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癌前革命
5641200000004

第4章 癌症认识革命:专家解读癌症新视点 (2)

前面说过,癌症只不过是慢性病的一种,那么为何癌症的死亡率还居高不下呢?原因在于,在医学不发达的100年前,人们得了癌症无法医治,因此只能接受死亡的结果,于是在人们心里就会形成一种观念——癌症等于死亡。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大多数癌症其实并不一定能剥夺人的生命,因癌死亡的人有许多是因为恐惧而死的。当癌症患者的精神坍塌的时候,任何灵丹妙药都无济于事。还有许多患者死于过度治疗,有些患者或其家属在癌症面前,采取了与癌症不共戴天的态度,在治疗上总是追求“先进”,用最好的仪器检查,用最好的药化疗……结果癌细胞没全部杀死,人却已经不行了。

事实上,癌症不是绝症,更不等于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已有三分之一的癌症能治好,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治疗来延长寿命。能够有这样的防治效果的疾病,怎么能被称为不治之症呢?可以说,癌症并不比其他疾病更可怕,没有必要谈癌色变。

那么,如何与癌共舞,谱写生命的胜利篇章呢?对癌症患者来说,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与癌共舞”,才能带癌生存,甚至活到天年。

与癌共舞,是使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尤其是对晚期患者来说,如果手术、放化疗后出现了复发或转移,那么其生存期一般在3个月到1年之间。但是如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甚至在西医“山穷水尽“的时候及时服用中药,那么这很有可能成为能与癌细胞抗衡的一种力量,使病情“柳暗花明”。

与癌共舞,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一般来讲,西药治标不治本,而中药是标本兼治,因此晚期癌症患者或者转移、复发者,可以采用中医来治疗。一方面控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另一方面可调整身体出现的种种不适,就像打仗一样,一边可以控制癌细胞这个敌人,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战斗力。

与癌共舞,不能把癌症当做心理负担而对它耿耿于怀。不能盯着各种化验指标不放,而应看到,服药一年或几年以来,肿块增长不大、没有变化甚至缩小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这就是胜利。

总之,与癌共舞,就是讲究一个平衡。与其穷追猛打,最后与癌症同归于尽,不如与癌症握手言和,互不干扰。要掌握好这个平衡,就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还应该注意规律生活、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等,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后面的章节里会详细介绍,在此不赘言。

癌症转移和复发:离“绝境”还有十万八千里

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最难对付的要属癌症的转移和复发了。不管是患者,还是患者家属,当癌症出现转移、复发的时候,都是最容易放弃的时候。而医生面对这种患者,一般也会作出“生存期预测”。事实上,即使癌症已经发生转移或复发,都远没有到“绝境”,患者和家属如果选择放弃,那么无疑使自己走上“绝境”。而医生作出的生存期预测也未必是准确的,曾经有一位胃癌晚期患者,医生预测他的生命只剩下3个月了,他偏不信。或许是强烈的求生意志吓退了癌魔,5年后,医生见到他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曾被自己预测只剩下3个月生命的人,现在不仅活着,而且活得比5年前还好!因此,只要不放弃,癌症的转移和复发也可以离“绝境”十万八千里。那么,应该怎样预防癌症的转移和复发呢?

先来看看癌症是怎么转移的。癌细胞之间的粘连性不强,比较松散,在癌症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有些时候肿瘤会被按摩、挤压甚至挑刺,这些外力容易造成癌细胞从瘤体脱落而发生转移。还有的患者偏爱民间偏方,对肿瘤进行外敷或冷敷、热敷,结果适得其反,使肿瘤增大、溃烂,这也容易发生转移。因此,要预防癌症转移,以上两方面也要注意。

