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期刊杂志在春天里
6188000000009

第9章 植入画里的美善 (1)

/陈志宏/

1964年,“四清”工作队将“思想反动”的韩美林一脚踢出京城,把他下放在安徽省淮南陶瓷厂劳改。进到厂里,大家都知道韩美林是“内定反革命”,远离他,就是远离是非。所以,在偌大的一个瓷厂,他孤寂一人,甚是落寞。在无人亲近的异乡,韩美林迎来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一只被他唤作“二黑”的小狗。遇见它,是一个偶然,带来的温暖与感动,却陪伴一生。

淮南陶瓷厂坐落在八公山脚下,一个人的时候,韩美林就会去山上走走,听听风,看看景,散散心。那天,他背靠着一棵马尾松吃饭,忽然觉得有人扯自己的衣袖,立马又感觉到一股暖暖的、潮乎乎的气息,不禁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灰黑色的卷毛小狗,又瘦又脏,毛发散乱,目光呆滞,没什么生气。看它怪可怜的样子,韩美林起了恻隐之心,把自己饭盒里的饭,拨一点儿给它。小狗吃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就全吃光了,末了,舌头还把地扫得十分光亮。吃完了,那狗也不走,冲他摇头摆尾。韩美林伸出手去,抚摸它的毛,轻唤道:“你也一定是个不走运的多余的‘人’,看你一身黑,要不我就叫你‘二黑’吧。”

一个被发配在山间的孤寂之人,与一只可怜的流浪狗不期而遇,就这样成了那个特殊年代温暖而奇特的印迹。从此,韩美林有了一个顽皮而温馨的“小朋友”。再去爬八公山,韩美林就不再孤单了,因为有二黑做伴儿。他在烧窑的时候,二黑也会待在热浪扑面的窑里,陪着。火盛之时,它烫得直跳,四爪轮换着点在地上,也是不离不弃。

一次,韩美林回北京看病静养,二黑跟着进了火车站。火车启动了,它狂追着,一路飞奔,韩美林含泪扬手大喊:“二黑,你回去!回去啊!”火车走远了,再也看不到小狗的身影,韩美林耳畔长时间萦绕着二黑凄厉的叫声。

“文革”开始后,韩美林被勒令回厂。

厄运是突然降临头上的,一个阳光正好的上午,韩美林正聚精会神地雕刻一个朝鲜族姑娘。忽然,几个年轻人直奔他走来,二话不说,把他五花大绑,一个年轻男子当即用粗大的杠子打折了他双腿。从此,他走进生命的暗区,再也见不到人间的阳光。

无休无止地批斗,让韩美林感到天地一片黑暗。在批斗会上,韩美林受尽侮辱和折磨,手筋被挑断,脚骨头被打碎。那些人用钢丝捆着韩美林游街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二黑突然从那些“革命小将”里钻出来,直扑向他,冲他摇头摆巴,极为亲昵。世上的人对他无情无义,唯有这只小狗,呼着温热的气息,给他一丝人间无法得到的温暖。

谁知,打手将打人的棍子一把抡起,重重地打在二黑的身上,连打三次,韩美林只好眼睁睁见它脊骨塌陷,软弱无力地趴在自己的脚下。然后,无数双脚同时踢着、踩着、跺着,它仍顽强地挣扎着,舔着韩美林的脚管。自己断骨,都未曾哭泣,面对此情此景,韩美林不禁热泪盈眶,暗自抽泣。

入狱后,韩美林脱下被二黑亲吻、抓挠过的衣衫,慎重地珍藏着,因为那里留有二黑的气息。他不知二黑是死是活,却深深体会到,小狗用生命抒写了对自己的忠诚。在这个世上,还有这样一条生命,与自己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在狱中,韩美林被撅断过三次指骨,脚骨被踩、跺、打碎40多块。生命遭到如此践踏,韩美林仍然坚持作画,在不到四平米的牢房里,捕捉生命的灵动。他告诉自己要像二黑忠诚自己一样,忠于自己手上的画笔。他用残指在破碎的裤子上画他眼中微小的生灵:蚂蚁、蜘蛛、蟋蟀……

