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智圣人生
6042900000024

第24章 、宽猛相济明智治蜀(3)

诸葛亮曾感叹道:来敏乱群,过于孔文举。(注:文举为孔子嫡系子孙孔融之字,孔融自任名士,经常和曹操捣蛋,在朝廷中制造派系,曹操忍无可忍,趁机杀害之。)刘备称帝后,尚书令刘巴,推荐来敏为太子家令。刘备虽不很同意,但碍于刘巴面子,勉强任命之。

刘禅即位后,任来敏为虎贲中郎将,掌宿卫亲兵,在朝廷及宫室中同时拥有大权。

诸葛亮准备北伐时,对来敏非常不放心,乃提拔秉心公亮的董允,以侍中兼虎贲中郎将代替来敏。而将来敏提升为军祭酒、辅国将军,随军行动以就近控制。

但这件事引起来敏的不满,不但批评诸葛亮用人不当,并公然毁谤董允,造成朝廷上人际关系异常紧张。诸葛亮只好以来敏年老狂悖,罢其官职,并令之闭门思愆.针对这件事,诸葛亮还写了一篇《教令》,警告朝廷官员,不可再有来敏之现象,否则从重论罪。

张裔字君嗣,为益中名士,对历史甚有研究。刘璋时领帐下司马,曾领军和刘备对抗,后兵败投降。

刘备拥有蜀中,便任命张裔为巴郡太守、司金中郎将。南方雍叛乱时被任命为益中太守,但张裔无能平乱,而且为叛军所擒并被遣送到东吴作俘虏。

诸葛亮以张裔学问好,办事敏捷,乃命令邓芝向孙权交涉,要回了张裔。张裔回蜀国后,诸葛亮对他颇为器重,两人建立了相当深厚的友情。建兴五年,诸葛亮进驻汉中准备北伐时,特任命他为留府长史,和蒋琬共同负责丞相府的指挥事宜。

但出任要职的张裔,却假公济私,和朝中大臣常起冲突。尤其以蜀郡太守杨洪,和司盐校尉岑述事件最为严重。杨洪和张裔感情原来不错,但张裔儿子张郁,在杨洪属下工作,因犯过被处罚,张裔便因这件事和杨洪闹翻,两人反目成仇。岑述因长于理财和行政工作,为诸葛亮所器重。张裔以岑述可威胁其地位,心存妒恨,常找他麻烦,造成严重的不和。

这些事件的确使得诸葛亮相当困扰,但由于张裔资格老,同事的蒋琬也不便主动规劝之,故情况日益恶化。诸葛亮念及彼此交情,特别写信告诫:

自古以来,交谊深厚的友人,更应举贤不避仇,处罪不避亲,一切应以公事为准,何况我重用元俭(岑达字)也是为国家培育人才啊!你为何不能理解呢?

由于诸葛亮态度坚决而诚恳,张裔深受感动,乃主动和杨洪、岑述等和解,并和蒋琬密切合作,共同主持朝政。张裔日后赞诸葛亮赏不遗远,罚不阿近,想必也是切身体验,有感而发的。

刘琰字威硕,鲁国人,在刘备为豫州牧时,便聘他为从事。因为和刘备同姓,所以特别有亲切感。《三国志》记载:刘琰举止风流、善于谈论,刘备非常喜欢他,常带他在左右随侍。朝廷上的名位仅于李严之下,算是诸葛亮内阁中,相当重要的高级官员。

但刘琰生性奢侈,生活淫靡,侍婢常数十人,在诸葛亮的廉风内阁中,算是异类。诸葛亮对他的行为非常头痛,不得已之下,只好将他编入北伐军团中,过些营中艰苦的日子。

但刘琰自恃资历高,和刘氏政权关系密切,经常在军中喝醉,言词荒诞,连蜀军首席猛将魏延,都常和他闹得不愉快。使诸葛亮忍无可忍,叫到帐前,痛加斥责,并给予严重警告。

这下把刘琰吓住了,他没想到诸葛亮会对他大发脾气,但检讨起来,自己也的确做得太过分,并体会出诸葛亮的怒斥并无恶意,一切乃是为了自己,因此写了一封反省书,公然表白:

