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急忙调兵遣将,准备引兵撤回汉中,诸葛亮分拨已定,自己先领五千兵去西城县搬运粮草。这时司马懿已率十五万大军兵临西城。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所领的五千军已有一半先运粮草走了,只剩下二千五百人在城中。若弃城而逃,必不能远遁。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尽皆失色,莫知其计。诸葛亮却意气自若,教军中偃旗息鼓,诸军各守城铺,不许妄自出入,不许高声言语;又令大开四城门,每一门上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司马懿到了城下,看见如此模样,心中大疑。他素知诸葛亮生平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疑有伏兵。于是引军尽皆退去。诸葛亮见魏军远去,遂抚掌大笑,一切尽在其意料之中。然后拔西城百姓还于汉中,等待新的战机。
诸葛亮为再次出兵北伐,进行了充分准备。为了克服蜀道的艰险难行,解决战时的粮草运输困难,他设计制作了木牛流马来运送军粮。还改进制作了一种新式连弩箭一弩十矢俱发
有较大杀伤力,为当时第一流兵器。公元231年春,诸葛亮再次出兵包围了祁山,魏明帝派司马懿率部抵御。司马懿留费曜、戴凌两将统兵四千守上,自率大军往救祁山。诸葛亮仍用声东击西战术,留王平守卫祁山,自己亲率大军攻上,将魏军打得大败。司马懿赶回上凭险拒守,不敢迎战。诸葛亮退兵诱敌,司马懿虽率军尾随,却登山掘营,不肯战。
部下讥笑他畏蜀如虎,无奈,他派兵出战。结果蜀军大破魏军,缴获军资兵器无数。司马懿逃回大营,双方相持月余。申都护李严督运粮草不济,假传后主旨意,诓骗诸葛亮退军,使蜀军失去了消灭魏军主力的大好战机,退兵途中,魏将张带兵追赶,诸葛亮在木门谷两侧高山上布好伏兵,弓弩齐发,射杀张,击溃魏军。
诸葛亮退兵后,整顿内政,休士养民,操练军队,为更大规模的出征北伐准备了三年。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统兵十万杀出斜谷口(今陕西周至),占据武功,在五丈原扎营。同时,派使者到东吴,约请孙权从东面出兵配合,夹击魏军。孙权应约出兵,但败绩撤回。司马懿领兵迎战诸葛亮。蜀军远道而来,粮草困难;司马懿坚守不出,以逸待劳。诸葛亮分兵屯田,为久驻之计。两军相持一百多天。8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临死前不独对国家大事有明确安排,而且为蜀兵撤退作了周密部署:密不发表,组织蜀军一营一营缓缓而退;以自己的雕像吓退司马懿的追兵,等等。蜀人有谚语说:死诸葛亮吓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可见百姓对诸葛亮的智谋钦佩得无以复加。
附录:诸葛亮的相关论述
1隆中对[原文]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候,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阊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文]自从董卓乱政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称雄,割据州郡的人不可胜数。曹操同袁绍相比,名望既低,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终于战胜了袁绍,由弱变强,这不仅由于时机对他有利,而且也是靠着他的主观谋划。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号令各地豪杰,这实在无法同他正面抗争。孙权占据江东地区,已经历了三代,那里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德才的人肯替他效力,这只能把他引为外援,而不可以谋取他。荆州北面有汉水、沔水,南面直通南海,可以尽收其利,东南连接吴郡、会稽郡,西面沟通巴郡、蜀郡,这确是一个战略要地,可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是上天赐给将军的礼物,您打算接受它吗?益州地势险要,有上千里的肥沃土地,是被人称为天府的地方,汉高祖正是依靠着这个地方完成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方威胁着他,虽然人口众多,域内富饶,但刘璋却不知道爱惜百姓。有智谋才干的人,都希望能够得到一个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信义又传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如饥似渴地访求贤才,如果能占有荆、益二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同西方的戎族建立友好的关系,对南方的夷越族采取安抚的方针,对外与孙权结好,对内修明政治,天下形势一有变化,就可命令一位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宛城、洛阳一线出击,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大军出师秦川,到那时老百姓谁能不篮里装着食物、壶里装着美酒来欢迎您呢!如果能够这样,那么统一全国的大业就可以成功了,汉朝也可以复兴了。
2出师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敦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说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先帝开创帝业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逝世了。现在天下分成三国,蜀国的力量薄弱,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然而在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大臣毫不懈怠,忠心耿耿的将士在外面舍身忘死,这是出于追念先帝生前对他们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陛下。