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管理你的老板
6030700000026

第26章 不懂装懂最可笑 (1)

职场人应该少对老板说不知道,但是当遇到自己真得感到困难的事情的时候,要向老板展示自己有学习的热情,而不是不懂装懂。对于你不懂的问题,你越试图发言,你将显得的越不懂,不仅不懂,还可笑。

老板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不明白,就不要立刻回答,或者自以为是、不负责任地瞎解释,来显示自己考虑周到。如果是你第一次回答一个问题,你可以对老板说:“我思考不全面,如果你允许我回答,那我将勇敢地尝试回答一下。”

对自己不懂的领域,无论你工作多久,也应该有敬畏之心。

一位技术部门的经理,刚上任就对老板说,他感到公司内部技术部门的管理通路不太顺,但是“请放心,让我来搞定”。

老板自然很欣慰。当然,这名技术经理的技术也的确不错,这个问题,他竟然真的搞定了。后来,老板经常对他使用这样的句式:“你那么能干,相信这件事情你一定能……”、“你多聪明啊,这点小事你一会儿就做完了……”然后老板把一堆苦活扔给他,并且拒绝提供任何资源协助。

好强的技术经理有了这个经历后,面对老板分配工作任务时,再也不好意思承认自己不懂,只能拿着一份工资,付出了两倍的工作量。

不逞强、不固执的员工才能让老板舒心。

夏冬和老板一起出差。在机场候机时,他们闲聊着谈到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老板说:“全球大部分喷气式飞机的引擎,都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夏冬却对老板进行了否定,她说:“不对,是由英国生产劳斯莱斯汽车的那家公司生产的。”其实,夏冬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或是在哪本杂志上看到的。

老板笑笑说:“通用电气肯定也是世界上生产飞机引擎最大的制造商之一。”其实,老板已经给夏冬留了一个台阶下,说通用电气也是最大的之一。可是夏冬还是坚持,终于让老板变了脸色,再也没有和她说话。

直到上飞机时,夏冬看到了那架飞机的引擎。上面用英文清楚地写着“通用制造”。

老板不懂英文,也没看到发动机上的那行小字,仍在前面走着。可是他那稍稍倾斜的后背,好像显得很愤怒。

工作中,争强好胜的人最容易不懂装懂,嘴上喜欢说的话是:“这些工作真无聊。”但他们内心的真正感觉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求助或征询意见,因为这样会被人以为他们“不胜任”,所以他们只好装懂。而老板一定能够看透这一切。

这样做只能给老板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因此而伤及工作就更加得不偿失。在与客户沟通的时候,对于 “不懂”的话题,不要硬接下话题,而应该尽量让对方往深处讲,自己只是点头或摇头,以表示赞成和反对,并适时地引用对方的话语来支持他的谈话。还可以巧妙地“诱导”对方转变话题,或者想方设法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明白的话题上来,或者索性中止谈判。

因为“不懂装懂”的话,谈得时间越长,马脚露得越多。 而一旦“不懂装懂”的假冒行为露馅,不仅会弄得自己非常难堪,更会让对方笑话,使谈判陷入僵局,甚至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很清楚地记得第一天上班的囧事。

我所在的公司是外企,虽然我的英语还可以,但是口语不大好。开会的时候,我坐在最挨着门边的位置。

老板进来了,他是一个很深沉的老美,没想到的是,他一进来,就对着挨着门口的我说了一句英文。惊讶之余,我当然没有听清楚。可是众目睽睽之下我应该怎么说呢?

自作聪明的我想了一下,老板问我一个问题,我可以回答“YES”或者“NO”,一般来说,刚来公司的第一天,自然有的事是不知道的,所以我很坦然地说“NO”。

听到我的回答,老板的脸上浮现出一种说不出的表情,似乎有点儿不甘心。

我还是故作镇定地坐在那里。

身边的同事在震惊之余,碰了碰我的胳膊,对我说:“只不过让你去帮忙把桌子上的文件拿来,你说‘NO’?”