我刘琰禀性空虚,操行浅薄,又有酒荒的毛病,自先帝(刘备)以来,便经常惹麻烦,甚至危及朝廷安危。

如今蒙明公(诸葛亮)本其一心在国,不鄙视我的秽垢,仍尽力维护,让我有今日的地位。

但我仍经常迷醉,言有违错,惹得不少烦恼,幸而明公慈恩含忍,不致以理相责,使我能在百错下,尚可勉强保住名禄和性命。

今后我必会克己责躬,改过投死,以誓神灵,无所用命,否则再也无脸见人了。

这篇检讨文相当深切、坦诚,以刘琰的身份地位,也实在难得,因此诸葛亮真正原谅了他,将他遣返成都,仍为车骑将军职务。

从此以后,刘琰倒真的改过自新,相当洁身自爱。只可惜诸葛亮死后,他又毛病复发,不久竟因和刘禅争风吃醋,被赐自裁而死。

在这些事件中显示,诸葛亮的确是位颇富才能的政治家,治蜀的成绩,称得上成效显著.蜀汉的官员们,大多能改除过去淫靡之风,兢兢业业的忠于职守,力戒弄虚作假、浮华腐败之风,使蜀汉成为三国中政治最清明、吏风最端正的国家。陈寿称赞他能使蜀汉官员人怀自励,虚伪不齿,主要在他用人处世,能彻底做到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解巧饰者虽轻必戮.公平廉明,一切为公,给人以自新向上的机会,诸葛亮的治绩,的确是千古难得一见。

上述种种,无不昭示出诸葛亮是一位极富理性的政治家。而理性离不开智性。尽管他有时对不称职的官员会大发脾气,是一种感情的大爆发,但仍未离开智性的统辖,故往往收到极佳效果。这固然与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有关,但也不能不说这是诸葛亮的又一种智慧。

4.乱世宽容,弛世重典

以宽容之策争取共识,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道。

虽然名义上仍是军师将军,在刘备自立汉中王后,诸葛亮实际上已负起了宰辅的责任。

一板一眼的诸葛亮,面对法令废弛、特权横行的益州,新官上任,便厉行法治,以彻底整顿。

他特别强调治实不治名,由实际情况的应对出发,讲求实效。

益州最严重的问题是官僚及地方豪强勾结,鱼肉百姓,农民和官府间矛盾愈演愈烈,虽然号称天府之国,其实创造的财富,都让官僚及豪强剥削,农民生活非常艰困。

刘焉所以会被任为益州牧,导火线便是益州刺史却俭的专横自恣,造成马相及赵祗发动农民起义,起事者自称黄巾党人后裔,曾攻破雒县,杀死县令李升及益州刺史却俭,并占领了蜀郡和犍为郡。

刘焉靠外籍军团及地方豪强的力量,平息这次叛乱,但根本的问题,并未解决。反而为了获得豪强支持,剥削的现象变本加厉。《三国志》中批评刘焉、刘璋父子治蜀,德政不举,威刑不肃.《法正传》更清楚指出,刘璋治理蜀地,士大夫多挟其财势,欺凌小民,使蜀中之民思为乱者,十户而八.

为彻底扭转此乱局,诸葛亮厉行先理强,后理弱的策略。理强方面是力行法治,限制和打击专权自恣的官僚及豪强,理弱则是努力扶植农民,发展生产。

由于诸葛亮不顾颜面的打击特权,使益州地区的官僚大感吃不消,他们开始指责诸葛亮刑法峻急而不广德量力,纷纷要求他缓刑弛禁.被派作代表和诸葛亮交涉的,便是深为刘备敬重的益州大老法正。

法正当时已是蜀郡太守,也是成都地方豪强之首,他对诸葛亮说:以前高祖进入关中时,除秦国之苛法,约法三章,宽禁省刑。关中之老百姓,无不感念他的恩德。如今我们刚用武力占据益州,还没有垂恩德于地方,便先滥用权威,强加压制,这是否得当呢?希望日后的执政,能够刑少禁缓,以争取地方人士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

