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朱鹤亭道家自我养生法
6120900000044

第44章 风水问答与医案 (2)

经配以食疗后,患者可不拄手杖,从房内走到走廊。

经同助手上下、左右、配合治疗后,患者可不拄手杖,从房内走到电梯,下到酒店低层(患者,入住北京饭店),走到餐厅。

为答谢疗效,亨利·克茨博士举行晚宴,招待了我们,患者欲通过钱博士转送医疗费用和邀请赴法国旅行,对此,我同助手,除对亨利·克茨博士和钱博士表示感谢外,婉言谢绝了医疗费。

附:补益髓脑食疗方:饮食乃养生之本。人的五脏六腑,脉络津液,筋骨肌肤,五官九窍,莫不由于饮食之养益,而健强体魄,得以康健生命。故,饮食之养,乃自然之道,饮食补益,为生机之需。以食治而医病疗疾,人得安而无遗患,病未除却有补益,而食治之法,为医之良工。

食方:黄鳝1条,桑葚1两。

方义:黄鳝,性温,味甘。归肝、肾经。善通经络,壮筋增力,补气益血,除湿坚骨。桑葚,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养肝,滋肾,补益气血,强健筋骨。二味相合,有补益肾阴而强健髓骨,通达脉络,而增强筋力。

食法:将黄鳝洗净,切成段块,同桑葚共入砂锅内,加水(漫过食物)后,武火煮开,文火煲之。加黄酒(绍兴酒)适量,盐少许。宜于午时(中午11~13时)、酉时(下午5~7时),饮汤。每次饮7汤匙或8汤匙为宜。

食方:龙眼肉40粒,葡萄(或葡萄干)24粒。

方义:龙眼肉,性温,味甘。归心,脾经。龙眼乃养心、益脾之食,为养营血,补脾胃之药。“龙眼为果中神品,老弱宜之”,乃养血补气之仙果。葡萄,性温,味甘。归肾、肝经。功能强心,补血。滋肾阴,益肝,强筋骨。

食法:将龙眼肉、葡萄(或葡萄干)共入砂锅内,文火煎16分钟,宜于上午9~11时,晚上7~9时,饮汤,每次饮5汤匙为宜。

按:养心益血,则滋濡脉络,补益肾阴,则强健髓骨,因而,肾气固则益髓脑,心气盛则步履健实。

1985年秋季,我应邀到保加利亚首都,讲授中医药学。数天后,工农党总书记安基欧·季米托洛夫先生,邀请我到他的官邸。当晚到达他家,总书记和夫人出门迎接,总书记诚恳地要求我为他夫人治病。我在想:国家领导人的夫人患病,理应名医群集,我在琢磨着。仔细地打量着病人,开始替夫人切脉,询问病况。

夫人很难过地告诉我:“她二十年来,竟然不能流泪,身体每一个汗孔,也不能淌出半滴汗水来。鼻孔没有涕液,嘴里没有口涎,阴道也未分泌过阴液!”夫人进食的时候,需要同时混合大量开水。该冒汗的时候,毛孔像瘀塞了,欲哭无泪,正常的性生活,也受到不正常的干扰……

我考虑到只可用祖传的点穴法给予施治。

施法: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阳三焦经、循经取穴,因症施治。每日早、晚各施治一次。

食疗方:猴头菇3枚,银耳1枚,莲子15枚,红枣7枚,猪肝7片,猪心8片,白果8粒。置入砂锅内,加水浸过食物4横指,急火烧开,微火煲50分钟。每日早、中、晚各服1小碗。

经治疗数天后,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打来电话告知:“总书记夫人,不用白开水送食面包了。”

见到总书记夫人后,夫人激动地对我说:“我太高兴了!我没有喝开水帮助,可以吃面包了!这是二十年来,第一次可以不用水,吃下了食物!我感觉有汗液了,也有欢喜的泪水了,性生理上的分泌也有了……”夫人表现出了一股激动的情怀,紧紧地握着我的双手,眼里噙着泪花。

半晌,我心情极为喜悦地说了一句:“这是您的福气呀,这是我们的善缘,这也是中华医学为保加利亚和您奉献的一种友好。”

半月后,我在赶赴机场回国的途中,又顺便到总书记的官邸探望夫人,又施治了15分钟,告辞前,夫人突然张开嘴,把一口唾液吐在手掌之中,这是她身体康复的生动的一页,安基欧·季米托洛夫人抱着我的额头,深深地吻了一下,然后说:“中国的医学,治好了我二十年的痛苦,太感谢了!”

