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性的健康计划
58793400000005

第5章 运动保健(2)

感冒

进行锻炼,特别是冬季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预防感冒。但是,如果不注意锻炼卫生,也可引起感冒。特别是在锻炼之后,身上出了汗,皮肤血管舒张,体内热量大量散发,可能造成身体热平衡失调。此时,不要因身体发热脱去衣服,最好披上一件衣服,或者很快用毛巾擦汗,回到屋内换一下内衣,避免受风。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运动时更应注意自己的呼吸要平和,用鼻吸气嘴呼气,不要让冷空气直接刺激咽、喉和气管,防止引起这些部位发生炎症。

强肾抗衰保健功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状况、衰老速度、寿命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肾气的强弱。因此,中年人加强肾功能保健是抗衰与防病的重要途径。

肾气充足,性功能则旺盛,可有效地促进身心健康。强肾保健的方法种类很多,下面仅介绍几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不会出偏差的自我保健功法。

叩齿咽津翕周法

每日早晨起床后叩齿100次,然后舌舔上腭及舌下、齿龈,含津液满口,频频咽下,意送至丹田。翕周即收缩肛门。吸气时将肛门收紧,呼气时放松,一收一松为1次,连续做50次。另外,大小便时,闭气停息,咬紧牙关,引气下行。此法有滋阴降火、固齿益精、补肾壮腰的作用。

按摩涌泉法

取坐位,双手搓热后,双手掌分别紧贴脚面,从足跟处沿踝关节至三阴交(内踝上3寸,当胫骨的后缘)一线,往返摩擦20~30次,然后用手掌分别搓涌泉穴100次,摩擦时,宜意守涌泉穴,手势略有节奏感。本法有交通心肾、引火归源之功,对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遗精、阳痿、早泄、高血压等症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双掌摩腰法

取坐位,将两手掌贴于肾俞穴(第二、第三腰椎棘突之间,旁开1.5寸处),中指正对命门穴,意守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双掌从上向下摩擦40~100次,使局部有温热感。此法有温肾摄精之效,对男子遗精、阳痿、早泄、腰痛;女子虚寒带下、月经不调等,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疏通任督法

取半仰卧位。点神厥(脐窝正中):一手扶小腹,另一手中指点按在神阙穴上,默数60个数,然后换手再做一次。搓尾闾:一只手扶小腹,另一手搓尾闾30~50次,然后换手再重做一遍。揉会阴:一只手或双手重叠扶在阴部,手指按在会阴穴上,正反方向各揉按30~50次。揉小腹:双手重叠,在小腹部正反方向各揉按30~50圈。此功法温运任脉,疏通督脉,培补元气,调理阴阳。久炼可有疏通经络、滋阴补肾、调节任督冲带等脉功能,对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子宫疾患有良好的防治功效。

上述功法,即可单项做,亦可综合做。只要认真坚持锻炼,就能使肾气旺盛,阴阳协调,精力充沛,从而起到防治疾病、延缓衰老的作用。

中年妇女健美操

俗话说:“少年长骨,青年长肉,中年长膘。”人到40岁以后,大多数人身体容易发胖,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不少女性腰身变粗,臀部增大,肚皮肉也变厚了,有的人年轻时身材苗条,步入中年后大腹便便,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为了使中年妇女保持体形美,现介绍几套保健操,它能使中年妇女摆脱紧张和疲劳,而且还具有保健功能,你不妨试一试。

提膝(柔韧性锻炼)

1.合腿直立,两手下垂。

2.尽量将右膝提高,手抱小腿,拉向腹部,腰背保持挺直。

3.回到原来位置。

4.左膝同样运动。

5.回到原来位置。

侧弯(柔韧性锻炼)

1.分腿(距离与肩阔相等),两手置脑后,手指连锁。2.将躯干向右尽量弯曲,要求同上。

3.回到原来位置上。

4.躯干向左,尽量弯曲,要求同上。

5.回到原来位置。

仰卧起坐(力量锻炼)