诸葛亮却笑着回答着:

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以暴政虐民,逼是人民不得不造反,汉高祖针对此一弊病,采取宽刑弛禁的策略,这是对的。

但益州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刘璋暗弱,没有能力控制官僚及豪强,以致从刘焉以来便德政不举,威刑不肃,从地方豪强到政府官僚,均专横跋扈,为所欲为,君臣之道,也逐渐被破坏。

对这些强悍的特权,过去刘璋总是宠爱他们,给予他们高位。官位高了,他们反而不觉得可贵;顺从他们,施以恩惠,恩惠到顶了,他们反而轻慢无礼:这才是益州目前最大的弊病。

现在我们威之以法,让法令行于此后,人们才能知道什么是恩德;限制爵位,爵加之后,人们才能感受到爵位的尊荣;刑法和恩赐相辅而行,上下程序正常,政治才能清明。

秦国是以军事恐怖主义完成统一的,却也和各诸侯国产生不少仇恨,为压制反抗,故以严刑峻法控制之。诸葛亮认为秦国在于国家权力不被认同,却又强加压制,以致于大乱。治理这种国家,最重要是在争取共识,让国家权力得到更多的承认,所以汉高祖会以宽厚的态度作更多的包容。

但益州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刘璋政权荒废政事,蜀国法令不彰,因而国家权力不被尊重。执法的官僚怠惰成习,造成特权横行,国家权力不张,老百姓反而遭到剥削,因此必须用严刑峻法来整顿官僚的行为,以重建国家权力的威信。

严格来讲,汉高祖入关时的天下局势,可称之为乱世,诸葛亮入蜀时的益州政局,应称为弛世。弛世是国家权力不被尊重,官僚荒怠,民众玩法,必须以重典来整顿之。乱世

是国家权力不被认同,彼此各持不同立场,争执不休,这时最重要的是以宽容的策略来争取共识。

凡事都有两面,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一直注意并提倡在相反的两个方面之间寻求平衡。按照传统的观点,失去平衡,偏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事情就会出毛病。阴阳调和,刚柔相济,事情就会顺利发展,兴旺发达。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种观点陈旧过时了,总在讲寻求平衡的中庸之道,为什么就不可以偏激一点?极端一点?为什么不可以矫枉过正?

当然可以。但不要忘记,极端到底,就会引起强烈的反作用。正如弹簧,用以压迫的力越大,反弹就越高,反作用力就越大。认真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仍是受着平衡律的支配。

因为平衡律是宇宙间的一条普遍规律。

宽大仁慈,并不意味着软弱。它实际上既体现了胸襟和气度,也体现了涵养与明智。宽大为怀,是为了征服人心,使人心服,也是自信心的表现,可以当作笼络人心的胡萝卜.

威猛严厉,也不意味着残忍。它所体现的是决心和力度,为的是以强硬手段迫使越轨者和不法之徒循规蹈矩,遵纪守法,平等竞争。

过分的宽大仁慈容易使人误以为软弱,从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过分的威猛严厉容易导致残暴,从而引起强烈反抗,法纪大乱。所以,宽与猛互相补充调节,可以避免走极端造成的不良后果,让人们心服口服地遵纪守法。

诸葛亮的涵养与智慧,在他的宽猛相济的治国术中,得到了清晰的表现。

5.蜀汉南征,一举两得

作为治国者,凡举事(尤其是大事),必须通盘考虑,走一步要看几步,要分清主次缓急,更要懂得它们之间的互相依存与转化。这恰如智者下棋,每动一棋,要思谋它所带来的局部和全局的诸般变化。所谓一箭双雕,一石三鸟等,无不是智谋与智慧的产物。

