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期刊杂志在春天里
6188000000023

第23章 受青睐的“不现代化” (1)

/徐立新/

从下订单到真正拿到商品,最快也要等上5年,而且所有等待的人无一例外都是世界级超级富豪。

如果不排队,那么恐怕你等上一辈子也不会等到“随时能提到货”的那一天。

是什么东西能让这些超级富豪们毫无怨言地耐心等待呢?答案是摩根跑车。

摩根跑车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最经典、最让人为之着迷的跑车了。自从1920年生产出第一款跑车后,设在伦敦东北部的摩根汽车工厂门口,就一直都是客满为患,前来下订单的超级富豪们络绎不绝。由于供远不及求,因此,一直以来,摩根跑车的最短提货期都是5年,但是超级富豪们还是愿意心甘情愿地等。

既然订单如此之多,那么摩根汽车公司为什么不加快汽车的制造速度呢?为什么不进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呢?

答案是,没法快,也没有批量生产,因为摩根所生产出来的所有跑车都是手工制造出来的!没有任何机械的帮助,更不会使用机械模具,每一辆跑车都是技师们手把手精心打磨出来的,就连每一颗螺丝也是技师们一点一点小心拧上的,因此每一辆跑车都是唯一的,绝对不会出现完全一样的第二辆。

除了唯一性外,摩根跑车还有不少有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特性,如,跑车的框架绝非钢材做成的,而是用上百年的优质老橡木做成的,俨然就是一部橡木古董汽车,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再比如,跑车的外部颜色多达34000多种,任由你随意挑选。

更有趣的是,等轮到制造属于你的摩根跑车时,富豪们甚至可以被邀请到制造车间,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对制造师和技师“指手画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装扮汽车,一般情况下,从装上第一个车轮时起,富豪们便开始喜爱得一步也不愿意离开了。

由于制造师和技师有限以及手工制造的耗时性,每辆摩根跑车需要20天的时间,才能下线出厂,这远比一般车只需要20小时就能生产出来所花费的时间多得多。每年,摩根只能生产出580辆车,是真正的限量商品,因此远远供不应求。

另一个让人感到惊奇的是,价值不菲的摩根跑车简直就是一个“老古董”,有诸多的“不现代化”,它的所有技术和设计都是一战前的技术,比如它没有行李箱,车窗不能自动摇下来,车内没有空调,跑起来甚至有点咔嗒咔嗒地响。但是,这样的车开起来才有味,才有真正驾驶的感觉。

从1920年至今,摩根跑车的制造手法、风格和性能一直没有发生丝毫的改变,仍然是土气的“老古董”,有着诸多的“不便”,但正是由于摩根跑车有着这些特点,才让富豪们始终对它情有独钟,许多人拥有了第一辆后,还希望有第二辆和第三辆乃至更多,而这一切都源于摩根的“不现代化”!

先小舍而后大得

/一路开花/

英国人威尔逊?哈勒尔成功将他的“配方409”清洁喷液打开美国市场后,立即引来了享有老牌“家用电产品之王”的宝碱公司的关注。宝碱公司以为,这仅仅只是商战中的一次小打小闹。却万万不曾料到,这种名不见经传的清洁喷液,竟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站稳了美国市场。

宝碱公司随即一片躁动,他们似乎已经明白,如果让这个英国人继续扩展领地的话,那么不久后,他便会严重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因此,紧急会议之后,宝碱公司终于决定投入巨资,研制出另外一种更为“新奇”的清洁喷液,企图利用自己的庞大优势,将“配方409”赶出市场去。

产品研制成功后,宝碱公司便以丹佛市作为其推销“新奇”清洁喷液的试验地。威尔逊?哈勒尔探知到这一消息后,惊觉大事不妙。他深知,不论是从市场占有率还有从资金储备来说,他都远远不是宝碱公司的对手。于是,不得不忍痛采取“小舍保身”的策略。

威尔逊?哈勒尔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在丹佛市展开轰轰烈烈的撤走行动。他知道这样明显的变化,一定会让宝碱公司有所警觉,并对他进行下一步的打击计划。因此,他仅是不动声色地停止了一切有关于“配方409”的广告活动乃至促销活动。更为奇怪的是,威尔逊?哈勒尔竟然悄悄地对丹佛市的所有商场停止了“供货”。也就是说,商场里现存的“配方409”,瞬间已成绝版。

毫无疑问,投以巨资的“新奇”清洁喷液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丹佛市的所有同类市场。