1.仰卧,双腿伸直,两手在头上伸直。

2.将手臂向上向前连同躯干弯曲,两手触摸脚趾。3.回到原来位置。

4.有一定体力后,可提高难度,双手放枕后坐起。以双肘触及双腿,最高难度是坐起时双膝部弯曲。

挺背(柔韧性与力量锻炼)

1.双腿伸直而坐,两手在背后作支撑,手指向后。

2.收缩臀部肌肉,双手用力,将躯干提起,两腿依然伸直,足趾向前。

3.回到原来位置。

提背(柔韧性与力量锻炼)

1.仰卧,手足伸直,手掌向上。

2.拱背,手、肘、臂部不离地面,维持拱背5秒钟。3.回到原处。

举腿(柔韧性与力量锻炼)

1.右侧卧,右臂伸直。

2.将左腿提起2尺左右,然后放下。

3.一侧运动5次后,转为左侧卧,将右腿提起5次。

拱背(力量锻炼)

1.俯卧,手掌在大腿下方。

2.抬起头和肩部,同时将下肢提起。

3.回到原来位置。

旋转躯干(柔韧性锻炼)

1.双手叉腰。

2.弯腰,顺时针缓慢转动数圈后,逆时针旋转数圈。

向后推(力量锻炼)

1.直立,双手在两侧垂直。

2.握拳,将两臂尽量向后推。

3.回到原来位置,双臂在运动中一直保持伸直状态。

中年女性保健功

此功法属于站功的一种形式,习练这种功法可强筋壮骨、流畅气血、调和阴阳、祛病延年。这套功法简单易学,不会出偏,对于中年人及体弱者尤为适用。常年坚持习练此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预备动作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尖向前不要向内或向外撇。两目平视前方,舌抵上腭,牙齿合拢,口唇微闭,全身放松。调匀呼吸,静心站立。

搓掌

两手掌相对,摩擦劳宫穴(位于握拳时中指尖所点处)99次。要使掌心发热。

净面(干洗)

以双手掌上下左右摩擦面部,以使面部产生热感为度。

梳发

用双手十指指尖用力“梳头”,方向是从头前额、头维、太阳穴处向后疏导,共做18次。

摩耳

将两手食、中二指分别放在左右耳耳前,拇指放于耳后,上下摩擦18次,再用中指点按耳门18次,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向下揪耳垂9次。

舒眉

两手食指与中指并拢,分别由左右眉内侧向外,即由攒竹穴至丝竹空穴舒展9次。

擦鼻

两手食指与中指并拢,放于鼻翼两侧,上下摩擦迎香穴处36次。

按齿

两手食指与中指并拢,从人中穴处分别向左右两侧环唇围用指尖点按齿龈一周。然后将手放下,叩齿36次,最后上下牙齿相合咬齿9次。

转颈

缓缓转动颈部,先左后右,每侧共做9次,使头部跟着转动。

摇肩

两肩先向前转动9次,再向后转动9次。

啄手

抬起双侧前臂,运用指、掌及手臂,前后上下震动,如鸡啄食一般,共做36次。

震胸

用双手十指指尖用力敲打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两乳之间),共做99次。

拍打

用双手分别拍打左右肋及腹部,各18次。

晃腰

以腰为轴,向左运转36次,再向右运转36次。

俯仰

以腰为中心前俯后仰,共做18次。

摇摆

两下肢不动,身体向左摆18次,再向右摆18次。

运膝

两腿并拢微屈,两手掌分别放在左右膝上,使膝向左转动18次,向右转动18次。

踢腿

左右腿交替上踢,足尖向上勾,左右各踢18次。

颠颤

两足尖着地,上下放松使全身颠颤,共做99次。

早晨健美操

1.两腿分开,双手向上伸,弯身,用手指触右脚;直立,再弯身,用手指触左脚。反复做几次。

2.双手向上伸直,身体向右翻转几次;之后,再向左翻转几次。

3.身体站直,两腿轮流抬起与地板并行,在原地慢慢下蹲。

4.在原地跳跃,就像跳绳一样。

5.双手向上伸直,吸气,全身用力,然后全身放松,身体向前倾斜,同时呼气,复原;之后,再吸气……

强身抗老的新五禽术

鲤鱼挺身

本法也称“鱼姿”。仰卧,像鱼游水一般,以头颈部作为支撑点,尽力挺起腰部,像石拱桥般。然后放下腰部,再挺起上半身,稍停后放下。可重复多次。这种动作可以伸展背肌,并可调整自主神经,使精神集中。

