他统治着最强盛的帝国,却依然能用如此谦逊和优美的笔调写出这些平实而又发人深省的话语。他提倡纯洁的生活,经常提醒自己要按照最好的方式去生活。马可·奥勒留摈弃所有物质和世俗的困难,去关注自身纯粹的心智,思考什么对他而言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东西。他能够非常诚实地研究自身,非常坦诚地写下来,可以说《沉思录》的每一页都充满了伟大的智慧。

《沉思录》还考察了人与神的关系,理性与情欲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并剖析了作者本人独特的内心世界。通过这部传世之作,奥勒留给经由他继承下来的斯多葛主义注入了新的精神,斯多葛派的哲学精神因而得以流传至今,并深深植根于近代西方文化精神之中。而奥勒留在书中所流露出来的他的平等、博爱主张在启蒙思想家们那里得到了回应,他的德行自足之说法在康德那里引起了共鸣,关于恶的见解则为黑格尔所发挥……书中所蕴含的那种天下一家的世界主义以及人皆有理性、理性皆相同的平等、和谐思想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沉思录》表达了作者宁静而达观的生活追求,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高瞻远瞩的意识以及开阔的心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