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期刊杂志在春天里
6188000000031

第31章 胡杨的生存哲学 (1)

/感动/

胡杨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唯一的植物,千万年来,胡杨以坚强不屈的姿态挺立在生命的禁区里,为世人震撼敬仰。

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降雨量大约是30毫米,而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00倍,达到3000毫米,这种环境,没有给任何植物生存的机会,但胡杨却在这里繁衍成荫。

每年夏季,沙漠中干涸的塔里木河都会重现生机,这是遥远的雪山融化后,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洪水。利用这个机会,胡杨的种子和沙漠中其他植物种子立刻开始发芽生根。很快,河床上便会长出密密麻麻的各种小苗。植物们似乎懂得生机的短暂,所以,它们都会拼命地生长。就在其他植物生机勃勃、茁壮成长时,刚冒出头的胡杨树苗却停了下来,这让它们成为所有植物中最矮小、最不起眼的个体。也许有人会对它们失望担心,但是很快,另一种情形出现了。

洪水来得快,去得更快,用不了多久,河道便会重新干涸,那些躯体庞大的植物们因为突然断水,会纷纷干枯而死,而身材矮小的胡杨树苗却能存活下来。此时,如果向地下挖掘就会发现,每一株胡杨树苗的下面,都有着长得令人吃惊的根须。原来,当所有植物急切追求身躯的成长时,胡杨树苗却竭尽力气向下生长,在不断努力下,它们的根系很快就会达到身体的几十倍。于是,当干旱重新到来时,只有根系足够强大的胡杨,才能汲取到沙层深处的水源,从而存活下来。

智者常常把功夫用在根基上,而不是面子上,只有根基扎实牢固的人,才会不惧任何风险和变故,一直生存得很好。

每一株胡杨的身上都同时生长着柳树和杨树的叶子,所以胡杨还有一个名字叫异叶杨。

幼年胡杨树的叶子是细细的条形叶,随着年龄增长,叶片才逐渐分成宽、窄两种。大树的低处仍然是条形叶,只有头顶才是宽阔的掌形叶。也许人们会对这种“一树生两叶”的现象感觉奇怪,其实这种现象背后则是胡杨的另一种生存智慧。

塔克拉玛干沙漠不但干旱,而且一年四季风沙肆虐,胡杨细小的条形叶,不但可以使水分消耗达到最低,而且细细的叶片也可以减少风沙打击的面积。对于那些生于树顶的掌形叶,它们由于能接受到光照,则可以尽可能多地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胡杨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所以,两种叶子形态虽然不同,却是为了一个相同的目标:生存。

求同存异,胡杨树“一树两叶”的生存策略,为我们人类破解特殊难题提供了最好的借鉴。

见过胡杨树的人都会认为,这种树是形态最奇特的树木。成年的胡杨,从来没有笔直伟岸的参天大树,他们或弯曲倾斜,或盘遒拧劲,个个都是奇形怪状。为什么成年的胡杨会长成奇怪的形状?研究发现,这也是适应环境的需要。

在胡杨漫长的生长岁月中,因为缺水,它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生和死的考验。当水分不足以维持整棵大树时,胡杨就会放弃身体的一部分以保证生命的延续。为了节省水分,它们会放弃正在健康生长的主干,于是整株树体的上半部分会全部枯死,而下半部分一条小树枝则会被当成新的主干,倾斜着继续生长。如果它们再次遭遇强烈的干旱时,则会再次放弃这条主干,重新选择新的树枝来承担生长的任务。

在无数次的放弃和选择中,胡杨变成了形态最奇特的树木、沙漠中最奇特的风景。

放弃,是每一个生命应有的智慧,懂得放弃的生命,才可绵延生息,历久不败。

停下来,并不寂寞

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马德/

有一句话,如林间的幽风,能拂醒人的善念;有一句话,如山涧的清泉,能荡涤出人的佛性。

有一句话,初见,会撼魂动魄;有一句话,出口,能一语惊心。这一生,即使你啖糟啜醴,有这句话挂在嘴边,也会唇齿留香;这一生,即使你迷失了所有的方向,把这句话记在心上,依旧会找到温暖和幸福。

这句话就是: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爱是生命的缘起,也是最终完美的归宿。人生从爱出发,并能一路与爱相伴,生命就会获得本质的诗意和快感。所以,你尽可以把尘世的一切浮华都丢了,把一切羁绊都扔了,但你一定要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铭记在心上。

一粒种子交给大地,大地就会为它长出一片绿色。

一片云彩依偎在天空,天空就会为它带来丰沛的降水。

万物把萌发的心愿交给世界,世界便呈现给它们盎然与蓬勃。是的,你把爱拿出来,一定也会得到爱的馈赠;你把福带给别人,一定也会得到福的恩宠。爱出者,才能爱返;福往者,方能福来。

有时候,爱不马上报答你,是想让你在等待中,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有时候,福会变换一种方式降临,是想让你感受它的博大与丰盈。爱,其实很简单,就是尘世间人与人的呵护、帮助和扶持。福,其实也很平凡,就是屋檐下一家人的和美、团圆以及平安。爱,像一条条温柔的紫藤,温暖,就是这温柔与温柔的缠绕。福,像一颗颗斑斓的五彩石,温馨,就是这斑斓与斑斓的相拥。

