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6202600000010

第10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看得见的手”紧握“看不见的手”

挖坑——认识凯恩斯“看得见的手”

【寓言典故】

乌托邦国处于一片混乱中,整个社会的经济处于完全瘫痪的境地,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们束手无策。这个时候,政府决定兴建公共工程,雇佣200人挖了很大的坑。雇200人挖坑前,需要发200个铁锹;发铁锹时,生产铁锹的企业开工了,生产钢铁的企业也开始工作了;发铁锹时还得给工人发工资,这时食品消费也都有了。通过挖坑,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消费。大坑终于挖好了,政府再雇200人把这个大坑填好,这样又需要200把铁锹……这样,萧条的市场终于一点点复苏了。经济恢复后,政府通过税收,偿还了挖坑时发行的债券,一切又恢复如常了。

(选自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趣味解读】

这则著名的经济学寓言《挖坑》,来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一本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通过这则寓言引申出了政府干预理论。

众所周知,在凯恩斯之前的西方经济学界,人们普遍接受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的观点,即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只扮演一个极其简单的被动的角色——“守夜人”。凡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依靠市场能够达到更高效率的事,都不应该让政府来做。国家机构仅仅执行一些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如保护私人财产不被侵犯,但从不直接插手经济运行。

然而,历史的事实证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导致了严重的财富不均,经济周期性巨大震荡,社会矛盾尖锐。1929~1933年期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就是自由经济主义弊症爆发的结果。因此,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政府干预主义者浮出水面,他们提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政府不再仅仅扮演“守夜人”的角色,而是要充当一只“看得见的手”。政府必须平衡以及调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就是政府干预理论。

也就是说,当一国经济萧条时,政府应该出来做事,用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政府投资及调控的方式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把经济拉动起来,让经济从萧条中摆脱出来。凯恩斯的这只“看得见的手”开始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频频挥舞,带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经济危机的泥沼中走出来,并使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凯恩斯主义认为,凡是政府调节能比市场提供更好服务的地方,凡是个人无法进行平等竞争的事务,都应该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解决问题。凯恩斯强调政府的作用,即政府可以协调社会总供需的矛盾、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大比例的协调和产业调整。它最基本的经济理论,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不过,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滞胀”的状态,无论政府如何挥舞那只“看得见的手”,经济总是停滞不前,物价却在不断地上涨。这便是“政府失灵”的状况。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人们普遍寄希望于两只“手”的配合运用,以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的转变。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政府干预的积极方面及其局限性。

合理运用“看得见的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补救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微观经济运行中的失效。如果政府的作用发挥不当,不遵循市场的规律,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经济学点睛】

凯恩斯主义认为,凡是政府调节能比市场提供更好服务的地方,凡是个人无法进行平等竞争的事务,都应该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解决问题。

生木造屋——政府要尊重市场规律

【寓言典故】

高阳应是宋国大夫,他打算盖一所房子。木匠对他说:“不行啊!木料还没干,如果把泥抹上去,一定会被压弯。用新砍下来的湿木料盖房子,刚盖成虽然看起来挺牢固,可是过些日子就会倒塌的。”高阳应能言善辩,他接过工匠的话说:“照你的推论,我这房子倒是不会坏了——因为日后木料会越干越硬,泥土会越干越轻,以越来越硬的木料承担越来越轻的泥土,房子自然就坏不了了。”木匠无话可答,只得听从他的吩咐去做。高阳应的房子刚盖成的时候看起来也还不错,以后果然倒塌了。

(选自《吕氏春秋》)

【趣味解读】

高阳应的房子没住多久就倒塌的事实说明,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尊重实践经验和客观规律,而不能主观蛮干。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体制,它提倡市场主体特别是政府要尊重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

