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玄德正与诸葛亮闲叙,忽报云长遣关平来谢所赐金帛。玄德召入。平拜罢,呈上书信说:父亲知马超武艺过人,要入川来与之比试高低。教就禀伯父此事。玄德大惊说:若云长入蜀,与孟起比试,势不两立。诸葛亮说:无妨。亮自作书回之。玄德只恐云长性急,便教诸葛亮写了书,发付关平星夜回荆州。平回至荆州,云长问说:我欲与马孟起比试,汝曾说否?平答说:军师有书在此。云长拆开视之,其书说: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仕守荆州,不为不重;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
惟冀明照。云长看毕,自绰其髯哭说:诸葛亮知我心也。将书遍示宾客,遂无入川之意。
西川既得,诸葛亮意在加强政治,巩固统治秩序。为此,他着手对文武百官的道德修养提出要求,实行导之以礼、制之以财的政治思想教育。上面对法正的晓以警觉,对关羽的明以言劝,便是两个成功的例子。
善为领导者,首先个人道德修养要高,而且善于做说服教育工作。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教育部下亦应根据其性格、心理等特征,使之乐于闻教,引而不发,促使自觉。
导之以礼,制之以财,是相辅相承的关系。诸葛亮以自己的智慧,清楚地认知了它,以此作为规范各级官吏的两把尺子,两把钳子。诸葛亮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反腐倡廉仍有意义。
9.必复有贤,而后可死
培养选拔自己非常合适的继任人,事关大局,关乎自己事业的未来,甚至关乎一朝一国的兴衰成败,诸葛亮深谋远虑,知人善任,使蜀汉政权在其死后,又延续了二十几年。诸葛亮的智慧,使其目光放得非常深远。
良相良将去世前后,培养和选拔非常合适的继任人,一直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中,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它事关大局,关乎事业的未来,甚至关乎一朝一国的兴衰成败,所以宋代大文学家苏洵在其《管仲论》中,对管仲这位历来被称赞的王佐之臣,进行了深刻敏锐的谴责。原因就是管仲死之前没有为齐桓公选好辅佐之臣,结果齐桓公这个春秋五霸之一,在管仲死后,被奸邪之臣困死宫中,齐国大乱。苏洵认为,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祸之作,非作于作之日,齐桓公在管仲死后的大乱,实际上是由管仲开始的。管仲将死的时候,没有能向齐桓公举荐一个称职的人来替代自己,对竖刁、易牙、开方等奸邪之人也没有能坚决予以黜退,最后导致竖刁等三人乱政,这是齐国由强变弱的根本原因。苏洵认为,卫国的史鱼、汉时的萧何的相国比管仲都做得好。卫国的丞相史鱼在临死的时候,因为没有向卫灵公推荐贤能的遽伯王,贬黜奸臣弥子瑕,所以他嘱咐自己的儿子自己死后不要下葬,而是把自己的尸体放在门外。卫灵公前往其家致吊,见史鱼的尸体露呈于户外,觉得很奇怪,就问史鱼的儿子。史鱼的儿子就说:先父临终前说他生前不能举荐遽伯王,黜退弥子瑕,活着时不能辅佐好君王,所以要以死来诤谏这件事。卫灵公听后愕然失容,听从了史鱼的死谏,保持了卫国的安宁。汉代的宰相萧何,临死前举荐一向与自己不和的曹参为自己的继任者。曹参作了宰相之后,完全遵守刘邦和萧何制定的治国方略,使汉初的安定政治局面得以延续。
苏洵认为,像将相这类重要人物,一个人就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兴亡,所以为人臣者必须找到一个称职的人在自己死后来接替自己,否则就没有资格去死,即使死了,也要以死来诤谏。
所以苏洵说: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意思是说,贤明的将相,在临死前,只有找到同自己一样贤能的的人来接替自己,然后才能死,否则就没有任何资格去死。管仲就是那种没有资格去死的人。
其实,苏洵在这里忘掉了一个人,这个人也有资格去死,这人就是诸葛亮。虽然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巾,但他把自己死后的蜀汉事业交给了自己选定的特别放心的一班人手中,他也是死而无憾。
诸葛亮死前,曾秘密表奏后主刘禅:我若不幸死去,蜀汉的相国大事可全权委之于蒋琬。
刘禅仍不以此为足,复派使者问诸葛丞相:蒋琬之后可托于谁?诸葛亮说:可托之费。
所以诸葛亮死前对蜀汉的军政大权的继承人都有相当明确的考虑。国家大事委之于蒋琬、费,军事大权委之于姜维。再加马岱、王平、张嶷等忠正贤明之士的辅佐,诸葛亮为他之后的蜀汉政权奠定了一个稳固的领导层。
诸葛亮生前就对蒋琬非常赏识。诸葛死后,蒋琬录尚书事,全面主持国政,表现得非常稳健,处理政务果断机敏,于是全国上下敬服,稳住了人心。不到一年蒋琬即为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政大权。同时又让费作了尚书令。
蒋琬死后,费和姜维共主军政大权,内保国泰民安,外与强魏周旋。这样,辅佐着一个无能的主子,而无欺君之嫌。这样蜀汉政权在诸葛亮死后,还延续了二十几年。这都是诸葛亮善识人、善于用人的结果。有这样一个结果,诸葛亮也就能对得起刘备临死托孤的全部情意。
历来将相、帝王在选择接班人这件事上,都是费尽心机。而诸葛亮的这番安排,已足见他的识人、用人的高超艺术和深谋远虑。
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诸葛亮作为一代贤相,死前所作的系列安排,成功地完成了中国古代用人艺术的经典杰作,也是他用人智慧发扬之极至:让自己的亡灵(忠贞无二的亡灵)借着自己所选定的接班人继续发挥作用。
10.诚心访才,用才所长
诸葛亮惜才爱才,缘于他对国家的一片忠心。正是这种忠心,孕育出了他访才的诚心。正是由于这种诚心,才访得了许多贤才。这些贤才由于诸葛亮对他们的诚心,因此他们对诸葛亮、对国家,也是一片忠心。这就是以诚心换忠心的辩证法。这同样是诸葛亮的大智。
心诚则灵,诸葛亮对诚心的感召力是深有体会的。想当年,他自己就是被刘备求才的诚意所感动,出山辅佐刘备的。如今,为了实现复兴大业,诸葛亮也怀着一颗诚挚之心,寻求着与自己志同道合、同心同德之人。
为了得到贤才,诸葛亮曾筑求贤台。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在华阳县(治今成都市)北一里有一个台,叫读书台。相传为诸葛亮治蜀时所筑,用来集诸儒兼以待四方贤士.