白鹤独立

首先像白鹤休息般那样,单脚独立,双手左右半伸出以保持平衡。保持这种姿势,分别把头颈向左右各转一次。换脚站立,再作同样的动作。身体平衡感和老化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人一旦开始衰老,身体就会逐渐失去平衡感。实行白鹤独立,可保持平衡感,训练大脑的平衡器官,延缓机体老化。

鳄鱼摆尾

仰卧,双手左右平伸。慢慢地抬起左腿,向上伸直,使和地板成90度直角,然后像鳄鱼的尾巴那样,把左腿和左脚向右侧方倒下。倒下时必须注意,不可牵拉肩膀升起。每只脚各做2次。因为这种动作能强力地扭转背部,刺激血液循环,所以对于消除疲劳、改善睡眠都有作用。同时,由于能紧缩双腿和臀部的肌肉,有调节身体曲线美的健美效果。

小猫伸腰

取趴着的姿势,双臂伸直向下,双掌着地,双膝盖着地。首先一只脚向后抬起伸直,接着腹部用力且缓慢有力地进行腹式呼吸。同时使伸直的脚和地板保持平行的情况下,把脚以脚脖子为轴,左右旋转3次。脚部的肌肉伸直,使下肢静脉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对消除长期站立工作所引起的脚部疲劳很有效果,而且能消除腿部赘肉,使腿部更修长、美丽。

鸟嘴开合

坐在地板上,双腿平伸。身子略前倾,双手抓住一只脚的脚尖,再直腰,把抓住的一只脚向上抬高。注意,另一只脚的膝盖必须伸直。这种姿势保持3分钟后,再换另一只脚进行。两只腿互成30°~45°角,类似鸟嘴张开状。这种动作能显著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增强耐力。如果浸泡在浴缸中热水里进行,效果更好。

旅途伸展运动操

不论是坐车、坐船或坐飞机,都离不开“坐”。坐时人们的腰骶部承重,膝、踝、髋关节都得屈曲成90度角,时间一久,就引起肌肉酸胀不适,血液循环及淋巴流动淤滞不畅,胃肠蠕动功能不足,心肺生理活动欠充分。这一切就使人们在旅途中感到特别劳累疲乏。

为了消除这种由长时间屈体曲身带来的疲惫感,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在列车停靠站台时,抓紧有限的几分钟,下车到站台上做一套“伸展运动”。

伸展运动以牵张拉伸大肌群为主。如先松散地走一阵步,以放松诸关节。然后站定,双手直上举交握手指掌心向天,做仰体向背后、侧体向左右的“振摆”动作,各10余次,以充分伸展腰背肌、腹肌、肋间肌、颈肩肌、臀肌和股后肌群。这一基本动作如能做得充分,立即有疲劳减轻、周身舒展的愉快感觉。

然后作弓箭步,一腿膝屈,膝与脚尖垂直,另一腿充分伸直向后,做压腿动作20次。接着单脚站立,另一腿提起紧靠胸前,双手抱紧,使提起的脚作踝关节的旋转动作10余次,左右脚交替。以上两种运动,目的是活动坐时受压力较大的膝、踝两个关节。

接下去找一个与胯部(或叫够关节部位)大约同高度的横档物品,如水泥围栏、木桶、支架等,将一脚伸直,脚跟后部搁于其上,作屈体向前的压腿动作10余次。其目的是充分活动髋关节,使髋关节展开并使股后肌群和小腿三头肌得到充分牵拉伸展。

至此,身体的大部分,包括躯干、下肢三大关节均得到充分运动。只需再在随意姿势中,作颈部的屈、伸、左右侧旋动10余次,肩关节的侧平举、侧上举、扩胸后振、旋转约10余次即可。由于颈、肩及上背部运动在坐姿下也可作,所以在站台上应抓紧先作躯干、髋、膝、踝关节的活动,尔后如还有时间再作颈、肩部活动。