陛下应该广泛地听取臣下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作志士们的勇气,不应该过分地看轻自己,讲些不合情理的话,以致堵塞臣子向您忠谏的道路。皇宫中的侍臣和丞相府里的属官应是一个整体,在对他们的提升惩罚、奖励贬斥时,不应该不同对待。如果有作坏事犯法的,或是尽忠尽职的,都应交付有关的主管去评价和给予处罚或奖励,以显示陛下的公正严明,不应用所偏私,使皇帝的内廷和丞相的外府有不同的法度。侍中郭攸之、费侍郎董允等人,都善良诚实,志向忠贞,心地纯正,因此先帝才选拔他们留给陛下任用。我认为,宫廷里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同他们商量,然后实行,一定能够有利于弥补缺漏,得到很多好处。将军向宠,善良公正,又通晓军事,过去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很能干,因此大家议论推举他担任都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都同他商量处理,一定会使军队内部和睦,优劣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生前,每当和我谈论到这件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时的黑暗表示痛心和叹息。
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人都是忠实贤良能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能够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盛就指日可待。
我本是一个平民,在南阳耕种田地,只想在乱世之中苟全性命,不图在诸侯中求名得官。先帝不因为我卑微浅陋,屈驾相访,三次到草庐中看望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我因此非常感激,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又赶上先帝被曹操打败,我在军事失利的时候接受了任0命,在形势危急的关头执行了使命,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为人小心谨慎,所以在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自接受委托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深恐辜负先帝的嘱托,事业完成得没有成效,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在五月间率军渡过沪水,深入到不毛之地作战。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应该鼓励和率领三军。向北平定中原。我愿意竭尽自己平庸的能力,铲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效忠于陛下所应尽的职责。
至于权衡得失,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董允的职责了。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责任交给我,如果完不成,那就治我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如果陛下听不到使国家兴盛的建议,那就惩治郭攸之、费、董允等人的失职,表露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考虑治国之道,征求正确的意见,辨别、采纳有益的言论。一想到先帝的遗诏,我就感到受恩非浅,不胜感激,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对着这份表章,我泪流不止,不知道自己所说的话是否恰当。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选自《便宜十六策 思虑第十五》。题目系编者所加。
[原文]思虑之政,谓思近虑远也。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故君子思不出其位。
思者,正谋也,虑者,思事之计也。非其位不谋其政,非其事不虑其计。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故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是以九重之台,虽高必坏。故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是以秦穆公伐郑,二子知其害;吴王受越女,子胥知其败;虞受晋璧马宫之奇知其害;宋襄公练兵车,目夷知其负。凡此之智,思虑之至,可谓明矣,夫随覆阵之轨,追陷溺之后,以赴其前,何及之有?故秦承霸业,不及尧、舜之道。夫危生于安,亡生于存,害生于利,乱生于治。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
[译文]思虑国家的兴亡,要涉及到目前与长远观念。孔夫子说,人没有长远思虑,必然看不到眼前的忧患。所以君子考虑问题时,不超出自己所处的位置与权职范围。所谓的思,就是指寻求正确的谋略,所谓的虑,就是指反复思考,制定出所思事物的方案。不在这个位置上就不考虑这个位置上的事情,不是为了这个事,就不考虑使用这样的谋略。对待重大的事应从难处下手,对待细小的事应从容易方面着手,所以在思考某一件事带来的利益时,还要考虑事物本身方面所带来的损害,要想一件事能成功的同时,还要考虑此事失败的因素。如同天一样高的台子也会倒塌,因此向高处仰望时不可轻忽下面的根基,向前方眺望也不能忽了后方。
战国时代秦穆公征伐郑国,百里奚与蹇叔就预见秦军经过长途跋涉之后注定要失败;吴王接受越国进献的美女西施与大量珍宝时,伍子胥就已经看出了吴王对待越国的问题上有所失误;虞国君接受了晋国的骏马璧玉,宫之奇便明白了这样做的害处;宋襄公以小国之力练兵求霸,公子目夷就知道这样做是惹火烧身。从上述事例中就可以看出百里奚、蹇叔、伍子胥、宫之奇、目夷的思虑是明智的。已经有前车之鉴,仍然重蹈覆辙,已经失败的行为还去仿效,到底能得到什么呢?所以说,秦国虽然成就了霸业,却没有尧、舜的治理方法。危险在安逸中产生,死亡在存在中产生,混乱在治理中产生。明智人看到事物的细小之处就能够了解其中的本质,观察到事物的开端就能够知道事物的结局,如此就没有产生灾祸的机会,这就是思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