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白日梦其实是一种自我的体验和满足,是对自我心理的一种宣泄和解脱,它可以帮我们缓解紧张的情绪,让自己的思想放松下来,因此,它可以说是我们自身的一种心理防御机能。有时候,白日梦本身就会产生治疗的效果。做梦者可以通过想象改变自己的心情,让自己开心。重温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和愉悦感的白日梦,可以帮助我们应付现实生活中难以克服的局面。但是如果过于沉迷在消极的白日梦中,对解决情绪问题反而更加不利。
当我们在面对压力、挫败和单调时,我们会做逃避式的白日梦,它能让我们转向另一个世界,一个理想化的情境,使自己得到些许的满足和安慰。因此,它也是一种有益的自我交流的方式,有利于化解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激发创造力,帮助我们解决难题。
白日梦原来有这么大作用。那真应该多做做白日梦。其实白日梦是可以训练的,试试下面的方法:
顺畅地呼吸,不必刻意地去想或者不去想,此时脑中出现的任何想象、念头,都让它像一朵云那样自然地聚来与散去……
听一些节奏舒缓的轻音乐,或者,干脆用耳塞轻轻堵住双耳,什么也不听。
轻轻按摩头部、面部,尤其是眼睛四周与太阳穴。
另外,如果通过想象一个积极的场面,比如欢呼雷动的掌声,我们还能够提升自信心,表现得更加优异;而通过仔细思量消极的事件,我们可以改变未来的行为。
在尽量减少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任凭大脑做非主动的缓慢游思——在冥想中,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阳光、沙滩、海浪,或者晴空、白云、草场……
为什么许多人会梦到自己考试
做梦考试,是很多学生都经历过的一件痛苦的事。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在现实中碰到了考验,而这种考验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焦虑。就是说,现实中的应聘焦虑,进入梦中,化成了我们经历过的考试焦虑。
“最近,常常做一个噩梦,虽然醒来后知道这只是一场梦,但做梦时的痛苦感受还是清晰地留在记忆里。太难受了!”
一位大学生在论坛里发帖子,讲述他的遭遇。“梦中的情景,是大学时遇到的一个难关。当时对我来说,要解决几乎不可能,除非有奇迹。但是如果不解决,我的大学就白读了,我就完蛋了。”
“然而,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还创造了学校历史上一个经典的案例。只是,虽然问题解决了,但它却经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每次梦到这一情境,都会重新体会到当时极其无助和惶恐的感受,于是每次都是一个噩梦。最近几年,不知道梦到了它多少次。”
在这位大学生的帖子后面,跟帖谈的都是自己高中时的考试焦虑。
考试梦一般有两层含义:“超我”的惩罚、“本我”的鼓励。有时还会有道德的考验。“超我”的惩罚:“超我”是规则层面的力量,“本我”渴望为所欲为,“超我”控制“本我”,“自我”协调“超我”和“本我”。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超我”强大的人,就很容易在面临考验时感到焦虑。但是,这种焦虑并不仅是生存性的,也带有惩罚性。
小时候我们担心通过父母要求的那一关,高中则变成担心通过高考这一关。高考最重要,也最煎熬。尽管以后我们走入社会,面临着其他各种各样的考验,但高中的考试焦虑仍然是我们所体验过的最强烈的焦虑。由此,不难理解,当上述大学生说出自己的噩梦后,其他人回帖时,谈得最多的就是高中时的考试焦虑。
强大的“超我”所引起的焦虑和惩罚,是考试梦很明显的含义。不过,这还不是考试梦最关键的信息。最关键的信息其实是本我的鼓励,或者说,是本我对超我的反抗。做考试梦的人,尽管在梦中没有通过考试,但现实生活中,他却已经通过了这些考试。也就是说,他经过艰苦努力后,是通过了考验的。所以,当我们再次面临考验时,也就会梦到曾经面临过的标志性的考试事件。