癌症的复发是医学上常见的现象,但还是有办法防止癌症复发的。要降低癌症复发的可能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治疗原发癌,在病情得到控制后还要继续坚持抗复发的治疗。对于早期癌症来讲,是完全可以有效避免复发的。对于晚期癌症来讲,虽然做到彻底清除不太可能,但是,在进行完一次正规治疗后,一定要抓紧时间,采用中西结合办法进行抗复发治疗,抑制残留在体内的癌细胞,使癌症失去再次兴风作浪的可能。一般来讲,癌症经过临床治疗使症状消失后,抗复发治疗至少需要坚持5年以上。

在抗击癌症转移和复发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一些与癌症相关的慢性病。应该特别注意的是,静养并不是癌症患者康复的最佳选择,而应在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此外,癌症患者要尽量避免精神刺激,患者家属要尽量让病人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出现长期、过度的精神紧张。患者平时要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定期到医院检查,如果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或者原来的病灶部位出现新生肿物、结节、破溃等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应该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千万不可耽搁。

只要正确预防,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癌症的转移和复发,从而与“绝境”保持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癌症到底是怎么找上我们的

许多癌症患者在被检查出患有癌症的时候,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家人、朋友、同事等,都与我生存在同样的环境下,甚至吃同样的食物,为什么他们都很健康,而我却得了癌症呢?”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要从患癌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看。

从内因来讲,以下5种因素容易使人患癌:

1.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部队一样,对癌症起着监视、消灭、清除的作用。当一个人的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时,一旦癌细胞出现,它就会识别并消灭这些癌细胞,从而及时阻止癌症的发生。而当一个人免疫力下降,免疫系统出现了缺陷,癌细胞就会趁机兴风作浪,此时免疫系统没有足够的“兵力”阻止癌症的进攻,于是癌症就发生了。

2.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身体内的营养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除了偏食等人为嗜好造成营养异常之外,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也会造成体内营养失衡,从而造成免疫力下降,给癌症留下可乘之机。

3.吸烟。个人生活中的致癌物质,香烟首当其冲,因为三分之一的癌症发生与吸烟有关。除饮食因素外,各种不良生活习惯中,吸烟是与肺癌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吸烟年限越长,吸烟量越多,患肺癌率越高。被动吸烟也容易患肺癌,尤其对18岁以下的青少年,被动吸烟的影响相对要大些。纸烟中含有各种致癌物质,苯并芘为主要的致癌物质。烤焦过熟的物质有高度致癌性,一天吸两包烟的人,相当于吸入0.5克有毒的烧焦物质。在吸烟者的尿中能够测到致癌物。

4.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乐观的患者比悲观的患者活得更长久,而且乐观患者比悲观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这说明情绪和癌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知,不良情绪可称为癌症的催化剂,许多癌症患者就是在遭受重大的创伤或者长期郁闷、精神压抑的情况下患上癌症的,性格开朗、乐观的人很少患癌。

5.有些癌症具有家族性,研究发现,鼻咽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肺癌、白血病等有多代连续高发的情况。家族性癌的相像让人们相信肿瘤发病存在遗传因素的影响,这自然让使人想到要到遗传物质——基因中去寻找答案。

肿瘤发生的外因主要有3个:

1.物理因素。长期接触放射线,紫外线,各种有害粉尘,有害金属等物质的人,其患癌的可能性远远高出不接触上述物质的人。例如,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造成的癌患。

2.化学因素。亚硝胺、黄曲霉菌素、苯并芘是三大强致癌剂。此外,目前已经确定了30多种化学物质具有致癌性。

3.生物因素。主要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癌症,例如,肝癌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胃癌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而引起子宫癌的罪魁祸首是乳头状瘤病毒,EB病毒则会引起鼻咽癌。

以上就是癌症发生的内因和外因,回到本节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患癌,而有的人健康,例如,吸烟喝酒的人很多,为什么有的人患癌而有的人不患癌呢?这是因为,内因是癌症发生的基础,外因是致癌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同样的环境下,癌症的发生因人而异。

中医里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我们在防癌的时候,如果实在不能改变外界环境,那么一定要做好内因上的防控,这才是最有效的防癌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