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管理你的老板
6030700000024

第24章 不犯错:摸清底线再出牌 (2)

一天,老板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待一位客户,小敏敲门后进来,以为没有别人就冲着老板问:“嗨,老家伙,今天晚上去看电影怎么样?我搞到了两张票。”

老板的脸色立即很不自然,只说了一句:“你风风火火的像什么样子?这是在办公室。”小敏这才发现办公室里还有另外一个老人,可能是重要的客户。不久,小敏被调岗了。

可见,与老板的亲密关系不一定会成为自己的保护伞,相反,有时会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

老板有老板的尊严,这种尊严连所谓的兄弟也不能侵犯。关起门是兄弟,出了门,他就可以不认你这个兄弟,他的位置总在你之上。

刚到这个单位,因为老板很欣赏我,于是亲自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对我说,我把你当作兄弟看待。他还说如果有人做什么对公司不利的事情,就直接告诉他,可以越级“奏本”,意思是打打小报告一类的。

我听了心里很开心,老板看来还是很器重自己,掏心窝子的话居然都跟我说,心里不免得意起来。

一次我和老板出去见大客户,老板叫我敬酒。我不知怎么就很冲动,我想敬他一杯,于是用了很大力把他拉过来,说咱们兄弟喝一杯,当时感觉舌头有点不听使唤了,他面无表情地喝了那杯酒,没说什么。

此后,他看我的时候就板起脸来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终于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我被他炒了鱿鱼。

现在的我,再没做过这种傻事。我知道,员工就是员工,老板就是老板,大家可以相互尊重但坚决不能越权,所以我平时和老板走得并不近,但在一些大事上、有建议性的想法时,我会及时向老板汇报的。

不把老板当哥们,有利于员工开展工作;不把手下当哥们,有利于老板履行职责。

老板在成为老板的过程中,经过无数打拼、成业守业的起伏,个性中总会有强势、固执和自我的元素。

越强势的人,越对自己有信心,越相信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在每个老板心目中,他的公司永远是最好的,值得为其付出了大量汗水和心血。他们希望自己的企业如同一个家,有力量,有凝聚力,员工与他的个人意志相一致,而那些整天“泼冷水”的人在他们眼中无疑是“异教徒”。

遇到老板斗志昂扬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如果不能保持同一步调,而且感觉不妥,不要当众去坚持自己的见解,要给自己、给老板一个回旋的余地。大部分老板的思维是跳跃式的,每天要面对的工作、处理的事务太多,不可能跟下属一样面对一个部门去循规蹈矩地想问题,更多的时候他会站在一个宏观的高度去思考问题。而宏观的层面很多时候跟处理具体事情的方法有矛盾的地方,想得到的未必马上可以做得到;做得到的,却未必符合老板的设想。

这样肯定会出现步调不一致的问题。这个时候,做下属的一定要换位思考,理解老板。公司发展需要宏观的思考,甚至需要创意的设想,而这些思考和设想落地付诸实施,是需要过程的。避开矛盾冲突的焦点,换个时间地点交流和沟通,可以让老板更易于接受,不至于当众挑战老板的权威。实干固然是基本,但巧妙地处理细节,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跟老板的风格是一致的,那你会受到老板宠爱。但如果不一致,而恰巧你的风格你认为比老板更好些,比如老板做事只求过得去,你却要求每个细节都要做好,贯彻始终,而你又暂时不想离开这个公司,那么你至少要在表面上投其所好。

要注意工作和老板的目标保持一致。有一个销售员,奉命开发市场,因为大客户竞争太激烈,他选择了一些小客户进行公关,想先占领小客户,再慢慢向大客户渗透。3个月后,老板视察工作,他正喋喋不休地向经理说自己如何卖力,经理突然打断他的话说:“你还记得公司的销售目标吗?”销售员回答说:“一年后市场占有率要达到10%。”老板说:“那就请你把精力放在开发大客户身上!”不久,这个销售员就被调离了。

如果老板给你分配一个他认为很着急的任务,难免会改变你此刻的工作节奏,老板可能说,你手头这个工作做到此就行了,你做另外一个工作吧。你不要傻乎乎地说:“不行,我觉得做得还不够好,我一定要做下去。”

那你不是存心和老板过不去吗?要观察周围的环境,还要观察老板的风格。老板不喜欢你高调,你就要低调,老板期待你冲在前面,你一定不能缩在后面。

秦峥嵘在大学时学的是财会专业,毕业后不久就在一家合资公司找到了一份财务部出纳的工作。

老板决定对一些财务制度进行改革,以适应公司的发展速度,希望财务部的全体人员能够集思广益,多想一些好点子,多提出一些好建议。

秦峥嵘虽然刚来公司几个月,由于自己在学校接受的是比较新的有关财会方面的教育,所以,他对公司现行的一些财务制度早就有些看不惯了,总觉得有些地方很落后,不尽如人意,可是原来总是找不到更好的方式与老板进行沟通。这次,他认为自己表现的机会终于来了。

几天后,老板召开会议,先把自己一份详细、完整的计划书宣读了出来,然后让大家多提意见。同事们纷纷开始发言:“我觉得,老板的这份计划非常详细,照此执行就行了。”等大家都发完言之后,秦峥嵘站了起来,直截了当地把他的不同意见说了出来,最后还没忘记把自己的一些新想法、新建议也提出来。听完他的发言,大家都没作声。老板说;“我觉得秦峥嵘说得也很好,他提出的建议也很有新意。但是,我觉得有几个方面还不太适合咱们公司现在的发展状况。”接下来,老板就针对秦峥嵘提出的几点新建议说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秦峥嵘自然有些不服气,他认为自己的建议既详细、又完整,而且又具有创新意识,老板之所以觉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他思想太保守,所以,秦峥嵘和老板据理力争。

最后,两人也没达成一致意见。

从那以后,秦峥嵘的工作愈发不顺心起来,老板总会从他的工作中挑出一些问题和毛病,两个月之后,秦峥嵘被迫提出了辞职。

秦峥嵘的做法无疑把自己推到了老板的对立面,而这对他的职业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最后的被迫辞职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如果秦峥嵘能够站在老板的立场想问题,把老板的意见当成自己的意见,先保持一致,再谋求改变,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有这么一句话说的是:“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

我的同事老谢就是在这上面吃了亏。年底正是工作最要紧的时候,所有人都忙得团团转,老谢正好有一个去欧洲的机会,她去找总监请假。

虽说这和整个大氛围不和谐,但是总监对老谢还是很欣赏,私交也不错,所以老谢请假时,总监考虑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可是,就在老谢去欧洲潇洒了半个月后,我们都加薪了,而最有理由高升的她却原地不动,很多曾经是她负责的项目都被转到别人手下,这等于给她降了职。一向坚强的老谢委屈得大哭了一场!

其实,她刚离开,财务部就发生了问题。上级单位突击检查,因为掌握情况的老谢不在,检查中出现了明显的漏洞,给单位造成了损失,总监也受到了大老板的批评。老板非常气恼,认为全是老谢的过错,在总监看来,没有直接开掉老谢,已经算给足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