全套伸展运动约10分钟可做完,如列车停站时间只有5分钟,重点作站立位的躯干后仰、侧弯即可。如短于5分钟,就只能抓紧时间下车踱踱步了。

在坐位上,也可作颈部运动,一般不妨碍邻坐,伸展一下上肢(如打呵欠一般)也无妨。总之,伸展运动是长途旅行中消除疲乏的最佳方式。

防衰形体操

我国对人的形体姿态重视已久,如有“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之说,赞美身体健美者“岩岩若孤松”、“婉若游龙”,等等。

为什么要重视人体形态呢?因为它对人体健康、衰老以及精神状态有重要影响。

我们知道,支持人体的中轴骨——脊柱,共有26块,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和尾骨各1块。正常的脊柱应是颈椎、腰椎略向前弯,有3~5厘米的凹陷,超过此限度即属异常。

人体左右两边是对称的,不仅手、眼、耳对称,内脏器官也对称。比如,肺脏分左右两叶,且各有各的气管。站不直,老是左歪右斜,使肺脏一边受压,一边受拉扯,时间长了就会影响肺的功能。心脏挂在两肺之间偏左的地方,要是身子挺不直,含胸弓背,心脏就会被扭曲,不能正常工作,久之心脏的功能就会被削弱。特别是中老年人,心肺功能已渐渐减弱,脊柱骨质疏松,椎体呈退行性楔形变化,极易形成驼背,以致引起佝偻病、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等等,造成对健康的严重威胁和衰老进程的加快。因此,中年人保持身躯挺拔就显得格外重要。

向衰老作斗争,首先要向老年性驼背作斗争。要保持形体挺拔,就要经常进行形体锻炼,注意坐、立、行的姿态,坚持做形体健美操。下面介绍的形体操,用三五分钟时间即可做完,效果非常好,既能防治脊柱异常,又能使身躯挺拔,身材健美。

腹背运动

两脚前后开立,右腿屈膝下蹲,上体右前屈,两手抱右膝团身。然后,站立展臂上后举,体后屈,深呼吸。换左腿做。反复练习。

体后屈体转

两腿开立,两臂侧平举,左右转体,两臂随之摆动后振;两臂后振体后屈,再收腹臂前振,直至体前屈臂后摆。重复5~8次。

俯卧体后屈

俯卧,两臂自然前伸,腹、背、腿放松。然后,背部肌肉收缩,抬头、抬臂、抬腿;屈膝举小腿,两手抓握脚踝。反复练习。

侧卧体侧屈

侧卧,两手叉握抱托头,另一人压住双腿。抬体,做体侧屈动作。左右轮换,反复练习。

胸部健美操

1.两手互抱于头的后部,两肘向后猛拉动几次。

2.两脚分开,坐在地板上,两手向上伸直。全身先向后倾,然后向前倾。当身体向前倾时,使鼻子几乎接触地板。

3.数1时,两臂在胸前弯曲;数2时,两肘向后扯动;数3时,两手伸向前;数4时还原。

4.两脚立正,两臂向左右伸,向左、右翻转身体,渐渐加快速度。

腰腹健美操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腹便便,脂肪过剩,不仅造成形体臃肿,行动笨拙,且易导致冠心病和高血压。对其产生原因,有人总把它归咎于喝啤酒过多,而有关专家并不支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贪嘴懒动,缺少锻炼。下面这套腰腹健美操,简单易学,运动量可大可小,男女适用。据运动专家意见,做操时间可自行选定或每2~3天做1次,每节做15~20遍,节与节之间间歇30~40秒钟,长期坚持,对增进肌肉的柔韧性和腰腹部的健美十分有利,而且女性锻炼效果更好。

