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始于相互欺骗
从小我们的大脑就被各类小说和影视剧植入了与自己梦中情人相遇的场景,在爱情观成熟之前,我们开始编织与他(她)相爱的画面。我们对梦中情人的企盼和我们的年纪一样日增夜长着,心中理想的他(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每个人的梦中情人都如此不一样呢?
在爱情的萌芽时期,我们的心中会生出一个造梦机器。它会不自觉地输入种种需求,于是一个理想的情人就被制造了出来,虽然我们并不太清楚他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总能在媒体上看到某些明星具备我们心中理想情人的特质,于是我们就会照着那个明星的样子去寻找那个理想的伴侣。
但我们很难意识到那些需求是怎么冒出来,又是怎么被输入大脑里的。它可能像我们深爱的父母,也可能和令我们厌烦的父母完全相反,或者它就像是理想中的我们。总之,这种种的特质让我们着迷。当有一个无比接近这些特质的人出现时,我们就会被深深地吸引,如果恰好我们也符合他梦中情人的特质,美好的爱情就会发生。而此时,一场爱情的骗局也慢慢拉开了序幕。
我们先开始骗自己。我们的内心渴望爱情的降临,爱情让我们觉得自己如此重要,觉得自己的心有地方安放,甚至能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完整的生命得以圆满。于是,我们饥渴地企盼梦中情人的到来,这样的企盼让我们不顾一切。
当无限接近那个梦中形象的人出现时,我们便情不自禁地坠入爱河——闭上眼是他的样子,睁开眼又开始寻找他的身影,每日每夜都思念着他的笑容和声音。甚至从与他分别后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思念,完全无法控制住心底的那股洪荒之力,任由自己被淹没在这股思念之中。
“他的身材像我父亲,那他一定拥有和我父亲一样宽厚的胸怀。”
“他对每件事都如此负责尽职,完全不像我那个不靠谱的爸爸。我爸那些喝酒、抽烟、赌博的臭毛病他也不可能有。”
“他出口成章,让在人前说话都会脸红的我感到无比荣耀,他肯定和我一样也对感情认真专一。”
看,虽然他什么也没说,可我们却任性地给他加了一堆优点和好处,这样的任性让我们如此知足和满意,以至于我们完全看不到对方真实的一面。
接下来,为了能让他也对我们另眼相看,我们开始采取行动。
开始每天去健身房跑一个小时;偷偷去拉了双眼皮;去发廊做了新发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他面前展现出自己最美丽的那一面。他喜欢温柔的小女人,我们便把自己为了生存练就的尖牙利齿收起来;他倾慕知书达理的女人,我们便开始痛苦地恶补一直束之高阁的各国名著;他渴望温馨的家庭生活,我们便苦练厨艺。我们表现出来的是我们认为能够被对方所认可的“最理想的另一半”的形象,同时,我们还要艰难地遮住在这些表面完美光环之下的本来面目。
如果说以上是美好的爱情,那么请往下看,我们是如何利用它来互相欺骗的。我们爱上的这个人是一个能让我们觉得如此特别的人,他能弥补我们的不足之处。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吸引这个人来爱我们,我们也必须假装自己拥有那些需要他来弥补的素质。
那么问题来了,对方也在做着相同的事。于是,我们开始与幻想中的他(理想中的自己)交往,直到彼此撕下对方面具的那一刻。
这场骗局并不是我们的潜意识设计好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出于无奈。一个女孩如果有一个强势的母亲,那她的梦中情人可能就是一位好脾气的男人,而一旦遇上这样一个男人,她的爱情便无可救药地开始了。可不巧的是,她遇上的那个男人,也正是因为从小在一个严肃苛刻的家庭里长大,心中有压抑着的愤怒。但却为了生存,习惯性扮演一个温顺的“好人”。当热恋期结束后,彼此的真面目就会让对方觉得惨不忍睹。
我们经常说的“我爱你”这三个字其实也是一种欺骗。它不仅会让我们在行为上互相欺骗,而且也是我们最擅长说的谎言。当我们在说这三个字时,与身边的那个人其实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因为当我们说“我爱你”的时候,想要表达的是“我爱你,因为你如此富有,而我却如此贫穷”“我爱你,因为你踏实勤奋,而我却如此浮躁”。另外,在用这三个字结束争吵时,我们想要表达的是“我爱你,如果你完全像我的父亲那样包容我”“我爱你,如果你按照我的意愿去做”。
总之,我们的“我爱你”都是有条件的——你要满足我的需要。
当发现真相以后,我们开始把时间浪费在互相指责、争吵和埋怨上,并用激烈的语言控诉对方:“你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了!”此时,其实我们心底是在叫嚣:“为什么你和我想的不一样!”
