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6202600000011

第11章 经济学拥抱心理学,满意也会有道理

沉香与木炭——我们购买的是使用价值

【寓言典故】

有一位年轻人在热带雨林中找到一种树木。这树木高达十余公尺,在一片大雨林中只有一两株,砍下这种树木,经过一年时间让外皮朽烂,留下木心黑色的部分会散发一种无比的香气,放在水中不像别的树木浮在水面,而会沉到水底去。年轻人心想:“这真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呀。”年轻人将香味无可比拟的树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没有人来买,而另一个卖木炭的小贩却总是很快就卖光了产品。刚开始的时候年轻人还不为所动,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信心终于动摇。第二天他把香木烧成木炭,挑到市场,一天就卖光了。年轻人非常高兴自己能改变心意,得意地回家告诉他的父亲。父亲听了,忍不住落下泪来。原来,年轻人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选自《百喻经》)

【趣味解读】

“沉香成炭”的故事意在说世人愚痴,手持着世间难得的香木,却不知道它的价值,反而羡慕他人的木炭,为了蝇头小利,自失珍宝。沉香木可以用来雕刻佛像、制作念珠、制作供香、装藏供佛、配制中药等,具有十分广泛的使用价值,而木炭只是用来取暖,不同的使用价值决定了两者价值相差极大。人们购买商品,其实购买的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简单来说,使用价值就是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的效用,如粮食能充饥,衣服能御寒。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形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空气、草原等自然物,以及不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我们为什么要购买某种物品,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这种商品具有某种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反之,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

实际生活中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物品的使用价值总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因而是在人与物之间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离开了这种关系,物品就无所谓使用价值。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一种商品时,的确只对该种商品的具体的有用性感兴趣,即看中的只是商品的具体的使用价值。消费者之所以购买粮食,是因为粮食可以满足吃的需要,之所以购买衣服,是因为衣服可以满足穿的需要。

庄子曾经讲过一个“大瓢无用”的故事。惠施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一粒大葫芦种子,我把它种了下去,没想到培育出来的葫芦太大了,竟然能在里面存放五石粮食。我想用它来存水,可是这皮太脆,没有力量承受;我把它剖开当瓢用,可是它太大,没有水缸能够容纳它。它太大,大到了无所适用的地步,所以我一生气,就把它给砸碎了。” 庄子回答说:“现在先生有一个可放五石粮食的葫芦,为什么不把它剖开做成小舟漂浮于江湖之上?”

庄子重点论述了大瓢的使用价值,大瓢不能存放粮食,不能当普通的瓢用,但是仍旧有它的使用价值——可以做成小舟。通常情况下,同一事物蕴涵着多种使用价值,同一使用价值又可由多种事物表现出来;同一事物对于不同使用主体可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事物对于同一使用主体在不同使用时间或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又可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价值是不同于交换价值的:首先,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其次,使用价值是永恒的范畴,交换价值只有在商品中才能得到体现。再次,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交换价值的存在为前提,而具有交换价值的物品必定具有使用价值。最后,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取交换价值,商品消费者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二者的矛盾。

使用价值反映了事物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大千世界里各种事物以千姿百态的使用价值为人们所喜爱,构成了人们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内容,人们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这些事物的使用价值。

【经济学点睛】

使用价值就是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的效用。物品的使用价值总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因而是在人与物之间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离开了这种关系,物品就无所谓使用价值。

桓公好紫衣——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寓言典故】

齐桓公有个奇特的个人爱好:他喜欢穿贵重的紫色衣服。齐国人跟着学,于是紫色成了流行色,紫布竟涨价五倍以上。齐桓公问管仲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这事需要从您改变自己的偏好做起。”管仲进一步建议:“您还要表示自己非常讨厌紫颜色,发现身边的人穿紫颜色服装进来,就要求他们回去脱掉。”齐桓公这样做了之后,左右近臣就没有一个再穿紫色衣服的了。后来,整个京城再没有一个穿紫色衣服的了。再后来,全国范围内也没有一个穿紫色衣服的了。