听完同事所说,我的脑袋“嗡”的一声,我赶紧说“YES”,就飞奔进办公室帮老板拿文件了。

这给我的刺激远远不止一天,以至于刚工作的一周,我都被一种羞辱的情绪困扰着。这件事也给了我一个警告:不要不懂装懂,也不要随意说“NO”。

老板具有两面性。有一面是严肃认真的,是掌握公司发展的领航人;还有一面其实与普通人无异,有着和大家一样的喜怒哀乐。

大部分老板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严,不愿意把后者呈现出来,如同孔雀开屏时总是正面对着观众,演员也总是化妆之后才登场,他们都不愿意观众跑到他们的身后去,老板也是如此。他们之所以不愿意与部属关系太密切,主要是顾忌到私人关系、私人感情超过了工作关系,那就会对领导员工产生不良的影响。他担心你对他的思想感情,包括个人隐私过分了解,这样他就会降低威信。老板做事讲究方法,讲究艺术,讲究一些措施和手段,如果员工把一切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些方法、措施和手段,就可能会失败。

在公司里,老板再平易近人,都不能成为你与老板亲密无间的理由。

老板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也渴望拥有清净的休闲时光,如果下班后你还妄想进入老板的私人世界,那么老板就会像刺猬一样竖起他的刺,让你无所适从。

尤其不要轻易拜访老板的家,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没有一个正常人愿意将另一个自己突然大白于天下,所以如果你有什么工作上的问题尽量在公司解决。在下班后,如果遇到情况紧急、迫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先通过电话和老板联络,绝对不要贸然闯入老板的私人住宅。如果没有工作上的问题,仅仅想和老板联络感情,又没有老板的邀请而贸然拜访老板的私宅,会让老板感觉你不尊重他,更有刺探隐私的嫌疑。

老张在工作上一直很主动,老板看起来对他也很器重,他很自信,觉得和老板的关系已经发展到很亲密的程度。

一次开会,老板认可了他的工作方案,老板当众表扬了老张对工作的认真和创意的独特,老张飘飘然地接受了,觉得老板真是自己的人生知己。

下班后的老张心情更好,他突然想再去找老板聊聊自己的想法,于是他居然准备跑到老板的家里,找老板聊天。

敲开老板的家门,老板的太太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他也赶紧解释自己是员工,于是老板的太太不情愿地把他请进客厅,气氛很尴尬。

不一会儿,老板从浴室里出来,穿着随意的浴衣,上面的水珠还在滴滴答答地往下流,和他平时的衣冠楚楚、仪表堂堂的形象大相径庭。看见这位不速之客时,分明是挤出一丝不尴不尬的微笑,和在公司大会上的热情完全不一样了。在有一搭没一搭的交谈中,老张如坐针毡。告辞时,老板委婉地告诉老张,以后有什么事情在公司谈。

一个优秀的员工都应该懂得自己与老板之间的差别,尽管可能有时你很受老板的赏识,是老板手下的热门人物,但别忘了老板毕竟跟你不是一个级别的同事,你们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你可以与老板关系和谐,但不必太过亲近。

不要牵扯到老板的生活里,如果他经常需要你帮忙做一些私事,最好还是找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巧妙回绝为佳。注意千万不要窥视老板的家庭秘密、个人隐私。你可以了解老板在工作中的性格、作风和习惯,但对他个人生活中的某些习惯和特点不必过多了解。

吴总的助理离职了。

这件事给我们的触动很大,因为吴总的助理小莉是元老级人物。

据有关同事说,原来最近小莉做了一件错事,大大惹火了吴总。

吴总把小莉拿来狠狠地开了一刀,让这段多年的宾主关系彻底决绝。

原来,公司发展势头一片大好,也是吴总想要树立个人品牌和宣传的时机。有个杂志社的记者想到公司采访吴总的商业成功经验,也需要找人对吴总做一些侧面的了解。

正好赶上吴总有事,于是他安排了小莉接待记者,了解一下采访内容。可是,记者来后,兴奋不已的小莉不假思索地把过去她和吴总创业过程中的很多不应该泄露的东西全告诉了记者,并且刻意夸大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和功劳。

记者回去就把了解到的内容刊发了,看到杂志的吴总胸中憋了一股无名火却无法发泄,长时间以来对小莉不知分寸、不分尊卑的不满终于忍无可忍,于是找了个借口把“大嘴巴”小莉的职位和待遇都降了。

小莉当然认为吴总忘恩负义,两人关系从此一落千丈,不久,小莉便气愤地离开了公司。

听到这事的人中没有一个人同情小莉。

客户是老板的衣食父母,得罪客户的员工是和老板过不去。

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位顾客正在吃饭,忽然,有人送来了一罐外表清凉、内在沁心的健怡可乐!

下面是他们的精彩对白:

“你们不是不卖健怡可乐吗?”

“没错,先生,我们不卖。”

“那这是从哪儿来的?”

“街角杂货店,先生。”

“谁付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