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亲密关系:在爱中找回自己
56792400000002

第2章 遇见真爱,从放下执念开始

小心,别让优秀害了你

“我们被父母培养了这么多年,没有必要委屈地和不如自己的人去过一生!”

“我好不容易自己有房有车了,难道让我找一个没房没车的男人嫁了?那也太便宜他了!”

“专家都说了,之所以‘剩下’就是因为我们太优秀了!”

我的热心红娘朋友把她在单身群里看到的言论截图给我,看完后,我们非常默契地同时打了一排省略号。

对于这些问题,我特意去问了下“度娘”,铺天盖地的帖子告诉我:“剩下来的都是因为太优秀了!”突然想起若干年前,我的那些亲戚们在跟母亲聊天时的神情,他们清楚地说着:“你把女儿培养得太优秀了,这样不好嫁!”我可怜的母亲脸上飘过刹那的自豪之后就又恢复了沉重。那时的我,脸上的自豪表情比母亲保持的时间久多了,那是一种长期的凝固状态。直到后来我接触心理学后,才明白自己以前对“优秀”的理解有多么狭隘。

我的一位异性朋友从社会学的角度解析过“城市剩女”现象。在大城市,由于房价等物质生活压力和其他一些现实问题,再加上中国人传统的“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的思想,致使买房的压力基本上都落在男人身上。好吧,虽然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结婚的年轻人都是共同买房的,但不能否认目前的主流思想的确如此。而且,女孩子在找对象时都还是以此为第一衡量标准,或者媒人在介绍时也以此为第一标准。

由于城市里过高并且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让许多外地来的男子绝望地离开,外地来的女子因为这部分压力较小,所以就留在了城市里,结果导致城市里的男女比例就渐渐失衡。外地来的女大学生们,如果性格较好,再漂亮一点,会抢走一大部分城市里的男子。剩下的大多是外地男子、外地女子和城市里的女子。如果外地女子和城市女子都要嫁个有房的,由于没有根基的外地男子们难以承受高房价的压力,那她们必然会被剩下;如果城市女子再考虑日后文化冲突而嫌弃外地男子,那城市女子剩下的概率就又增加了。所以剩下的基本是:无房的外地男子、外地女子和城市女子(无论有房无房)。不得不承认,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从一个犀利而现实的角度去剖析剩男剩女的现象。只是我在听他讲完后,突然意识到,我们整个社会评判一个人优秀与否的标准好像只剩下了房子。

想想自己从小奋斗到大,有第一套房的时候,绝对是感觉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巅峰;再看看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去评价我们时,也会把房子、车子当成是否优秀的评判标准;就算我们在找对象的时候,虽然嘴上说有没有房子没关系,但如果碰上有房的,还是会择优录取。整个社会都处在给房地产抬轿子的状态,于是只能在挑挑拣拣中无奈地看着房价上涨,伊人老去。

我在二十多岁时也想找个有房有车的。等到自己买房买车后,觉得更应该嫁个有房有车的男人。所以我自己的青春就是以这个为“优秀”标准而浪费掉的(其实这个标准一直在潜意识里,致使我很多年都以为自己没有这个标准)。后来慢慢明白,这无非只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映射。这个标准的确是个现实问题,但若以此为唯一的标准,那只是在逃避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而已。

进一步讲,这是自我力量匮乏所引起的。如果你真的够优秀,那为什么还要担心对方暂时缺这一样东西呢?也就是说自己真正感觉到有力量了,那怎么还会对别人有要求?因为靠自己就够了啊!可见,我们社会对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定义被片面或偏执化了。等到真正步入中年,看过了身边人的起起落落,才发现将日子过得妥妥的那些人,都有着共同的“优秀”特质,就是他们成熟的心智模式。具体来说,这个心智模式具有两个核心点:懂得内省和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一,懂得内省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几乎天天会遇到难题。懂得内省的人即使面临困境一败涂地后,也不会将所有的问题都归于外界。他们善于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来让自己通过反省而提高。比如前一段时间我与一位女孩聊天,她跟我倾诉了她在与异性沟通上的苦恼。在我听来,与她约会的那位异性的确有现在许多单身男孩的问题,就拿约会不积极这种现象来说,我听了也挺头大的。

但是这位女孩一边在复述他们之间的对话,同时也在反省那个对话当中自己的问题。于是我们从沟通模式谈到内心逃避的问题,最后探讨到了她一直以来的心智模式。在那次对话后不久,我在她的朋友圈里看到了她在面对和改正自己问题时的勇敢和努力。半年后,她终于在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后迎来了自己的终身伴侣。可以看到的是,她的这个懂得内省的特质,让她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