由于市场的力量是客观的,无法收放自如,而政府作为理性的行为主体,其行为是可以调节和合理定位的。只有在尊重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和有效发挥政府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积极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是第一性的,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这种“无形的手”,表现了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合力,是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基本调节功能。因此,政府首先必须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增强社会经济理性。任何凭借“拍脑袋”、不计后果的决策都必须彻底改变,这就要求政府要从无端“管制”转向科学“服务”,而要服务好,就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来操作。

曾有一则新闻,贵州省某县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要求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购买50公斤当地农民生产的西红柿。近年来,类似于政府部门以红头文件形式要求公职人员购买商品的报道屡见不鲜。政府帮农民销售西红柿,从行为上看,政府确实在为农民排忧解难,想办法帮农民把手里的西红柿卖掉,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政府有没有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农民种什么、怎么种,归根结底是由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来左右的,这是市场规律。当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了,生产和产品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农民的种植行为也要发生变化。要实现农民生活水平跨越式发展,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就要认识和把握市场发生变化的规律,就要进行市场调研,从而使一切分析和决策都建立在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只有把握好市场规律,增加政府行为的科学性,才能实现双赢。否则,今年烂的是西红柿,明年烂的可能是白萝卜,后年还有可能是卷心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它通过提供社会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政府则致力于弥补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具体来说,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活动于五大领域,即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通过公共财政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求;通过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缓照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利用赋税、补贴等办法,消除市场的外部经济负效果,恢复市场的效率和活力;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

【经济学点睛】

政府必须尊重市场发展规律,任何凭借“拍脑袋”、不计后果的决策,必须彻底改变,这就要求政府要从无端“管制”转向科学“服务”,而要服务好,就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来操作。

审判狗鱼——法律不能成为摆设

【寓言典故】

一条狗鱼罪大恶极,要对其进行审判。法庭由两只驴子、两只老马以及两只山羊组成,并任狐狸为检察官。没有谁能指出审判有什么不公正的地方,狗鱼实在无从抵赖,起初被判吊死在树上。这时狐狸检察官成了关键,它说对于狗鱼此种恶行累累的家伙,绞刑实在太轻了,应该判以闻所未闻的重刑——让它在河里活活淹死!法庭接受了建议,改判为扔到河里淹死。

(选自《克雷洛夫寓言》)

【趣味解读】

在这个故事中,法律并没有起到惩戒的作用。在同一本书里,还有另一篇 “狗熊照看蜂房”的故事。百兽推举爱吃蜂蜜的狗熊看蜂房,结果狗熊监守自盗,把蜂蜜都往自己窝里搬。事情败露后,百兽罚它在窝里禁闭一个冬天。本来熊就要冬眠,蜂蜜又不用还,受罚的熊日子过得乐呵呵。

寓言是人类生活的折射,克雷洛夫在寓言中讽刺的社会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年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曝光假冒伪劣,但假冒伪劣却此伏彼起,像韭菜一样割了又长出来。犯法的收益远远大于支付的成本,制假售假也就屡见不鲜了。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和竞争平台,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开、公正。没有法律,市场秩序将一片混乱。

大家知道,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通过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之一。但是,市场竞争必须是公平、合法的竞争,否则,市场机制就可能失灵或扭曲。在市场竞争中,有些竞争者为了贪图利益,不惜冒最大风险,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进行或限制竞争,这必然妨碍正常的市场竞争,此时就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和制裁不正常竞争和垄断行为,维护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这就像球赛时,球员必须依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没有规则,比赛就无法进行。因此,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就相当于比赛规则,它是维护正当竞争的保障。

因此,市场经济愈发达,法制会愈发展。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永远坚持这一原则,那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如果有法不依,尤其是对经济违法犯罪的惩罚力度疲软,法律成了做摆设的稻草人,市场经济的秩序必然会遭到破坏,最终的结果是全社会为此埋单。由经济人组成的社会,其社会秩序并不是靠甜言蜜语式的说教劝出来的,而是依靠完善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维护的。

