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严部分如流的外表下,却掩藏着一颗急剧膨胀的个人野心。刘禅即位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富国强兵,准备完成先帝遗托,而李严却在此时劝诸葛亮受九锡之礼,进爵称王,就像曹操对汉献帝那样。李严这样做,如果仅以他个人利益理解,就是借抬高诸葛亮抬高自己,因为他在当时是仅次于诸葛亮的人物。往坏处理解,就是给诸葛亮带上不忠逆臣的罪名,让诸葛亮倒台,自己取而代之。不论怎样理解,这件事反映了李严的个人野心是不会错的。
这大大出乎诸葛亮的意料,他当即给李严写了封回信: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犬,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这封信是对李严的驳斥,从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这句话,可见诸葛亮忽然觉得与李严有了白发如新般的隔膜。
当初,刘备让李严留驻永安,有以他的军事才干对付东面的孙吴之意。刘备逝世后,诸葛亮经过深思熟虑,对隆中对最初的战略进行了重大修改,决定放弃荆州,联好东吴。随着吴、蜀关系的进一步改善,李严在永安的意义日渐减轻,于是诸葛亮命李严移屯江州(今四川重庆),派护军陈到驻永安。李严认为这样做降低了自己的作用,心中大为不满。诸葛亮出兵北伐,让李严派一部分兵力增援汉中,李严却对此穷难纵横,无有来意。不但如此,李严还要求划出五个郡建立巴州,由他出任刺史。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另立中央,或者说要与诸葛亮分庭抗礼。这遭到了诸葛亮的严词拒绝。
蜀汉建兴八年(230年),曹魏派司马懿由西城、张由子午道、曹真由斜谷三路进攻汉中。
诸葛亮率军西征,命李严率军两万赴汉中。李严竟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要求像诸葛亮一样开府治事,设置独立的办公机构。这件事使诸葛亮深深感到,李严是个荣名利禄之徒。他不由想起去年陈震出使东吴前对他说的一句话:李严腹中有鳞甲。陈震与李严同乡,对李严可谓了解很深。诸葛亮相信陈震对李严的评价,当时他就想,不去触犯他腹中鳞甲就是了。
诸葛亮虽然没答应李严开府的要求,但他为了北伐的大局,答应李严离开江州后,由他的儿子李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北伐,屯驻祁山,让李严督运粮草。当时阴雨连绵,道路泥泞,运输非常困难,军粮供应不上。李严便派部下去见诸葛亮,转达自己的意思,要他撤军。诸葛亮听从了他的意见,撤军回来。不料李严翻云覆雨,假作吃惊说:军粮很充足,为什么要撤军?而且他又向后主上表说:大军撤退是为了诱敌深入以歼灭之。按当时军令,在战争前线督运军粮误期是要斩首的。李严运粮不继,虽曾派人向诸葛亮说明,并请退军。但他深知过失严重,故假装惊奇地说军粮饶足云云,欲以解己不辩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也即推卸自己督粮误期之责,而且企图把退军罪裁到诸葛亮头上。李严给后主的上表更是欺君罔上,也是该杀头的。诸葛亮把李严前后亲笔写的书信全都展示出来,在铁的证据面前,李严无法抵赖,只得认罪。
李严生活不约俭,安身求名,不忧国事,这些都是诸葛亮所深恶痛绝的。再加上他犯有上述严重罪行,按诸葛亮个人的感情,应给李严以严惩。但诸葛亮并没有从自己好恶出发,而是顾全大局,考虑到李严确有真才,又是自己的副手,蜀汉臣僚中第二号领导人,所以只将他废为平民,流放于梓潼郡。对李严所犯罪行的处罚,显然带有宽恕的性质。
我们说诸葛亮惩治李严没有丝毫个人恩怨,还有一件事可以说明。李严被罢官后,诸葛亮给他的儿子李丰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我和你父子竭力辅佐汉室,此为天上神明所知,非只为人世所晓。我奏请你父亲都护主管汉中,委任你去管辖江州没有征求别人意见,全由我个人作主。原以为诚心可以感动人,事情可以善始善终,谁料竟发生如此变故。古时候楚国官员多次受到挫败,但仍能克敌制胜,这说明心正就会有善果,这符合天道。希望你能安慰都护,要他努力改正过去的错误。现在他虽然被免官,权势、家业均非昔比,但还有奴婢门客一百数十人,你以中郎将、参军的身份在丞相府供职,相比之下还是上等人家。如果都护能自省前过,一心报国,你和蒋琬能诚心共事,那么,阻塞可重新通畅,失去的仍可再得。望你详思此言明吾用心。亮别无他言,只有临书长叹,涕泣而已。
这篇充满感情的文字,足以化万年冰霜,暖千秋风寒。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李严一而再再而三地和诸葛亮闹意气,争荣利,诸葛亮能无动于衷吗?史书上虽没有记载诸葛亮对李严仁至义尽若此,经历了多么激烈的思想斗争,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他这样对待李严,是对自我的战胜和超越。这不是体现了诸葛亮儒家克己复礼的精神吗?
