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意山光走宁海
6102300000014

第14章 李白在宁海的淡日子

◎海飞

一千四百多年前的秋夜,李白摇摇晃晃地从客栈的房间里走了出来,走到唐朝的月光下。那时候星群无比深邃,李白打了一个酒嗝,他手里的酒壶哐当作响还剩下半壶的酒。天气已经有些凉了,凉意穿透了他的薄衫,让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他想起了从夏天开始的一场跋涉,一路有酒有歌,有蒸腾的地气以及天空中偶尔飞过的孤鸟。

在这样的夜色下,李白开始在无边的月夜中回忆往事,他终于抵达了玄圣、灵仙汇集的仙境——溟海。那是他的一个长梦。这一年李白出蜀,于江陵遇上了自号“天台白云子”的道长司马承祯。司马是唐代学识和名望最高的道长,当时已八十有二的高龄。两个人一见面颇有相见恨晚之感,当即结下仙缘,一起喝了很多酒,说了许多胡话,聊了许多与诗有关的话题,甚至还下了几盘棋。然后经道长指点,李白前去寻访司马修炼的灵墟,即天封寺,在台岳主峰华顶东侧五里的白溪(又名水母溪、东剡溪和天河)支流的天封坑(又名混水溪)畔。这天封坑汇入清水溪,其东侧就是诗仙梦游的天姥山。他把那么多墨绿色为主的景致统统藏于心中,心中就有了千山万壑。在那个属于诗歌的年代,李白看到的每一株植物似乎都在欢吟着关于唐朝的诗。

然后李白收拾起自己的身心,提着那把一直带在身边的酒壶去往溟海。他不仅看了“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和“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的海滨风光,还亲自到海上体验了“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之壮阔的航海情景。在海水、滩涂、阳光与那些咸湿的充满海味的空气中,李白的诗情被完全点燃。而“南穷苍梧,东涉溟海”是他出蜀初期就定下的遨游目标。地跨三门湾和象山湾,始建于晋太康元年(280)的宁海县一带海域,就是李白笔下的溟海或溟勃。他一生中到达宁海的足迹有据可考的就有五次。

开元十五年(727),时年27岁的李白第一次从剡中入溟海,我相信那时的李白一袭长衫,玉树临风。世界上所有的植物都在被他点燃的诗情中恣意地生长,我真愿回到那个年代,哪怕是李白的一个车夫,一个挑夫,一个磨墨的书童,或者是和他干上一杯的醉客。

第二次到溟海,李白不再是一个人。诗仙天性放浪形骸,却唯友独尊,这次,他结交在台岳观沧海的吴筠,一同观山赏水,笑傲天下。关于观海的地点,据史书记载,大概有三处最为可能:象山港尾西店的越天门山、三门湾白峤港的亭头山和港湾之间的主峰盖苍山(即茶山)。因为这三处都是观海的最佳处,前两处又是港口观景台,还建有道观和佛寺。天门山与亭头山还是李白游溟海的主要港埠。纵情山水间,诗人气宇轩昂,激情勃发。气象宏阔的《怀仙歌》可能也写于此时,“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尧舜之事不足惊,自馀嚣嚣直可轻。巨鳌莫戴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

三年之后,诗仙离开长安,与众友依依惜别,再度登临溟海,寻找自己美好的梦境。这次是天宝四年(745),李白45岁。仕途不顺,壮志未酬,想到自己的命运同屈原颇为相似,文才横溢的诗仙不禁悲从中来,在气象万千的溟海边张口吟出心中愁结:“楚臣伤江枫,谢客拾海月。怀沙去潇湘,挂席泛溟渤。蹇予访前迹,独往造穷发。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没。愿言弄倒景,从此炼真骨。华顶窥绝溟,蓬壶望超忽。不知青春度,但怪绿芳歇。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

天宝十二年(753)至天宝十三年(754),李白第四次来到溟海。慨然挥笔写下的诗句“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确切传神地写出了溟海一带的壮阔风景。路遇王屋山人魏万,结伴同游。《估客行》中“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也是溟海乘天游的写照。

李白第五次来溟海,是天宝十五年(756),举世震惊的“安史之乱”后,李白无奈避地剡中。对于这次灾难的惨烈,诗人纠结痛苦的心情无处宣泄。诗仙在《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愤然写道:“……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连兵似雪山,破敌谁能料?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忽思剡溪去,水石远清妙。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赤霞动金光,日足森海峤。独散万古意,闲垂一溪钓。猿近天上啼,人移月边棹。无以墨绶苦,求来丹砂要。华发长折腰,将贻陶公诮。”吴越一带是李白追思旧情,平复心情,寻找自我的最好之地,那里的环境、人文都与诗人的气质以及当时的思绪相契合。还有《猛虎行》也当作于此时。诗仙这样描绘安史之乱后避地溟海的心情,“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还有什么比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畅游天地间,舒展真性情更得诗人之心的呢?

现在让我重回唐朝,我们可以看到一袭白衣的李白,在四处胜景题下一段段文字。李白对溟海情有独钟,仿佛是他一生之中最长的梦。“客有思天台,东行路超忽。涛落浙江秋,沙明浦阳月。今游方厌楚,昨梦先归越。且尽秉烛欢,无辞凌晨发。我家小阮贤,剖竹赤城边。诗人多见重,官烛未曾燃。兴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石桥如可度,携手弄云烟”。就是说到溟海后,可以登山、泛海、度桥、弄云,远离凡尘,乐度人生。那是何等快意的人生……

李白在宁海的淡日子,有很多酒,些许诗以及满怀的豪情,有陌上次第开放的野花和唐朝的歌谣。其实我是多么希望能回到唐朝,如果我看到路边那个飘摇的酒旗,我会一头扎进酒肆,把自己完全醉倒在这胜景里,醒与不醒,都是一场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