道德,是典型的“超我”层面的内容,而所谓的为所欲为,则是典型的“本我”层面的内容。道德感很强的人,也即“超我”很强的人,在渴望顺从源自“本我”的愿望时,势必会引发“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强烈冲突。“本我”的强大很重要,因为它是我们的人格力量的源泉。一个“超我”太过于强大的人,我们会觉得这个人没有魅力、没有意思,而一个“本我”强大的人,尽管他看上去可能令我们不快,但我们很容易被他吸引。
然而,如果我们强行走向与“超我”相反的方向,那势必会更强烈地引发“本我”和“超我”的激烈冲突。这样一来,考试梦可能会出现得更频繁。
梦中的记忆是可靠的吗
人们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梦到一组彩票中奖号码,立马按照记忆中的数字去买彩票,但却没有中奖;碰到熟人忘记名字;忘记买东西就回家……
狄先生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他和妻子在描述共同目睹的事情时,发生了严重的分歧。那是一年夏天,狄先生和妻子从朋友家吃过晚饭后驾车回家。狄先生开着车,他的妻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在一个十字路口,他们停下来等待绿灯。这时,狄先生的妻子看到右手边一个男人骑着自行车,前进方向与他们相同。这时,突然不知道从哪里窜出另一个人,上前把骑自行车的男人从自行车上拽了下来,然后用一把小刀猛刺。狄先生的妻子听到了一声声惨叫,她马上拿起了自己的手机,拨通了110,但是电话占线,需要等待。
当110打通之后,已经是1分钟以后的事情了,凶手早已经逃之夭夭。这时,交通信号灯变成了绿灯,狄先生继续开车,他的妻子在电话里描述刚刚发生的一切。受害人是一个二三十岁的男人,他在遇袭时骑着自行车,凶手则是穿着一条牛仔裤。然而,狄先生却与他的妻子发生了争执,原来是因为他们对凶手的身高、衣服的样式等特征的描述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很快,他们发现唯一能够统一的就是凶手是一个二十几岁的男人,作案凶器是一把小刀。其他方面,他们各执一词,使得警察感到有点儿无所适从。
两个人在同样的时间以同样的角度共同目睹了整件事情的发生,而后又经过同样的相隔时间来回忆,却有着不同的结果。
记忆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可靠。以前,我们相信自己可以看见眼前所有的事物,但是无意视盲的发现证明了我们的固有观念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同样的,我们对记忆的认识与记忆的真实工作情况也存在巨大差别。实际上,人们的记忆信息并不是现实的复制品,每次回忆都是一个信息重新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还要受到个体主观意识的制约。
记忆信息可以永久的储存在人类的大脑中,而且这些信息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事实上,很多信息的确是被完好无损地储存在大脑内,但这并不能代表所有信息都以这种方式存储。人类大脑不会记录所有传入的视觉、听觉信息,这已经被很多记忆领域的心理学家所认可。他们认为至少有很多细节信息是没有经过大脑处理的,所以也就更谈不上存储了。
同样,大脑中的潜意识会在人们睡眠的过程中,慢慢地释放出来。很多在清醒的时候被遗忘的事情,可能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在梦中。但是,潜意识中对某些事情的记忆可能只有部分,不能还原整个事件。因此,梦中的记忆更加不可靠。
在现实生活中,物体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不会连续地发生变化,人类大脑的认知系统不需要随时准备察觉这些变化,比变化视盲更糟的是错误的认识,人们认为自己可以发现所有的变化。因为如果不是这样,那将是对大脑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
在日常的生活中,认知系统不会给人们任何有关变化视盲的反馈信息,人们只能够意识到那些已经察觉到的变化,而对于没有察觉到的还是一无所知。这样,人们就逐渐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借助自己所拥有的敏锐辨察力,除了那些微乎其微的变化,其他的变化都逃不出自己的双眼。
做梦也能让人产生巨大的恐惧吗
人类每天都要保证一定的睡眠,梦境可以改善睡眠和增进健康,但如果所做的梦正是导致失眠的原因呢?我们将如何对待?