第二,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高房价这个现实,对于剩男剩女来说无疑是最赤裸裸的苦难。这时,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仅体现在经常内省和改善自我上,在择偶上也不能用停滞的眼光去考察对方。当你明白一个优秀的人不是以有没有房、有多少套房来衡量,而是包含了良好的个性、积极的态度等各方面的因素时,你就不会计较对方的一时得失。风物长宜放眼量,两个人齐心协力得来的一切,才会令彼此更加珍惜。以这样的态度去衡量身边一切的人、事、物,你会发现令自己现在执着而痛苦的事儿其实都不是事儿,也就会自然地释然、放下。少了痛苦,多了自在和从容。

我们已经被片面的“优秀”标准误导了许多年,是时候清醒过来了。哪怕你现在真的拥有了一切,也别再标榜自己有多优秀了;哪怕你身边充满了夸赞你优秀的人,你也别被他们的美言哄晕了。那些话只是安慰你的麻醉剂,而你却偏把它当补药。

太自恋,会让你没朋友

其实,自恋是个很好的特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它就能带给我们自信、乐观、自强。但是通常我们说到自恋时,都是带有贬义的,原因是很多情况下我们都自恋得过了头。比如漂亮姑娘偶尔秀自拍,自恋一下身上独有的特质,观众们是喜闻乐见的,但如果自身没有这个特质还要秀,一般人看见可能就会觉得眼睛疼,当然人家也不会干预你去做自己。但如果这种特质发展到夸大、排异的时候,就会招人烦了。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给我说过他自己的一个故事:他在创业期间遇见一位女士,由于职业经历还算不错,就总是以一副她是专家的心态来指导他一个大男人的工作。一开始他还真被对方是专家的气势给唬住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请她吃饭并主动要求被指导。可时间久了,发现对方压根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有的指导都只是停留在夸夸其谈的阶段。她东拉西扯地介绍了一堆所谓的资深人脉,也无非是临时搭的班子,自然对实际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其实这也就算了,我也不跟一个女人计较。”我朋友接着抱怨,“但你不知道,她那副颐指气使的样子,仿佛我就是一个傻瓜!”

“那现在你们的关系怎么样呢?”我挺同情我这个很是性情中人又有点儿小自卑的朋友。

“表面文章呗!还得经常被她的自拍照刷屏。秀完自拍还秀智商、秀业绩、秀自己的富足生活。你有钱你还天天秀淘宝买的衣服干什么。受不了就给屏蔽了!”

“恭喜你解脱了。”

“哪有啊?上回因为业务上的事情又一起坐下来开会,我发现她眼睛红红的,就嘴贱地问了一句,结果她就把我当成蓝颜知己了,说了一堆她在婚姻里的付出和回报的不对等。我当时真觉得她太具有奉献精神了,听得我都差点儿想去找她老公评理去。”

“结果呢?”

“结果当天开完会我同情心泛滥送她出大楼,在楼底下遇见了来接她的老公。她虽然半推半就的,但还是很高兴,把我给气坏了!哎呀妈呀,她老公那个看不起人的样子,吹牛的能力比她还强十倍都不止。从那以后我再也没理过她!”

“其实这个女人挺可怜的,只是她自己不知道。”我回了朋友一句。

很多时候,如果一个人在儿时自己的需求不被父母看见、关注或者回应,甚至以否定、转移、评判的方法处理,长大后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求得更多人的关注。甚至有可能这个人的父母就是极度自恋的人,要求孩子都按自己的安排来。由于一直以来,父母也许只关心成绩等外在满足他们需要的内容,这样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内心需求和痛苦都未被合理关注。在感受不到安全感的前提下,他们便会把父母需要的面具戴在自己的脸上,通过二三十年的表演将面具化成了自己。

简而言之,小时候不被父母看见,长大了就要让全世界都看见。所以会显示出过分的自信,并通过打击别人来体现自己的成就。在公众场合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并经常以“过来人”的身份去给别人建议和指导,但对别人又缺乏同理心和同情心。在亲密关系中,这样的人往往会乐于扮演为家庭牺牲的那个角色,他们用这样的爱的方式来获取对方的关注,但往往越是缺爱的人就越会遇到另一个缺爱的人。于是在一段关系中,两个极度自恋者就会相互折磨。