一位哲人曾说过:“人身上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句话有几分道理:一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主要是靠法律规范甚至靠法律惩罚建立、巩固,假如没有严厉的法纪,天使也会变成魔鬼。在英国发展商品经济的初期,假冒伪劣产品不少,借钱欠款不还也相当寻常,但当法律得到认真严厉的执行,制假售假者被惩罚得倾家,荡产还要成囚徒,借钱和欠款者不但要被抄家抵债,还要进监狱,谁还敢渺视市场经济的规则?也正是这样,英国市场秩序变得井井有条,依法惩罚造就了一个文明诚信的英国。在意大利,著名国际影星逃税多年,一下飞机立即被捉拿归案,谁敢不依法照章纳税?在新加坡,吐一口痰要罚款5000新元,谁敢和神圣的法律去较劲?

如果有法不依,法律便成为稻草人。如果政府管理部门只局限于对市场进行突击检查,没有人对市场进行日常的产品质量检验,恐怕伪劣产品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我国的市场经济违法行为如此泛滥,其实解决途径很简单,应该加大对市场经济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使违法犯罪的成本远远大于其收益,而且执法立竿见影,令行禁止,权贵犯法与“草根”同罪,那么,谁也不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法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充当的是市场经济的“监管者”的角色,政府在为市场做好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拿起手中的“大棒”严厉打击市场中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好市场经济的秩序,从而为社会创造完美的市场交易秩序。

【经济学点睛】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和竞争平台,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开、公正。没有法律,市场秩序将一片混乱。

滥竽充数——完美制度发挥惊人功效

【寓言典故】

齐宣王爱好音乐,喜欢听人吹竽。每次听乐师吹竽,齐宣王必定要挑选300个乐师一起合奏给他听。南郭先生听说齐宣王爱听合奏,便到齐宣王那里去推荐自己。齐宣王很高兴,以优厚的待遇将他留下来。事实上,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每次合奏时,他都是装腔作势。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乐师独奏,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赶紧逃走了。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趣味解读】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南郭先生作为以次充好、以外行充专家的典型,却很少有人考虑产生南郭这种人的制度原因。当齐湣王改变了制度,要一个人一个人地吹竽时,南郭先生只有两条路,或者努力学吹竽,或者被淘汰。

?制度规范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对制度的一种反应。导致的南郭先生的行为是齐宣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而使南郭先生逃跑的不是他良心发现,而是齐湣王改变了制度。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可以把勤劳者变为懒人,激励制度可以把懒人变为勤劳者。制度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结果。

18世纪,英国政府为了开发新占领的殖民地——澳大利亚,决定将已经判刑的囚犯运往澳大利亚。从英国运送到澳大利亚的船运工作由私人船主承包,政府支付长途运输费用。据英国历史学家查理·巴特森写的《犯人船》记载,1790~1792年间,私人船主运送犯人到澳大利亚的26艘船共4082人,死亡498人,死亡率很高。其中有一艘名为海神号的船,424个犯人死了158个人。英国政府不仅经济上损失巨大,而且在道义上受到社会强烈谴责。

对此,英国政府实施一种新制度以解决问题。政府不再按上船时运送的囚犯人数支付船主费用,而是按下船时实际到达澳大利亚的囚犯人数付费。新制度立竿见影,据《犯人船》记载,1793年,3艘新制度下的船到达澳大利亚后,422名罪犯只有1人死于途中。此后,英国政府对这些制度继续改进,如果罪犯健康良好,还给船主发奖金。这样,运往澳大利亚罪犯的死亡率下降到1%左右。

这就是制度的作用。所谓制度,就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各种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在维护经济秩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好的制度并不是要改变人利己的本性,而是要利用人这种无法改变的利己心去引导他做有利于社会秩序的事。制度的设计要顺从人的本性,而不是力图改变这种本性,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因势利导的有效激励机制。