(选自《韩非子》)

【趣味解读】

像齐桓公那样改变自己的偏好或许不是出于什么高尚的追求,而是完全出于利益的权衡。紫衣虽贵,齐桓公完全能消费起得,但是让大家都去穿紫衣,在齐国形成一股奢靡之风,那就得不偿失。由此,齐桓公改变自己的偏好是出于另一层经济考虑。

单就偏好而言,根据经济学的假设,人都是有偏好的,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所谓穿衣戴,帽各好一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2008年岁末国内影坛的商业大片《赤壁》引起了观众不同的评论。影视中震撼的视觉效果堪比好莱坞大片,而导演对于草船借箭、火烧连环船的演绎也颇具新意,因此小魏对《赤壁》评价就比较高。但是小秦从电影院出来,对电影极度失望,他认为《赤壁》将三国中的人物演绎得很离奇,实在让人接受不了。

同样的一部影片,不同人的评价为何截然相反呢?这就涉及个人的偏好问题。偏好表明一个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一般来说,偏好无所谓好坏,“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并不能说喜欢白菜的就要优于喜欢萝卜的。爱好运动的人可能会经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而好静的人喜欢以“千年乌龟”的典故作为自己不好动的理由。

偏好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概念。偏好实际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它是非直观的,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偏好受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

由于每个人的偏好并不相同,就会引起行为选择的不同。经济学认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偏好,形成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能够反映自身愿望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自己行为的决策,就能获得效用的最大化。实际上,偏好是每个人自己的心理感受,如果有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偏好代替他人,即使是一番好心好意也难免由于越俎代庖而减少了人家的效用。倘若人家不买账,就是吃力不讨好。承认并尊重每个人的偏好,可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而消费偏好是指消费者对于所购买或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爱好胜过其他商品或劳务,又称“消费者嗜好”。它是对商品或劳务优劣性所产生的主观的感觉或评价。作为个人,常见的偏好主要有:

1.习惯。由于个人行为方式的定型化,比如经常消费某种商品或经常采取某种消费方式,就会使消费者心理产生一种定向的结果。这种动机几乎每个人都有,只是习惯的内容及稳定程度不同。

2.方便。很多人把方便与否作为选择消费品和劳务以及消费方式的第一标准,以求在消费活动中尽可能地节约时间。

3.求名。很多人把消费品的名气作为选择与否的前提条件。购买活动中,首先要求商品是名牌,只要是名牌,投入再多的金钱也甘愿。

【经济学点睛】

根据经济学的假设,人都是有偏好的,也就是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由于每个人的偏好并不相同,往往会引起行为选择的不同。

朝四暮三——唯有满意才会有价值

【寓言典故】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名叫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时间长了,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狙公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狙公必须减少猴子吃栗子的数量。但狙公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狙公又说:“给你们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选自《庄子·齐物论》)

【趣味解读】

“朝三暮四”的寓言故事原本是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在这个故事里,因为栗子的总量并没有变化,所以猴子们的行为显得很愚蠢。实际上,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可能得出的结论大不一样。古人们认为总量是没有变化的,因此觉得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和早上四个晚上三个是完全一样的,其实不然,“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还是有区别的,它们能给猴子带来不同的效用。那么,什么才是效用呢?

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中,“效用”概念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突破。物品效用在于满足人的欲望和需求。一切物品能满足人类天生的肉体和精神欲望,才成为有用的东西,才有价值。在经济学中,效用是用来衡量消费者从一组商品和服务之中获得的幸福或者满足的尺度。有了这种衡量尺度,我们就可以在谈论效用的增加或者降低的时候有所参考,因此,我们在解释一种经济行为是否带来好处时也有了衡量标准。效用不同于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产生与物品的属性是客观的,效用则是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