其实,当我们梦想中的王子现出青蛙原形时,我们应该感觉到幸运,因为真正的王子是不会喜欢同为青蛙的我们。不过我们也是幸运的,接受现实,我们自己也不过就是青蛙而已。所以幸福的生活从真实地展现自己,接纳爱人的本来面目开始。
爱情是一场精心的算计
有一个女孩向我抱怨说,男朋友让她失望。原因是他们经常因为借不借钱,还不还钱的问题争吵。虽然数额不大,但对方的言语令她十分失望。如果只是世俗地看,我们会说,就这么点儿钱还借来借去,并纠结于还不还的问题,说明感情本身就有问题;或者我们还会有这样的评判:“男人怎么还向女人借钱”“这女人怎么如此心狠,不在关键时刻帮帮自己的男友”。
其实,一件事情要看到什么完全取决于每个人对自己经历的解读,我不想就钱应不应该“借”或者应不应该“还”来解读这件事。我真诚地希望你也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透,看看我们自己在亲密关系里都在做些什么?
其实,绝大多数的亲密关系,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都只是一场贪婪的交易。
在恋爱初期,我们会依照各种条件来给对方评分排序。总希望对方样样都比自己好,或者至少某一方面要比自己好,就算没有单项冠军,总分值也要比自己高。男女都一样,相同的评价体系,不同的评价标准而已。
男人的评价体系里总有对方的外貌和年龄,而女人的评价体系里总有对方的年薪和经济实力。如果要考虑婚姻伴侣,则需要在以上的评价体系里再增加若干项目。比如:女人的温柔、贤惠、持家、孝顺,男人的宽容、幽默、貌端体健。总之,无论在恋爱的哪个阶段,我们的内心都会不自觉地进行着“算计”,但这样的“算计”非常的隐蔽,我们很难发现,即使有所察觉,我们也羞于面对。尤其在我们一股脑儿扎进“爱情”这旋涡时,更会彻底地忘记我们的“算计”。
这也是为什么“恋爱蜜月期”我们会感觉非常美好的原因。在这段时间,我们堂而皇之地冠以爱情之名,头脑中的“算计”被荷尔蒙和多巴胺完全冲昏了。此刻,我们的头脑完全被身体内抑制不住的激素控制着,感觉所谓的评价体系也消失了,我们只知道爱这个人。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我们所有的恋爱标准,在遇到那个人之后,就都不见了。我们的评价体系真的没有了吗?不,它只是被所谓的“爱情”掩盖了。
在两个人的“恋爱蜜月期”,爱情就像是精致的粉底,可以遮掩住一张长满雀斑的脸。这个阶段,对方可能会告诉你:爱你的魅力,爱你的勤奋,爱你的宽厚。他羞于告诉你:爱你能给我提供稳定的生活,爱你能让我少奋斗十年,爱你能让我觉得出去有面子,爱你能让我的孩子改善基因。更没有意识到:我爱你,是因为有时候你冷落我的感觉,和小时候妈妈冷落我时是一样的;我爱你,是因为我只是需要一个人陪伴,我害怕孤独。
我们是如此贪婪——想要一辈子享用他的这些好、享用这份爱情。于是,我们信心满满地进入了权利争夺期。
我们不知道这个阶段什么时候会发生,只知道每段恋情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尽管我们不想面对,但我们必须要面对日益清晰的对方的赤裸灵魂。渐渐地,对方卸去了满足你期待的伪装,你也渐渐藏不住本性中的坏习惯。在彼此日渐清晰的坦诚相见下,双方都觉得自己“上当了”。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后,那些被我们扔到脑后的评价体系,一下子又冒了出来。即使对方还是初识他时的样子,可随着了解的增加,他的减分项多出了许多。随着争吵的增加,他的减分项越来越多,直到原有的分值被渐渐扣完。可没有人愿意承认,在恋爱中我们一直在给对方打分,只看到对方“怎么是这样的人”或者“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我们的“算计”被我们的失望所掩饰,被我们的心痛所掩盖。我们只是自顾自地沉迷于失恋的剧本中,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剧本的故事线是自己的“算计”。
