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给你一个公司,你能管好吗?
58569400000017

第17章 乱发脾气是告诉员工你无能

爱发脾气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网络论坛的员工区有这样的一个帖子:“如果你有一个爱发脾气的领导,你会怎么办?”

回帖者络绎不绝:

A说:“楼主,你就炒他鱿鱼。”

B说:“远离他,让他成为空头司令!”

C说:“找一个最无理的时刻,让他看看你的脾气,一定有效!”

D说:“要么挨骂,要么跳槽!”

员工的回答似乎都在表达一个相似的观念,那就是这个爱发脾气的领导是可恶可恨的。

领导作为一个部门或者企业的负责人,掌握着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他们所说的话都将成为一种决策,代表着一种权威。很多时候,领导是下属的指向标,下属要依照领导的要求去完成工作。领导希望在下属中树立威望,希望自己能对下属产生心理震慑,所以,如果工作进行得不顺利或者在他对下属有所不满时,他就有可能“火山爆发”。

没有人愿意天天守着一座随时可能会爆发的“活火山”,久而久之,员工对领导就会有很大成见,而领导对员工也会更不满意,企业的工作环境必然会受到影响,企业的利益就会受到威胁。

张靖是一家商贸公司的尖端人才,做事迅速,不喜拘束。这一天,他早早地完成工作,于是他拿起一份报纸看了起来。这时去和外商谈判的老总回来了,老总对公司的人事很少过问,因此他对张靖也缺少了解。就在他进来的同时,看见了张靖手里的报纸,于是怒从中来。

“你们这群人一天到晚都在干些什么?看看这办公室乱的,就和猪窝似的,一天拿着公司那么多钱,就知道混日子,什么都不会干,公司雇你们是为了赚钱的,不是养废物的。”

办公室只有张靖在看报纸,他对这个久闻大名却很少见面的领导的“杀威棒”感到很不适应,他认为老总是在挑刺,他腾地站了起来,瞪着眼睛向老总喊道:“你凭什么说我是废物!我按时上班,及时完成工作,从来没有早退、请假过,我的策划方案也做得非常优秀!办公室的卫生有保洁人员收拾,与我何干?”

张靖因为一直得到部门经理的器重,所以对“尊重领导”的概念非常淡薄,性子直,受不得半点儿委屈。而老总只看到了张靖表面上的闲散,误以为他不务正业,爱发脾气的他怎么能容忍这些。结果是张靖辞职了,之前已有别的公司大力挖他,他碍于部门经理的赏识而没有离开,这一次彻底断了他的徘徊犹豫。

张靖手里的一个未公开的策划案价值不菲,却给别的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他的前老总也只能扼腕叹息。这位老总的脾气让他损失了一员大将,让公司的利益莫名损失,实在是不智之举。

懂得聚拢人心的领导,是不爱发脾气的。他们不会随便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到他人,进而影响到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成大事者必是自己情绪的主人,在做事时冷静沉着,不急不躁,不因小事不顺而气急败坏,落人笑柄,自损颜面。

东晋大臣王述是个性情急躁爱发脾气的人。

王述喜欢吃卤鸡蛋:就是把煮熟的鸡蛋去皮,再在卤汤中煮,其味道香极了。这天,厨师又特意为他准备了卤鸡蛋。看到又香又大的卤鸡蛋,王述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就夹,可是鸡蛋太滑了,怎么夹也夹不上来,这可气坏了王述,脑门上不禁渗出一层细汗。于是,他干脆用筷子叉,可是鸡蛋很滑,他怎么都叉不到。王述连续试了几次都不成功。这下他可发脾气了,再也没有耐心去夹鸡蛋。怒气冲冲地把整盘鸡蛋都掀到了地上。鸡蛋在地上滚来滚去还是没有停,看着鸡蛋不停地在地上打滚,他的火气更大了,慌忙穿上木屐下地去碾,可还是没碾到。他气得要命,于是找来厨师问责,无理地说是他挑的卤蛋有问题,专找滑的、圆的,还大声地训斥了他。自此以后,王述在家中再也吃不上卤鸡蛋了,因为他的厨师已经不敢再做了。

王述的爱发脾气只让他少了口福,如果是一个企业的领导爱发脾气损失就大了。员工会因为领导爱发脾气而做事畏头畏尾,不敢创新;也会因为领导的爱发脾气而心生成见,对工作敷衍了事。这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伤害。

好脾气,不嫌弃

胡适曾经说过,宽容比自由更重要。精明的领导会在意每一个员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是处处挑刺、找毛病,这才是领导的好脾气。

领导要求员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而往往不看重员工提的“非建设性意见”。领导的嫌弃让很多员工丧失了提意见的主动性,变成了被动地接受,企业有些决策就会脱离基层,没有实际意义。

在员工看来,他们会担心自己的意见与领导相悖,招来责骂。甚至有些公司的老员工会向新员工传达自己的“经验”:“千万不要对某某领导提建议,他最恨员工自以为是的高明意见。即使是他出了错,你也不要指出。”

这位领导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小性子”会换来如此多新旧员工的非议。他的嫌弃和不宽容,让员工对他形成了固有的成见,很难改变。在他每次犯下错误却苦苦思考原因的时候,员工没有人敢去主动帮助他;他的一些错误性管理让公司利益受损的时候,他的员工也没有提出解决的方案。员工处于保守的环境里,领导孤军奋战,这样的企业怎么能变好变强?

