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智圣人生
6042900000005

第5章 、高瞻远瞩逐鹿中原(5)

曹丕更下令魏国的几位名士级大臣,向诸葛亮发动政治喊话,包括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等,分别写信给诸葛亮,要诸葛亮审时度势,顺从天命人心,纳士归降,作为魏国的藩属。

诸葛亮对这些信函,一律不买帐,只写了一篇公开的回信,陈述自己对当时政治情势的观点和立场。这篇名为正议文章,相当坚定的保持抗拒曹魏、光复汉室的态度,其文大意如后:

以前项羽,就是违反政治伦理,拥有政权,因此虽占大部分华夏土地,取得了皇帝的声势,但最后仍身败名裂,可作为后世人之戒。

曹魏政权,却未审此历史事实,仍步项羽后尘,非法夺取政权,即使侥幸不报应在这一代,也必会祸及子孙的。

各位先生(指来信的魏国名士大臣)以社会耆老,却为伪政权写信给我,有如西汉末年陈崇、张竦称颂王莽的功德,帮助王莽篡位一样,是破坏政治伦理的罪魁祸首啊!

当年汉光武帝,承续汉室旧基,强化合法性政权,因此能够以数千少数军力,大破王莽四十万大军于昆阳之郊。坚持正理,讨伐邪道者不在军力之众寡。是曹操虽以擅用谋略闻名,亲率大军救张于阳平,仍难免丧失汉中于先帝之手,相信曹操的遽逝乃天命之惩罚也。

但子桓(指曹丕)淫逸,不知反省,继以篡位之恶行,而你们却为他讲话,替他宣扬。使唐尧、虞舜、夏禹、后等稷圣王传下来的政治伦理,均遭污蔑,实大人君子之所不该为也。

这篇政论仍完整保持诸葛亮原有的政治立场,并不因政治情势而有所动摇和改变。其实诸葛亮之所以要充分表现其强硬立场,甚至不惜对那些在学术上、社会上颇享盛名的元老重臣怒言相向,最主要的还是为了稳定蜀汉臣民的政治信心,在内外多难的情势下,能先坚定自己阵营的政治立场。

《三国演义》中有一场诸葛亮阵前骂死王朗的情节,其中的对话,显然是根据这篇文章加工的,史实上自然没有发生阵前相骂这件事,只是小说家的渲染罢了。

对于南中地区的叛乱,因其牵涉较多内政问题,不是光靠军力可以解决的。何况刘备伐吴失败,兵力元气大伤,势必要有一段时间来休养生息,所以未即刻加以征讨。他下令李严透过各种关系去安抚这些少数民族领袖,并派兵驻守险要,严加守备,防止叛乱向蜀中蔓延,等待较有利的时机再来加以解决。

最紧急的工作,仍是在三分鼎立的情势下,如何对自己定位。以基本立场而言,和实力最大的曹魏,是不可能和解的。以统治领域而言,蜀汉最小,如果想硬碰硬同时去对抗两个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绝对是不智的策略。隆中对联吴制曹的基本国策,在客观上属绝对必要。因此,当前局势,吴、蜀间的急速和解,是最紧要的任务。

但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说和解就和解,自关羽失荆州、刘备东征败于亭以来,吴蜀间火爆性的紧张关系,要解除谈何容易。

其实,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担心的便是孙权的态度。刘备驻守白帝城期间,孙权虽曾派使节通聘,寻求和解,但主要是为了来自北方曹丕的压力使然。等到东吴获得小胜,却仍公开表示向魏臣服后,孙权态度的变数就更大了。诸葛亮把李严留在公安,主要在防备孙权的异动。因此当刘禅即位,朝中大事安排就绪后,诸葛亮等不到过年,便在同年十一月,以尚书邓芝为中郎将,积极主动地展开重建吴蜀联盟的外交工作。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光武帝时功臣邓禹的后裔。在刘焉时代,邓芝由荆州进入益州,寻求机会,但未蒙重用,只在郫县当个守护粮仓的小官。

但邓芝一点也不气馁,他自己设计了一套相当合理的粮食管理办法,尽量给予当地人民便利。

刘备定益州后,巡视各郡县。有次来到了郫县,看到邓芝的管理办法,相当好奇,与之深谈,大奇之,乃擢升为郫县县令,不久又迁升为广汉太守。每到一个地方,邓芝都能以独特风格,为政清严而有治绩.因此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以丞相录尚书事,特别将邓芝由地方调往中央,入为尚书。

