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昆曲的现状
昆曲在其诞生600多年的历史中,经过初创、发展、成熟、兴盛到衰败的历史。从宋金到元初期,是大致上昆曲兴起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昆曲艺术逐步成熟,昆曲人才层出不穷。到元后期、明清时期,是昆曲兴盛时期,昆曲占据了江南地区的舞台,在北方亦有大批观众。但是,到了清朝后期,昆曲经历其第一次衰落。
昆曲的兴盛与当时封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艺术趣味是一脉相承的。士大夫的文化修养,为昆曲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品位,他们的闲适生活和对空灵境界的追求,赋予了昆曲节奏舒缓、意境曼妙的品格,加之士大夫内心深处含有对社会对人生哀怨、悲凉的感受,使得昆曲在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绪。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市民阶层崛起,舒缓、惆怅的风格显然与他们格格不入,即使士大夫们也开始务实起来,昆曲在不受市民青睐的同时,也失去了士大夫阶层这一阵地。于是,昆曲便逐渐走向衰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全国范围内已没有一个职业昆剧团。
新中国成立后,一个突然的偶发事件,给昆曲的兴盛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这就是新编昆曲《十五贯》的创作和演出。1956年,由浙江昆剧团排演改编的传统剧《十五贯》晋京献演,广受赞誉。周恩来总理称昆剧为艺术百花园中的“兰花”,《人民日报》以“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为题发表专题社论,各地昆剧院团随后纷纷成立,令当时气息衰微的昆曲艺术重新焕发了生机。当时在剧中塑造“娄阿鼠”一角的王传凇也因技艺精湛而从此名扬天下。全国随之成立了6个昆曲院团。韩世昌、白云生、顾传、朱传茗、周传瑛、俞振飞、侯永奎、北昆著名笛王田瑞亭及其女——北方昆曲著名坤伶田菊林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及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的李淑君、蔡正仁、计镇华、张继青、洪雪飞、汪世瑜等一批优秀演员,整理、编演了《牡丹亭》、《西厢记》、《千里送京娘》、《单刀会》、《桃花扇》等大量优秀剧目。但在今天,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相距甚远,因而难以争得观众,演出越来越少,以至于在演出市场上难觅其踪,形成了恶性循环。10年前,全国大约有800人在从事昆曲工作,号称“八百壮士”,如今只剩下600人了。全国6个昆曲剧院团创作、演出普遍陷入困境,演员培养及艺术创作均无力投入。自田家被迫离开北昆后,其独有家传秘本《双占魁》、全本《荷珠配》、《白娘子》就此失传,也是北方昆曲的巨大损失。
有人主张,昆曲应作为博物馆艺术,只求保存,不用发展,此说遭到昆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的反对,也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保证这些杰出文化的生存,而不是遏制它们未来的发展。但是,昆曲确实面临着困境:人才的流失,使得胜任昆曲创作的人员寥寥无几;而要革新昆曲,又面临两难的境地——不对昆曲作较大的改变,就无法缩小昆曲与时代的距离;倘若作大的改变,昆曲就失去特性而不成其为昆曲了。
直接担负保护和振兴昆曲这一使命的7个院团所,即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浙江省昆剧团、苏州昆剧院、湖南省昆剧团、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虽然近年来昆曲保护工作不断加强,昆曲院团面临的一些困境有所缓解,但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昆曲界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了昆曲保护振兴工作的正常进行。
1. 编剧人才严重缺乏
剧本乃一剧之本。目前昆曲院团在职的编剧人才寥寥无几,无力直接担负起剧院团一度创作重任,而导致的结果是剧院团上演新剧目没米下炊,上演传统剧没人整理改编的窘境。尽管昆曲界不乏文化素养较高的演职员,但他们所整理改编的剧目大抵是质量不高,与昆曲的格调相差甚远,严重阻碍了昆曲的发展和普及。
2. 传统剧目严重流失
昆曲艺术在长达200年的辉煌期间,剧目纷繁,精品迭出,尽管至清末昆曲已处于衰落状态,但经常上演的剧目仍有800余出折子戏,到解放前,“传”字辈演员经常上演的折子戏也还有400余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培养的第一代昆曲演员,继承了近200余出折子戏,改革开放后培养的昆曲演员继承的折子戏只有近百出,目前青年演员真正经常性上演的剧目只达十余出。传统剧目流失速度之快,令人触目惊心。
3. 院团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昆曲演出市场狭窄、票房收入微薄诸多因素,各昆曲院团经费大多是入不敷出,办公设施陈旧,排练经费紧缺,演出器材落后,居住环境简陋,演职员工资收入低下,医药费用不堪重负,人才流失严重。
4. 昆曲生源严重匮乏
近年来,由于每年举办一次昆曲活动,每3年举办一次昆曲节,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得到了锤炼,使昆曲接班人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各院团还是存在着行当不齐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日益显现的问题,各昆曲院团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相继招收昆曲学员。但是,由于昆曲从业人员待遇较低,年轻人不愿从事昆曲行业。另外,由于戏曲学校的学费较高,一学年学费、食宿费等要超过1万元,对许多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偏远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负担,而且学习时间又长(演员班8年,音乐班6年),毕业后又没有好的待遇,没有回报。再者,城市里许多家长不愿自己的子女报考戏曲学校,尤其是昆曲,迫使学校只好去农村地区甚至是边远地区去招生,而高额的学杂费又成了这些地区学生家庭的“拦路虎”。昆曲学生的来源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昆曲艺术继承发展的十分严重的现实问题。