为了得到贤才,诸葛亮鼓励下属向他举荐各种人才。阆中人姚亻由,在刘备进益州后任功曹书佐。刘禅即位后,姚亻由先被诸葛亮任为广汉太守,后随诸葛亮北驻汉中,为丞相掾属。姚亻〖KG-*3〗由曾向诸葛亮推荐很多文武之士,诸葛亮专门写了一篇教令号召大家向姚亻由学习。
教令说:
忠益者莫大于进人,进人者各务其所尚;今姚掾并存刚柔,以广文武之用,可谓博雅矣。愿诸掾各希此事,以属其望。
诸葛亮不但号召大家学习姚亻由,还提拔姚亻由作参军。
他对姚亻由特别器重,显然有助于鼓励大家荐举人才的积极性。
为了得到贤才,诸葛亮还亲自访寻。益州人秦、五梁、杜微号为州中俊彦,诸葛亮任秦为别驾,五梁为功曹,杜微为主簿。杜微无心仕途,早在刘璋当政时,他就称病辞官。刘备进入益州后,杜微称耳朵不好使,闭门不出。刘禅即位后,诸葛亮辅政,命人用乘舆把杜微抬进府中。
杜微的听力的确不太好,他为了躲避仕宦官场,索性就装起聋来。诸葛亮见到他,说:早就听说先生高德,亮渴慕已久。
啊?杜微把手放在耳边,装作什么也听不见。
诸葛亮见此,又提高声音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杜微还是摇头,嘴里一个劲叨唠听不见。
不料诸葛亮极有耐心。他拿过纸和笔,写道:
久闻先生德行高尚,亮盼见先生若饥渴历时之人。可惜您清我浊不能同流,所以一直无缘相见,向您请教。
杜微装不下去了,只好对诸葛亮说:微乃无名草民,蒙丞相如此错爱!
诸葛亮继续用笔在纸上写道:
先生不必过谦。州中俊彦王元泰、李伯仁、王文仪、杨季休、丁君干、李永南兄弟、文仲宝等常提起您。每次说到您,都赞叹您志向高远,使我虽未谋面却神交已久。我德才俱无,前来统领贵乡益州,深感德薄任重,忧虑不已。
杜微问诸葛亮:不知丞相有何吩咐?
诸葛亮又写道:
皇上今年十八岁,天资仁慈聪慧,礼贤下士。天下人心思汉,所以想和您一起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建立重振汉纲之功,永垂史册之勋。
杜微见此,摇摇头,说:微无德无能,且年老体衰,耳不能听,实难从命。若无他事,吾便告辞。
诸葛亮摆摆手,示意让他坐下,又在纸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欲与群贤因其邪伪,以正道灭之。怪君未有相诲,便欲求还于山野。丕又大兴劳役,以向吴、楚。今因丕多务,且以闭境劝农,育养民物,并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之,可使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君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何为汲汲欲求去乎!
诸葛亮这番话,坦诚地说明了自己的志向、打算以及对杜微的要求。杜微终于为诸葛亮的诚心所动,做了蜀国的谏议大夫。
有些人,在没有给他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以前,表现平平,甚至有些怪诞。但一旦给他们机会和条件,他们就会有出色的表现。对这样的人来说,识才者的慧眼是十分重要的。
何祗、蒋琬就是这样的人。但他们很幸运,遇到了慧眼识才的诸葛亮。
何祗字君肃,自幼贫寒,为人宽厚通济。此人开始任督军从事,但整日游戏放纵,不勤所职。诸葛亮听说后,决定亲自去考察一番,若果真如此,就对何祗依律惩处。他没有打招呼,下通知,突然来到何祗所在郡,要检查何祗所管的刑狱工作。当时,诸葛亮对官吏的考核非常严厉,众人都为何祗捏了一把汗。何祗头天晚上听说丞相要亲自对他考核,连夜张灯审问囚犯,阅读有关文件。第二天诸葛亮进行考核时,何祗已把众多案情一一暗诵在心,答对解释,无有凝滞,畅若流水。这件事引起了诸葛亮的沉思。何祗的同事们都担心何祗被罢免,说明他在众人中威信不差。何祗竟在一夜间将所管的刑狱工作了解得如此清楚,可见是个有才干的人。他之所以游戏放纵,不勤所职,是不是出于一种怀才不遇的心理?
一个人的才能再大,也有局限。访求众多贤能一起为国家效命,力量就会无限。诸葛亮在访贤、任贤时从不突出自己,因为他深明此种道理,乃成为一个伟大的智者。
诸葛亮决定给何祗提供展示自己才干的舞台。他不但没有罢免何祗的官,反而提拔他做了成都县令。后来郫县县令之位出现空缺,诸葛亮又让何祗身兼两县之职。
诸葛亮果然慧眼识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