合理的制度具有重大作用。首先,制度可以避免人们在生活交往过程中的不可预见行为。所谓不可预见行为,指某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环节结束以后,不清楚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有了制度以后,下一步该干什么已经清清楚楚。

其次,制度能规避机会主义行为。那些不遵守市场交易规则、一有机会就损人利己的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因为制度的不健全,专门钻空子牟取暴利,这就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行为。

有一位包工头每年年关都要“消失”一段时间,等到除夕夜才出现。他之所以玩“消失”,就是为了逃避农民工讨工资。

但在这年年关,却不见他开车,而是打的。他自己的车子呢?卖掉了。一问原因才知道,年关到了,该收的钱没有收进来,而要付的农民工工资却一分不能少,他不得已才典当了车子。

要追究个中缘由,是因为政府出台了一项制度,只要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下一年一概不再发包给他们。而这位包工头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政府部门组织的多项建设,他思前想后,没辙了,只得卖了车子,先付了农民工工资再说。

看来还是制度能起到作用。企业界有句名言:“制度大于总经理。”一套规章制度只要出台,就应遵守“热炉法则”,既能给人以警示作用,又能使犯规者得到应有的惩戒。如果不讲“法制”只讲“人制”,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就会受到质疑和贬低。在执行规章制度方面必须从严,这样才能体现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又能使他人引以为戒。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一定要坚持用合理的制度管理人、激励人、约束人、考核人,坚持这个原则,市场经济就能运作好。

【经济学点睛】

制度在维护经济秩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好的制度并不是要改变人利己的本性,而是要利用人这种无法改变的利己心去引导他做有利于社会秩序的事。

二子分财——绝对公平必然导致绝对损失

【寓言典故】

古印度有一个贵族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他临终前告诫两个儿子:“我死之后,要合理分配财务。”两个儿子听从了父亲的教导,在父亲死后,将所有遗产分成两份,但是哥哥指责弟弟分得并不均匀。于是,一个老人给他们出主意说:“我教你们分财产,一定是平等的。将所有的物品全部破为两半,就是将衣服、盘子、瓶子、盆、缸从中破为两半,铜钱也从中破为两半,每人各取一半。”

(选自《百喻经》)

【趣味解读】

如果完全按照数量上的平等来分,就会出现“二子分财”这样的笑话。人们对于公平的理解应该脱离“绝对公平”的桎梏,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永远是相对的。我们反对那种小生产者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平等观,提倡多劳多得。这就涉及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我们有必要首先认识一下什么是公平和效率。公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效率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比值大,效率就高,也就是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投入,提高效益或产出。

效率和公平是经济学中绕不过去的话题。很多人认为,要强调公平,就要牺牲效率;而要强调效率,就难免要付出不公平的代价。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完美结合,谈何容易?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最后,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其中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回家,把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榨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从上面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个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然而,他们各自得到的东西却未物尽其用,表明上看似公平,却并未达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即资源利用效率并没有达到最优。

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同时实现平等与效率,但事实上,同时实现平等和效率往往比较难。要提高效率难免有不平等,要实现平等又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在30余年的改革实践中,我国一直施行“效率优先”的策略,但人们发现,不公平状况的持续恶化对效率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不公平感导致各阶层之间“分配性冲突”增加,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所以,并不能一味讲效率。

其实,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既不能只强调效率而忽视了公平,也不能因为公平而不要效率,应该寻求一个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点,实现效率,促进公平。下面的这则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以一定的启发。

有7个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他们每天要分食一锅粥,但没有称量用具和带刻度的容器。他们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但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第二阶段: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

第三阶段: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第四阶段: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第五阶段: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只能拿到那份最少的。

分粥的故事告诉我们,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其实质就是既包括如何把蛋糕做大,又包括如何使蛋糕分得更均匀一些。如何同时实现公平与效率,这是一个艰难而又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经济学点睛】

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既不能只强调效率而忽视了公平,也不能因为公平而不要效率,应该寻求一个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点,实现效率,促进公平。

