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国学家
5872800000004

第4章 国学入门(4)

道家是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学派。《汉书·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创始人老子死后,道家主要沿两条路线继续发展,一条是“无为主义”的政治学,盛行于战国和西汉初期的黄老学派,这派主张“无为而治”,另一条是“任自然”的人生哲学,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庄学派。道家思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

老子思想的源流脉络,不很清晰,古文献缺乏,地下考古也没有发现证据。但从老子所从事的工作,从《道德经》、从庄子等人的文献中透露出的情况看,道的思想并非始于老子。

老子曾为周守藏室之史,这个收藏室,相当于现代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珍宝馆的综合。收藏室不但收藏了周朝和武王前周人的书籍、史官记载、珍宝物品,还有一百多大小诸侯国的历史文字、上古遗书,各国的供奉,记载了各氏族渊源,夏商遗民遗物,我们都知道大禹所制的九鼎,也在这里。老子在这里,接触到了大量的当时和上古的遗书,为他的思想打下了基础。

华夏文明肇始于伏羲,兴盛于黄帝,那时的文化,勉强说,是一种巫史的文化,产生了易的思想,由此衍生出的,还有阴阳术、神仙术等。礼的思想,最初也是产生于对祖先、天地、鬼神的祭祀。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对混沌的古文化凿开了七窍,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突破。孔子继承了周礼,并用仁的思想予以阐发传播,老子阐述了道的思想。我认为,老子参考了大量古籍,如含有道的思想的《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这都是较早时期的。特别是受到了《易》的思想的启发后,才写出了《道德经》,具体的例子就不用举了。

《道德经》的主要内涵——

学术界有种说法,《道德经》一书,用语古朴,包罗万象,学术思想易被人误解。提到道家,有人认为是消极避让,不思进取的隐士哲学;是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处世哲学;一提到巫文化,就是装神弄鬼;还有人说老子是阴谋家的鼻祖等等。

现在《道德经》中的一些文字,与出土的《道德经》相差较大,学术界尚有争论,这里只是参考大师们的观点,简介一二。

在我国传统思想中,有两大系统,一是儒家思想,一是道家思想。老子的思想,全部可以在《道德经》中找到。

1、道

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命题,就是“道”。何为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如是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之母。无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发自然。”

这个道,是先天地而存在的宇宙本源,天地万物无论如何变化,还要回到它的起点“道”。道是无形的,物质的,本原的,独立的,而天地是有形的,要受道影响的。

2、无有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的存在是有名有形的,但有名有形的万物必定要以无名无形的“道”作为根源。无才是天下万物的本原。《道德经》第二章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其意为,有无是相辅相成的,难易高下长短是相互成就的。因此,既要有无形的道,也要有有形的万物。

从这里,我们用现代哲学分析,可以看出,老子看到了发展着的事物之间的矛盾性,也看到了矛盾着的事物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以否定达到肯定。

3、无为无不为

《道德经》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事事效仿别人,要做的事一天比一天多,事事遵循道,要做的事一天比一天少,最后达到无为。

老子是通过否定达到肯定。在老子看来,道是自然的,自然故应无为,人应效法道的。让万事万物自己发展变化,无为就成为了无不为。

《道德经》中,还有许多观点。比如说,老子从宇宙间的客观规律,引发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四十二章)这是宇宙创生演化的基本图式。一是混沌一气,二是阴阳,道家将社会、人类、万物,看作是阴阳互补的结构,这又与易的原理颇为接近,开始涉及到了人身。后来出现的中医、养生、道教思想等无不以老子思想为宗师。

《道德经》版本问题——

据统计,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103种之多。古书在上千年的传抄、刻印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因此,在不断地出现校订本,迄今为止,校订本共三千多种。目前,学术界较为重视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个抄本,称为帛书甲本、乙本。帛书道德经,早王弼本400余年,近些年许多学者推崇帛书,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10.法家

