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
那天,阳光格外的好。沿着宁海县许家山的登山步道往山上走,可以看到稻田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飞鸟偶然从头顶飞过,撒下明亮的鸟鸣。没有风,因此,远处淡淡的山影和近处树的摇摆,构成了丰富的层次感。看不见农人,只有我们一队游客,沿着山路攀爬向上。
许家山,很可能就是因为这里住有许姓人家,因此才得名。但我打听了,现下住在这里的人,几乎没有姓许的了。不知道许姓人家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命名了这样一块土地,然后,又因为什么原因,消失在时间和田野阡陌的阴影里了呢?
许家山是一个盘踞于山顶上的小村落。因为这里石头房子的独特形制,和浙东民俗的特点,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来到村口,首先可以看见一方清澈的池塘,池塘边上有水草茂盛地生长,蜻蜓在水面飞舞,附近房屋的倒影在波澜中微微抖动。
进了村子,不见一个人,倒是见到了一个土地庙、一座祠堂、一间戏台。戏台是木头形制,一问,说是从别的地方挪移过来的。沿着一条石板路往村子里走,两旁的一些房子都是颓败的,只剩下了石头的墙壁,屋顶不见了,杂草生长在屋内屋外。和所有的山村一样,许家山的年轻人大都远行了,去遥远的地方闯荡,没有住人的房子,久而久之就颓败了,然后,新的主人——那些杂草,就生长起来。
当然还有老人,居住在许家山。往山村上头走,可以看见完好如初的石头房子以及一些三三两两的老人,老头和老太太,在晾晒衣物和菜蔬。他们大多身穿黑、蓝两色的衣服,动作迟缓,神态祥和,对穿行的游客投过来善意的目光。
我曾经在河南内乡参观过一个石头房子村落,那里的房子由独特的片石筑造,冬暖夏凉,保存完好。而许家山的石头,我注意到是呈现黄色和青色的玄武岩。在山村的四周,到处可见这样的石头,长条状,像是从地底下生长起来的四方石柱,整齐地簇拥在一起。而民居建筑,总是就地取材,开凿这样的石头是容易的。于是,这样的玄武岩就成了很好的建筑材料。我看到,在村子边上,水塘一侧的山体之上,有采石场的痕迹。在采石场的那些凸凹不平的山体罅隙间,黄色野菊花迎风摇摆。
我到过许多山村,时常会注意山村的聚落形成。许家山的村道有两条,以纵横的方式,将村子串连起来。而那些民居石屋,就挨着分布在纵横小道的边上。由于整个许家山村都是沿着山势的起伏兴建,因此,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依照每个地段的地势建造房子,是这个村子的特点。
我走进一间没有人的石头房子。这间石屋分为上下两层,下面一层主要是生活区,厨房灶台、储藏间杂物间,接地气。沿着楼梯上去,可以通达二楼,那里主要是卧室,二楼大部分都铺了地板,用来防潮。虽然是石头屋子,但是窗户、房门以及内部的一些结构,也有用。我仔细地触摸石头墙体,观察房子所使用的石头的特点,发现了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没有两块石头是一样的。这点非常令人诧异和惊奇了,显然,这石头屋子在建造的时候,完全根据取材的情况来随意地因材建造。我还注意到,石头和石头间的缝隙里,往往以更小的石块和石片来填充,没有使用水泥和石灰。因此,我估计,冬天透风,但是夏天必定是凉爽的。
出了石头屋子,四下都可以看见石头的建造:石头小路、石头小桥、石头凳子和石窗、石井以及石头水沟。这里是石头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绝妙的例证。
在许家山的石头房子之间流连,穿行在弯曲的石头巷道里,造访那些没有人的屋子,可以感受到时间的凝固和延伸,可以看到岁月在石头上的痕迹。石头是自开天辟地之后就有的,我们消失了,石头还在那里,在许家山,成为时光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