官船破烂——公地悲剧都是“国有”惹的祸

【寓言典故】

有一个官员瓠里子从吴地回故乡广东,可以乘坐官船。他到岸边后发现有一千多条船,不知哪条是官船。送行的人说,这太容易了。只要看船篷是旧的,船橹是断的,布帆是破的,那就是官船了。他照此话去找,果然很容易就找到了官船。他感叹地说:“唉,现今的风气如此之坏,官府公家的东西竟遭到如此破坏。”

(选自刘基的《郁离子》)

【趣味解读】

官船是最破烂的,国营企业是亏损最严重的,城市公用设备是最容易破损的,公共场所的卫生是最令人头疼的……理性的经济人都知道,就公共物品而言,你不从中获得收益,他人也会从中获得收益,所以人们只期望从公共物品中捞取收益,但是没有人关心公共物品本身。正因为如此,才最终酿成“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最初由英国留学生哈定于1968年提出,因此“公地悲剧”也被称为哈定悲剧。哈定说:“在共享公有物的社会中,每个人,也就是所有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这就是悲剧的所在。每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因为在信奉公有物自由的社会当中,每个人均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公有物自由给所有人带来了毁灭。”他提出了一个公地悲剧的模型。

一群牧民在共同的一块公共草场放牧。其中,有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是有利润的。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牛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牛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但对他自己来说,增加一头牛是有利的,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可以由大家负担,于是他增加了一头牛。当然,聪明人并不止这一个牧民,其他的牧民都认识到了这一点,都增加了一头牛。人人都增加了一头牛,整个牧场多了n头牛,结果草地被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牧场再也承受不了牛群,于是,牛群数目开始大量减少。所有聪明牧民的如意算盘都落空了,大家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悲剧的产生在于每一个人都陷入了一个体系而不能自拔,这个体系迫使他们每个人在一个有限的世界里无限地增加自己对资源的使用,毁灭成为大家不能逃脱的命运。20世纪80年代中国有句著名的民谣: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不拿白不拿,白拿谁不拿。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公地悲剧最好的例子和说明。

英国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是“圈地运动”。一些贵族通过暴力手段非法获得土地,开始用围栏将公共用地圈起来,据为己有,这就是我们历史书中学到的臭名昭著的“圈地运动”。由于土地产权的确立,土地由公地变为私人领地的同时,拥有者对土地的管理更高效了,为了长远利益,土地所有者会尽力保持草场的质量。同时,土地兼并后以户为单位的生产单元演化为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劳动效率大为提高。英国正是从“圈地运动”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草地属于公有产权,零成本使用,而且排斥他人使用的成本很高,这样就导致了牧民的过度放牧。我们当然不能再采用简单的“圈地运动”来解决公地悲剧,我们可以将“公地”作为公共财产保留,但准许进入,这种准许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进行。比如有两家石油或天然气生产商的油井钻到了同一片地下油田,两家都有提高自己的开采速度、抢先夺取更大份额的激励。如果两家都这么做,过度开采实际上可能减少它们可以从这片油田收获的数量。在实践中,两家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达成分享产量的协议,使从一片油田的所有油井开采出来的总数量保持在适当的水平,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有人可能说,为了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就必须不断减少“公地”。但是,让“公地”完全消失是不可能的。“公地”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政府制定严格的制度约束,将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这样,在“公地”里过度“放牧”的人才会收敛自己的行为,才会在政府干预下合理“放牧”。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公地悲剧”问题。

【经济学点睛】

人们只期望从公共物品中捞取收益,但是没有人关心公共物品本身。正因为如此,才最终酿成“公地悲剧”。

食鱼无反——国富民强与征税有何关联

【寓言典故】

齐景公有一次到纪国故地游览,得到了一只华美的“金壶”,里面有朱砂写的字:“食鱼无反,勿乘驽马。”看到这两句话,齐景公不禁感慨:“这话说得好啊!人们之所以吃鱼不翻鱼身,是因为嫌鱼腥气太重;出门不骑劣马,是因为厌恶劣马不能走很远的路。”