第一节

单杠悬垂,两手握距比肩宽。先吸足气,然后收腹举腿并尽力使脚尖抵单杠,呼气。停顿片刻后慢慢还原,注意不要屈膝。

第二节

两腿分立同肩宽,两手握杠铃或铁棍置颈后肩上,先慢慢向左转动腰部至极限,脚掌不得移动。转动时呼气,还原时吸气,然后转向另一侧。此节操也可坐着做。

第三节

坐姿,两脚尖抵一固定物,两手置脑后。先慢慢后仰至最大限度,吸气,然后还原,呼气。为增加难度,也可手持哑铃,并轮流向左向右转体抬起上身。

第四节

侧卧在长凳上,用绷带将脚踝和凳面固定,两手置脑后。然后侧身作下弯动作,吸气,还原时呼气,做7~10次后再换方向。为增加练习难度,也可手持哑铃。

第五节

仰卧地面,两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先吸气,然后两腿上举并带动身躯上抬,直至两脚尖在头顶处触地,呼气,停顿片刻后慢慢还原。为提高练习效果,还原时脚跟勿着地。

第六节

右腿蹲立,左腿向外侧伸展,两臂自然下垂,手指着地。身体重心先移至手上,然后作蹬跳动作,使左右腿姿势反复互换,但要注意脚掌位置相对固定。起势时吸气,换腿时呼气。

第七节

仰卧地面,两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两腿抬离地面约10~20厘米。然后两腿交换作屈伸动作,脚跟勿着地,保持平缓呼吸。为提高训练效果,可在脚踝处挂适量重物。

第八节

两腿分立同肩宽,两手置脑后,然后以腰为轴使身躯轮回转动。

第九节

仰卧于地面,脚尖抵一固定物体,两手在肩部处反握勾挂在墙上的胶皮带。先吸足气,然后收腹坐起,继而再向前方用力,使肘触膝,呼气,停顿片刻后慢慢还原。

第十节

头朝下仰卧于30°~45°的斜板上,脚踝处用绷带与板固定,膝微屈,两手置脑后。先吸足气,然后向左侧身收腹坐起,还原时以左肘触地,呼气。还原后反向做。

第十一节

仰卧于地面,两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先吸足气,然后屈膝上抬,两手抱膝,并用力使下颏接近膝部,呼气。停顿片刻后慢慢还原。练习时注意脚跟勿着地。

第十二节

仰卧长凳上,两手反向抓住头部附近的凳沿。先吸气,然后全身绷直,以肩胛骨为支撑抬起身躯和两腿使全身构成的直线与凳面交角成30°~45°,呼气。停顿23秒钟后慢慢还原。

“三、一、二”经络锻炼法

经络学说,被称为中国的第一大发明。经络是分布于人体全身的一个网络系统。北京经络研究中心祝总骧教授经过20年的潜心研究,创造一种保健长寿法,即“三·一·二经络锻炼法”。它简便易行,人人都能学会,现将此法介绍于下:

“三、一、二”中的“三”是指每天按摩三个穴位:合谷、内关、足三里。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第一、二掌骨之中点,稍偏食指处,主治头面部及上肢疾患。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二寸,两筋之间,主治心脏、胃疾患。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脐眼下3寸,股骨外侧约一横指处,主治胃肠和下肢疾患、瘫痪及高血压等症。按摩时要选准穴位,以有酸麻胀感为好。每天2次,每次5分钟,以激发有关经络,保证五脏六腑健康运转。

“三、一、二”中的“一”是指坚持一项最基本的气功锻炼,即内养功,意守丹田。具体做法:顺式腹式呼吸,吸气时鼓腹,呼气时腹部凹陷。于睡前和晨起前,每次5分钟,每天2次。做时注意消除杂念,使呼吸深长,频率每分钟4~5次即可。此法能激发通过腹部的9条经络,使人体的各个系统处于稳定平衡状态,也有助于肺部的调整和睡眠。

“三、一、二”中的“二”是自选一种以两条腿为基础的体育运动,以促进全身经络的活动,使之更好地调整各个系统和器官。太极拳、各种武术、慢跑,以及各种室内的健身活动,都可以自由选择。运动时间不宜太长,每天有5~10分钟即可,以运动后感到舒适为宜,要养成习惯,切忌间断。