第三个特点,执法以平。
所谓平,即公平。公平,公平,只有公才可能平。诸葛亮执法,不挟私怨,不泄私愤,出以公心,不恂私情。
论私情,马谡被诸葛亮深加器异,每次引见他与之谈论,总是自昼达夜.可是他犯了法,照样受到诸葛亮的制裁。
论地位,李严与诸葛亮同受刘备遗诏辅政,协助诸葛亮掌管全国军政,属于蜀汉政权的高级领导人。可是他犯了法,照样受到诸葛亮的制裁。
最能体现诸葛亮执法公平的,就是马谡案件。
在这个案件中,受处罚的不止是马谡一个人。
马谡所率的将军张休、李盛同被处斩。
将军黄袭被解除兵权。
赵云、邓芝方面,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故赵云被贬为镇军将军。
诸葛亮自己也受到了处罚。他在给刘禅的自贬疏中说:
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这不是仅说说而已。此事发生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直到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才被恢复丞相之职。
诸葛亮自贬三等,体现了他执法平。
诸葛亮自贬的理论根据,就是《春秋》责帅.据《春秋》记载:鲁宣公十二年(前597晋军以荀林父为统帅与楚军大战,佐军覆灭,统帅子阵亡。韩厥对荀林父说:子以偏师陷,子罪大矣。子为元帅,师不用命,谁之罪也?说晋军夫属亡师是荀林父之罪。《春秋》是儒家经典,诸葛亮执法,根据却是儒家理论,儒法融通在这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打了败仗,作为一军统帅,不但追究下属的责任,还从知人任事方面深刻反省自己,这不反映了儒家一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吗?
第四个特点,执法以信。
所谓信,也包含两层含义。
一层含义,是说话算话,决不自食其言,决不自毁成约。诸葛亮在祁山时,魏军司马懿率大军阻挡蜀军出山。当时诸葛亮为与曹魏大军持久抗衡采用了十二更下制,即将前线部队分为12部,每月用相应的后备兵力替下一部,让其休整。司马懿大军一下来了20多万,而诸葛亮军只有8万。众人都劝诸葛亮说:情况突变,敌军势力大增,我们是不是暂时让该休整的部队继续留在前线,以壮大我军声势。诸葛亮说: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那些该撤下的兵士已经收拾好了行装,待命回家,他们的妻子家人也延颈企盼,计其归日。所以虽归征战之难,定好的制度不能废止。这件事说明了诸葛亮的以信执法。
另一层含义,是由于诸葛亮执法公平,深得众人信服。廖立是受诸葛亮制裁的人,流徙汶山郡后,躬率妻子耕殖自守。诸葛亮逝世的消息传到汶山后,廖立竟失声痛哭。另一受过诸葛亮惩治的人李严,听到诸葛亮逝世的消息后,竟激愤忧而死。廖立、李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坚信,既然诸葛亮给了自己改过的机会,就一定会言而有信,终会再次重新启用自己。诸葛亮的逝世,使他们感到不会有人像诸葛亮那公平执法了,他们再次出头的日子没有了,他们绝望了。
晋人习凿齿评论诸葛亮执法说:
昔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平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哉!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水镜无私,犹以免谤,况大人君子怀乐生之心,流矜恕之德,法行于不可不用,刑加乎自犯之罪,爵之而非私,诛之而不怒,天下有不服者乎!诸葛亮是可谓能用刑矣,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
诸葛亮执法所达到的水平,远远超出了法治自身所达到的最高层次。
百姓怨声载道,沸反盈天,这是法治的最低层次。
百姓道路以目,敢怒不敢言,这是法治的次低层次。
百姓口无怨言,依法守法,这是法治的最高层次。
百姓口无怨言,心有服意,受罚者刑之而不怨,诛之而不怒,这是先秦法家实践不可能达到的层次。
诸葛亮却达到了。因为诸葛亮所依靠者不仅仅是法家的法,还有仁爱、宽恕、诚信、克己等儒家精神,这些精神体现了诸葛亮的德。
诸葛亮的儒法融通,使儒家得到了充实,使法家得到了升华,使蜀汉成为三国中治理得最有条理的国家。
诸葛亮的治国之道,是他的高超的智慧的又一突出的表现。不独在军事方面,而且在政治方面,都是一个伟大的智者。如果说在军事方面,由于主要对策是敌人,所以更多智谋的治;那么在政治方面,由于主要是治国安民,那么更多的则属智慧了。
2.执法必严,挥泪斩将
严明法规,执法必严,国之昌也;姑息纵容,订而不用,国之衰也。
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率军回蜀。安顿完毕诸葛亮先唤王平入帐,责之说:吾令汝同马谡守街亭,汝何不谏之,致使失事?平说:某再三相劝,要在当道筑土城,安营守把。
参军大怒不从,某因此自引五千军离山十里下寨。魏兵骤至,把山四面围合,某引兵冲杀十余次,皆不能入。丞相不信,可问各部将校。诸葛亮喝退,又唤马谡入帐。