甚至直到最后分手时,我们也是算计着对方根本就没有满足自己想要的一切。更别提在这场关系里,对方付出多少都在你心底里记着一本账,无论是物质的还是感情的。其实我们一直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吃亏。
可见,亲密关系是我们自私自利最好的投射地。但自私也有其正面的积极意义,完全看你自己怎么想。如果你的男友,为了和你在一起,虚报了他的收入——虚报是他的自私,可积极的意义是他为了想和你在一起。你发现后能不能看在他的动机上被他感动呢?
生而为人,很难无私。甚至可以说,人如果不自私,也无法成为夫妻。有哪个人不想从亲密关系中获得什么呢?只是,如果你能承认现实,面对自己,也就不会总是算计着要对方为自己付出更多一些了,也不会要求对方无条件地爱自己了。就像认识到自己本就是自私自利的一样,你也会更多地理解对方,有了理解也就没有了失望,也就真正接近了“爱”的本质。
放弃扮演感情里的受害者,尽早发现那个自私自利的自己,才是通向幸福生活的捷径。
“三个月死”的爱情魔咒
“你知道吗?这仿佛是一个魔咒。”玫玫用略显夸张的手势,在玻璃窗的反光下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她咬着嘴唇,牙部的动作牵连出眼角的细纹,虽然有落日的映射,但眼神仍略显暗淡。
“你说我是怎么回事?从高中到现在,除了初恋时间久一点,其他的都没超过三个多月,你说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那每一次让你结束一段恋情的都是什么原因呢?”
“都不一样啊。有的男人太自我了,到了三个月以后就暴露出来了;有的,跟别的女孩玩暧昧,被我踢出局;其实这些男人一开始我都很喜欢,但三个月后发现对方不是我最初喜欢的那个样子了。”玫玫翻着眼睛回忆着。
“或许是他们好的那些特质还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发现他们不好的那些方面让你无法忍受。”我补充道。
“对对对!就是这种感觉。不过最后分手基本上也不是我一个人做出来的决定,好像是两个人都觉得不合适了,于是就不了了之地分手了。你说现在的男人怎么就不能对感情坚定一点?”玫玫叹了口气,苦笑了一下。
已经32岁的玫玫,经历过六七段正式或非正式的恋爱,但都卡在了神奇的“三个月死”。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爱情的发展阶段,接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在爱情里有一个著名的“爱情三阶段”理论:刺激——价值——角色。
男女双方最初的吸引主要是基于“刺激”的信息,如年龄、身高、外貌等因素;接下来会进入“价值”的探讨阶段,包括做人做事的态度和信仰;随着感情的加深,最后会进入“角色”一致性融合的阶段,包括为人父母、事业、居家等方面的一致性。
随着阶段的发展,虽然两个人在一起的契合度越来越深,但分手的风险却一直存在。既然一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为什么我们总是在恋爱初期因看到优点而相爱,而在三个月后又由于缺点而分手呢?其实这和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它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这个实验。
请对有以下特点的人做出判断:
善妒、固执、挑剔、冲动、刻苦、聪明
你愿意让他做你的伴侣吗?答案是否定的,对吗?那再看一下下面这个人:
聪明、刻苦、冲动、挑剔、固执、善妒
印象好多了吧?这个人虽然不完美,但是他的聪明和上进吸引了你,是个不错的伴侣人选。可是问题在于,这两种描述只是以不同的顺序提供了相同的信息,发现了吗?