5. 缺乏昆曲演出剧场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昆曲,具有非常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应该经常性地演出。经常性的昆曲演出,不仅能对昆曲传统剧目起到保护和继承,而且能磨练出一支技艺卓越、实力超群的演员队伍。时至今日,全国7个现存昆曲院团所没有一个拥有比较理想的昆曲演出剧场。目前的剧场实行承包经营,场租昂贵,加上昆曲的市场又小,演出越多赔得越多,各昆曲院团只能减少演出场次,结果形成越不演观众越不熟悉、越不熟悉越没人看的恶性循环。
针对上述昆曲所面临的困难,海内外的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求社会各界大力保护昆曲,使中华民族这一优势文化遗产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在政协大会上呼吁,各级政府应尽快制定长期、稳定的发展、扶持和保护昆曲的政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扶持资金投入。由文化部门制定统一的规划,对全国现有昆剧院团的力量进行统筹安排和整合,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一支能充分保持和弘扬昆曲优秀传统的队伍。她特别强调,要培养新时期的昆曲观众,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理解昆曲价值、尊重昆曲的风气,同时加强昆曲艺术对外交流工作,逐步加大昆曲艺术在全球文化中的影响。她还希望在大、中、小学教育中增加昆曲艺术课程。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在对昆曲的现状进行认真调研后,向国家提出保护昆曲的意见和建议,受到重视。
全国政协致公组向全国政协会议提出《关于弘扬昆曲艺术的建议案》,全国政协会议上,文化界的政协委员们的第559、560、561号提案谈的居然是同一件事情——昆曲艺术的保护和弘扬。写提案者,有浙江京昆艺术剧院名誉院长汪世瑜委员,有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委员,还有致公组的全体委员。何祚庥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作为一个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他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表现于此。正如爱因斯坦热衷小提琴、奥本海默精通诗歌创作一样,何祚庥自幼特别喜好昆曲,这个爱好自始至终一直没有改变。说来也巧,他的这种雅趣使濒临衰落的昆山腔又再次得以复兴;一个科学家促进了一个剧种的兴盛,一时传为佳话。
第二节 昆曲的保护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国务委员陈至立,分别在政协委员们报送的“关于加大昆曲抢救和保护力度的几点建议”以及十届二次政协大会的书面发言上作了重要批示。
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对保护昆曲艺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顺利实施,从2005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将每年投入1000万元作为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
据《中国文化报》报道,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护昆曲艺术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此,文化部成立“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负责保护昆曲艺术的具体指导工作。这个委员会于2003年提出的保护昆剧的具体措施是:
1. 努力争取设立“京昆保护和发展专项资金”
加大对昆曲艺术的扶持力度,为昆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努力争取设立“京昆保护和发展专项资金”,是实施《十年规划》的重要保证。2001年底,文化部曾向财政部提出申请,要求设立“京昆保护和发展专项资金”。由于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实施,“京昆保护和发展专项资金”一时还未能落实。文化部继续争取国家财政部门的支持,尽可能落实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力争使昆曲院团的基础设施、剧目的继承与发掘、表演艺术的传承、人才的培养和保护、从业人员待遇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
2.继续做好昆曲表演艺术的传承工作
昆曲艺术的发展历程证明,只有做好对表演艺术精粹的传承工作,昆曲艺术才能得以延绵不断。前辈艺术家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经典剧目,也将昆曲的表演艺术推向了高峰。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和保存好昆曲艺术家优秀剧目的声像资料。在昆曲的艺术建设上,一方面要对优秀传统剧目抢救和继承,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重视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很多传奇、杂剧、南戏中的剧目,非常适合昆曲的演出,我们将从中吸取营养,丰富昆曲剧目。自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成功改编演出南戏《张协状元》后,新近,北方昆曲剧院根据南戏改编的《宦门子弟错立身》,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3. 下大力气培养出类拔萃的昆曲人才