经历了4年零7个月的囚禁生涯,韩美林终于看见了阳光。出狱后,首先想到的是买一公斤肉去找二黑。可是,却被人告知二黑被打之后,不吃不睡,当天,哀叫着断气了。激愤与思念交织着,韩美林拿起手中的画笔,把生命中永远也无法忘记的小狗,鲜活在自己的画布上,然后,给这一画作命名《患难小友》,遥寄天堂诉哀思。

韩美林说:“作为世上只有一次的生命都应受到尊重。我经常两手捂眼,感叹人生在世……后又联想到狗生在世,马生在世,牛生在世,鸟生在世……怎么都活得那么艰难。”从此,他的画作里,多了动物的身影,狗、马、牛、鸟……一笔一画,都是植入画作里的善。

哪怕自己伤至于此,韩美林仍忠诚于美,忠诚于善。罪恶与丑陋不足惧,而人世间的美善就像飘在风中的尘埃,虽说微不可见,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将美善植入自己的画作里,就会在笔墨里永生,在人间流传。倾注一腔大爱,将美善植入画中的韩美林,因此才成为举世难寻的艺术大家,成了令人敬仰的“奥运福娃”之父。

上帝的保管员

/吕麦/

著名犹太作家裴莱兹,曾写过一篇小说《七年富裕》。

故事说:有一个搬运工,家境非常清寒。突然有一天,先知神以利亚扮成一个富翁,对搬运工说:“从今天起,我将让你过上七年非常富有、幸福的日子。但七年后,你还会重新变得像现在一样贫穷。”搬运工和妻子商量后,决定马上开始享受富裕的生活。

一晃,七年过去了,那个“富翁”如期而至,告诉搬运工:今天夜里,他家里所有的金子会全部消失。

他们的日子,就像灰姑娘的金马车、水晶鞋一样,统统回到从前的模样。

搬运工说:“这件事需要告诉我妻子,因为这七年,财产都是由她掌管的。”富翁见到了搬运工的妻子,她穿的和从前一样寒酸,干着肮脏、辛苦的农活,脸上却充满了笑容,她平静地对“富翁”说:“那七个好年头好像还没有开始呢。

因为我们从来也没把那些金子,当作自己的财产,而是暂时替上帝代管。

感谢上帝,请为这些金子找一个更好的保管员吧!”很显然,这则故事体现了犹太人对待财富的态度。按照犹太人的观点,要想发财必须首先了解:钱是什么?“钱是人发明的衡量创造能力的最有效方式,是衡量我们的时间、尊严、技能、健康、经验和耐久力的最便捷的途径。”

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造成的经济危机下,“胡润榜”巨富商贾的身价,纷纷缩水。2006年一度爬上“珠峰”的股票,呼啦一下,摔进“地道”。于是,一幕幕悲喜剧交替上演,有的跳楼,有的上吊,日本“麦道夫”卷款潜逃……人生路上出现了“弯道”,金钱,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灵魂、品格和心态。

河流,不因风的阻挠而停止流淌,生活,在光阴的交替中变数频出。《红楼梦》里的衔玉公子,生来富贵,钟鸣鼎食。可十几年后,沦为蓬头垢面、衣不蔽体的乞丐,连最心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奈何?没有谁,注定一辈子丰衣足食,荣华富贵,大走狗屎运。也没有谁,注定几十年穷困潦倒,背时倒运,喝凉水也塞牙。

克里斯汀蛋糕店总裁罗田安,30岁开凯迪拉克,一掷千金。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一夜间,将他“打回原形”,重又挣扎在贫困线上。然而,8年后,他跃身为《福布斯》提名表扬的知名品牌和企业。他说,早年的那些钱,是为今天交学费。

犹太人小的时候,母亲会问他们:“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火烧了,财产也被抢了,你会带着什么上路呢?”如果孩子们回答是黄金或钻石。母亲就会纠正:“黄金固然重要,但失去它们,可以再挣。而真正应该带走的是心态。好的心态,是不会遗失的财富,只要人活着,它就永远跟随你,创造无数个奇迹。”

大师的另一面

/王清铭/

近来教读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看到梁启超的另一面。他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有时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有时又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大师有真学问、热心肠和真性情,仿佛秋天瘦骨嶙峋的树,萧瑟的秋风一吹,就摇落出一道特殊的景致。我是普通的写作者,谈笑没有鸿儒,有一面之缘的大师屈指可数。不过,他们的另一面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