东晋初年,大丞相王导对待下属从不嫌弃。一日他家里的一个仆人因为家乡大旱,颗粒无收,仆人便把自己的儿子带回丞相的宅院偷偷安置。不料被管家发现,儿子被管家拉在丞相面前,数落仆人的罪过。仆人自然如实说出,不敢有半点虚言。仆人在丞相的府中十多年,深知饱读诗书的优势。儿子从小便被要求要勤奋读书,诵古通文。

丞相看仆人的儿子长相灵气,又会诗书,便对仆人说:“你这儿子没必要藏起来,在我府中好好地生活吧,与我府中孩童共用先生,以后定能为我所用。”

果不其然,仆人的儿子聪慧非常,好读书,很快成了丞相的心腹,为他解决了不少烦恼。

丞相王导宽恕仆人、体恤仆人,为他带来了极具潜力的人才。一次的不嫌弃,换来了一个人才。在一个企业,领导的人缘很重要,没有人缘,就会被孤立。人缘的取得,靠的就是不嫌弃。领导的不嫌弃作风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拂动杨柳的春风,能够唤起盎然的生机。

沪市的一家化妆品企业,在各大院校招聘实习化妆师,薪资颇丰,引来了数以百计的应聘人员。在这其中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女生,抱着对化妆品行业的热情和憧憬前来面试。同来应聘的人装扮精心,胸有成竹。轮到她面试时,她没有惊慌,而是大方地说出了自己“对化妆品没什么研究,只是抱有一腔热情”的情况。这一举动引来了部分面试官的侧目,然而有一名面试官对她犹有好感,坚持留下了她。

如今,她已经是该化妆品公司的金牌化妆师,好多模特明星的妆都经由她手。该化妆品公司也因她的名气一跃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有一次,她好奇地问坚持招她的面试官:“为什么你当时没有嫌弃我,还坚持留下我呢?”

这个面试官就是她现在的领导,他说:“留下你,是因为我看到了你的潜力。我不嫌弃你,是因为没什么好嫌弃的,现在不会化妆不代表以后不精通化妆。”

这个面试官的不嫌弃,造就了一个化妆达人。领导的不嫌弃,也会迎来属于自己企业的达人。只有领导的好脾气、领导的不嫌弃,才是员工的好福利,企业的大动力。

有能力的领导不迁怒

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责权分明,以儆效尤,领导一般会对经营中的失败、投诉和损失去追究员工的责任,对他们进行严厉批评、处罚。可是倘若企业领导过分追究员工责任或冤枉员工,他们的迁怒是不是不应该呢?会不会把自己的责任全部卸在员工的肩上,用他们强大的话语权让员工吃上哑巴亏?这要是成为企业文化的一种常态,那整个企业团队就会慢慢地丧失执行力,怠于合作,人际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差。

很多时候,领导对员工无故迁怒,而自己不反省、不改正,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恶果。

他是公司领导的文案,平时做事精细严密,很少出差错。领导迷恋炒股,投入了大量资金。股市一直处于强劲势头,每次领导走进办公室,都会对他称赞有加。一日,他一如既往地干完了分内之事,整理着领导的桌子。只见领导气势汹汹地推开门,重重地坐在了椅子上,嘴里不住地谩骂股票。他变得更加小心了,一声不吭。

领导突然急着性子找东西,满头大汗、面目狰狞地看着他,对他严加训斥:“我的案子哪里去了,股市偷我的钱,你偷我的案子!”显然,领导不是理性的。可是他最听不得“偷”字,他隐忍的个性压住了怒火,但随时会爆发。领导急需宣泄的窗口,于是拿他来出气,污言秽语难听之极,还将“偷”字反复说出。

事后,他在一怒之下把企业所有的资料随便卖给了一家公司,结果把自己也送进了监狱。而对于这家公司的领导来说,他不仅失去了一名优秀员工,还有公司的秘密材料。他毫无理由的迁怒让公司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一个有能力的领导不会轻易迁怒员工,而是自己承担错误。

某企业领导在全体大会上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演讲,由于秘书临时有事请假,领导初稿匆匆完成后就习惯性地丢在了秘书的办公桌上。演讲当天领导就拿着未修改过的材料上台演讲。在播放PPT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错别字,让现场的气氛变得很尴尬。该领导并没有将错误推给秘书,而是郑重地向所有的员工道歉。

他说:“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因为个人最近很忙,初稿的制作就草草了事,没有细究;二是我的习惯性思维让我把修改的任务推给了秘书,而秘书请假不在,我却忘记了。幻灯片上的每一个错别字都是我的一个歉意,这也是我们企业文化的自我反省精神。”

下面的员工们听完都由衷地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企业文化的培训演讲也显得非常和谐。

企业领导不因自己的过错迁怒于员工,不推卸自己的责任,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迁怒是一种掠夺,是一种情感的掠夺。迁怒者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忌被迁怒者能否接受。迁怒者霸道,而被迁怒者无辜。当然每个人都可能曾是被迁怒的对象,而同时又是迁怒者。这种角色之间的转换给人带来尊严与心理的损害是很大的,甚至无法弥补。对于一个企业领导来说,更不应该迁怒,而是要及时自我反省和承担责任,做一个有涵养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