随行一旁的大夫晏子不以为然,他对景公说:“吃鱼吃一半,不翻吃另一半,就是要给老百姓留下余地,不要征税过重;弃用劣马,不就是告诫大王不要在身边安插品行不端的小人吗?”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

【趣味解读】

晏子劝诫齐景公不要征税过重,为老百姓留有余地,这给后人以启示,不能对百姓征收高额税收,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古今中外,税收历来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是全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集中体现,税收对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那么,政府税收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关于这个问题,看法并不一致。税收收入越多,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就越多,从这个方面来说,政府的税收收入是越多越好。但是政府的税收收入多了,必然会挤占百姓收入增长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政府的税收收入越少越好。究竟向老百姓征收多少税为宜,历来颇有争议。

《论语》中鲁哀公与有若的一段有趣的对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如下:

哀公问有若:“荒年收成不好,国库里钱不够,应该怎么办?”

有若回答说:“能不能将老百姓的税从百分之二十减到百分之十呢?”

哀公说:“收百分之二十的税,国库里的钱都不够,如果减到百分之十,那不更少了吗?”

有若再回答道:“如果百姓手中没有钱,国库里又怎么能有钱呢?如果老百姓手中有了足够的钱,你又何必为国库里没有钱发愁呢?”

税率越高,不一定意味着税收会越多;相反,还将使可能征取的税收数量下降。而这一说法与西方的“拉弗曲线”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拉弗曲线的主要含义是:当税率为零时,税收自然也为零;而当税率上升时,税收额也随之上升;当税率增至某一点时,税收达到最高额,这个点就是最佳税率;当税率超过这个最佳税率点之后,税收额不但不增,反而开始下降。

拉弗曲线图

拉弗画的这条用来描绘税收与税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就被叫做“拉弗曲线”。而拉弗画这条线的意思是提醒政府:适时降低税率能够刺激生产,税收总额反倒会因为税率的降低而增加。如上图所示,这条曲线是两头向下的倒U形。当税率超过图中抛物顶点时, 挫伤积极性的影响将大于收入影响,所以尽管税率被提高了,税收收入却开始下降。

要理解这一理论,先从一般人的认识说起。一般人认为,税率越高,对于相同数量的税基来说,能征收到的税收越多。比如对100元的收入征税,100元是税基,如果税率是5%,那么国家可以从中收取5元税收;而如果将税率提高到10%,国家可以从中收取10元的税收,与原来相比,国库中多了5元钱。

但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征税对象多赚到的收入提高税率,国家的确可以多征到税;但税率提高一旦突破某个限度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下降,加之主动纳税的热情不高,相反,偷税漏税的动机增强,由此导致税基下降,国家能征到的税反而减少;如果国家将税率提高到更高的程度时,企业将因为利润下降而出现投资积极性下降,甚至可能因为不堪重负而倒闭,税基进一步下降,从而国家可能征到的税也进一步减少。

1980年1月,里根刚竞选上总统,其竞选班子特别安排了一些经济学家来为里根上课。第一位给他上课的就是拉弗,拉弗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向里根推销了一通他的关于税收的“拉弗曲线”理论。当拉弗说到“税率高于某一值时,人们就不愿意工作”时,里根兴奋地站起来说:“对,就是这样。二次大战期间,我正在‘大钱币’公司当电影演员,当时的战时收入附加税高达90%。我们只要拍四部电影就达到了这一税率范围。如果我们再拍第五部,那么第五部电影赚来的钱将有90%给国家交税,我们几乎赚不到钱,于是,拍完了四部电影后我们就不工作了,到国外旅游去。”