诸葛亮挥泪说: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左右推出马谡于辕门之外,将斩。参军蒋琬自成都至,见武士欲斩马谡,大惊,高叫:留人!入见诸葛亮说:
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诸葛亮流涕而答说:
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
合当斩之。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诸葛亮大哭不已,大小将士,无不流涕。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件事,其主要目的的是为了使众将士受到一次教育而已。就马谡其人,失守街亭,负有主要责任,但他主动去守要地的主观愿望和心情是好的。在用人遣将上,诸葛亮的责任是重大的。虽然诸葛亮阻止过马谡,但还是遣他去了,并且立下了军令状。说到军令状,关羽在去华容道截击曹操时,不也立过军令状吗?关羽放走曹操绝非力不能及,其罪比马谡要严重得多,当初,诸葛亮能以曹操不该死为由,替关羽开脱(如果关羽不是刘备义弟蜀之名将,亮能轻易替关羽开脱吗?),为什么不在斩马谡之前自揽责任,贬职三级,为马谡开脱些责任,免其死罪呢?况且,马谡被斩后,众将及全军官兵都为其流泪悲涕,包括诸葛亮本人也为之伤感,可见,一个人才因没有完成任务而被斩,其副作用还是很大的,所以这不能讲是一则好的明法警戒之所为。如果从诸葛亮为了维护法的尊严这一出发点讲,是可以理解的。
当今时代是法制时代,严明法规、执法必严,对一个国家的强盛和安定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样,企业规章制度是组织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这一手段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订而不用,对违规者不按规定处理,姑息纵容;或在执法中因人而异,亲疏有别,会导致制度自行废驰,成为一纸空文。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乃是为国家长远军事利益不得已而为之,乃是一种大智慧。
3.迁善黜恶,退去贪懦
进用贤良,退去贪懦,亲贤臣,远小人,为政者必知也。诸葛亮对此身体力行,从而在蜀国建立了良好的吏治秩序。要这样做,必须以智克情,在用人上全从国家利益考虑,不从个人好恶出发。这同样是一种大智。
在担任丞相之后,诸葛亮写了《与群下教》的训令,鼓励大家多作直言。他表示:若远小嫌,难相达复,旷阙损矣!如果为了受到批评而心里有所不快,或为了避免嫌疑,害怕得罪人,无法将问题的正反两面作彻底的讨论,便会使决策有所偏差,而造成国家的损失。所以诸葛亮主张,任何决策都应该达复而得中,也就是运用反复争论的方法,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不但要求部属要做到,诸葛亮自己也身体力行,并将他早年和崔州平、徐庶等良师益友交往的经验,坦然地告诉大家。特别将长期跟随他的亲近助理--董和及胡济间肝胆相照、言无不尽的处事态度,清清楚楚表明出来,以供重要官员和他们部属间的参考。
积极的劝善固然重要,但消极的黜恶,也是为政者必尽的责任。
《便宜十六策》中,诸葛亮仍一再强调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也,也就是进用贤良,退去贪懦的政风。在《出师表》中则一再叮咛后主刘禅亲贤臣,远小人,他认为贤良退伏则会谄顽登用,是一切败坏的开始,所以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矣。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
诸葛亮虽属清流名士派,却很重实务,他深知汉末知识分子重虚名、互相标榜、士风败坏,好作秀的人太多,是国家危亡的主因,是以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
诸葛亮强调治实而不治民的原则,他表示:为人择官则乱,为官择人则治。名实相符,任人唯贤,不问出身,不限资历,取人不限其方.杨洪、何祗得以破格提拔,便是诸葛亮此一精神的发挥。
诸葛亮之为人,虽然有点严肃而少变通,但他待人谦虚,绝不压制部属。他非常反对倚老卖老、争权夺利的行为,若被发现,常不问地位多高、关系多好,一定严加斥责。对因此而造成内部混乱、危及军国大计者,一律严惩,绝无宽恕。对于个性孤僻、忌才私人者,虽无大恶,也必耐心说服,期能改过自新。
在蜀汉政权中,地位极高的李严、廖立、来敏等,均遭罢职,废为庶民。刘琰、张裔,则在诸葛亮诲人不倦的劝戒下,获得悔过的机会。
李严、廖立之事前已述及,不再重复。
来敏为南阳人,是东汉光武帝时大功臣来歙的后裔,可谓系出名门。他原为刘璋宾客,刘备在占有益州后,任之为典学校尉。
只是来敏一向自任是荆楚名士,喜欢批评时政,对同朝大臣嗤之以鼻,弄得人际关系紧张,派系之间常有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