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
6203500000008

第8章 大脑就爱找借口(7)

自从佛罗里达州开始发行六个数字的彩券后,一个特别的灵异之梦,让新泽西州的男士赢得1050万元奖金。根据佛罗里达当地报纸的专访,中奖的男士说,女儿去世将近一个月后出现在他梦中,敦促他买彩券。

“我女儿说:‘为什么不玩玩我的号码?’她说:‘我很想带给你一点快乐!’”

这位父亲是名61岁的房地产经纪人,曾带着家人到佛罗里达度假,希望冲淡女儿意外死亡的悲伤。他23岁的女儿,几星期前从200英尺高的悬瀑上摔死。父亲从逼真的梦中醒来后想起女儿车上有张新泽西州的彩券,上面圈有号码。他觉得整个梦颇怪异,但仍打电话回家,问出彩券号码是2、6、11、14、31、34。开奖那天晚上,全家人前去签注,结果真的赢得大奖。

一个月之后,58岁的扳金技工,也从彩奖赢得1120万元,他是古巴人,一辈子从末买过彩卷。开奖的前4天晚上,去世的母亲栩栩如生地来到梦境,告诉他该买张彩券。第二天他在附近的超市买了10张,结果其中一张中了大奖。

灵异之梦与预知之梦不但经常出现,而且还非常真实。预知之梦和后来的事在细节上也会有些差异,有些差异可以找到动机,也许是梦者的潜意识有意歪曲。我们常常分不清一个梦是心灵感应梦还是预言性的梦。唯一的判别方法是看时间:如果梦和事件同时发生,那么是心灵感应梦。如果梦比事件先出现,则是预言梦。

根据某些科学研究,人的梦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直观型梦。由于直观型灵梦属于自己大脑本能的超长发挥所形成的,客观上基本上属于自己的大脑潜能,因此没有外界灵感信息的介入。这种灵梦必须每日保持最佳的状态,才能把自己的灵梦能力全部开发出来。第二种:比喻型梦。比喻型灵梦指的是外部信息场与自己大脑信息场相合型梦兆。这种灵梦的应用范围极广,比如梦中预测等等。在预测内容上由自已提前定位,具备条件,那就是信仰尊重中国化统文化(至少没有反对的心里)。比喻型灵梦的开发不需修炼,当晚在梦中就能把要测的结果显示出来。梦具有未卜先知的功能也就源于此。梦中有些现象是现代科学难以解释的。即使是最严谨的科学家也不得不承认,有时梦似乎真的能预演未来事件。虽然这种梦很少,有些梦表面上看是预言性梦,实际上只是巧合或者是其它原因。但是,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也很难说成是巧合的预言性梦也的确偶尔出现。在梦的研究者中,对这现象态度不同,某些科学家倾向于相信此现象存在,但是仍旧不愿轻易下结论。有些科学家却宁可不愿相信这种现象存在。

你做梦,其实是灵魂在旅行吗

梦是宇宙间的—大奥妙,它迷离悄恍,千奇百怪,无形无物。梦又是人人都熟悉,人人都曾经历过的一种现象,然而许多人却义对梦境的扑朔迷离、千变万化感到莫名其妙。既如 此,那么我们便有必要看一下现代心理学是如何对人酌干奇百怪的梦作出解释的。

一提起梦,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睡眠。要想阐释梦境的起因,也必须失从睡眠说起。我们知道,人人都需要睡眠,从某种意义上说,睡眠比吃饭更重要。生理实验证明,如果不让狗吃东西,它还能活一个月左右,如果不让它睡眠,则它最多只能活10一12天。

睡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睡眠是人体借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休息。睡眠能使大脑皮层的细胞免于衰竭和破坏,使神经组织在觉醒时的消耗得到恢复和休整。

提起睡眠,人们白然会想到梦,人在睡眼中常常会做梦。世界上没有不做梦的人、而日每个人做梦的时间还很长,成年人做梦的时间要占整个睡眠时间的四分之一,婴儿可达二分之一。人在梦中会碰到许多奇怪的景象,因而使梦染上了十分神秘的色彩,不少的迷信、传说、神话就与梦合联系。有的人认为梦是“灵魂”的旅行,“灵魂”回来时若迷了路,人就会因此死去。

科学研究指出,人在睡眠时,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弥漫性抑制,如果抑制扩散到大脑两半球皮层各个区域,人就处扩熟睡状态;如果抑制不平衡,皮层上有些区点的神经细胞抑制不深或没有抑制而处于微弱的兴奋状态,这些兴奋点的奇待组合,就会导致梦的产生。