天堂与地狱,只有一个字相隔,那就是爱。

有爱的地方,就是温暖的天堂;无爱的地方,就是冰冷的地狱。

所以,只要你能为他人拿出爱,你能为别人送去福,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温暖的天堂。

岁月大河奔流,世事变幻无常。

人世间的好多东西,都经不住时间的推敲。海未枯,石未烂,便轻易不见了山盟海誓。名已得,利到手,却再难找到心底的快乐。外在的这一切都不会停留太久。

一转身誓言可以散去,一转眼繁华可以不再,只有爱换来的爱才会长久,只有福反哺来的福才会永恒。

爱出,一个“出”字,就是要懂得付出;福往,一个“往”字,就是要学会给予。

付出,是这个世界和谐的韵脚;给予,是这个世界美丽的底色。

馨香终归会报答馨香,有了这和谐的韵脚,爱返,只能是爱出的必然结果;芬芳终归会感恩芬芳,有了这美丽的底色,福来,只会是福往的最终结局。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句智慧的禅语,包含着人生全部的真谛。

金鱼和木鱼

/凉月满天/

木鱼是用来敲的,金鱼是用来游的。木鱼声声,金鱼听不懂它在说什么。金鱼的嘴巴里不停地吐泡泡,木鱼也觉得这家伙鼓肚皮、大眼睛、脑门长红包,样子好怪哦!

我一个妹妹,文笔好,在一家大酒店当文员,原本干得好好的,领导看她工作出色,提拔她当了大堂经理,谁知道这孩子给弄了个乱七八糟,她不习惯领导人家,人家也不习惯被她领导,搞得她无比郁闷:自己明明是金鱼,却偏偏被当成木鱼来敲,底下的路该怎么走呢?

世界上这样的差别很多,如雨后蛤蟆,春草春花。比如同样是作家,写散文的若是金鱼,木鱼就写小说。写小说的若是金鱼,木鱼就写评论。写散文、写小说、写评论的若是金鱼,那么,木鱼就去写诗了。同样是玩文字,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同样是用电脑,金鱼用IBM笔记本,木鱼用攒的二手台式机。金鱼听歌、上网、打游戏,高兴得摇头摆尾,噢嘞噢嘞噢嘞……木鱼清寒孤寂,身体弓得像虾米,点灯熬油写论文,一写就是大半夜,眼睛倒是凸得像金鱼。

同样是住房,金鱼住的是豪宅,木鱼住的是筒子间。金鱼的楼梯拐角站着断臂维纳斯,扑鼻香的艺术气;木鱼的房间里,椅是残的,桌是旧的,连床都是双层的!穷气如屁,熏得人溜跟头。

同样是恋爱,为金币献身的是金鱼,为爱情献身的是木鱼。古时候木鱼多,梁祝算一个;现在金鱼倒是越来越多,到处金光闪闪的,木鱼越来越少了。

同样是做人,“俺们刚吃上细米白面了,你们又吃五谷杂粮了;俺们刚吃饱肚子了,你们又开始减肥了;俺们刚开始吃上肉了,你们又开始吃野菜了;俺们刚娶上媳妇,你们又玩独身了……”所以说乡里人是木鱼,声声敲残五更月,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城里人是金鱼,朝九晚五,迟眠早起,吃喝不愁还哼哼唧唧。

所以说金鱼和木鱼是东邪和西毒的关系,是江河和海水的关系,是红花和绿叶的关系,是针尖和麦芒的关系,你不懂我,我也不懂你。可是木鱼声声敲,金鱼游啊游,偶然也会有交会的一刻,比如一堆朋友,呼朋引伴,今儿吃你明儿吃我,看似一群金鱼,未必没有个把木鱼混着;看似一堆木鱼,未必没有条把金鱼游着。可是时间久了,各自归位,你还是你,我还是我,英雄仍旧是本色。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一个理论,叫“六度分割”:只要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与任何一个陌生个体建立联系。可是这种联系不是钢缆,充其量不过一条红丝线,随时可能断掉。看过一部电影:《巴别塔》,在墨西哥的茫茫沙漠中,一对婚姻濒临崩溃的美国夫妻、一对父亲遭女儿无情敌视的日本父女,和非洲沙漠中几个家庭,不约而同陷入灾难。不过短短的11天,好像整个世界都要天塌地陷,原因就是明明每天见面,却彼此不能懂得。比如美国妻子意外受伤,丈夫千方百计,四方求救,却人地生疏,一个简单的情况,对着语言不通的人解释起来如万吨轮过万重山,说不出的被动和艰难。

其实很久以前,大家都是一样的,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动一样的心思,想造一座通天塔,大家顺着塔爬到天堂去,“上帝轮流做,明年到咱家。”耶和华吃了一惊,大手一挥,把人们的口音变乱,你说东,我听西,你成了金鱼,而我,就成了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