这样的人,基本在成人后真心交往的朋友非常少。人们都不愿意去跟一个时不时评判自己、打压自己,天天晒优越感的人成为朋友。同时,他们对友情的期待也有不合理的要求,希望别人以他为中心甚至为他做出自我牺牲。在职场上,一些刻意逢迎的下属可能表面对其拍马奉承,转身却牢骚满腹,只是极度自恋者并不知情,他只会在那些编织的言语中加深自恋。

由于极度自恋的人生活在自己编织的美梦中,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与美梦严重不符的打击,比如职场上不被权威人士认可或者在亲密关系中被对方嫌弃,这时就非常容易激发他们的心理问题,而且这样的激发可能会相当严重。

由于极度自恋的人很难去面对现实中的自己,也难以有机会被人提醒去看见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如果在生活中没有契机去发现自己,那基本上他们也罕有可能去意识到自己的这些问题,为此很容易给身边的人带来麻烦。当然,这样的人也并不会完全没有朋友,一些能够洞见他们的缺爱模式,或者有大爱的人当然也可以和这样的人友好相处。

但我们大多数人自己身上都有弱点和缺点,就如同我的这位朋友一样,本身就有点儿小自卑。一旦被极度自恋者卷入,就会不自觉地进入了对方的陷阱。虽然最终会爬出来,但经历的不痛快却是真真切切的。

人都是很敏锐的,嗅到一点点不友善的气息,就会马上远离。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在你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最好敬而远之。同样,如果你发觉自己身边真正的朋友很少,也可以对照这个案例反思一下自己。

为什么你总是遇到烂人

“这件事情我已经考虑了很久。”龙坐在我对面,貌似淡定地说。

“你这句话听着真耳熟。”他这句话我已经听第三遍了,第一遍是在他要和他的第一个女朋友分手时,第二遍是在他和他前妻要离婚时,这次是在他第二次婚姻一年后。

“这次和以前不一样。”龙听出了我的话外音。

“哪儿不一样了?”我有点儿不耐烦。

“A是个女强人,她爱自己的事业多过爱我;B是个天性就放荡的女人,我婚后才认清了她的真面目。”

“那现在的C呢,她既没有A那么要强,也比B更像持家过日子的女人,她又是什么问题?”

“她表面上好像很贤惠的样子,但她一点儿都不体贴,她那些都是装出来的。”龙说话的时候有些义愤填膺。

“你能给我举一个她不体贴的例子吗?”太多人喜欢给别人贴标签、扣帽子。你再往下看看他描述的具体事情,可能看到的东西会完全不一样。

果然,如我所料。

“你知道吗?我不让她上班,让她在家里带孩子、照顾家里的生活。就这么点事她都做不好。我的裤子她不知道去烫,换季的时候不知道把我冬天的衣服翻出来,我的袜子扔在那里三五天才洗,都要臭了。”龙的眼神往左边飘着,努力地回忆着C的种种不好。

“那裤子、衣服和袜子,这些是谁的东西?”我追问。

“是我的东西啊。但她有义务把我的生活照顾好啊。”

“为什么你生活的好坏是别人的义务?”

“那我娶她干吗?”龙开始强词夺理。

以我和龙的交往,我知道C姑娘的确与他遇到的前两个姑娘完全不同。只是龙真的就有这种能力——他能把全天下的女孩都变成坏女孩,哪怕我还清晰记得他在一开始与她们交往时,是如何向我描绘着她们的种种好。

在第一次恋爱失败后,他得出了“女强人不好”的结论,于是,他换了一个貌似事业心没有那么强的姑娘,又恋爱了。但人总有缺点,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后,立即开始强有力的攻击。如果回家晚,他就断定天性活泼的B姑娘和别的男人在一起。在他不断的强调下,B姑娘终于和别的男人在一起了,于是他终于印证了他的设想。当他鼓起勇气说要找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姑娘时,他最终把择偶条件落到了贤惠老实上,而这一次,我以为他可以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体会,开车的时候,在一个路口走错过,那下一次在这个路口八成还是会走错。“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只是人们的美好希望。如果没有觉察,不幸的人只会一味地重复这个错误的模式,不断地在这个路口走错。其实这个路口并没有错,开错车的是我们自己。如果没有觉察,我们只会怪那个路口,我们甚至会怪命运对我们的不公平。

龙的潜意识里就认为女人都是靠不住的,所以在他与女性的相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女人的一次疏忽,就被他当作这个女人不可靠的理由,用以支持他一直以来的结论。这样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作“强迫性重复”。