1986年,在保加利亚布鲁加斯城的小孩尼克,由父母带领赶到布罗迪夫城求诊,父母言及:尼克吃糖很多,小便浑浊,身体消瘦,医院医生未予以确诊症状。

糖尿病,中医谓之“消渴症”、“上消”(又称“肺消”)、“中消”(又称“胃消”)、“下消”(又称“肾消”)。上消,有寒、热之分,口舌燥,舌红苔黄,小便频多者为热消。气短,乏力,消瘦,小便多者为寒消。多食易饥,舌苔黄,口干燥,大便秘结者为中消。口干,舌红,小便脂膏状,心情烦躁,面色灰暗为下消。

中华养生学之食养、食疗法:

上消者,食疗方:取淮山药1两,大枣1两,西瓜皮(鲜者2两,干者1两),冬瓜皮5钱,乌梅3钱,水煎浓汁,每日早、午、晚饮(加水,以每次饮2/3饭碗为量,酌情加之)。

中消者,食疗方:取青萝卜2两,胡萝卜2两,玉竹1两,鸽子1只(去毛及内脏),入砂锅内,煲汤,饮汤,食肉。每日中午、晚上食用(加水,宜浸过鸽子为度,急火煲15分钟,慢火煲50分钟为宜)。

下消者,食疗方:取黑豆(炒微黄)2两,淮山药2两,莲子2两,芡实2两,金樱子5钱,猪腰子1个(洗净,去臊腺),加水7小饭碗,武火煮开,文火50分钟,倒出药汤,再加水5小饭碗,急火煮开,慢火煮30分钟,倒出药汤,两次煮汤混合,到入砂锅,煮15分钟,待饮用。每日早、午、晚各饮8汤匙。

取中药养生保健法,予以调养:

小儿推拿法:运五经,推八卦,清脾土,推肺金,补肾水,分阴阳。

一日2次,每次2分钟。

食方:淮山药1两,大枣1两,青、白萝卜各1两,黑豆2两,芡实2两,加水煮50分钟,每次饮汤3次,每次饮1杯。

施治五天,医院检查,血糖指标正常。

1986年秋,我应邀到保加利亚讲授“运动医学”,在听课的医生学员中,有位叫达娅的女医生,她15岁的儿子肯达,自幼患上“口吃”,已有十多年了。“口吃”严重到每说一句双音词的话,都“结巴”到无数次地语音重迭而不能一口说出。孩子本人表现出神态紧张异常,焦急万状。在场的家长,会为儿子的“口吃”,感到着急、难过;在场的旁人,会为“口吃”者着急。这种不是疾病的病症,确困扰着、烦恼着“口吃”者。

“口吃”这种语病,有的是由于语言中枢的功能紊乱所致;有的是因为不断地模仿“口吃”的人说话,而习惯性地形成了“口吃”;有的是患脑血管疾病而导致“口吃”;有的是在儿童期间,对父母说话时,故意拖长语音,重复语词,日久,酿成了“口吃语病”,形成了亚健康。

“口吃”虽然不是一种人体的器质性病变,也不是一种人体的生理性病变,但它却是一种人的“语病”,也可说是一种亚健康。患有“口吃语病”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常常会产生“自馁”、“自愧”、“自卑”的情绪。而在学习、工作和交际的时日中,也往往会产生诸多的不利因素。故而,对“口吃”这种语言障碍的毛病,既应积极地纠正,亦应认真地施治,医之有方,施之有法,是易见其效的。

中华养生学,讲求“因症施法”、“辨证调养”。故,对“口吃”患者,一问病史,二问病因,三安抚情绪,四缓和气氛,五引导说话,六明察症由,然后,“因症施法”,“辨证施治”。

治则:通调阳脉,开阖关窍,以利语言之畅达。补益肾气,固本强神,以利语音之通顺。

治法:针刺穴位,气息感应,以通经脉,以调气血。

针刺:督脉神庭穴、百会穴、哑门穴、廉泉穴。

点穴:取太溪穴、大陵穴、合谷穴、神门穴。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开窍于耳。补益肾气,强化元气,通达肾窍,和协神志。

效用:患儿,经针刺治疗3次;停治1天,继用针刺连同点穴治疗3次。在无外人在场的环境中,心情平静,谈吐缓慢地和他的母亲交谈,便有十分之八九的话语,不再“口吃”了。

按:养生之旨,以养心为本。神静,心必泰然;心安,神必宁然。故,医“口吃”之症,首则求心安、神静。

口吃食疗方:小麦,养心益神;薏苡仁,清肝热,解拘挛;玉米,益心养血。三味,共煮粥,早、中、晚,各食1小饭碗。(酌情用量)

又:银鱼,养心,安神;红枣,健脾胃,养心血;桂圆,养心,益脾。三味,共煲汤,午餐,晚饭时,饮汤,食肉。(银鱼洗净,去头、尾,酌情用量)。

再:合欢花,安神,合心志,解郁,清心。煮水,早、中、晚饮,每次五汤匙为宜。(酌情用量)

养神先要养心,心神相交,则可身心合一,情意相融,言者则可顺,语者则可达,故,养生之法,其本在于养性,养性之要,求之宁静,心安意舒,言语则顺畅之。

中华养生,讲求静养神意。故此,施治“口吃”,循序渐进以固本,因势利导以强标,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治得其法,效用乃见。

1986年7月初,民主德国(东德)医学博士雷吉娜·施瓦尼茨,足疾未确诊。症者,由国家体委科教处长陪同,询问养生学及中医学,对未明确诊断的病症理论及治法。笔者,讲解了中华养生学及医学中的经络学说、针灸学、点穴法、中药学理论后,给予点穴治疗。基于患者系足内踝关节部位疼痛,故,取足太阴经大都、商丘、地机穴;足阳明经冲阳、厉兑穴;足太阳经睥俞、肾俞穴等。

点法:轻点,缓收,点揉,缓收。

效果:隐痛消除,活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