我们不用责怪自己当初知人知面不知心。只是由于一开始相互吸引的刺激,让我们只把目光聚焦在对方好的方面。但这并不代表那些不好的没有被我们看到,只是我们的潜意识选择了忽略而已。我们对人的初始判断会由于受首因效应和刻板印象的影响,忽略我们对其他信息的获取,但这种心理效应很难让我们不带偏见地去接受一个人的其他信息。
随着情侣间了解的深入,这些心理效应便慢慢失去了作用,此时我们便会发现更真实的对方。当然,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评判对方是否适合作为终身伴侣的可能性也比之前在首因效应的影响下更为客观。对于对方来说,也是一样的。
那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在发现更真实的对方后,就直接选择了放弃呢?
我曾经在一本心理学书籍上看到这样一个公式:
值得拥有的程度=吸引力×被接受的可能性
这条公式对任何恋爱中的情侣都适用。试想,如果你对一个男生从一开始的投入到三个月后的失望透顶,自然或多或少会有行为上的表现。当对方收到你的语言或非语言的“失望信息”后,也会相应地对自己做出评价。如果意识到自己被接受的可能性不大时,也许会主动放弃或者在行为上有所退缩用以保护自己。毕竟这个阶段大家都是在试探,每个人都对对方的反应极其敏感,在捕捉到任何信息后,都会本能地做出保护自己的反应。
针对“三个月魔咒”,我在这里给出两个建议。
第一,接纳差异。这不仅仅是大到信仰上的差异,小到一些鸡毛蒜皮的行为也需要保持这种心态——当你发现对方与你的节奏不匹配时,你对那份不匹配的接纳,比如,你认为男朋友应该每天给你打两个电话才是正常的表现,但你交往的这个男人就是喜欢两天才打一个电话,你不能单凭此点就做出这人值不值得交往的论断或者对他的人品做出某种论断,从而直接把对方“放弃”。其实在恋情中,更多的是放下自我,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当然,接纳差异不代表让你去更改自己的那部分差异,那样只是暂时的委曲求全而已。想想你自己坚持了那么多年的行为习惯和信念就这样去更改掉,多难为自己啊。即使现在改了让对方能接受了,也不知道它会在别的什么时候冒出来给你们的关系添堵,对伴侣也同样如此。所以,只需在共同的部分一起开心,保持住自己的差异部分,同时也接纳对方的差异部分,这样才会既快乐又不憋屈。
第二,给对方积极的肯定。许多人容易在关系深入后,就将自己的喜好都直接显现在脸上,甚至直接表达出来。从真实的角度来说,这没什么错。不过,谁也不会喜欢一个总是对自己挑毛病的人。说白了,要让别人喜欢你,你至少要多表达一些正向、积极的能量。比如真诚地赞美对方、认同对方、鼓励对方。
一个人如果被持续地发现身上的闪光点并因此被赞美,那么他整个人的状态就会变好,也会反过来更喜欢你。其实,当你持续地表达对对方的肯定时也是在表达对你们关系的肯定。另外,对方知道你对他的接受度一直在提高,也会自然对这份感情更有信心。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很多时候爱犯一个毛病,就是觉得对方的处理方式与我们不一样就是不对的。在这里,我只想套用一句电影台词:小孩子才讲对错。就算真的是对方不对,对于情侣之间来说,你只要给对方一个好的情绪就可以了。至于对错,这是社会要去教他的,你没有这个义务。
谁动了你的男友
有一位女孩在群里向我求助,她想知道男朋友送礼物多久回礼一次才合适。因为前一天晚上被闺密们“指点”过——指责她回礼太频繁不利于男人对她的珍惜。闺密们认为,恋爱期间要让男人付出相对多一些才是正确的相处方法。