这样的强迫性重复,只是为了证明我们曾经习惯的生活,如果现在的生活变得与过去不一样,我们就得做点什么事,把现在弄得和过去一个样。

后来,我和C姑娘谈过以后,才明白龙是如何无端地制造出一些事情,让她忍无可忍地发狂、发怒,让她变成了一个连她自己都不认识的人。

任何强迫性重复,都与童年的经历有关。如果一个人的童年,得到了应有的幸福,那他就会在他之后的人生中去不断重复这个幸福,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即使失恋几次,也不会因为别人的原因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有的人的童年,没有获得足够的尊重、支持和爱,痛苦的感觉一直压抑在心里,那他就会在潜意识里认同这个不幸,即使遇到对的人和对的事,他也会觉得不安,从而做出一些事,亲手把事和人都毁了。

我最终没有成功帮助龙。当一个人拒绝看、拒绝听、拒绝接受多一种可能性时,他的世界是封闭的,任何外在的声音都只是在证明:女人都是靠不住的。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我们童年的经历,但我们可以利用成长中的痛苦去看清自己的原生伤痛在哪里,那个伤痛造成了我们之后人生的种种纠结,当我们勇敢地去看那个伤痛的时候,即使我们一时半会儿不做什么,改变也会悄然发生。

放下偏执,才能找到幸福

某个深夜,我的一位未婚女友在群内求助,说她在交友网站上收到一封陌生网友发来的信,看完信以后感觉男方的各方面条件还算不错,但不知道是不是要回复。问她犹豫什么,她对我说,男方信件里“阅读了你的资料,觉得你还不错,想进一步认识你”的这句话有问题——因为她的基本资料几乎是空的。所以她判定这个男人是在群发邮件,从而推断出他不是一个认真的人。

这让我想起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发生的事情。一位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男生对现场几位单身女生提出改变的参考意见,但席间一位大龄单身女同学种种打岔,认为自己相信的“一切都是缘分”才是真理,也怂恿其他单身者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做任何改变。

这样的情景在生活中真的是随处可见,而这些情景的主角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偏执。大龄青年男女中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有偏执的特质,而一旦有了这些偏执,人就会像无轨列车一样,驶向一条不归路,除非某天突然醒悟主动刹车。

那什么是偏执呢?百度是这样解释的:他们极度敏感,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心胸狭隘;面对重大问题,常常意气用事,主观武断,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总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没有责任感,遇事以自己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为标准,将责任推给他人,从不自我检查,一旦遭到别人的批评,会立即想方设法予以还击,伤害了别人还泰然处之,等等。

看了上面的解释是不是感觉很害怕?

偏执的人,由于心态如此,往往看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也都会变形。这样的人不仅会影响亲友、家人、同事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影响他在事业上的发展。一个人事业的高度和家庭的和谐程度,到了一定高度后完全取决于他性格的饱满程度。

就算这些都不说,如果你想步入婚姻这个目标是存在的,那么你的那些偏执就会断了你无数条可能的路,你只会重复过往不成功的经验,从而继续得到不成功的结果;你会用你的标准来要求对方,不能接受和你不一样的人和事;你会变得越来越固执和挑剔,从而喜欢和能接受你的人会越来越少。总之,偏执或者偏执化的人格,对脱单这个目标没有一点儿好处。

如果意识到自己偏执,改变还来得及吗?

前几个月,我和许久未见的研究生室友相聚,她惊讶于我的变化。问我还记不记得七八年前曾经说过的某些话,我听完那些话后,嘴巴张了老大,半天没反应过来,那些偏执的言语真是我说出来的?她说是啊,你曾经的信条是林忆莲的歌词:我选择绝对或者零,不要一些或者中间。那一刻,我为自己曾经的不成熟而感到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如今,我觉得在我身上发生什么事情、我遇上什么奇怪的人,都有其合理性,因为它存在。我依然会敏感、依然会愤怒,只是这样的时候越来越少,因为我已经无法轻易被“点燃”。与这些“燃点”同步提高的,是我的幸福指数。所以,我想告诉各位,偏执当然可以改,就算是你已经形成了偏执人格障碍了,现在依然来得及。并且改变偏执的钥匙就在我们自己手上。

我在给来访者做咨询时,往往需要用一段时间,点到他(她)的这个点。而点完后,对方基本都会沉默很久,然后自言自语地说:“我一点儿也不希望自己这样,我怎么会变成了这样的人?”