效用价值论强调物对人的满足程度,而满足程度完全是主观的感觉。他们认为,主观价值是客观交换价值的基础,物品的有用性和稀少性都是价值形成不可缺少的因素,都是主观价值的起源。在不同地点,人们对馒头的不同主观评价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村子里有一个穷人和富人。有一天,突然发洪水了,穷人背着家里最贵重的东西——一袋馒头爬上了一棵树,富人背着家里最贵重的东西——一袋金子也爬上了这棵树。洪水没有消退的迹象。第一天,穷人吃了一个馒头,富人什么也没吃,眼睁睁地看着穷人吃。第二天,穷人又吃了一个馒头,富人的肚子已经直打鼓。到了第三天,富人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富人对穷人说:“我用一锭金子换你一个馒头。”在这个艰难时期,馒头对人的效用无疑比金子大。

经济学依赖一个基本的前提假定,即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倾向于选择在他们看来具有最高价值的那些物品和服务。效用是消费者的主观感觉,取决于消费者对这种物品的喜欢程度。消费者对某种物品越喜欢,这种物品带来的效用就越大,他就越愿意购买,需求就越高。比如有人喜欢抽烟,那么香烟对他而言效用就很高,但对于一位不愿意闻烟味的女士来说,香烟的效用就很低甚至是负效用。很显然,在做决定的时候,烟民自然会把香烟视为至宝,而女士们可能更钟情于化妆品或者衣服之类的东西。

我们也可以通过红皮鸡蛋与白皮鸡蛋的变迁来解读效用。根据科学研究,不管是鸡蛋的味道还是营养价值,都跟蛋壳的颜色毫无关系,那为什么以前满市场的白皮鸡蛋都不见了?这是因为,在我国很多地区,人们都喜欢红皮鸡蛋。红色给人一种吉利的感觉,当它大量涌入市场,价钱与白皮鸡蛋差不多的时候,多数市民选择红皮鸡蛋,如此一来,红皮鸡蛋便抢占了市场。正是因为人们对红皮鸡蛋有更大的满足感,所以才造成了后来“市场尽是红皮鸡蛋”的状况。

现在人们买红皮鸡蛋还会达到以前的效用吗?答案又是否定的。红皮鸡蛋本来是很吸引人的,越稀少就越受到尊崇。当红皮鸡蛋充斥市场时,人们对于红皮鸡蛋的满足感是逐渐降低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白皮鸡蛋又开始比红皮鸡蛋贵的原因了。

【经济学点睛】

效用是用来衡量消费者从一组商品和服务之中获得的幸福或者满足的尺度。有了这种衡量尺度,我们就可以在谈论效用的增加或者降低的时候有所参考。

昭支昷买牛——期望越低,满意越高

【寓言典故】

南海边的山区不出产牛,有个叫昭支昷的人住在那里。一天,有个人绑了只犝牛来到这里,它的体形有獒犬那么大,牛角像蚕茧和板栗。昭支昷见过牛雕,尺寸只有咫尺而已,于是把牛买回了家,逢人便夸这头牛天下无双。

过了一些天,先后有人向他推荐了四头牛,第一头三百斤,第二头六百斤,第三头一千斤,昭支昷都一一买下了。

一天,梁都的船经过,对他说:“这牛不够大。在合浦那里,有一种牛叫犎,它脖子上的肉向上隆起,龙一样的下颚肉向下垂着,快跑如飞,它的体重有三千斤。您何不把它弄来!”昭支昷又前往那儿买了回家,并且吓唬别人说:“这么大了,还有大得过它的吗?”将头巾推上额头跳起舞来,非常高兴。

一天,公孙伯光经过,昭支昷赶出牛让他验看。公孙伯光说:“这牛不够大。在岷山和峨嵋山的山谷中,有一种牛叫犩,它的体重有七千斤。您何不把它弄来!”昭支昷疑惑道:“有这样的牛吗?虽然这么说,还是要去验证一下的。”等到了那儿,果然如伯光说的一样,昭支昷于是感叹道:“假使别人不告诉我,我终究会认为犝牛是天下最大的牛啊!”