法家——

春秋时期,诸侯势力渐盛,建立在氏族血缘基础上的贵族宗法制度开始瓦解,维护宗法社会等级秩序的礼乐也逐渐失去其统摄力量。周王室虽是名义上天下君王,但诸侯各自为政,欲成为当代霸主,于是富国强兵,就成为春秋战国学术的主旋律。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颇具影响的一个学派,如果说儒、墨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学术的“显学”,那么,法家当时则是在政治上独步天下。

现代的学者描述传统政治的特点,有几种说法:儒表法里,儒法互补,儒道互补。这可见法家对历代王朝的巨大影响。《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谈将其列为六派之一,《汉书·艺文志》中刘歆将其列为九流之一。

法家代表人物——

法家人物有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韩非等人。

主要代表有两人,一位是李斯(?——公元前208年),战国时楚人,拜荀子为师;另一位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时韩人,也师从荀子,口吃。

法家著作——

法家的文献流传至今的主要有《管子》(作者不只一人,系战国至汉代间人托管仲之名而编撰)八十六篇,今存七十六篇。《商君书》(为商鞅及其后学者的著述合编)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为韩非所著(或有少部分他人的著作混入);《韩非子》(为韩非所著,或有少部分他人的著作混入)五十五篇,今俱存。

法家大概发展——

早在公元前536年,执政于郑的子产将刑法铸在金属鼎上,公布于众,“三月,郑人铸刑书”(《左传·昭公六年》)。之后,李悝在魏国提倡“尽地力之教”;吴起在楚国“明法审令”;申不害在韩国“内修政教,外应诸侯”,都相继公布刑法,以及战国早期,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这些政治家有几位便是后来的法家先驱者。当时,孔子、孟子为推行儒家的“内圣外王”而奔波于列国终不得展其志时,李悝、商鞅、申不害等一干法家人物则位极人臣,实现着他们富国强兵的夙愿。更有齐国名相管仲,曾以最初的法家理念托起了春秋时第一个强大的霸主齐恒公。在从春秋争霸到秦并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说就政治层面而言,远较其他各家的影响大。直到西汉景帝时晁错仍然代表着法家在政治舞台上施展着影响。西汉武帝尊儒以后,法家的影响逐渐式微,作为严格意义上的法家就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法家政治主张——

法家学说强调“法”(就是法律、法令,是要求臣民必须遵守的)、“术”(术就是权术,是君王控制驾驭臣民的手段和策略)、“势”(势就是权势,包括地位和权利,是君临臣民的客观条件)。法家人物对这些各有侧重,商君任法,申子用术,慎到重势,而韩非则结合了法、术、势,所以说他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子也是最早提出君权至上以及“三纲”的法家。

由于法家是“因时立法,因事制礼”的,所以,法家人物及各自的思想亦有别,如,《管子》提倡社会分工,甚至鼓励消费(侈靡);而《商君书》主张重农,抑制工商。又如《韩非子》中提倡君主专制;而《管子》中则反对独裁。

法家余话——

《汉书·艺文志》中有一段评论说:“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按:法家这一流的思想,是出于古代掌管诉讼的官员,不欺地按规定进行奖赏,严格地按法律进行惩罚,以此来辅助礼制。《易经》上说‘上古圣明的君王用明正的刑罚来整肃法纪",在这方面是法家的特长。到了一些严厉刻薄的人用这套办法来立身处世时,就忽略了对社会的教化与引导,背离了仁爱的原则,专靠严刑峻法来试图达到天下大治,甚至出现了残害至亲、忘恩负义、以怨报德那样的事情)

法家思想鉴借——

法家思想于今,也有可鉴借处。如“废私立公”的道德追求,在这点上,所有法家人物都达成了共识。“废私立公”是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公无私”的公私观是一致的,是最高尚的公私观,它曾把我们民族的“利他”精神,推到了最高位置,对后世及及现在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如《管子》中提到“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齐法家所说的“四维”(礼义廉耻)作为四大传统美德,到了今天也依然有它们的独特价值。通俗、简单来说,“礼”指文明礼貌;“义”指正义行为;“廉”指廉洁奉公精神;“耻”指指的是要有羞耻感。这些思想,到了如今,我们自应正确重申其价值,并加以弘扬!