不得不说,闺密们的这些说法在现代社会似乎是比较主流的说法,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当然,对于当事人来说是否妥当就另当别论了。只是问题并不在这里。这位女孩与她的闺密们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据说闺密们列出了很多对女孩男友不甚满意的地方(假设的确是站在了女孩的角度考虑)。这女孩大动肝火,并与她的闺密们发生了剧烈的争执,最后不欢而散。女孩来向我求助的同时,也严重地宣泄了对闺密们的不满,并且无助地表达了现在不知道应该怎么看待对男友的困惑。
我们在交友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我们一直视为知己的“闺密团”对自己的男友有诸多挑剔。虽说旁观者清,有闺密们在也能多几双火眼金睛,但有时闺密们的几句话却让我们非常难受。她们总是犀利地指出男友的问题,接着我们会向闺密们反击,然后立志用自己的浪漫爱情去堵住她们的嘴。我想说,这也许是个完美的结局。
但很多女孩,也许会因为闺密们的直言,无意识地进入审问男友的状态。尽管她表面上也在反驳闺密,也在誓死捍卫自己的爱情,可自己的信念却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动摇了。“这样的他到底值不值得我爱”的问题也会渗透到日后两人的交往中。如果心心念念到男友的举手投足,一个微笑都要质疑的地步,总有一天会“心想事成”——让这个男人成为不值得我爱的人。
那么在这样的故事中,到底是谁“动”了你的男友呢?
我经常会给她们举这样的例子,如果我对范冰冰说:“你怎么长这么丑!”范爷会如何回应我呢?她可能一笑而过,认为我脑子进水了,不再理我,对不对?但如果我这句话是对一个本身资质就很普通且因此也不怎么自信的女孩说,她会有什么反应呢?可能我的这句话就成了夜夜纠缠她的“恶梦”,接着我也可能被她拉黑。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的话对一个本身不存在的问题构不成攻击。但对于后者,我指出了对方的软肋,使得对方会感觉受到了攻击。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本身没有伤,也就不会有伤害。所以,到底是“谁”动了你的男友呢?
我们本身就对身边的这个人充满了多多少少的怀疑,外界的一切声音只是一面回音板,将这些你心底的质疑又反馈给了你,而你还要举起锤子把回音板给砸了。其实,除了闺密,还有我们的父母、同事、朋友。如果你心底对这份感情本身就有质疑,任何人以回音板的形象出现时都可能把你的男友给“动”了。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简单地贴个标签说,这个是自信的缺乏。再进一步说,就是一种不自爱的表现。相信经常会因旁人对自己亲密爱人的微词起反感和质疑的人来说,他在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其他方面,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于是,“别人的意见”渐渐就主宰了他们的生活。
我们经常说,女人要懂得爱自己,其实爱自己的前提就是自信。自信是一种力量感的体现,当一个人力量感不足时,她会期待甚至要求周围的其他人、事、物都按照她的想法和规则存在,若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便会大发雷霆;相反,当一个人自我力量充足时,她便会无惧于外在事物对自我的冲击。自信是信赖自己有能力实现所追求目标的一种内在价值,当自己越有能力时也就会越爱自己。越来越多的自信,就会带来越来越多的自爱。