(选自明代宋濂的《燕书》)

【趣味解读】

昭支昷每次买牛时都非常欣喜,因为在他的预期中,这次买到的就是世上最大的牛。他每次买到牛都比自己所预期的要大,因此,他每次买牛都非常满意。在经济学中,有这样一个词语用来充当顾客是否满意的标尺角色,即顾客满意度。

本质上讲,顾客满意度反映的是顾客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来源于顾客对企业的某种产品服务消费所产生的感受与自己的期望所进行的对比。也就是说“满意”并不是一个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概念。企业不能闭门造车,留恋于自己对服务、服务态度、产品质量、价格等指标是否优化的主观判断上,而应考察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与顾客期望、要求等吻合的程度如何。

一般来说,消费者在使用商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服务)以后,会根据自己的消费经验,对商品做出一个自我评价,并在此评价的基础上形成对该产品的态度,即是否感到满意。在别人眼中,消费者的这种感受充其量只算作一种心理活动,但在善用统计和测量的经济学家看来,这种满意同样是可以被评估和测量的。如同其他的生活数据一样,满意也可以利用定量的计算方法来衡量,而这个衡量的结果就是顾客满意度指数。

有人可能会问了:“满意”怎么可能被测量出来呢?这个满意度指数怎么被测量出来呢?生活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个公式:满意=实际效果>;预期。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来说,在购买和接受服务之前,都会预先设想应该会有怎样一个体会,也就是说有了一个期望值,自然而然的,在体验产品的服务时,就会产生一个实际的效果感受。倘若这些效果远远低于期望值,那么我们心里就会亮出不满意的红灯;如果实际效果与期望值差不多,我们会感觉到一般满意;如果实际效果超过了期望值,甚至带来惊喜,我们就会非常满意。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斯宾诺的西装里经常携带大量的发票及各式收据。一次洗衣服时,西装里有一张数额不菲的支票被洗了,等到发现时,支票已经残损不堪。这张支票足以让他破产。他听说英国银行新提供了一种服务,能将破损的支票还原,尽管对这种服务并不抱太大期望,他还是走进了银行。经过一番鉴定后,果然,斯宾诺得到了全部的钱。于是,当银行的服务员让他为自己的服务打分时,斯宾诺毫不犹豫地给出了“非常满意”。

在这个故事里,当斯宾诺听说银行有恢复残损支票的服务时,我们可以假定他对银行服务的预期评价为30(假定顾客评价100时为满意),而当他得到全额的还款时,现实就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他不仅对此感到满意,甚至还很激动,则我们可以假定他的实际效果评价为120。通过这样的数值表示,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看到斯宾诺的满意程度。同样的,很多其他的服务也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理测量和计算在满意度指数上体现出来,从而让我们看出顾客对产品满意的不同表现。

对于顾客来说,满意度指数越高就越容易,对这种产品给予承认,自然会乐意继续消费这种产品,倘若相反,则就会对产品有意见,甚至于投诉。顾客的满意度指数越高,他们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越高,也越能更好地维护企业的顾客群体。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并没有重视客户流失,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开发新的客户上,而实际上,保留一个老客户的成本远远低于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这一点,对于企业实际上是至关重要的。一句“满意”,就会产生一些新的顾客;而一句“不满意”,就可能流失掉另外一些顾客。

【经济学点睛】

顾客满意度反映的是顾客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来源于顾客对企业的某种产品服务消费所产生的感受与自己的期望所进行的对比。也就是说“满意”并不是一个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概念。

愚人吃饼——新增的一个为什么如此重要

【寓言典故】

有个人肚子饿了,去买煎饼吃。他买了一个饼,很快就吃完了,但肚子还是很饿。于是,他又接连吃了第二个、第三个……他一连吃了六个饼,还是没有感到饱。于是,他再买了第七个饼,刚吃下半个,就觉得自己很饱了。这时,他心中很懊悔,用手打着自己的嘴巴说道:“我怎么如此愚痴而不知节约!如果早知道这半个煎饼能吃饱,那么我只要买这半个煎饼就行了,前头的六个煎饼不是多吃了吗?”

