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到钱吗
58569500000016

第16章 铁律15 谨慎进入免费服务模式

在很多创业者那里,免费服务正越来越成为切入市场的重要砝码。但免费服务也存在一个弊端,就是随意性强,缺乏来自外界和内心的约束力,自己的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缓慢,进而影响到业务模式的成长和真正成熟。

免费模式是商业模式的表现形式之一。以免费报纸为例,其兴起打破了原有报纸的商业模式。1999年3月,英国首份免费报纸《伦敦都会报》面世,令报界一片哗然。它一上市就颇受读者欢迎,一些较晚到达地铁站的人就拿不到报纸。

随着免费报纸风潮的出现,许多传统报纸的发行量纷纷下降,有的甚至下降了30%多。可见免费报纸的市场冲击力是多么大,市场空间和发展后劲是多么足。

报纸的免费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报纸的商业模式。传统报纸的收入主要依靠两方面: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发行量又和报纸质量、报纸销售价格紧密相关。而免费报纸唯一的商业模式就是广告,所以不管是内容还是版面设计,都是要把读者导入到广告诉求上来。

从两种商业模式的比较来看,免费报纸容易突破销售瓶颈,但前提是报纸内容不能太差,而且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否则维持下去也很艰难。免费的商业模式需要在一个成熟的市场才能成长起来。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成为人们的共同诉求。免费的背后,是商业模式的完善和成熟。腾讯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商业模式不断完善和成熟的过程。

腾讯从一只亦步亦趋的小企鹅,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航母级的大平台,目前已稳坐国内互联网企业市值的头把交椅。目前QQ在国内外拥有注册用户过亿,且以几何速度每日递增。“QQ之父”马化腾正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一步步创建起自己的企鹅帝国。

1998年年底,马化腾开始创业。腾讯在创立初,和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面临着资金和技术两大问题。1999年2月,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腾讯“QQ”,受到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随着用户量的迅速增长,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多,马化腾只有四处去筹钱,借助海外的风投,腾讯公司终于在艰难中生存下来,也渐渐建立并完善了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

免费的QQ只是招摇的红手帕,而QQ本身也从广告、移动QQ、QQ会员费等多种领域实现了赢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的背后是用户习惯和消费群的确定。随着QQ用户的不断增长,腾讯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增值服务。

(1)互联网增值服务。

互联网增值服务包括了QQ会员收费、QQ秀、QQ游戏等全线互联网服务。随着“QQ幻想”和“QQ华夏”以及“地下城与勇士”、“QQ炫舞”和“穿越火线”等游戏的相继推出和完善,网游这个蛋糕给腾讯带来了不少的收益。另外还有拍拍网上的QQ币等虚拟商品的销售额也在火暴增长。

(2)网络广告。

在门户网站阵营中,QQ.COM流量排名第一,已将新浪甩在了脑后;网站收入排名第三,全面超越了网易。QQ.COM的门户流量,已经奠定了威胁新浪等以广告收入为主的门户网站的基础,即将再次成为腾讯家族后发先至的成功典范。

(3)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

移动及通信增值服务内容具体包括:移动聊天、移动游戏、移动语音聊天、手机图片铃声下载等。当用户下载或订阅短信、彩信等产品时,通过电信运营商的平台付费,电信运营商收到费用之后再与SP分成结算。

以IM为核心依托,以QQ为平台,借助免费的QQ软件和良好的用户体验,QQ开始以低成本迅速扩张至互联网中几乎所有领域。2005年,马化腾大举进军休闲游戏;接着又斥资进入大中型网游;2006年,马化腾又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在拍卖和在线支付上亮出利刃。

如今,马化腾执掌的腾讯公司已经围绕QQ创立了中国最大的三家综合门户网站之一、第二大C2C网站、最大的网上休闲游戏网站,拥有全球用户数最多、最活跃的互联网社区,其市值在世界互联网产业内仅次于Google和Amazon。

腾讯科技商业模式的特点是以IM(即时通讯)为核心依托,以QQ为平台,低成本地扩张至互联网增值服务、移动及通信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这种商业模式对应的原理是平台经济学。免费的QQ软件为腾讯带来的最宝贵的资产,是庞大的活跃用户群体,是互联网上的客流。拍拍网、SP、休闲游戏、网络游戏以及之后的一系列产品,是开在闹市的旺铺。有庞大的QQ用户做支持,腾讯的扩张之路几乎是撒豆成兵,“插根扁担都能开花”。

世界上有一种路,是一个人走出来的;商界有一种模式,是一个企业创造出来的。马克思为写《资本论》在大英博物馆地毯上踩出的路,就是他一个人走出来的;腾讯科技的“商业模式”是创出来的,腾讯的QQ之路,是马化腾走出来的中国式互联网之路。

展望未来,一般规律是:平台免费,增值收费;产品免费,服务收费。免费只是招摇的红手帕,通过免费的形式,企业可以快速聚拢一部分的客户群体,为企业的持续赢利创造机会。

但是免费需要一个成熟的市场才能成长,初创企业在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哪些环节是利润贡献较大的,哪些环节对公司利润贡献最小,甚至是没有利润贡献的,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商业模式,用最优秀的资源优化最关键的环节,形成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从而铸造独特的、富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

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免费的目的是让顾客在试尝、试用了之后,产生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并进而作出购买决策。而试尝、试用的成本由购买了产品的顾客来承担,这种张三享受服务让李四来给钱的方式绝不是我们所讨论的“免费”模式,只有当免费的过程本身创造新价值,只有当免费过程的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这份新创的价值,真正的免费才是可行的、赢利的。真正免费不在于用零价格获得一个商品或服务,而在于是否从一个商品或服务里获得不支付成本的利益,其本质在于通过低于竞争者的价格,低于平均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

完全免费(即未付出任何成本就获得产品或服务)只是价格低于平均成本的一个特例,商业模式和商业竞争不存在完全免费,而在于比竞争对手的产品哪怕低一分钱而获得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这也是免费的本质目的。因此,现在,整个社会已经被“免费”所萦绕,免费营销比以往的营销手段更强烈地吸引着消费者,各类免费产品、免费服务以及免费体验蜂拥而至。

在西方发达国家,每个消费者都有这样的常识,那就是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好的服务,那就为好的服务付费。如果哪一个公司过分强调“免费服务”,那只能说明它的产品不够好。或者只有那些为了赚取客户资源的网络公司做免费服务,而在这种时候消费者也知道,网络公司提供的并不是免费服务,网络上无处不在的N多广告就是他们必须付出的代价,这就像免费的电视剧中间是N多广告一样。所以,很多消费者宁愿选择付费电视,也不愿意享受免费但有N多广告的电视。

但免费服务模式以及这一模式的极端推行者的做法,与这种国际化的收费模式正好是背道而驰的。实际上,“免费服务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但不可以推向极端。否则服务就会成为销售硬件的附赠品,服务就会沦落到“不值钱”的从属地位,最后导致从事服务的人所提供的价值得不到公正的评价,从而扭曲了服务的价格信号。这种扭曲的价格体系,导致的是整个行业竞争要素的错位,与国际化趋势背离,是管理升级、技术升级与组织制度升级的滞后。

同时,“免费”的成本是巨大的,它可以帮助许多资金雄厚的企业掌握市场,使许多小企业逐渐失去竞争力,这也导致了垄断现象的出现,破坏了企业进步与生存的竞争机制。由于消费者不需要花费任何的成本,从而导致消费者可以毫无节制地随意使用这些资源,从而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鉴于此,创业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评定,是否可以进入免费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