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用穴位自我保健术
5922800000111

第111章 胆俞穴:可以治疗肝胆疾病

“找准穴位”背部,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手法应用”对本穴可以采用的按摩手法是推、点、按、揉等。

“保健功效”对消化不良、脘腹胀满、胆囊炎、口苦、目黄、黄疸、噎膈,胸胁疼痛、腋下肿痛等病症有防治作用。

1.对消化不良的治疗,按揉胆俞、期门、太白、阴陵泉、上脘、地机等穴,效果甚为明显。

2.脘腹胀满时,可以选取下脘、中脘、曲池、地机等为配穴按摩施治,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对胆俞、肝俞、脾俞、心俞等穴的按摩,可以使胆囊炎的症状得到明显好转。

4.口苦时,以本穴为主,配以问使、侠溪、液门、足临泣、足窍阴等穴的按摩,治疗效果较佳。

5.出现目黄症状,选取神门、肝俞、期门、侠溪、中庭等为配穴,往往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6.通过对胆俞、肝俞、脾俞、肺俞等穴的按揉,可以对黄疸的治疗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7.对胆俞、期门、支沟、三阴交、太冲、阳陵泉等穴进行按揉,可以治疗胸胁疼痛,且疗效令人满意。

8.噎膈时,按揉胆俞、膈俞、脾俞、胃俞、心俞等穴,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注意事项”

1.推法讲究紧推慢移,紧推是指摆动频率要快,慢移是指移动要慢。

2.按时要注意重而不滞,同时也须深而留之。

3.本穴的按摩一般为2~3分钟,每天2~3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