(选自佛教典籍《百喻经》)

【趣味解读】

这样的故事虽然是笑谈,却揭示了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概念:边际。“边际”是经济学上的常用术语,一般是指新增的意思。19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边际概念,是西方经济学自亚当·斯密以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化。经济学家把它作为一种理论分析工具,可以应用于任何经济中的任何可以衡量的事物。正因为这一分析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传统的分析方法,故有人称之为“边际革命”。

边际学派的代表人物门格尔认为,价值取决于人对财货效用的主观评价。那么价值量,即主观效用量是如何决定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门格尔在主观效用分析上引入了一个边际概念。他在考察价值尺度或价值量的测定难题时,引申出了关于边际效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规律,并最早对此做了明确阐述。为了加深对边际概念的理解,先讲一个简单的例子。

俄国的克雷洛夫写过一则寓言《杰米扬的汤》,说的是有一个叫杰米扬的人,他做的鱼汤非常鲜美,他本人也以此为荣。有一次,一个朋友来拜访他,他给朋友做了香喷喷的鱼汤,“上面漂着一层油,像琥珀一样”,里面都是“鲟鱼片和内脏”。朋友很快喝完一碗。在朋友刚放下碗时,杰米扬又端来了第二碗。朋友边喝边和他聊天,很快第二碗也下肚了。为了显示自己的热情,杰米扬又盛了第三碗,朋友实在是不想喝了,但耐不住他的热情,终于勉强喝完。当看到杰米又扬端出一碗汤时,朋友最后吓跑了,从此再也不敢到杰米扬家做客了。

为什么杰米扬用好喝的鲟鱼汤招待他的朋友,却使朋友再也不敢到他家去做客了呢?对于这个客人而言,喝第三碗汤时与喝第一碗汤相比,他的满足感是依次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学派认为,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能使全部欲望得到满足,他们只能根据欲望的重要性进行分配,首先满足最重要的和较重要的,但是总有一个最后被满足的、最不重要的、意义最小的处在边沿上的欲望,它是在随着资源的减少而首先放弃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是边际欲望,满足这种边际欲望的能力就是边际效用。

边际理论认为,决定物品价值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不是它的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即由它的边际效用来决定的。

在经济学上,把由某项业务活动引起的边际收入和它的边际成本(而不是全部成本)相比较的方法,就叫边际分析法。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观察经济问题时,稀缺论认为,财富的增长、人类福利的增进不是经济增长的自由展现,而是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不是一切增量投入都是可取的,只有把增量投入与增量产出联系起来分析才是可取的。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在以后的经济研究中,经济学家提出了边际生产力、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替代率、边际消费倾向等概念,极大地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所以,边际分析的广泛使用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大变革。

如一家民航公司开辟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新航线,每运载一位旅客的全部成本是 260 元,那么,当飞机有空位时,它能不能以每张 130元的票价卖给学生呢?有人可能会说:“不行!”理由是每个旅客的全部成本是260元,低于这个数目的票价将会给航空公司造成亏损。但是,如果我们用边际分析法去分析一下,便会发现这种做法是可行的。因为我们此时做决策不能依据全部成本(它包括飞机维修费用、机场设施和地勤人员的费用等),而是要依据边际成本。飞机维修费以及机场设施费等开销,不论是否搭载学生,均是要发生的,而学生在机上的就餐费和飞机因增加负载而增加的燃料支出,才是因学生乘坐飞机而额外增加的成本。若该边际成本只有30元,则边际收入130元大于它的边际成本,说明学生乘坐飞机能为公司增加利润,所以,按低价让学生乘坐飞机对航空公司是有利的。

可以说,边际分析法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不仅在理论上,在实际工作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经济学点睛】

决定物品价值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不是它的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即由它的边际效用来决定的。

千金买邻——即使买贵了照样很开心

【寓言典故】

在南北朝时,有个叫吕僧珍的人,世代居住在广陵地区。他为人正直,很有智谋和胆略,因此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而且远近闻名。因为吕僧珍的品德高尚,人们都愿意与他接近和交谈。