11.阴阳家

阴阳家的名称由来——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

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其基本线路,所以称为“阴阳家”,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先秦学派之一。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列“阴阳家”为六大学派之首;刘歆《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其列为“九流十家”之一。

阴阳——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既《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

其基本思路:阴阳交感而生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是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学说是在气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在气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天地,日月,昼夜,晴明,水火,温凉等运动变化中一分二的结果,这样就抽象出来“阴”和“阳”两个相对的概念。阴阳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所以“阴阳者,有名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

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的事物和现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用“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八字括之。

五行——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五行学说并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它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间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凡即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发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将人体的一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阴阳家的思想——

其思想主要源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和儒家所推崇的“六经”。

在自然观上,利用《周易》经传的阴阳观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论;又从《尚书·禹贡》的“九州划分”进而提出“大九州”说,认为中国为赤显神州,内有小九州,外则为“大九州”之一(胡适曾在其《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大为赞叹阴阳家的这一地理观念);在历史观上,则把《尚书·洪范》的五行观改造为“五德终始”(下面还会谈到)说,认为历代王朝的更替兴衰均由五行所主运;在政治伦理上,亦“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赞成儒家仁义学说。同时强调“因阴阳之大顺”,包含若干天文、历法、气象和地理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五德终始——

又称“五德转移”。阴阳家代表邹衍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阐释宇宙演变和历史兴衰,创为“五德终始”之说,影响甚大。后来的挂名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刘向的《洪范五行传论》(梁任公在其《饮冰室文集·阴阳五行说之来历》中谈到阴阳学说之害时曾提到:宜负罪责者三人焉……曰邹衍,曰董仲舒,曰刘向。可见阴阳家其要)等,都是以阴阳五行为思想基干。

“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其目的在为当时的社会变革进行论证,但却陷入了历史循环论。

阴阳家的没落——

汉初阴阳家还存在,武帝罢百家后,部分内容融入儒家思想体系、部分内容为原始道教所吸收,作为独立学派的阴阳家便不在了。

阴阳家代表人物——

战国时,有公檮生、公孙发、南公等人,但以邹衍最为著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附有邹衍小传)。

阴阳家著作——

《汉书·艺文志》载: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公檮生终始》十四篇,《公孙发》二十二篇,《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乘丘子》五篇。六国时,《杜文公》五篇,《黄帝泰素》二十篇……等等,但现存少量残文外,均已亡佚。

12.杂家

杂家,列于诸子中,是很鲜明的一派,因为它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其列为九流之一。

战国末期,经过激烈的社会变革,封建制国家纷纷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统一。在这种呼声下,学术思想上出现了把各派思想想融合为一的杂家,杂家的产生,大体上反映了战国末学术文化融合的趋势。

杂家的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杂家著作有《盘盂》二十六篇,《大禹》三十七篇,《五子胥》八篇,《子晚子》三十五篇,《由余》三篇,《尉缭》二十九篇,《尸子》二十篇,《吕氏春秋》二十六篇,《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等等。其中以《吕氏春秋》《淮南王》(但也有人认为《淮南王》一书以道家为主,兼才众家。应属道家著作才是,《淮南王》在古代也曾被划入道藏)为代表著作。杂家著作现在只留下《吕氏春秋》《淮南王》《尸子》(原书已佚,今仅有后人辑本)三书。

杂家的代表性人物是吕不韦,吕不韦(约前290—前235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他任秦相期间,招揽门客三千余人,并亲自参与其间,历时近十年,编成《吕氏春秋》,足可为杂家代表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