那如何增强自信呢?自信的基础是能力,但是能力必须经过肯定才能变成自信。中国人的成长环境普遍缺乏肯定,尤其是在我们父母那里,我们没有学会关于“爱的肯定”。既然这样,大家就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在“爱”里去讨要那份肯定。听上去,这好像是一条悖论,因为往往你越是要向外讨就越是得不到,就像上面例子中的那位女孩一样。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爱中不依赖外力来练习,而是与亲密伴侣来练习彼此对爱的肯定。
自信的练习,并不是让我们变得麻木甚至逃避不去看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彼此依然能接纳和包容,不让它们干扰到我们之间的爱情。如果能经历这些,你就可以在培养爱的能力的正确道路上前行。
对此,我给案例中女孩的建议是:
第一,如果你的闺密都是未婚并且单身,建议你少与她们谈论或者不向她们请教关于两人相处的问题。可以向已经结婚多年并且家庭幸福的朋友请教,相信他们的建议会让你有不同的思路。
第二,当内心的质疑声升起时,去听听那个声音,是不是一直以来也是你自己的担心和恐惧。是的话,就坦诚地把这份担心温柔地拿出来和男友摊牌。当然,你的那份担心和恐惧也许只是你自己内心世界的投射而已,那是你自己的东西。与男友无关。如果不幸被你说中而男友也因此勃然大怒的话,那就看看你能不能去接纳那个真正的男友了。
第三,多在生活中给自己积极的暗示。爱的能力不是一天习得的,需要彼此互相支持、鼓励。比爱情珍贵的不是你们两个人之间互赠的礼物,而是你们在一起坚定走下去的信心。
有多少讨好就有多少攻击
确定要写这个题目,原本是因为最近手头的几个个案给我的启示。让人难过的是,我在自己的工作白板上写下这个题目的两天后,上海当地爆出了这样一条新闻:一男子手持玫瑰花向女子求爱,被拒后拔刀将其捅死。而当天下午我就收到了被害人是我一位朋友的消息。当时,我足足懵了好几个小时。网上的新闻里放上了当天的监控录像,能看得见这个满脸堆笑的男人手捧着玫瑰向我朋友走去。而当她拒绝并径直转身后,这个男人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匕首直接从背后刺向了她,连着好几刀。这段录像反复地重播着,也像匕首一样插在了我的心上。
玫瑰,匕首;讨好,攻击。
只是一个转身的距离。
我最近的一位来访者,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她在童年时因为父母离异而跟着父亲生活,虽然父亲也是爱她的,但似乎更爱她的后妈,偏偏她的后妈就是我们概念中的那种“后妈”。于是小小的她,为了生存,只能做她后妈要求下的所有的事情。可以想象,在中国的农村,一个十岁的小姑娘在呵斥甚至凌辱中承包了家里的大部分农活,只为了换取一日三餐的情景。但这个姑娘一直不敢有任何的反抗。相反,在她的描述中,自己的父亲和后妈都觉得她是个很安静的姑娘,亲戚邻居都以懂事来形容她。姑娘长大结婚后,十年的婚姻,过得痛苦不堪。从一开始的琴瑟和谐,到老公的一次次出轨和家暴,再到老公彻底的冷暴力,她已经绝望到了底谷。
“我对他真的很好,他不应该这样对我的。”她只有32岁,却过得像40岁。
“你做了什么?他做了什么?”我看见她眼里悲伤的回忆。
“你知道吗?他第一次出轨,我二话不说就原谅了他。”
“你是说,你连愤怒都没有,你也没有指责和怪罪他?”
“完全没有。他跟我坦白后,我什么也没说。我想总要维护他的面子啊,就不跟他计较了,我应该包容他。可是后来,他越来越频繁地出轨,甚至经常不回家。有一次,我就突然向他吼叫,结果他就打了我。为了孩子,他做什么事情我都包容他,让着他,但只要我脸上有一点儿不开心,他就会继续打我。你看,这都是他最近打我的伤。”
“你现在怎么考虑你们之间的关系?”