要说服主见颇强的孙权,必要靠一位有胆识又有创意的使节。诸葛亮正为找适当人选而深思,一时仍下不了决心。

正在这时候,邓芝主动进见诸葛亮,并表示道: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应立刻派大使去东吴重申盟好。

诸葛亮听了,点头笑道:我也考虑很久了,但一直找不到适当人选,如今却让我找到了。

邓芝问那一位最适当。

诸葛亮:就是使君您啊!(邓芝曾为太守,故称使君。)显然诸葛亮已看出,邓芝对和东吴重修旧好这件事,一定早有相当深入的思考。用他来处理这个需要随机应变的复杂外交谈判,是再适当不过的人选了。

邓芝到东吴后,孙权果然心存疑虑,并未立刻接见他。邓芝等了好几天,没有结果,乃主动上奏表向孙权表示:臣今天来到东吴,也是为吴国而来,不单只是为蜀国的啊!

做事一向干脆的孙权,在见到邓芝后,便立刻表示了他对这件事的看法。

孙权说:我很愿和蜀国重归旧好,只是担心蜀主幼弱,国小势逼,恐马上会被曹魏吞并,到时候连我自己都自身难保了,所以对联蜀或联魏这个重大政策,一直都犹豫不决。

邓芝听了,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吴、蜀两国共有四州之地(荆、扬、梁、益),大王是当世之英雄,而诸葛亮也是一时之俊杰。蜀国有重关之天险,易守难攻。吴国更有三江(吴淞、钱塘、长江)之天然屏障,攻打不是那么的容易。如此两个有利条件,唇齿相依,进而可以兼并天下,退也可和曹魏鼎足三分,这不是很自然的道理吗?

大王如果想臣服于曹魏,曹丕迟早会强迫您到洛阳,到时候安全必成顾虑。即使大王坚持不去,曹丕也会向大王要求送太子为人质,若不依从,曹丕立刻会以讨伐叛逆为由,对东吴出兵。此时,蜀国如果也趁机顺流而下,则江南之地恐不再为大王所有了。

孙权听了,默然不语。

的确曹丕要求太子孙登到洛阳为人质,已不止一次了,这个条件不但孙权不可能答应,且东吴的君臣亦认为是奇耻大辱,即使拼了命也不能同意。

孙权终为邓芝所说服,下令与曹魏断绝关系,与蜀汉重修旧好。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又一次得到实现。

9.攻心为上,平定南郡

举大事者以人为本,结民心为先,故人心归之,愿为之效死。这是诸葛亮的智慧。

而为达此目的的具体措施,又无不显现出他的机智来。

刘备死后,南中诸郡并皆叛乱,建宁豪强雍、越隽郡太守高定等先后起兵造反,企图割地自立,还动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乘机反叛。

一时间,蜀汉后方狼烟滚滚。诸葛亮因蜀汉新遭大丧和夷陵之败,国力大伤,暂时对南中叛乱采取抚而不讨的策略,致力于务农殖谷,让百姓休养生息,发展生产。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采用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的策略来平定南中之乱。在诸葛亮用反间计杀死雍、朱褒、收服高定之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开始征讨孟获。孟获收集雍等人的余部,土继续对抗蜀军。孟获作为少数贵族的首领,在南中为夷汉所服,是当地一个有影响和威望的人物。诸葛亮决定收服孟获,设法使他从心里臣服于蜀汉政权,在西南少数民族中造成影响,以便稳定南中局势。

孟获在诸葛亮智破雍之后,土聚集三洞元帅商议对策。使三位元帅各领士兵五万人,分左、中、右三路而进。诸葛亮召来赵云、魏延近前,却不吩咐;又唤王平、马忠至前,对他二人说:今蛮兵三路而来,吾欲令子龙、文长去,此二人不识地理,未敢用之。你二人再分往左路、右路迎敌,使子龙、文长随后接应。今日整顿军马,来日天明出发。二人领命去后,又唤张嶷、张翼吩咐说:你二人同领一军,往中路迎敌。明日与王平、马忠约会而进。