同时代有一个名叫宋季雅的官员,被罢免南郡太守后,由于仰慕吕僧珍的名声,特地买下吕僧珍宅屋旁的一幢普通房子,与吕为邻。一天吕僧珍问宋季雅:“你花多少钱买这幢房子?”宋季雅回答:“1100金。”吕僧珍听了大吃一惊:“怎么这么贵?”宋季雅笑着回答说:“我用100金买房屋,用1000金买个好邻居。”

(选自《南史》)

【趣味解读】

“1100金”的价钱买一幢普通的房子,相信任何一个经济人都不会做出如此选择,但是宋季雅认为很值得,因为其中的“1000金”是专门用来“买邻”的。也就是说,“1100金”符合宋季雅的消费期待。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引出一个经济学概念: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所愿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在西方经济学中,这一概念是马歇尔提出来的,他在《经济学原理》中为消费者剩余下了这样的定义:“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绝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因此,他从购买此物所得的满足,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种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以称为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并不一定等于供求双方决定的市场价格。消费者剩余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的实际支付。

举个例子来说:

在一场纪念猫王的小型拍卖会上,有一张绝版的猫王专辑在拍卖,小秦、小文、老李、阿俊四个猫王迷同时出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想拥有这张专辑,但每个人愿意为此付出的价格都有限。小秦的支付意愿为100元,小文为80元,老李愿意出70元,阿俊只想出50元。

拍卖会开始了,拍卖者首先将最低价格定为20元,开始叫价。由于每个人都非常想要这张专辑,并且每个人愿意出的价格远远高于20元,于是价格很快上升。当价格达到50元时,阿俊不再参与竞拍。当专辑价格再次提升为70元时,老李退出了竞拍。最后,当小秦愿意出81元时,竞拍结束了,因为小文不愿意出高于80元的价格购买这张专辑。

那么,小秦究竟从这张专辑中得到什么利益呢?实际上,小秦愿意为这张专辑支付100元,但他最终只为此支付了81元,比预期节省了19元。

这节省出来的19元就是小秦的消费者剩余。一般来说,在购买商品时,每个购买者都希望以低于自己支付意愿的价格买到商品,而拒绝以高于支付意愿的价格购买该商品。而宋季雅之所以愿意出“1100金”购买房与吕僧珍比邻的房屋,是因为“1100金”仍是在自己可接的受价格范围内。

消费者在买东西时对所购买的物品有一种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评价表现为他愿意为这种物品所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决定这种需求价格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消费者满足程度的高低,即效用的大小;二是与其他同类物品所带来的效用和价格的比较。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来衡量消费者购买并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所得到的经济福利的大小。消费者购买和消费物品或劳务是为了得到经济福利,一种物品或劳务给消费者带来的消费者剩余越大,即市场价格越低于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就越愿意购买;反之,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那么消费者就会认为购买该物品或劳务不值得,或者说消费者剩余为负数,那么消费者就不会购买。

在市场经济中,很多商家为了让自己赚取更多的利润,会尽量让消费者剩余成为正数,于是采取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商品。

【经济学点睛】

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并不一定等于供求双方决定的市场价格。消费者剩余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的实际支付。

不幸的兔子——寻找幸福在哪里

【寓言典故】

有一次,众多兔子聚集在一起,为自己的胆小无能而难过,悲叹自己的生活中充满了危险和恐惧。它们越谈越伤心,怨叹自己天生不幸,既没有力气和翅膀,也没有牙齿,日子只能在东躲西藏中度过,就连想要抛弃一切大睡一觉,也有什么都听得见的长耳朵阻挠。它们觉得这种生活是毫无意义的,这又成为它们自我厌恶的根源。它们都觉得,与其一生心惊胆战,还不如一死了之更好。

