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意山光走宁海
6102300000028

第28章 小桥流水觅英魂

◎杨小娣

石境山前景色新,万千灯火乐人神。

西湖月是南溪月,多少乡思到客身。

这是民国时期宁海籍著名爱国将领童保暄将军的一首元宵思乡诗。诗中提及的石境山、南溪月,就是我小时日日途经的地方。从国家登山步道西线徐霞客古道至梁皇山的途中,顺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宁海前童往南走,是浙东大峡谷天河景区流下来的悠悠白溪水。跨过溪上的那座大桥,路口分叉的一端往前走是我的老家,另一端就是童保暄记忆中的石境山。山麓有被誉为“天下读书种子”的明朝大儒方正学先生为前童读书人讲学的场所——石镜精舍。

这古风犹存的前童小镇,每逢元宵佳节,就家家挂起大红灯笼,户户贴上喜气洋洋的对联佳句。在一片熙攘人流中,古装装扮、粉面红唇的童男童女便坐在滚动前行的雕刻精致的鼓亭抬阁上,舞龙舞狮的在最前面开路,一路上锣响鼓鸣,汇成一支喜庆的队伍,沿着小桥流水,顺着青山绿溪,挨家挨村地游走过去。最后节日的盛宴在一片烟火绚烂中到达高潮并随着烟花的湮灭而结束。

这是古镇最具风情的场景。这些场景生动地呈现在童保暄将军的诗词中,也一直盘桓在我的脑海里。纵然时光流逝,但一百多年前的风俗与今天没有什么变迁,一百多年前的月亮也与现在没有什么区别。恍恍然有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之叹。很荣幸与童将军同饮过一条川流不息的溪水,共看过一轮千年不变的明月,也共同沐浴过青山绿水之畔的煦暖阳光。行走于镇村乡坊间,童保暄将军的故事依然与这片山水同在。

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前童古镇经由童氏始祖童潢和先祖童濠的不断开创,以天人合一的和合理念逐步构成了“回”字九宫八卦式的格局,并有了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漫步古镇中心的河卵石小巷,八卦形绕村而流的水渠一派静水深流地沉着,一条条石板善解人意地从住户门口铺伸到卵石路上,架成了一座座生活之桥。卵石路的另一边按居民生活需要间隔地设着方形的水井。灌溉、洗刷、饮用各归其用,生活井然有序,悠然自得。小桥,流水,人家,至今仍古韵悠悠。

这古朴纯粹的宁静曾经吸引过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来此拍摄《理发师》,发掘过周庄淳朴之美的陈逸飞一定也是被前童古镇宛若处子的纯美打动了。除了旅游旺季和节假日有天南海北、不同肤色的游客来此探古寻幽,平日的古镇小巷宁静如昔,飘逸着溪水的清凉,回荡着老豆腐的醇香,在岁月的风烟中宠辱不惊。幽深曲折的小巷里,偶有穿着旗袍打着花伞彳亍前行的妖娆女子,顿然使之流淌出无限典雅的诗意。

这美丽多情的古镇定然经常萦绕在童保暄将军的梦乡。人的生命轨迹可以有多种形态,但不管线条如何最终都只会围绕一个轴点,这一点肯定就是心中魂牵梦萦的故乡。清纳兰容若有词“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于童保暄将军亦如此,“多少乡思到客身”。童将军1887年出生于此,几近千年的卵石路上留下了英雄少年无数重叠的足迹后,20岁远行由此划出了几条大弧线,涉及大半个中国。淳朴聪慧刚毅的他从古镇出发,走到梁皇山的拱台书院求学,又从宁海远赴保定陆军速成学堂读书,再至天津陆军警察学堂学习,后返回杭州任职并开始了一生的壮举,随后再至南京,至福建……直至1919年年轻的生命不幸陨落,才最终回归梦乡古镇。

童保暄这位文武双修的儒将,在辛亥革命和反袁的护法运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称为浙江之蔡锷,是宁海历史上军衔最高的将领。

辛亥革命时,童保暄年仅24岁,在众人畏缩推让之际,血气方刚的他慷慨陈词,被推举为起义临时都督。他凭着自己的聪慧和勇毅,有条不紊地指挥了杭州起义,功成后又主动让位;随后为了辛亥革命的最终胜利,又担任参谋处长率军北上攻打南京,再次取胜立下汗马功劳,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将帅气度。反袁护法运动时,童保暄年仅30虚龄,却如中流之砥柱,使浙江在云南等省独立之后成功独立,随后又一次辞功让位。奋勇斡旋间,他展现出了令人钦敬的品德和智慧。作为指挥两次举旗的浙江革命军主将,童保暄的功绩在历史上画下了浓重的一笔。

童保暄的文韬武略、修养德行无一不值得人们尊崇。虽然多次发动了武装起义,但他一直反对内战,主张一致对外,他希望能够建立民主共和的独立自主的国家。厚厚三十余万字的《童保暄日记》中处处闪烁着他心系百姓、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分析时事利弊的智慧以及淡看功名利禄的通透。他虽然是个军人,但在战争取得胜利时,多次在诗中喟叹“羞将战绩详军报,怕听生民吁苦声”,“父兄更嘱问,征战几时休”?南北军阀对峙期间,不得不服从军令参战,但他仍然希望以和谈方式解决。他不慕荣利,并淡视如烟云,几次起事成功之后即让位于人,在“反清反袁又抗日”的革命斗争中真正做到了“为国为民不为名”。