吾欲令子龙、文长去取,奈二人不识地理,故未敢用之。二人亦领命而去。赵云、魏延见诸葛亮不用,各有不平之色。诸葛亮对他们说:吾非不用你二人,但恐汝涉险入深,为蛮人所算,失其锐气耳。二人怏怏而退。私下商议,都觉得身为先锋,因不识地理而不被用,实在令人羞愧,于是生擒几个蛮兵,让其带路,杀入敌军营寨,在王平、马忠接应下,大败蛮兵,斩杀了敌军中路元帅。左右两路敌军元帅从山路而逃,被张嶷、张翼以伏兵擒之。

诸葛亮成功地使用了激将法。诸葛亮完全掌握赵、魏两位老将军的心理,刺激他们的好胜心,并且指出了他们不识地理的弱点,提醒他们不要涉险入深,为敌所算。

诸葛亮令人解去两位洞主元帅的捆绑,用酒食衣服赐之,让两人各自归洞。孟获闻知败绩,大怒,遂率兵进发。诸葛亮使王平诈败,引诱孟获进入埋伏圈。孟获见蜀军旌旗交错,队伍杂乱,遂生轻敌之意,驱兵追赶王平。正追杀之间,张嶷、张翼两路兵突然杀出,截断归路。王平领兵杀回,赵云、魏延从两侧夹击,孟获抵敌不住,被魏延生擒活捉。

诸葛亮将被俘蛮兵尽去其缚,抚谕道:汝等皆是好百姓,不幸被孟获所拘,今受惊吓。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败阵,定然牵肠挂肚,眼中流泪。吾今尽放汝等回去,以安各人父母、兄弟、妻子之心。蛮兵深感其恩,泣拜而去。

诸葛亮对孟获不杀不辱,反而加以款待,让他观看蜀军的营垒和阵容。孟获并未服气,声称自己是因为不知虚实而中了埋伏,今蒙赐观营阵,若是如此,即定易胜耳.诸葛亮一笑,竟然就放他回去。孟获又领兵来战,又被生擒。如此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诸葛亮恩威并施,折服了孟获,也赢得了西南少数民族的民心。

取得平叛南夷的胜利后,诸葛亮采用以夷制夷的政策,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当地百姓,不再派留官吏治理。有人不赞同,诸葛亮便道:留人有三不宜。其一若留下汉族官吏,则需留兵,而所需军粮难以解决;其二战争刚刚结束,双方各有死伤,留汉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其三南中常有废杀之举,自嫌衅重,如留汉人,不敢相信。因此用夷人自治,使夷汉各族相安无事。诸葛亮还选拔少数民族中威望甚高的首领到蜀汉朝廷中任职,增强了民族团结。

为了巩固南中的安定,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发展经济措施,扩大和健全了郡县制,推行部曲制度。重视南中盐铁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广汉族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传授织绵技艺。动员大量人力修复久已不通的道路和沿途的驿亭,方便商人、旅客来往。

这些措施和政策既巩固了蜀汉政权,又促进了南中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至今我们仍享受着诸葛亮这位伟大的智者的遗泽。

10.北伐中原欲成一统

诸葛亮声东击西,把握大势,先取陇右,再下关中,北伐中原,欲成一统。诸葛亮高瞻远瞩、驾驭战争的风姿,令人叹为观止。

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加紧训练兵马,强化武装力量,准备北伐。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死,其子曹睿初继帝位。诸葛亮抓住这个大好时机,第二年春天,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出师表》,除酣畅淋漓地倾诉了自己对蜀国的忠贞之情,还着力而精辟地分析了蜀汉在三国鼎立中所处的不利形势和抗击魏国的必要性,规劝刘禅要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信任和重用贤才,那么汉室的兴隆便可计日而待。

公元228年春,在北进祁山以前,诸葛亮在汉中与诸将商议北伐的战略战术,决定先取陇右,再下关中。为了迷惑魏军,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一方面派赵云等将领领师佯攻;一方面自己率主力攻祁山。蜀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出其不意地一举攻占了祁山。祁山以北曹魏所属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相继叛离,响应蜀军。顿时,关中震动,魏国朝野一片惊惶。魏明帝曹睿亲临长安坐镇,命大将曹真率部赶到城,赵云因兵力不足,在箕谷战败退却。蜀军主力前锋马谡由于不遵守诸葛亮的战略部署,致使街亭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