噩梦通常发生在青春期前的儿童身上,当然,和梦游、夜间恐惧一样,少数成人也经常做一些苦恼的梦。这种梦时间长、情节复杂、越来越可怕。当事人通常被惊醒,噩梦还历历在目。
长期的压力、创伤及一些常见的冥思会引发噩梦。不过,更多时候,噩梦是由内心深藏的情感重负造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梦理解为潜意识发出的催促,要我们注意内心的自我。虽然噩梦通常无害,但它们如此吓人,足可以让当事人不敢入睡。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一般情况下,人在睡眠时大脑神经细胞都处于抑制状态,这个抑制过程有时比较完全,有时不够完全。如果没有完全处于抑制状态,大脑皮层还有少数区域的神经细胞处于兴奋,人就会出现梦境。由于少数细胞的活动失去了觉醒状态时的整个大脑皮层的控制和调节,记忆中某些片断不受约束地活跃起来,可能就表现出与正常心理活动不同的千奇百怪的梦。
要对抗噩梦里的恐惧,可以将梦展开,克服这种体验。要达到这一点,噩梦必须是“清晰的”。上床睡觉之前,静静地坐下,告诉自己你将全神贯注于你的梦。做梦时,尽量研究梦境里的物体、行为和场景。噩梦开始后,正视你的恐惧,问问你的恐惧为什么为出现在你的梦里。
冥想可以缓解做恶梦带来的后遗症,古代冥思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幻想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在心眼中看到的各种情景、物体、人或行为历历在目,幻想术越是有效。幻想将我们的思想集中在具体的事物上而不是对睡眠的焦虑上,作为冥思的一种形式,幻想调节我们的呼吸,降低心率,促进放松。
幻想在改善睡眠中的最有效的功用是引发睡眠。如果我们在心眼中为自己创造了最佳的睡眠地方,当我们想入睡时,我们就会寻找这个地方。同样,当我们夜里醒来,再难入睡时,可以使用这一方法。
成功的睡前幻想在于提高你的观察力,吃饭时,既要饱口福又饱眼福。注意所有盘中食物的颜色,细细体味各种滋味;有趣的标志物,如一个古香古色的邮箱,一个报刊亭,一个花摊?
与冥想有共同作用的催眠术是将病人置于一种深度放松状态下,各主要器官功能暂关闭。催眠师将积极的暗示信息输入到病人的潜意识中,这些暗示在病人昏睡中和清醒后都对他们的感知和行为有一定影响。
已证明,催眠可以成功地治疗引起失眠的某些常见的原因。虽然催眠能否直接促进睡眠尚无研究,但不妨试试直接催眠法,催眠师可能给你某些暗示,睡前一杯热牛奶确实对睡眠有效,它能使你头一沾枕头就呼呼大睡,并能保证你养精蓄锐,享受高质量的睡眠。
夜晚睡眠阶段出现全身肌肉麻痹现象,在麻痹现象未消退之前就会醒过来。这种毛骨悚然的经历意味着我们醒来一两分钟内发现自己一点也动弹不。尽管这种经历很吓人,其实睡眠麻痹一点危险也没有。不过,这种情况会吓得人不敢入睡。这种体验具有遗传性,尚无有效办法治疗,但还有些人患有一种称作嗜眠发作的综合症。这种人不是不能入睡,恰恰相反,他们突然不可控制地入睡——入睡前常常肌肉完全无力,出现幻觉。这种现象能极大地削弱人的能力——不只是因为随时都可能睡着的情况所含的社会意义。
我们已经知道睡眠的诸多可能的原因,其中一条是使身体得到修复并恢复活力。然而,现代生活打乱了睡眠的自然规律,人们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使用人工照明将人类活动延长到深夜。工作场所通常压力很大,许多人没有时间放松,等到上床睡觉时已是筋疲力尽。再考虑到其他对健康不利的因素,如粗劣的饮食、吸烟、消费大量的******和酒精,导致失眠,进而引发恐慌。
为什么会让自己“故意地自作自受”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而且每次都能为自己找个很好的理由,让人无从挑剔。比如,献血的时候,他突然生病了,于是自然躲过这一劫;比如,交作业的时候,突然电脑坏了,于是自然可以延期……有时候,会让人难以相信真的有这么巧合嘛?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人确实不少。
一位在金融公司工作的朋友,几年前准备考注册会计师,就早早买下一堆资料。你每次和她遇上,都少不了几句备战之词,很“有谱”的样子。可是临到考试,她突然发烧了,烧到进了医院,结果错过考试,你觉得真是场意外。这是第一年;第二年,她继续苦哈哈,要命的是,就在考试当天,她骑自行车时被车剐了,考试又泡汤了,你觉得她命太不好了;第三年,你都可以预期倒霉的她是不是又有事了,果不其然,她妈报病危,她当即飞回老家,老妈都这样了,哪儿还有心思考试!
心理学上有一种“故意地自作自受”,当人们预期到自己可能失败时,往往会做出一系列导向失败的行为。用意很简单,主要是为了在失败的时候,昭示大家:不是我能力缺乏,都是外界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