“三、一、二”经络锻炼法所以能起到治疗和保健长寿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合谷、内关和足三里这三个穴位是从全身14条经络和几百个穴位中精选出来的,可以作用于人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而腹式呼吸按摩多条经脉,使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得到协调,再加上一项以两条腿的活动为主的自选体育运动,以促进全身的经络活动,自然就可以起到保健长寿的作用了。

看电视时的保键运动

电视已经成了不少中年妇女的好朋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常使她们忘掉了一切,但就在你们沉浸于看电视时的欢乐时,一定不要忘了做些运动。

美国运动医学专家发明了一套看电视时做的运动。这套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舒展僵硬的关节,还能消除紧张情绪。其方法有:

1.摇动脚趾及脚板关节,可有助放松下身肌肉及增进血液流通。

2.坐时把双膝拉向胸部,有助收紧腹肌。

3.耸动肩膀或者头部左右转向,有助于松弛头部肌肉。

4.坐着举起小哑铃,锻炼上肢。双手按着椅子的两个扶手,把身体从椅上提起,做时保持双腿笔直,可锻炼肩膀的力量。

5.若想预防紧张性头疼,让头向后倾,把双手放在前额处,头向胸部靠拢,手则向相反方向用力。

以上动作每个进行不宜超过6秒钟。

锻炼应注意膝关节的保护

女性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格外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膝关节,因为女性的膝关节较为脆弱,容易受伤。女性膝关节易受伤的原因主要是:女性臀部较宽大,大腿股骨微内倾,给膝关节增加了负担,也给股四头肌带来了压力。此外,女性的肌肉和韧带没有男性强壮,影响了对膝关节的保护。

体育锻炼本身具有两重性。运动得当,能加强膝关节附近的肌肉,使膝关节更为强健。如果动作不正确或运动过度,就会给膝关节带来危害。因此,锻炼应因人而异,如较胖的人就不宜跑步,因为跑步对膝关节造成的压力是步行的三倍。即使长期坚持跑步,膝关节看来很健康的人,也应常常变换运动内容,如骑车、游泳等。游泳是一项加强膝关节极好的运动,只是在做蛙泳蹬腿时不要过于猛烈。

散步与健康

散步对中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其重要的医学价值。人到中年,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逐渐趋于衰退,很不适宜急跑、骤跳和长距离的越野跑等剧烈运动,而散步能使全身得到活动,对中年人来说甚为适宜。

散步是一种全身性运动,它不仅能使四肢和腰部的肌肉、骨骼得到活动和锻炼,而且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外周血管扩张,缓解血管痉挛,使血管平滑肌放松,因而有增强心力、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步行也能使呼吸器官得到锻炼,肺通气量大大增加,提高肺泡张开率,因而能改善肺部的呼吸功能。

由于步行时能量消耗的增加,能大大改善人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可以防治便秘。散步时下肢肌肉的收缩放松及上肢的摆动、腰腹肌肉一定的紧张,使体内新陈代谢大大加强,如以每小时走3公里的速度步行1.5~2小时,新陈代谢率可提高48%。新陈代谢加强是推迟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对一些过胖的中年人,散步也是减肥的好方法。一般速度的散步每小时消耗200千卡,比静坐高近3倍。如加快步行的速度,则每小时可消耗能量300~360千卡,每消耗3500千卡热量,可使人体内脂肪减少0.45公斤,在饮食不增加的情况下,隔天走1小时,1个月可减脂肪0.675公斤,一年可减少8公斤。如果每天步行1小时,则减肥效果更佳。根据日本学者测定,每分钟以40米至60米的速度散步1小时,所消耗的热量相当于跑步20分钟,游泳20~30分钟,打网球15~30分钟,跳绳15分钟。

散步也是中年人积极休息的好方式。这种活动性的休息有助于代谢废物的清除,增加对疲劳器官的养料及氧气供应,加速疲劳的消除。轻快的步行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而收到放松镇静的效果,可以治疗神经官能症、情绪抑郁、失眠、高血压等疾患。散步还可以欣赏大自然绚丽景色,陶冶性情,使人心旷神怡,对久病初愈及慢性病人具有特别的健身价值。