可惜天妒英杰,在1919年五四运动刚起、新的革命曙光将现之时,被军阀排挤、心情郁郁的童保暄在一次阅兵中感染了风寒,从此一病不起,于5月间壮志未酬,溘然长逝于33岁风华正茂的英年。正是其诗中“梅子初黄春事毕,几声啼鸟泣残红”的时节,草木含悲、山河共泣。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功业未竟,而父老、妻弱、子幼,不禁令人唏嘘叹息!殁后,童保暄的灵柩回归故里,被安葬在宁海水车村。段祺瑞为其墓碑题了字,徐世昌大总统肯定他“治军浙省以著勤能”,并追赠曾任旅长、师长、时任闽浙军副司令的童保暄为陆军上将。生前好友郝国玺、张载阳、夏超等评价其为“古之名将,今之豪杰,非虚语也”。众友人纷纷挽联垂吊,连他曾经的敌人陈炯明亦挽悼词曰:“闽海观兵,知公能将;岘山堕泪,为国悼材。”其部曲师友悼念不绝,另于1923年筹资在杭州宝石山下为其建造了童公祠,矗立在西湖秋瑾墓对面,岳坟桥旁。

著名学者,为人耿直的章太炎先生更为童保暄撰写了《童师长祠堂记》,称赞他“少以干翮闻于军中,初举大义,君实为干魁,其后拒袁氏帝制,走其幸将,功亦第一”,并说,“浙人以布衣芟大难者三矣,首富春孙桓王,次长城陈氏,而临安钱氏为其下……君起偏裨,奋其冯震,卒攘东胡,恢复疆理,直袁氏强衙,再起与之争命,视钱氏为难能。”“若夫表忠之义,君盖深尤之。”把他比之于浙江历史上三位从布衣建军开创百年至数百年大业的三国孙策、南朝陈霸先、五代钱镠,并认为其比钱氏更值得纪念。这是对童保暄将军历史功绩的最高评价,也是痛惜他英年早逝的深切表达。

时光倏忽就流转了一百多年,古镇默立,水流潺潺,曲折幽深的河卵石小巷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宁静小镇午后的阳光依然那么明媚,明媚阳光下午后的小镇依然那么宁静,这儒道一体、天人合一的小镇是如此熨帖地抚慰着人的心灵。我总觉得是古镇的流水与韶华打磨了童保暄身上的那种品格与秉性,使其像块晶莹而润泽的玉石,那么纯粹、明净和高洁,穿越漫漫历史的风烟依然灼灼闪光。

顺着民间文艺家童章回老师的热情指引,从古镇南边穿过前童鼓亭博物馆,从小桥流水的曲折处转入,在明清古建筑群里,即可见一座老式的小四合院,大门外标明了这是童保暄故居。木结构的大门框顶有着典型的明清风格的雕刻,细腻的图案和生动的人物形象里隐喻着福寿财禄之类的祝福。门楣上刻着几个篆体大字,溢着时间的痕迹,呈现出历史的悠远。东北角被住户拆了翻新显得突兀醒目的那间正是当年童将军出生的故地。可惜童保暄将军的故居虽然已经被列入相关部门的修缮计划,但陈旧凋敝的小院里仍有几家和蔼年长的住户,不知为何征用,问题依然悬而未决,修缮工作也迟迟没有进行。另外听说杭州西湖畔的童公祠亦已不存在。这让凭吊英雄的后来者觉得颇为遗憾。

倚仗着这块土地所赐予的风水,虽然经历了世事沧桑,童保暄的后人中除了长子童协龙幼年夭折外,还有两个儿子童协浙(在土改中作为地主分子被击毙)、童协江及女儿童协慧长大成人。如今童氏子嗣遍布于海内外,其家族仍有一脉在小桥流水人家里传承绵延。

如今依然健在、常回古镇老家的童保暄将军的孙子童帝绶先生,是位手艺精湛的木雕师傅。这位长相淳朴英武的七十来岁的老人似乎颇得其祖父之将帅遗风,言谈之间神采奕奕,精神十足。巧的是,他还是前童古镇元宵佳节主要景观鼓亭的工艺传承人,经他之手修缮打造的鼓亭抬阁,年年元宵在古镇顺着小桥流水蜿蜒流转。

午后古镇安详的时光里,在明媚暄暖的秋阳中,我们谈论着童保暄将军的英雄往事,仿佛穿越百年的烈烈风尘,英魂依然徘徊在这片令其魂牵梦绕的故土。《竞雄女侠秋瑾》让辛亥革命的先驱者秋瑾女士永留银屏;《辛亥革命》则刻画了孙中山等一群风起云涌的革命者的形象;一曲《知音》使得云南之护国将军蔡锷流传千古。功勋杰出而英年早逝的童保暄将军却在历史风烟中黯然沉默着,甚至还被某些人曲解蒙污。我想如果童保暄故居修缮翻整之后,倘有人能够以小说或影视作品的方式,用艺术的表现形式真实再现他那段经历了铁血与水火洗礼的历史、那些豪迈激越的民国往事与其水晶般纯净的人格,必能濡染教化这喧嚣尘世中的后人。

届时童将军的英魂故里思亲,在元宵归来的时候,一定会欣慰地看着这一切,这祥和宁静的风情无限的明清古建筑群,这有着江南紫竹调般悠然的小镇。正是:

元宵佳节时,魂魄归来日;

灯火灿烂处,风情更胜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