大多数没有达到人格障碍的单身偏执者,多少都在感情的道路上不太顺利,或许还经历过几个所谓的奇葩对其的伤害,以至于现在任何一点儿风吹草动,都有可能使曾经的伤疤再次被揭起,变得敏感多疑、固执刻薄。其实,如果当年我们能够转换心态,以一种更包容和更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感情经历,不把一切都归咎于对方,并在意识里反复强化错误带给自己的教训,那么自己就不会走到偏执的地步。

我们自己要看到,现有的信念已经妨碍了我们的成长。比如“为什么这个男人不改变还让我改变”“都是她的错,我没错”。你之所以抱有这样的信念,是来源于你之前的挫败经验,而如果你仍然把目光聚焦在过去的事情上,那这些经验就会成为你成长的绊脚石,因此,把你的聚焦点投向未来才是积极的改变。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由潜意识层面的信念决定的,所以要想远离偏执,我们就需要对妨碍成长的信念进行改变。像本文开头写到的我的那位女朋友,她对那位没有见过面的男性网友的信念就是:

用模版信件=群发邮件=择偶态度不认真

她用的是一种贴标签的方法。那我们就来改变标签:用模板写信的人,因为他想提高效率以便更快地认识你,说明他是个在择偶上积极主动的人。所以我们要从事情的另一面或者深层次去看到事情背后的正面动机。我给我的女友讲完这些以后,她就兴高采烈地回信了。

不只如此,这样的行为还可以延伸,让自己确立“我也要变得更积极主动”的想法。于是,我鼓励女友在交友网络上主动给男生发信,因为这样会让自己的幸福多一些可能性。想想这个世界对女生已经够好了,女生只需要轻轻说一句:“Hello。”相信大多数男生只会想“哎哟,不错,这个女生对我有意思”,而不会去想“这女生怎么群发邮件”。

如果你还不能一下子就运用改变标签的方法,那在你遇到任何一个与你持不同意见的人时,请先深呼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坚持自己的想法有好处吗?”多问几遍,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倾听和消化不同的意见。当你能包容的意见越来越多时,代表你也慢慢地放下了曾经的那些偏执。

一个淡定包容的人,与人交往时的舒适区自然会越来越大,也自然会让人更愿意亲近。当然,如果你认为自己坚持了这么多年,在坚持变得越来越难的情况下,你的坚持仍然给你带来了好处的话,那你也完全可以选择相信自己,继续偏执下去。如果将偏执的精神用在对事业的追求上,也有可能因此创造出更辉煌的成就。

大龄青年婚后都会为自己曾经说过的每一句狠话而后悔,不仅仅因为那些话,更因为曾经偏执的自己傻得让人心疼。

分手之后,下一个未必好

好不容易找到相爱的人了,但许多女孩子在确立恋爱关系后没多久,警报就拉响了。这似乎已经成了必然的过程,而且拉响警报的通常是女方。

“我希望他能像我父亲那样关心我,但他好像只顾着自己。”

“他现在的样子和我当初预想的完全不一样,我不喜欢这样的他。”

“我们的相处模式让我接受不了,我们看待事情的方式差异太大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这些女孩子没有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内在的“坏孩子”。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老师、父母和周围的亲人就给我们立下了规矩:我们只有安静地坐着、认真学习、努力地拿好成绩,才是大家眼中定义的好孩子。当好孩子的结果就是可以得到更多的表扬和爱,以及相应的物质奖励。

因此,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隐藏。我们努力地隐藏和压抑内心的那个好奇的、冲动的、叛逆的坏孩子,努力地扮演和张扬着那个讨人喜欢的好孩子。可是,坏孩子并没有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消灭,而是跟着我们的身体一起长大。他在等待,一旦出现合适的时机,他就会窜出来,而且是以更加强烈的形式窜出来。

当然,这个坏孩子,不只是隐藏在女孩内心深处,也同时隐藏在男孩心里。所以,当男孩和女孩内心里的两个“好孩子”相遇时,他们会甜蜜无比,并得到周围人的祝福和肯定——他们在一起实在太般配了!他们也常被这样的假象欺骗。

但是,坏孩子总有被放风的时候,而亲密关系中两个人又长相厮守,被放风的坏孩子难免会遇到另一个被放风的坏孩子。于是,两个坏孩子就会打起架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其中一个坏孩子逃跑,另一个还会把他再追回来继续打。怎么办呢?只有分开。