宝碱公司在丹佛市大获全胜的试销,使得公司上下无不兴奋异常,他们立刻采取了乘胜追击的策略,加足马力生产“新奇”清洁喷液,并向全美国发动了猛烈的推销攻势。

当宝碱公司欢喜得忘乎所以时,先前销声匿迹的威尔逊?哈勒尔悄然走了出来。此刻,他的“配方409”早已蓄势待发。他在最快的速度里,以低于“新奇”清洁喷液一半的优惠价将生产囤积多日的“配方409”推向市场。

结果可想而知。崇尚物美价廉的顾客们,疯狂购买,甚至有许多家庭主妇,一次性购买了半年的“配方409”。顿时,高价而又低量的“新奇”清洁喷液被冷落一旁,无人理睬。

当宝碱公司翻然醒悟,手忙脚乱地相继调价后,才知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已经购买过“配方409”清洁剂的顾客,绝不愿再花多余的钱去购买另一种拥有同样功效的产品。

善于退让的威尔逊?哈勒尔,以一时的“小舍保身”换来了之后“海阔天空”的市场。他的“忍气吞声”不仅没有让自己失去原有的地位,反而狠狠地还击了对方。

懂得小舍的人,往往拥有获取大得的智慧。

把等车的乘客邀请到店里来

/徐立新/

每天上班,我等公交车的那一站是本市一个大的公交站牌集合点,在这里停靠的公交车多达15路,因此在这里等公交的乘客自然很多。由于每辆公交的运力有限,再加上上班期间道路拥堵,导致有时等来一班公交需要七八分钟,甚至十来分钟。

大约是在一年前,就在离这个公交站牌集合点两三米远处,新开了一家规模不大的快餐店,它早上卖早点,中午和晚上则卖商务快餐。但一开始它的生意并不好,特别是早餐,由于在这家快餐店的附近有好几个室外流动早餐车,它们专门为匆匆忙忙的上班族,提供便捷的各式早点,由于在这些早餐车上购买早点非常方便,因而也就难怪没人愿意进店去买了。

为此,快餐店的早餐生意曾一度陷入冷清之中。

但过了一段时间,等我从外地出了一次长差回来后,却惊讶地发现快餐店的生意好像似乎突然好了起来,特别是早点,尤其受欢迎,很多等车的人都习惯性地进到快餐店里购买早点。这让我大为惊讶。

谜底的解开是发生在接下来的某一天,那天早上当我和往常一样,站在站牌旁等候公交。由于当时已进入隆冬季节,天气严寒,特别是在早上,等车冷得人直哆嗦。正在此时,一位穿着这家快餐店制服的服务员走到我的身边,笑容可掬得邀请我到店里去等,称里面有免费的暖气。

为什么无缘无故请我享受免费的暖气?我心存疑虑,因此迟疑了一会儿,这个服务员似乎看出了我的顾虑,又接着对我说,没有关系的,不会让你消费的,她又接着询问我,你要坐哪路公交?我帮你看着,等它来了叫你,保证耽搁不了,里面有许多跟你一样等车的人。

盛情难却,况且还不知道公交什么时候来,与其在外面挨冻,还不如进去享受一下暖气,这样一想,我便真走了进去。

等我走进店里才发现,原来,这里真的有很多等车的人。可能大家都觉得被风吹的滋味不好受,而店内果然是温暖如春呀!

果然与那位服务员所说,在这里没有人劝你买早点,买不买随你的便,你甚至还可以把外食带进来吃。店内还有一个服务员,拿着一个大喇嘛,她通过对讲机与守在外面公交站牌旁的服务员保持联系,当某路公交车进站了,外面的人员便会迅速向她报告,接到报告后,店内的这个服务员则会立即用喇叭在店里进行广播,称某路公交已经进站,请需要乘这路公交的顾客们赶紧去乘坐,这样就保证了坐在里面的人不错过自己所要搭乘的车。

而就在乘客等候的同时,快餐店里的厨师们正在明亮、敞开式的厨房做各种早点,煎炸烹饪,那个香呀,那个热乎乎的劲头,闻着这香味,看着那美味,如果你尚未吃早点,有几个人能忍住不买?况且价格也便宜,比如,一个大馍夹肉,外加一杯热豆奶,拿着就能走,也只要3元钱。直到此时,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快餐店要邀请乘客进店了,享受免费暖气了。

同样,等到酷暑难耐的夏季,这家快餐店又把乘客们请进来,享受免费的空调清凉,中国人最怕欠别人人情,进来的人大都会买上些早点,这里坐在里面才会感到心安理得。

由于这一招非常奏效,周围几个流动餐车的客户全被抢走了,没有什么生意可做,也就主动撤离了,这更加增加了快餐店的客人。由于空间不够,这家快餐店不得不又租下楼上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