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的主持下,决定发动南征。

南征是一次军事行动,但是一次特殊的军事行动。

蜀汉政权要通过它基本解决南中问题,但又不能耗费时间过长。

蜀汉政权要通过它平定南中叛乱,但又不能杀得尸横遍野,激起强烈的民族仇恨。

蜀汉政权要通过它来表示朝廷绝不能对叛乱姑息不理,但又不能给南中带来灾难性的破坏。

因为对诸葛亮来说,征服南中不是最终目的,南中之战一是为了开发南中,增强蜀汉国力,二是为了另一次更大更重要的军事行动服务的,这就是北伐曹魏。

思惟北伐,宜先入南。

北伐宜早不宜迟,然而,若在南征行动中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就无法实现上述的两种意图。

北伐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后方,然而,若在南征中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专力北伐就是一个梦想。

北伐需要有后方的物力、人力依托,然而,若使南中因战争造成严重的经济破坏,就不能从那里取得人力、物力源源不断的支援。

因此,南征对于诸葛亮来说,是一次关系到下一步北伐能否顺利进行的至关重要的军事行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诸葛亮亲自领兵南征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他对南征的重视。

事实证明,诸葛亮亲自率兵征服南中的决策是正确的。因为南中的问题是复杂的,民族的、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各种因素纠缠在一起,只有诸葛亮这样既有高度政治水平,又有高超军事才能的人才能解决南中问题。解决南中问题是重要的,因为南征与北伐是紧密相联的。这种密切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南征是北伐的基础,只有南中问题解决了,蜀汉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北伐才没有后顾之忧。第二,南中问题一天不解决,蜀汉就一天没有北伐的实力,因为南征动用了蜀汉军队的主力,只有南中问题解决了,主力部队才能从南征战场上撤出来投入北伐。用最短的时间,迅速地使南中纲纪粗定,夷、汉粗安,在当时确实也只有诸葛亮才能胜任。

诸葛亮率军南征,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实现了预定的战略目标。

南征的胜利,对蜀汉政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迅速结束战争,不失北伐时机。

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年)春三月开始南征,十二月返回成都,前后只用约10个月时间。

迅速解决南中问题,有利于抓住北伐曹魏的有利时机。事实上,在诸葛亮南征及南征后的一二年中,曹魏方面确实出现了于蜀汉出兵有利的情况。

首先是曹魏和孙吴的关系越来越坏。孙权黄武四年(225年)冬十月,也就是诸葛亮已经平定了南中之乱,对那里正在进行抚慰时,魏文帝曹丕带领10万大兵开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西北),临江观兵,给孙吴施加压力。曹兵旌旗连绵数百里,跃跃欲试,作出准备渡江的态势。孙权大惊,严设固守。只因天寒,江边结冰,船不得入,曹丕才下令撤军。曹军撤退时,吴将孙韶又派高寿率500敢死士卒从小路乘夜袭击,并缴获了曹军的一些军资器械。

其次是曹魏国内阶级矛盾加剧。黄初五年(224年)正月,即诸葛亮南征的前一年,魏文帝初令谋反大逆乃得相告.

号召国内揭发谋反大逆,说明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第二年六月,又发生了利城郡兵蔡方等人据郡反叛,杀太守徐质的事件。

曹魏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明显的裂痕。曹丕称帝后,有意提拔与自己关系亲密的宗族将领曹真主持朝廷军务。但因曹真年资不高,不好一下给以大将军的高位,便专为他设立上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两个名号,以便向大将军过渡。黄初三年(222年)曹真升任上军大将军,进京主持全国军务。同年又转中军大将军。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临死时,又遗诏让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辅政。曹真的迅速升迁,引起了曹魏宗室另一个人的极大不满,这就是曹休。曹休认为:论资历,曹真与自己不相上下;论亲疏,自己是正宗曹氏宗亲,而曹真不过是太祖(即曹操)养子,他本性秦,非曹氏正宗。他凭什么入京执掌兵权,又出任首席辅政大臣!新即位的魏明帝曹睿看出了曹休的心思,为了安抚曹休以稳定政局,在封曹真为大将军的同时,又封曹休为大司马,地位略比大将军高,这才将矛盾缓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