很多人在开始一段亲密关系后,往往无法长久地维持,原因就在于彼此只能看到对方身上的坏孩子。如果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在一起,那么好孩子会让着坏孩子。但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冲突,就像两个坏孩子才能打起来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好孩子和坏孩子的一面,所以有冲突才是真正人性的体现。那怎么办呢?实际上真正的解脱之道只有一点: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坏孩子,真正去接触对方的坏孩子并学会和他相处。

在冲突发生的时候,我们女性可以利用天生的洞察力去关注到我们的内在,看到那个坏孩子的本来面目。但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女性往往容易被情绪所左右。当情绪升起时,就像一大团水雾遮住了镜面,令你看不清镜子里的自己。越是陷在情绪里,水雾就越是挥之不去甚至越来越浓。此时恰当的处理方法是,将窗户打开,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水雾就会慢慢地散去,镜子里的自己也会越来越清晰。

以前我也会在那个发怒的坏孩子冲出来的时候,久久沉浸在情绪的水雾里,让这个坏孩子彻底迷失。之后,我尝试学习抽离,一开始先把自己的身体从当时冲突的环境中抽离,我说“停,冷静一下再说”。然后我会和我自己的坏孩子走到一边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坏孩子又出来惹事了,等练习到一定程度后,我学会了意识上的抽离,在坏孩子发怒时,我将自己的意识调离自己的身体,就仿佛有另一个我在半空中看着自己,看着自己的坏孩子在那一刻的疯狂和不可理喻。除了看着他,什么也不做。慢慢地,那个坏孩子自己就会平静下来。

所以,当你和你的伴侣因为两个坏孩子而争吵、冷战甚至互相伤害时,可以先别让自己做任何决定,试着跟他一起去关注自己内心的坏孩子。问问他们:“嘿,你需要什么?”在真正关注以及彼此坦诚地交流后,你会发现,你和你伴侣两个人的坏孩子长得很像。正因为他们的相像,你和你的伴侣才能彼此被吸引着走到一起。所以你们相爱也并不全是好孩子们的功劳。既然如此,在一份爱情面前,你们就需要彼此都去接受对方的好孩子和坏孩子。

有些女孩说:“已经来不及了,我已经和他分手了。”既然如此,我们就往前走,向前看。但我们不能让前一个伴侣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走了,甚至有时我们还带着怨恨和不甘。如果你有类似情绪的话,你还会把这样的情绪带入到下一段恋情,而无法真正地开始一段新恋情。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曾经的恋情做一个总结,也就是说,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从哪里入手呢?很简单,你是否还对他耿耿于怀,说起他来还咬牙切齿,恨不得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上遇到过他。如果你还是这样的状态的话,那么恭喜你,你还需要继续学习,因为你还没有看清那个令人讨厌的他其实就是你自己。

所以真正的放手,是看到他给你带来的功课(其实就是你自己的人生功课),而你不会去恨你自己吧?所以,你只能去接受那个昔日和你在一起的伴侣。甚至我要说,你应该感激那个男人。你内心的那些伤痛不是因为他对你做了什么,而是你不接受,伤痛才会产生。在过去的关系里,你感觉到一切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是因为你对他的行为方式越来越有反抗心理。但只要你还在心里批判他,就表示你还没有和你内心的那个坏孩子和解,你还在依靠这个伴侣来发泄你对种种行为的不满,而看不到这些行为的始作俑者其实就是你自己。

好好地总结,发自内心地去感激之前分手的伴侣。没有他或他们,你就不可能有机会来好好地认识自己。你们最终可能会由于一些其他外力的原因而分手:父母觉得你们不合适、家庭背景相差太大、两个人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可能这些让你们注定无法成为终身伴侣。但他的出现,也是有意义的,他的任务不是来与你成为夫妻,而是要让你学会看见自己、接受自己。

痛定思痛后,我们希望下一个伴侣能够更完美,希望他能满足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一旦有这样的想法出现,你就又会将自己坏孩子的匮乏投射到新的伴侣身上——你认为你的伴侣有义务来给予甚至拯救你。事实上,伴侣不会成为你生活的救星,他只能是投射你自身问题的救星。

我们似乎一直在寻找更好的另一半,事实上,我们只是一直在寻找医治自己的良方。与其如此,不如就好好地守住你当下的这位伴侣,感激他带着拯救你的使命来到你的生命里。让他带着你去看、去经历、去突破,在不断加深感情的过程中去真正地发现你自己。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为我们的人生,就是通过一件件的事情在愈来愈深的层面与自己相遇,而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如此幸运地有人陪伴。对他,只会心存感激。

