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意山光走宁海
6102300000029

第29章 陪客日记

◎赵安炉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的十几天曾到过宁海,那天,他代表中国作家协会以柔石小说奖评委会主任的身份参加“柔石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暨首届柔石小说奖颁奖典礼”的盛会。

这天,国内顶尖作家、宁海籍著名作家和获奖作家聚集宁海,成了宁海文学界的一大盛事,盛况空前。如果柔石在天有灵,定然感到无限的欣慰。

宁海人向来好客,捧出“家珍”——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以待远客。

2012年9月27日,外地作家兵分几路,体验国家登山步道,每一路均有宁海的登山向导和县作协人员陪同。县作协副主席葛晔军和我被分配在北路,奉命陪同莫言、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北京作家“独眼”,由县文联主席刘尚才领队。

早上临出发时,才知道莫言直接去广德寺与有圆会晤,据说,莫言与有圆是深交,真不知道莫言怎么就与宁海的有圆交上好友的,佛法的力量是我等凡人所不能及的。

早一日的招待会上,看到莫言,他身材壮实,个子不高,头大发稀,面目和善,看上去极其普通,如此普通的一个人竟然写出如此不普通的作品,令我好生敬仰,无限崇拜。之前,并不记得这世上有莫言,如果看过他的作品,也记不起书名和作家的姓名,红极一时的电影《红高粱》,当初仅仅记得导演是张艺谋,主演是巩俐,并不知道电影《红高粱》是根据莫言的作品改编的。说我孤陋寡闻是客气了,自觉无知到极点,十足的文盲一个。

北线登山步道的路径是洞口庙——紫溪——石盘林场——龙潭坑林场——雁苍山——山下刘村。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只能是点到为止,所以,我们北线走三个点,先到雁苍山,后去广德寺,最后到洞口庙邬家大院午餐。

一起同行的作家“独眼”系女性,真名叶扬,这次她的作品《通俗爱情》获得了中篇小说奖。一路上她几乎不说话,我们问她为何取名独眼,她笑而不答。我问,是不是用一只眼睛就能看清世界?又笑而不答。又问,是不是看这个世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依然笑而不答。那问别的,你是学什么专业,在哪里工作?这下她总算开了尊口,说自己是学建筑设计的,在北京一个设计院工作,写作是业余爱好。因此,在车上大家用宁海土话议论,说她有点怪,一副圣人的模样。反正她也听不懂。我倒觉得,长相平平、衣着朴素的她,可能是性格相对内向罢了,或许她的话都写进了小说,讲的话自然不多了。

我们的登山向导JC是宁海资深驴友,宁海每一条登山步道,他均了然于心。他掌握并安排我们的行程,他说我们步行登山时间太匆促,决定开车上山。所以,车子经过山下刘村时,并未下车登山,而是坐车体验。

车至山腰,眼前豁然开朗,仰望山峰,形如大雁,或许雁苍山因此得名。山峰下有一古寺,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始称雁门庵,宋嘉定三年(1210)西域高僧诺迦尊者至此,建成崇楼广殿,宋宁宗闻奏后赐封为“吉祥禅寺”。停车步行,呈现在眼前的禅寺很是破旧,像是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似乎又显示着它厚重的历史。步至寺前,“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的意境就出来了。

禅寺住持妙涵法师早已在寺前的空地上摆了一个茶案等候着。妙涵看上去也就三十几岁光景,一袭黄衫,眉目清秀,她落座案前,做起茶事,上好的普洱,精致的茶具,娴熟的功夫,少顷,一缕馨香就弥散开来,大家依着团团围着的小竹椅纷纷落座,喝茶闲聊。这时的“独眼”显得虔诚好学,问这问那,问答中,在座者亦受益匪浅,原以为“庵”仅仅是指尼姑的修行之所在,其实不然,寺与庵,是以规模的大小来区分的。妙涵法师,毕业于闽南佛学院,三年前受童章回老师邀请来此住持,她的普通话极其标准,口齿清晰,说起佛事,知识渊博,徐徐道来,洋洋洒洒。

寺前这方空闲之地,成窄长状,两边植有树木,郁郁葱葱,遮去了灼热的太阳,阳光从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斑斑驳驳,恍若隔世。环视四周,群山绵绵,山中多有嶙峋奇石,森林茂盛,竹海涛涛,景色无限,极有画意。更有蝉噪鸟鸣,那“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愈发增添了古寺的幽静和空灵,置身于此,凡尘俗事,皆随风而去,心旷神怡,豁达无比。

与妙涵合十作别后,直奔广德寺。

广德寺的金碧辉煌与破旧的吉祥禅寺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把广德寺比作是五星级酒店,那么吉祥禅寺便是古村落里的小客栈。莫言和施战军在禅房与有圆会晤,我等不便打扰,逗留片刻后,便直接去邬家大庄园。

北线登山步道的起点是洞口庙水库,水库的大坝脚下坐落着偌大的一个邬家庄园,几年前只是一个水上乐园,现在俨然成了一大庄院,增添了好多的项目,什么假日酒店、会议中心、水疗会所、开心农场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庄院内的建筑错落有致,绿树成荫,草地如茸,小桥流水,杨柳依依,池中莲花初放,环境十分幽雅。

庄园的牌门,高大气魄,上书四字——“旌表义门”。入门后,吸引人眼球的便是“慈善广场”,广场上有一整排的雕塑,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展示着乐于施舍的场面和情景,再现了宁海明代慈善家邬成童的善举。

原来这“旌表义门”是有来历的,据史料记载,明正统八年(1443),江南遭遇特大饥荒,璜溪口的邬成童一次捐粟两千石,并在交通要道施粥施茶,救济贫民路人;其孙邬永正与有识之士共同倡修邑庙,并捐资金田亩;在修建镇东桥、集义桥等修桥铺路的善事中,邬氏祖孙均义不容辞,慷慨解囊,多次捐粟捐物;还开办书院,接收外族贫困子弟读书。种种善举,受到朝廷表彰,恩赐“旌表义门”石匾。民风淳朴的义门村人,世代行善,乐于助人。裔孙邬国贤,创办小小超市连锁有限公司,自2001年宁海慈善总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捐款,并每年在公司举行“慈善一日捐”活动,近几年来,公司向慈善总会捐款、扶贫求助和支持公益事业等各项捐款达一百余万元。

邬家大院幽在庄园的最深处,仿明清的建筑,气度不凡,大门正上方有一木刻匾额,黑底金字,上书“邬家大院”,字体雄浑厚实,又不乏洒脱飘逸。踏进院门,迎面的是一木雕屏风,步入院内,只见曲折回廊,玲珑亭台,古典楼阁,粉壁飞檐,古色古香,很有古典的意趣。据说邬家大院还充分利用这里的环境优势,凭借十里红妆的民俗文化资源,常常举办婚嫁文化活动,以此彰显地域特色文化,确实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