“我为他做了太多了。我是别人眼里的好妻子、好妈妈,他做什么我都忍着不吵。我对他这么好他还要打我!我现在只想,只想……”
“你想离婚?”我试着读出她想说的话。
“不。”她抿了抿嘴,顿了一下,说,“我想杀了他。”
我想,她想杀的应该不只是她的老公,还有她的后妈,甚至她的亲生父亲。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弱小无助,需要外界的帮助才能成长。但我们的父母可能并不是理想中的父母,他们或忙于事业或偏心其他子女,甚至就像这位来访者的父母一样,还要对她进行掠夺。可是我们无法改变,为了生存,只能选择讨好。轻则为了迎合父母,他们喜欢好成绩,因为这可以让他们在人前炫耀。因此,我们压抑自己想玩的心努力去获得好成绩,为了求得关注,我们不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愤怒只能处处扮演着乖孩子;重则委曲求全,就像这个来访者。
最初我们只是为了生存,但时间久了,这就成了一张面具,死死地戴在了自己的脸上成为自己。关键是,自己也已经不记得有这张面具了。于是,面对朋友、同事、领导时我们都一直用这张脸。
这是一张充满讨好的脸。自己的愤怒、恐惧和那些委屈都在这张脸下面。但即使如此,自己依然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就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我如果不讨好别人,就会感到别人不爱我;但我的讨好,却又会让别人越来越看不起我;可有一天我实在受不了了,我把压抑在心底的愤怒真的吼了出来,而别人就会逃走;我太担心别人会抛弃我了,这种担心让我不得不重新戴起我讨好的面具,立刻跪在别人面前祈求他能对我好一点。可这只是新一轮悲剧的开始。
几十年来形成的讨好模式,如果不去勇敢地看见并打破它,只会让你自己变得越来越有攻击性。若你继续压抑那份攻击性,又将其转化成原来的讨好模式,那只是在酝酿新一轮的攻击而已。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那可能是我们的生存方式,但我们已经是成人了,不能让这个模式继续在身上操控着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不但要看见自己的攻击性,还要看见自己的攻击性后面所隐藏的愤怒,并去恰当地把它释放出来。如果你心里有大量的愤怒,感知到你的愤怒,合理地表达你的愤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此外,我还想说,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如果他是你的朋友或是一位追求者,请你在意识到彼此不合适的时候,及早地与他保持距离。也许你的善良会让他有过度的依赖和幻想,当你一旦被对方幻想成“理想父母”的替身时,你也可能要为他父母曾经犯下的错而埋单。如果你的家人或伴侣是这样的人,请你用你的善良去发现那个“受伤的小孩”,用你的爱去抚平他曾经受伤的心灵,并且陪伴他慢慢建立边界、鼓励他勇敢对你说“不”,帮助他建立起成人的模式,这才是对他真正的爱。
学会爱,才能得到爱
“唉哟,感冒了多喝点水。”小A一边对着镜子涂口红,一边在微信上写下了这句话,她没有心思等到对方的回复,就关掉了这个对话框。接着,她皱起了眉,在自己的大学同学群里看到几个妈妈在谈论宝宝的教育问题。于是她开始摇着头打着字:“你们这些当妈的,就是太焦虑,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要好好开发孩子的自然天性,而不是天天耗费在奥数、英语和其他加分技能上!”然后把手机往桌上一扔。糟糕!她看了看手表,闺密的婚礼她已经迟到一个小时了,匆匆收拾东西冲出办公室。迎面撞倒了正在打扫卫生的阿姨,连忙把阿姨扶起来,再三道歉后出了门。
“你为什么说我没有爱?”小A坐在我对面,双目喷火。
“你有吗?”我微笑地迎接她的怒火。
“你看我关心我朋友的身体情况,关心那些宝妈们别被焦虑的妈妈带偏了,我对搞清洁的阿姨都很关心体贴啊!我哪里没有爱了?”怒火已经蔓延到了我的边界。
“感冒多喝水这种常识你不说对方一个成年人能不知道吗?你没做过妈妈能体会当妈妈面对孩子种种问题时的焦虑吗?你能体会在中国当家长的无路可选的那种无助吗?好朋友的婚礼不应该早早就去帮忙,或者至少应该为她高兴地准时到场吗?撞倒了阿姨,然后把人家扶起来只能说明你善良,如果阿姨无家可归你把人家带回家住那才是有爱的表现。”
小A鼓着嘴,满眼的倔强:“那什么是爱?”