一般正常的梦不仅不会影响人的睡眠,还能维持人的所必须的正常心理活动。如果剥夺个人的快速眼动睡眠,就是说每当出现快速眼动时就叫醒他的话,那就会出现睡眠不足和要求补偿的现象,信心还会直接影响记忆。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快速眼动睡眠(亦即做梦)是人的生理及心理需要。有些人总以为做梦会影响脑的休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反复思索的问题,夜里做梦时便很有可能梦到。另外,睡眠时机体所受的内外刺激也有可能成为致梦原因。如在冷屋里睡觉的人,偶然双脚外露,会梦见自己在刺骨的冰水中行走;空腹睡觉的人会梦见自己到处找东西吃;腑脏过满时会梦见自己到处找厕所;双手放在胸口时,会梦见打架时被别人压住身体不能动弹等等。

有些梦看上去似乎有预言的含义,事实上,这些梦仍然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不过这种反映是在睡移中进行的而已。人的某些生理变化或心理变化,在人觉醒时,往往被其它强烈的刺激所掩盖,而在睡眠时,这些变化可能显现出来,构成人的梦境。

另外,对于某些外界信息,人在觉醒时可能不大在意,夜晚时,这些信息便很可能进入人的梦中。比如白天看到几个不三不四的人在自己家周围转游,并未在意。夜晚做梦时便可能会梦见自家被盗:果不其言,过了几天自家便被洗劫一空。自然,这也不是什么预兆。只不过事情过后,人们记忆起致梦的原因,只记住了梦的内容,反而觉得梦成了预兆而已。所以从根本上说虚无飘渺的预言梦是存在的。

总之,人需要睡眠,也需要做梦,梦和睡眠对入都是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有些梦很清晰,有些梦醒了就忘记

梦对人们来说,总是奇妙而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有时早上醒来,你会伸个懒腰说:“啊,昨晚又做梦了。”有时,你也会说:“昨晚一个梦也没做。”如果做梦了,梦里的内容肯定是丰富多彩的。有时,梦中的情节会有个完整的结局,有时却会梦到莫名其妙、难以理解的形象或事情。有时,多年不见的朋友会突然出现在梦中。当我们醒来时,有些梦我们记得很清楚,甚至连细节都能回忆起来,而有的梦只剩下支离破碎的片断,甚至完全模糊不清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梦者觉得梦见许多事情,但却记得很少,这可能具有其他的意义。譬如,梦的运作一整晚都在工作,但是却只留下了一个短梦。无疑的,时间愈久,我们忘掉的梦内容也就更多;有时虽然费尽心思也无法将它们记起来。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会把愿望埋藏在内心深处。处于清醒状态时,意识会抑制愿望。而当人入睡后,意识的控制就放松了,内心深处的愿望会影像化,于是便形成了梦。人进入睡眠状态后,虽然意识的控制放松了,但并非完全失去控制。当梦中的内容过度刺激意识时,这些内容会被埋藏进内心深处。这就是我们醒来后回忆不起来的梦。实际上,我们每天都会做梦。说是没有做梦,其实是想不起来了。一个人平均每天要做4~5个梦,照这么计算每年大约要做1300个梦,而一辈子大约要做10万个梦。

一般情况下,人在睡眠中大脑的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处于抑制状态。如果在睡眠中脑皮质的语言中枢兴奋,就会在梦中出现各种无意识的动作,人的大脑好像一台十分精密的计算机,一瞬间可运算上千万次,这就是在较短时间里能做内容很长的梦的原因,正所谓“南柯一梦”。做梦的快波睡眠又称“有梦睡眠”,平均一次持续20分钟左右;不做梦的慢波睡眠,又叫“无梦睡眠”,大约持续90分钟。这两种睡眠状态在一夜之中交替出现5~6次,所以人最多只能做5~6次的梦,总的做梦时间不会超过2小时,而且每个梦不会持续时间很长。当人们醒来时,所能回忆起来的梦,只不过是最后一次“有梦睡眠”中的部分内容,一个很长梦,实际上所花时间很短。科学家总的认为,梦的内容是受个人动机、思维、记忆和性格的影响,它与人的性别、年龄、心理活动、工作和生活经历、身体状况,及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人在睡眠时,有两种状态交替出现,一种是脑和身体都休息的状态(即REM睡眠),另外一种是脑清醒但身体休息的状态(即NONE-REM睡眠)。人主要在脑清醒的睡眠状态下做梦(但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在脑休息的状态下,人也会做梦)。人是非常贪图安逸的,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事情,我们会主动忘记。这叫做自我保护。也就是说,从不做梦的人,也可以说他们天天都在做噩梦,只是醒来后都不记得罢了。