当然,步行作为健身之法时,也有一些要求。比如,不能一步一摆,慢慢吞吞地迈八字步,这对促进健康并无益处。步行有慢速、中速和快速三种:慢速每小时3公里,中速每小时4~5公里,快速每小时6~7公里。每次30~60分钟。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水平及体力强弱来选择速度,每日进行,或隔日进行。

中年人如果为达到增强心力和减轻体重的目的,还可以采取分段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一般多用中速到快速,步行时每分钟最高心率应控制在120次以下。

登山与健康

登山,首先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登山活动是在大气压及氧分压比平原低的情况下进行的,活动量又较大,所以经常进行登山活动,可以加强人体很多部分的机能,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

登山时全身各大关节及肌群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在攀登过程中,由于下肢反复屈伸,对腰臀肌、股后侧肌、小腿伸屈肌及足部小肌群的锻炼作用更大。登山活动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也有很大的锻炼作用。因为登山需要大量的氧气和养料,这就迫使心脏和肺脏加强工作,以适应机体的需求。人们在登山时气喘吁吁和有些心慌就是这个道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心肺功能会明显增强,心脏每跳输出量、肺部换气量、肺活量等都会有所增加,这就相应地增强了人的体力和耐力。对于中年人来说,登山无疑是一张很好的体育处方,能推迟衰老过程,强化机体功能。

其次,登山可以激励人们的精神和情绪。征服高蜂,常被人们比喻为奋斗的目标和成功的标志。当人们迂回而上,汗流浃背,奋然前行,一股劲地攀登达到顶峰时,一种自豪感和振奋精神会油然而生。这种心理活动,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及全身各个脏器的功能,促进人体健康。

另外,在登山过程中,还会锻炼自己克服困难的精神及百折不回的顽强毅力,这对中年人来说,更能增强生活的勇气和争取健康的信心。

据研究,登2000米以下的高山,人体较易适应,不会有明显的高山反应。我国一些供游览的名山大川,一般都在2000米以下,身体健康的中年人登这类山,是完全可以的。

当然登山运动也有它的科学方法。首先,应注意掌握运动量。登山的人,一面需大量消耗体力和能量,一面又面临氧气压降低,氧气不足的情况,因此,一定要有节奏地掌握好活动量。可以运用登一段,休息一会,再前进的方法,使自己的身体逐步适应。中年人参加登山活动,应该是“游山”,走一走、看一看,绝不能和青年人比高低,要量力而行。开始时,登的高度要低些,速度要慢些,距离要短些,中间休息的次数要多些。

第二,要注意安全。登山最好穿合脚的软底,并有防滑纹理的胶鞋。山上悬崖峭壁巨岩突出之处最好避开。中年人登山,最好空手拄杖而行,以节省体力,同时最好结伴而行,一路互相帮助,谈笑风生,有助于活跃情绪,互相鼓舞,减轻或忘却劳累。

第三,应注意气温的变化。据测定,山的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就下降1℃。在一座高1500米的山顶上,温度要比山下低10℃。因此登高山前应多带一两件衣服和雨衣,以备需要时用。

第四,应适当注意饮食。登山时体力消耗较大,营养必须跟上。登山前应吃饱,并比平时吃得稍好些。登山时出汗多,应适当喝些淡盐水,以补充必要的水分和盐分。有条件的可备些巧克力或奶糖,以快速补充热能。

跳舞与健康

跳舞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高尚文娱活动。是一种适宜中年人的体育锻炼。有人专门做过试验,跳1小时的华尔兹舞,相当于人们步行2公里的路程。

跳舞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身体各器官及各部位肌肉得到充分的滋养,加快新陈代谢。实践证明,在紧张的劳动之余或晚餐后安排适当的时间跳舞,可以减少消化不良、肥胖、痔疮、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病症的发生。能够促进大脑更好地休息,有益于夜间睡眠。某些代谢性疾病患者通过跳舞可以得到防治。如跳舞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