之所以能有上面的对话,是基于我对她的了解。而类似小A这样的情况,在剩男剩女中大有人在。很多人都在聊天中抱怨着:不知道见了多少人,就是找不到感觉;身边的人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谁都不合适;相亲前先看房产证、行驶证、学历证,结果还是能碰上人渣;经常把“XX婊”放在嘴上,横竖看不惯比自己有异性缘的同类。
眼熟吗?你是否也是其中的一位呢?如果是,我只能告诉你:再这样下去,没人会爱你,你也不值得被爱,原因是你自己没有爱。
什么是爱?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吃过苹果,他会问:“苹果是什么?”所以不知道爱是什么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本身就没有得到过爱或者足够的爱。但这个人在出生的时候,身上的爱是完整的,让他缺爱的只是因为父母不懂得什么是爱造成的。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从小到大的经历中,我们的脑海中无数次闪过这样的念头:他们是我的父母吗?我是不是他们捡来的?或者我也是被收养的?而当我们产生这样念头的时候,父母便会以爱的名义来“收拾”我们,他们嘴上说:“我是为你好!”但满脸写着对我们的愤怒,只是因为一丁点儿的小事情。可是我们无力抗争,只能卑微地低下头——在接受了父母愤怒表达的同时也丧失了爱的能力。
于是,我们学会了必须不做一些事情父母才会不愤怒,我们再去做一些事情父母才会高兴。而父母不会因为我本身这个人什么都不做而来爱我,因为我这个人本身并不值得得到他们的爱。
所以学习爱,需要环境的滋养。如果母亲有对父亲的爱,父亲用他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他们再共同爱着眼前的这个孩子,那这个孩子从小就能学会爱,并将这份自小就习得的爱有力量地回馈给身边的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学会“走心地爱”呢?
第一,就是要认识到自己缺爱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然后努力跳出这个怪圈。比如当你看见母亲对父亲埋怨、挑剔时,记住那个画面。在自己面对男友埋怨、挑剔时,想想妈妈的样子,然后立即对自己喊停。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做一些与妈妈不一样的处理方式,比如,温柔地表达你的情绪。
同时,学会主动付出爱。找一个生活幸福美满的家庭,观察和学习他们在生活中爱的表达和互相滋养的共性,学习他们如何对对方真真切切地付出爱,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敞开心扉,主动对朋友付出关爱,朋友生病,如果需要就去帮忙,朋友有困扰时,设身处地地站在他的立场感受他的痛苦,而不是高高挂起地教导;如果觉得无处可学,可以去养老院做义工,在互动中学会给予爱。
第二,常怀感恩之心,不去计较自己爱的付出。如果给予是为了换取获得,那只是在做生意。抱着这样心态的人,可能对方也在做着相同的事,那你仍然不能得到爱。对任何形式的回报都去感谢——等到你开始感谢你老板每个月发薪水给你;感谢同事偶尔的小小帮助;感谢路人的一个礼貌性的微笑。时时感谢之余,爱就会成为自然的回报。这时爱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不做作地发生。
第三,给自己足够的爱,不期待完美的男人或女人。要求完美的人是非常不可爱的人,得到的也是对方要求完美地对他,在这种互动下爱的力量自然无法流动起来。想想我们现在每天置身于污染的空气环境下,你也不会说:“只有空气干净了,我才去呼吸。”一个对自己充满爱的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会有爱,就像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呼吸一样。
很多人宁愿在电脑前抱怨得不到爱人,却从不去检讨自己是否付出过爱。不管你相不相信,得到爱的法则只有一条:你要先学会付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