尽管现在每个院团都招收了学员,但出类拔萃的表演尖子人才还显得非常匮乏,昆曲作家、昆曲作曲也后继乏人。中国戏曲是有别于其他戏剧艺术的一门综合艺术,表演历来被视为处在戏曲艺术的核心地位,它是昆曲艺术创作过程的最终完成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部昆曲艺术发展史,便是一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昆曲表演艺术家的系列人物传记。正是一代代昆曲艺术表演大师演绎了中国昆曲艺术的历史,因此,造就出类拔萃的表演人才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去年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活动期间,文化部举办了为期7天的知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讲习班,7位昆曲艺术家为来自全国的近120位昆曲中青年演员示范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年初,文化部昆指委已对全国各昆曲院团所的剧目传承情况做了摸底调查,将在明年适时举办为期1月的昆曲传承讲习班,目的就是为了调动老一代艺术家的积极性,为青年演员营造一个传艺多师、刻苦求学的良好环境。
4. 大力培养昆曲观众
昆曲观众的培养,是关乎昆曲生存发展的大计。历史上,中国昆曲曾经创造了长达200多年的辉煌,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今天,我们当然不能指望人人争看昆曲,但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来关心、支持、欣赏昆曲,是我们每一个昆曲从业者的责任。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的昆曲院团曾在当地举办了各种昆曲艺术普及知识讲座、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我们仍然要下大力开展昆曲的普及工作,走出剧院、深入大学,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昆曲艺术教育,争取昆曲新一代的观众。另外,我们还要大力扶持和发展昆曲业余组织,业余组织的成员在学习、表演、宣传昆曲的过程中,就成了昆曲的爱好者和参与者,成了最热心的观众。有了他们的参与和支持,昆曲艺术才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5.大力提倡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昆曲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昆曲的经费不足问题,可以通过特殊的政策加以解决,但昆曲的保护和振兴不仅靠政府的支持,更要靠昆曲艺术的自身魅力去感染和吸引观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支敬业爱业、乐于奉献、不计名利、自甘淡泊、德艺双馨、充满活力的昆曲队伍。昆曲不应仅仅作为一种前辈的遗产而被尊重和保留,而应将它视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全面、最精美、最形象的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这样一份伟大的遗产,备加珍视,并加以保护和振兴,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作为从事昆曲艺术的专业人员,应该以更执著的追求,更强烈的使命感,更奋发的精神状态,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艺术而努力奋斗。
国家实施昆曲抢救和扶持工程近五年来,取得丰硕的成果。据报道,在苏州参加第五届中国昆曲艺术节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表示:“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自2005年实施以来,通过各方面扎扎实实的工作,昆曲艺术在剧目建设、人才培养、公益演出、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初步显示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工程”取得喜人成果。
——五年来,“工程”资助全国7个昆曲院团共整理、改编、上演包括我国五大古典名著《西厢记》、《牡丹亭》、《琵琶记》、《长生殿》、《桃花扇》等在内的23部昆曲传统剧目,录制了200出优秀传统折子戏,新创了15部昆曲新剧目,对剧目的抢救性保护及建设初见成效。
——在扶助中国昆曲博物馆收集和整理一批有历史价值的昆曲文物和历史资料、成功举办多次昆曲国际论坛的同时,于浙江、上海、苏州分别建立了昆曲创作人才培训中心、昆曲表演艺术培训中心和昆曲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为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及人才的支持。
——资助全国7大昆曲院团进校园公益性和普及性演出1100多场,观众总人数达100万人,新一代昆曲观众已形成。先后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昆曲艺术节,在全国观众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展示出昆曲艺术美好发展前景。
——支持、促成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昆剧院、浙江省昆剧团、苏州昆剧院等赴日本、瑞士、英国、荷兰、美国、比利时、希腊等国家演出,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昆曲艺术,其魅力和影响走出国门,引起世界更大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