晚上睡觉时,如果做了梦,一般当时都觉察不到。只有到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才会意识到。不过,有时,我们在做梦时也能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这就叫做“清晰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科学家称,人在睡眠时,如果大脑中掌管语言和运动的部分处于半清醒的状态,就会做“清晰梦”。科学家还说,经常做“清晰梦”的人非常少。不过,如果普通人进行正确的训练,也能做“清晰梦”。

“清晰梦”有一个很厉害的地方,那就是人在梦中可以控制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梦中可以满足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解决我们欲求不满的问题。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做“清晰梦”将表层意识中一直惦记的愿望在梦中实现。有研究人员采访了很多做过“清晰梦”的人,他们都感觉在梦中实现愿望可以得到幸福感和满足感。

那么,该如何训练才能做“清晰梦”呢?首先,平时多给自己做心理暗示,对自己说:“做梦时,能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其次,像写日记一样,把梦的内容记下来。梦的神奇不是简单可以解释的,所以可以参考一些分析梦的书籍,来剖析一下自己的梦境,这其中的乐趣也是无穷的。

人们为什么喜欢做白日梦

在经济状况紧张的时候,看到别人买爱马仕,开劳斯莱斯存,你也想跟着买,周围的朋友会说,“做白日梦!”现实生活中,大白天的,有些人往往会想些异想天开的美事儿,还忍不住在自个心里偷着乐,我们把这种没有依据的、一厢情愿的行为,叫做“做白同梦”。即使不是睡着,但是想想美事,总会让人其乐无穷:

比如,你坐在办公桌前,但却想象着,继承了一大笔钱,炒了老板的鱿鱼,在他惊愕的眼神中昂首而出;或者,你刚发表完一个演讲,正陶醉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或者,你和前夫共进晚餐,许多年前,他抛弃了你,现在却失魂落魄,祈求你与他复合……

这种情景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清醒,却又心不在焉,因为你正在做着白日梦。

有一位律师,在参加律师资格考试的前一天中午,他去超市购物。因为没有零钱,收银员就找给他两张当天晚上出号的足彩奖券。他把奖券随手塞进口袋里,回到办公室。可整个下午,整个人却无法像往常一样工作。他的眼睛盯在文件上,脑子里却是另一副景象:自己真的中了大奖,并筹划着使用这笔巨款的每一个步骤,内心充满了欣喜与激动……这种景象反复出现,甚至让他怀疑,还有没有必要为第二天的考试做准备。

白日梦既可以让人赏心悦目,也可以令人沮丧、愧疚、抑郁或者恐惧。两种白日梦我们都会经历,这取决于我们的情绪和环境。据估计,只有3%的白日梦会集中存令人焦虑不安的念头上,比如遭遇一场恐怖袭击,或是丢掉工作。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的白日梦往往想的都是好事。

通常人们都认为做白口梦是痴心妄想,是浪费时间,而心理学家的观点并非如此。研究发现,人们的精神活动有一半时间会花在白日梦上,它会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揭开内心深处的希望和恐惧。白日梦是一扇通向创造力的大门,它能帮助我们解决难题,甚至帮助我们实现潜能。

日本著名心珲学家河合隼雄曾对作家村上春树说:“正是有些人不能再讲故事,所以他们就有了心理问题。”故事的本质就是某种白日梦。白日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临床心理治疗主题,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基础。白日梦包含了一个人对于生命和生活的幻想,虽然不现实,但却提供了生命的许多可能性。所以,不要对自己的白日梦感到过多不安。在阳光明媚的街头小店,喝着咖啡,任由心灵在幻想的天空无拘无束地翱翔,不但有趣,而且有益。

白日梦可以帮助我们提前规划生活,提醒我们将要发生的事,帮助我们熟悉新的环境,给未来做计划,审视过去的经验,让人们从中学到有益的东西。即使是负性的事件,也不会产生太人的消极影响。

英国心理学教授克利夫阿纳尔说:“白日梦中经历的虚构的负面事件,并不会让我们产生忧虑,反而可以帮我们渡过难关,检验一下如何能做得更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