“一切都会好起来”是个伪命题

我们从小就被训练要说好话。去串门,大人会压着我们的头说:“快叫叔叔阿姨好!”过年去亲戚家拜年,我们必须要举起自己的小手作揖,同时眼睛盯着对方手里的红包说:“祝您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如果我们羞涩地躲在大人身后,连拉带拽不给大人面子,说不定还会因此挨顿揍。由此,我们学会了人前要说好话,说了才有回报。

再长大些,我们从电视里、父母那里学会了安慰朋友的金玉良言——“没事的,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同时拍拍正在失恋、失业、失意中朋友的肩膀。好像这句话是面对他们痛苦的唯一正确回答。

其实我们也不知道那些话到底有没有用,反正每一个经历过痛苦的人都会被告知这些话,然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都能从痛苦中走出来。于是在我们经历痛苦的时候,在我们倾尽内力伤心、痛苦、愤怒的时候,当这句话迎面而来时,我们觉得如此的理所当然。

可我们又有几个人知道,这句话是多么不负责任——它让我们继续经历一轮又一轮的痛苦。

趋乐避苦,是我们每个人终生都在追求的事,并且以我们认为对的方式在追求。我们追求房子、车子、事业、爱情、婚姻等等,用这些所谓好的方式来达成我们要追求的快乐。只是在经历了很多痛苦磨难终于追求到手后,新一轮的痛苦总是还会再次发生。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把以上的追求目标当成了快乐。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我在老调重弹?我可不是来说教的,作为人,我们干吗不去追求呢?我只是想让你更多地关注,在追求后不管成功与否的那份痛苦。

对,就是这份痛苦。很多人觉得我们每天都在面对。想想看,你真的面对了吗?我们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心灵成长班,我们跑来跑去地参加各种公益事业,到处献爱心。除了少部分人能做到非常坦率地做着这些事,又有几个人不是为了满足自己无止境的贪念呢?这个贪念就和你劝别人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样,是在逃避自己的痛苦。

在面对痛苦时,我们大多数人的表现是抵抗、逃避。然后我们会找人诉说,求得别人的安慰。大多数的朋友也会满足我们的心愿,他们会在听完你的抱怨后,拍拍肩膀对你说出那句话。他尽了他作为朋友的义务,你也得到了你想要安慰的需求。但是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这句话,是一剂麻醉剂,它让我们觉得生活中的苦难都是别人的问题,虽然我们自己在经历,但无非就是让我们变得更坚强,这是苦难唯一的意义。

于是,刚打开的一扇通往内心的门,在你的潜意识需求和朋友的配合之下,就又被关上了。是的,我们需要安慰,就算去见心理咨询师,作为这个职业的我们,也需要跟你做些共情,认同你的情绪(虽然不是理念)。如果你需要,我们会带着你做些分析,从你的身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但无论哪种方法,最后直接面对痛苦的人,只有你自己。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敢,因为那份痛苦下面是人性中赤裸裸的丑陋。

我们有没有勇气在面对爱人离开后,坦言正是我们的自私把自己的爱人赶走了;我们有没有勇气在自己潇洒地裸辞后,敢向大家宣布其实是自己对自己能力的恐惧才出此下策;我们有没有勇气在抱怨世风日下、人心难测的时候,向每个人承认在这个问题上,自己作为其中一分子也需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我们不敢,所以在暂时用这句话麻痹自己后,老天还会换个方式找个其他的事情让你去经历痛苦,而且会让你付出越来越惨痛的代价。你一次不明白对吧?那咱再来一次,痛苦加倍。还不明白?那下次再来,再加点砝码。可惜,我们仍不自知,大家都觉得痛苦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成长的方式就是坚强地站起来,然后,逃跑!

其实,我们经历的每一份负面情绪都有其积极的意义。那份情绪,是在告诉你——嘿,你有没有看见自己的丑陋?我们向来批判痛苦,仿佛快乐是唯一的意义,所以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自己的内在,维持着所谓的表面和谐。这不怪我们,造物主就是在下这样的诱饵,让我们去经历痛苦,然后我们就有理由去责怪别人,也可以以对抗痛苦作为自己的成就。当然还可以孤芳自赏:看我历经磨难,求得现在的成就,多么不易!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去面对痛苦呢?