于是,它们一致决定投水自尽,结束一切烦恼。就这样决定了,于是它们一齐奔向水边。这时,一些青蛙正围在湖边,听到急促的脚步声,如临大敌,立刻跳到湖里逃命去了。

这是兔子每次到池塘边都会看到的情景,有一只兔子突然明白了什么,它大声地说:“快停下来,我们不必吓得去寻死寻活了,因为还有比我们更胆小的动物呢!|“这么一说,兔子们的心情奇妙地豁然开朗起来,欢天喜地地回窝去了。

(选自《伊索寓言》)

【趣味解读】

这则故事表明幸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和别人的比较而得来的。 “前面有个骑马的,后面有个走路的,俺在中间还是骑毛驴的。”人人都有弱有强,为何一定要用弱的一面来让自己痛苦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享受现在”的幸福比比皆是,却被很多人所忽视。例如,在你饥肠辘辘又找不到合适的餐厅时,看到旁边的乞丐频频点着头讨食,你就会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在你没日没夜地工作后,看到电视里的记者们爬高山、过丘陵地采访,你就会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在你事业小有进步、沾沾自喜时,看到部门总监淡淡地笑着,想到他的卓越成绩,突然感到进取之心突起,这就是幸福。其实,幸福无处不在,就看你如何看待。

事实上,一个人生活得幸福与否,从来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在更多的情况下,幸福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是与先前的生活、与周围人的生活的一种比较。

有一个穷人,他和妻子、几个孩子共同生活在一间小木屋里,屋里整天吵闹不休,他感到家里就像地狱一般,于是他便去找智者求救。智者让他把奶牛、山羊和那些鸡都放到屋里,与人一起生活。情况自然是更加糟糕,穷人在痛苦不堪中过了两天。几天后穷人又来找智者,智者让他将动物全都弄出屋去。过了半天,穷人又找到智者,他拉住智者的手说,谢谢你,我现在觉得我的家就是天堂了!

穷人把寻求幸福的方法寄托在智者身上,但智者并没有让穷人的处境有任何改观,智者只是让穷人经受了一段时间更严重的痛苦后,让穷人感受到了幸福。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谬尔森提出了一个关于幸福的方程式:

幸福=效用/欲望

简单地说,幸福就是效用和欲望的比较。效用是人消费某一种物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欲望则是对某一种物品效用的强烈需要。比如金钱能够给人带来效用,每个人都有发财的强烈欲望,当一个人赚到了钱后,他就有一种幸福感。根据这个公式,如果两个人的财富欲望水平相等,都是10万元,那么赚了5万元的人就比赚了2万元的人幸福。但是如果赚5万元的人的欲望是10万,赚2万元的人的欲望是2万,那么赚了2万元的人虽比赚了5万元的人穷,却比5万元的人幸福。

现代经济学认为,财富仅仅是能够给人带来幸福的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许多和财富无关的因素,如感情、健康、精神等。一些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美国人拥有的财富比欧洲多,但是美国人的幸福指数却并不比欧洲人高。

一般来说,人往往越是缺少什么,缺少的东西就越能够给他带来幸福。重病中的人恢复健康,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其幸福的感觉是无法比拟的。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一个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比如你原来是租房住的,当你住进自己房子的愿望得到满足后,你就会非常幸福。但是这种幸福也许持续不了多久,新的欲望就产生了,比如买车、住更好的房子等,这时你又会感到不幸福了。

幸福感和周围人的比较有关。比如你虽然买了一套自己的房子,和以前租房住相比是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你的朋友都在住别墅,所以房子给你带来的效用仍然很小,你的欲望满足的程度很小,所以你幸福的指数也不高。但是如果你住的是别墅,而你的同事朋友住的都是楼房,你就会感到非常幸福。所以我们常会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来安慰自己。

英国作家肖伯纳有一句名言:经济学是一门使人幸福的艺术。知道了幸福的经济学含义,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对待生活、把握人生。

【经济学点睛】

幸福就是效用和欲望的比较。一个人幸福与否,从来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幸福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是与先前的生活、与周围人的生活的一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