经济学家拉弗教授就因为发明这条著名的“拉弗曲线”而著称于世,并当上了里根总统的经济顾问,为里根政府推行减税政策出谋划策。“拉弗曲线”在实际应用中却饱受争议,原因在于,在实际应用当中它只对高税率的纳税人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低收入者并不负担高税率, 因而降低税率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并没有得到实在的好处。因此,“拉弗曲线”只有运用阶层分析方法,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成功。

【经济学点睛】

税率越高,不一定意味着税收越多;相反,还将使可能征取的税收数量下降。

杯弓蛇影——政府要成为对症下药的好“医生”

【寓言典故】

汲县主簿杜宣前去拜访汲县县令应郴,应郴在客厅里招待杜宣喝酒。自从杜宣喝完酒后,便觉得胸腹剧烈疼痛,从此一病不起,一直不能痊愈。

后来,应郴有事路过杜宣家,探望他并询问得病的缘由。杜宣说:“那天在你家喝酒,看见酒杯中有一条蛇,虽然很厌恶那条蛇,但最终还是把它喝进了肚子。”

应郴回到自己的客厅,回头看到北墙上悬挂着的红色弩弓,他明白了缘由。应郴派人将杜宣接过来,仍让他坐在先前的位置上,仍然把酒杯放在原来的地方。杜宣一看,酒杯里仍有一条蛇,更加厌恶。

应郴对杜宣说:“这条蛇是墙上悬挂的弩弓的影子,没有鬼神作怪。”杜宣看了看墙上的弩弓,心情豁然开朗,心病立刻就好了。

(选自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怪神篇》)

【趣味解读】

应郴从杜宣生病的背后原因入手,对症下药,从而快速治好了杜宣的心病。同样道理,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时,应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种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选择一种或几种政策措施,做到对症下药。

各套宏观政策都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它们作用的猛烈程度不同。比如政府支出的增加和法定准备金率调整的作用都比较猛烈,而税收政策与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就比较缓慢。第二,政策效应的时延不一样。例如,货币政策可以由中央银行决定,作用快一些;而财政政策从提案到议会讨论、表决通过,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第三,政策发生影响的范围大小不一样。政府支出的影响面就大一些,而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面就小一些。第四,政策遇到的阻力大小也不同。增税或减少政府支出的阻力较大,而货币政策的阻力一般较小。因此,政府在对经济进行调控时,究竟采取哪一项政策或哪几项政策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决定。

有人将政府比做一名医生,要善于根据国民经济出现不同的症状选用不同的政策配方。比如在经济发生严重衰退时,这相当于一个人病情已经非常严重,这样就不能下见效比较慢的“药”,而应该下“猛药”,如紧急增加政府支出,或举办公共工程。相反,当经济开始出现衰退的苗头时,这好比一个人刚出现疾病的症状,这时就不宜下“猛药”,因为“猛药”的副作用较大。此时,应该开具作用缓慢但副作用小的“药”,如有计划地在金融市场上收购债券以便缓慢地增加货币供给量,以降低利息率。

作为一名好医生,还要善于将不同的药搭配起来使用。政策的搭配一般有这样几种方法:一是为了更有效地抑制经济衰退,可以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为了更有效地削弱经济膨胀,可以把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二是可以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以便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不至于引起太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把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以便既能降低利息率增加投资,又可以减少政府支出,稳定物价。

国民经济的躯体要是有了病,一般表现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超过了正常的标准。由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所以某一项指标超过正常标准而另一项指标还有余地时,可有计划地调高另一指标而使这一项指标回到临界点以内。

当然,对于政府来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把不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避免国民经济大起大落,遭到不必要的损失。当国民经济的躯体出现了大病时才出来“力挽狂澜”,紧急抢救,这样的政府调控未必是成功的宏观调控。因此,只有密切关注国民经济的一切变化,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这样的政府才能算是好政府。

【经济学点睛】

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时,应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种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选择一种或几种政策措施,做到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