面对痛苦,唯一正确打开的方式是:去承认和接纳它。承认自己应对这份痛苦百分百地负责,承认透过这份痛苦看见了自己人性的丑陋。当然,说句实话,你也别想着去“改正”自己,这些是你与生俱来或者是后天几十年习得的,别总想着力求圆满地去把自己打造成圣人。看见这份丑陋,面对它,才是唯一的解药。因为下次它再披着其他颜色的外衣来时,你会有这份觉知,对它说:“嗨,你又来了,这回我才不上当呢。”奇妙的是,痛苦也就随之消失和减轻了。

不管你信不信,也别再阻挡别人去经历痛苦。面对痛苦和人性的丑陋是每个人成长的事。所以,当下次你的朋友再向你求安慰时,你陪着就行了,别再给人家上麻药了。

改造伴侣,不如改造自己

我重点关注的女性,从70后到80后居多,无论单身还是已经有了稳定的亲密关系,她们普遍都有两样重要的人生课题需要去完成:与父母关系的修复以及与自己的关系的修复。而年纪越大、越晚进入婚姻的,往往是这两个课题都需要去学习、去面对、去完成。即使暂时不去面对,也需要在婚姻里去面对。

女生在亲密关系中,很容易将与父母的关系投射到男生身上。那些童年未完成的期待、未疗愈的伤害;那些来自原生家庭父母紧张关系带给自己对情感关系的幻灭和恐惧;那些来自强势父母所带给自己的压抑的渴望。这种种的情感,都会在女生全情投入一份感情后,一股脑儿地全扔到她的亲密伴侣身上。因为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个那么完美的男人,他满足了她的种种要求,他是她安置这些期待的安全场所。只是这一切是在一种女生自己都不知道的状态下进行的,她更不知道的是,这一切只是投射给了一张她心中的照片而已。

当然,照片是无法满足她的期待的。

当我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对你投射了很多期待,而你并没有满足我,但我又觉得我们之间有很深的感情,而我又需要和你继续维持这段感情时,我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改造你。把你改造成可以满足我未完成的期待的人,改造成我心中的那张照片。这个改造伴侣的企图,是对方一场噩梦的开始,也是自己的疗愈之路的开始。

通常,改造之路会经过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引起注意(你看看我!你看看我)。在这个阶段,我们会制造一系列的事件,甚至是惹事、挑刺,来引起对方对我的注意。很多时候,亲密关系中的争吵源头就是由一个个被伪装了的“来看看我”引起的。制造事端的潜意识是想让对方呈现出不令自己满意的状态,好让自己可以下手改造。

第二阶段:权力斗争(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做)。在这个行为里,我们表面上是想夺回关系中的控制权,潜意识却是在完成小时候对父母权威的反抗。也就是说,我要把你改造成我理想中的父母。谁也不愿意被控制,于是,男女双方就开始轮流做斗争。

第三阶段:报复心理(你伤害了我多少,我也要伤害你多少)。这是改造行动没有成功后的一个反映。实际情况是“我不愿意承认我改造失败了”,但却以“你伤害了我”来伪装。于是,原本通过权力斗争来向自己开刀的好机会就此错过,我们直接举起了手里的那把刀,刺向了对方。

第四阶段:自我放弃(努力有什么用呢,反正我一点儿也不重要)。没有勇气向自己开刀,也无法用刀来完成改造别人,于是我只能放弃。我承认,我并不重要。我还是从这段感情中逃离吧。

我们可以观察到,在改造行动中,与父母关系的课题还未完成,就进入了下一个课题:与自己的关系。而每一次争吵,本质都是旧痛浮现。每一次其实都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可以让我们去踏上疗愈自己的征程。首先是去疗愈与父母的关系,其次是疗愈与自己的关系。其实不仅仅是亲密爱人,好朋友、闺密等也会成为我们实施改造行为的对象。

但不管多少次故技重演,结果都是不变的:我们的需求永远不可能被满足。与此同时,曾经感受到的不被爱的伤痛又开始浮现出来。这样的互动,往往让双方都产生错误的感觉:都是你的行为造成了我的不快。于是,争吵不休。其实,对方的行为只是让你的旧痛浮现的药引子而已。

改造行动的失败,导致小时候那个没有被满足的期待再一次被放大。因为父母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没有足够的爱,而另一半也不愿意满足我们,我们的期待再一次被强化而幻灭,所以世界上根本没有人爱我们。

我们内心对改造行动的热衷,来源于我们潜意识想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我们能终止这个改造动作的唯一方法,只能是认识到我们不可能通过另一半来完成对父母的期待、对自己的满足。另一半最多只是配合与我们争吵,让我们去发现自己的这些问题。当问题发现时,就是疗愈自己的最好的机会。

成长,永远是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