跳舞不是单一的运动,它总是伴随着音乐,是运动揉于音乐,音乐调配运动的一种综合活动。优美的轻音乐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悠然自得,不但使你的精神愉快、增加食欲、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有助睡眠,而且还能治疗许多疾病(如精神抑郁症等),并有明显的降低血压及减轻或治愈临床症状的作用。科学家研究证明,优美、健康的音乐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出现新的兴奋灶,振奋精神;悦耳的旋律和节拍,能促使大脑发育,引起胸部肌肉弛张,加大肺活量。当你随着悠扬动听的音乐舞蹈时,身体已分泌了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可调节血流量,兴奋神经细胞,并能使胃的蠕动有规律。因此,在高血压病患者的调养护理与防治中,跳舞具有积极的作用。对过度肥胖者则能达到减肥的目的。美国一位学者认为:“舞蹈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剂。”这是因为适量跳舞能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从而获得安神定志的效果。

跑步与健康

跑步分快、慢两种,它除运动场上竞争比赛外,更是一种健身的体育活动。因为它不受任何客观因素的制约,男女老少都适宜,其差别只是速度的快慢,时间和距离的长短而已。

据说,在2500年前,古希腊人就已经体验到跑步对人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他们不但非常赞颂,而且把跑步的格言铭刻在埃拉多斯山的岩石上,以便教育后代热爱跑步。格言这样写道:“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到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跑步热。他们赞美跑步对人的心情能产生极其有益的作用,“使生命得到节奏调和的感觉”,“痛快地跑,能使你有神圣的感觉。”

从医学角度讲,跑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安德鲁·沃利斯说:“跑步可使心脏肌肉更加健康,是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最好办法。”

跑步可在清晨跑,也可在晚间进行。跑时要轻松愉快,最好带着袖珍式收音机。这样可使你边跑步边听着悦耳的音乐,跑着跑着,不知不觉地进入佳境。这时好像脚飘如纸,臂摆如翅,身轻自如地跑上数千米,不但毫无累意,而且感到健康、愉快。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不论现代或是将来,人们的健康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不管是伟人或平民,要想做一番大事业没有健康的身体是绝对不行的。如果你想得到健康,金钱是买不到的,惟一的办法,就是坚持体育锻炼,而跑步就是你通向健康的法宝。

爬楼与健康

随着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很多人告别了平房,住进了新楼。居住条件的改善,无疑是件大好事,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爬楼的问题。大多数人一提上下楼就发怵,其实大可不必。医学专家告诉我们:上下楼梯是一种十分简便的、就地取材的健身活动,使你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对身体大有好处。现在,国外已将爬楼作为一种时兴的健身方法。

据运动医学专家测定:一个人每爬高一米所消耗的热量,相当于散步走28米,若循着六层楼的楼梯跑上两三趟,相当于慢跑800~1500米的运动量。

爬楼梯时,由于两臂用力摆动,腰、背、颈部和腿部的关节从而和肌肉都不停地活动,致使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肺活量增大,使人体的能量代谢、心肺功能及肌肉关节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都得到相应的改善,这对每个人特别是中年人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国外有人推算:一个人每爬一级楼梯可在世上多活4秒钟,一个住在三楼正常体重的人每日坚持步行上下,其体重一般要比住平房的减轻1.5公斤。一个人如果用一分半钟登上六层楼,其脉搏每分钟可达100次左右。如果用一分钟登上六层楼,其脉搏每分钟要增至120次左右。脉搏加快,需要的能量增多,人的基础代谢就会加强,从而促使脂肪转化为能量。因此,爬楼梯对人体减肥和预防肥胖病、心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都大有好处。

循序渐进的爬楼梯锻炼,有着事半功倍的良好作用。

爬楼梯锻炼要讲究科学方法,锻炼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也要注意掌握。每次以10~15分钟为宜,体力充沛者,可手提重物,如煤、菜、米面等,并可加快登爬速度。运动量大小可用心跳频率(脉搏)衡量,其一般标准是:身体健康的青年人和中年人的心跳频率在120~170次/分和100~140次/分为宜,身体不大健康的青年人和中年人的心跳频率在110~150次/分和100~130次/分为宜,老年人的心跳频率以90~110次/分为宜。另外,爬楼锻炼时,应穿布鞋、胶鞋,思想要集中,以防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