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癌前革命
5641200000003

第3章 癌症认识革命:专家解读癌症新视点 (1)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大多数人对癌症有一种恐惧和不安,因为他们都认为癌症等于死亡。其实,癌症只是慢性病,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防、可治、可控,我们大可不必因此而失去生活的信心,只要我们与癌症和平共处,通过正确的预防性治疗和多环节干预,就能有效阻止或缓解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甚至能将癌症治愈。

关爱生命,从了解癌症开始

癌症,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名字,一个令人避之而不及的词语,一个在人间肆虐横行的恶魔,一个人类挥之不去的阴影。癌症确确实实是个可怕的字眼,因为它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超级杀手。据美国媒体2007年12月18日报道,美国癌症协会最新公布的一份全球癌症调查报告显示, 2007年估计有760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超过2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曾在日内瓦警告说,到2020年,全球每年的癌症死亡人数可能增加一倍,未来10年中会有更多的人死于癌症,而且发展中国家未来面临的癌症防治形势将会越来越严峻。据预测,未来10年内,全球约有70%的新增癌症病例将出现在发展中国家。WHO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癌症死亡人数高于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死亡人数的总和。

与全球癌症发生的严峻形势相同,在我国从近几年开始,癌症已占据死因的首位,卫生部在一项统计报告中说:“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那么到底癌症是什么呢?其实,癌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恶性肿瘤,肿瘤是一种细胞的异常增生,和正常细胞相比,不管是结构、功能,还是代谢都是异常的,而且具有超常的增生能力,这种增生和整个机体的运作是相违背的。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肿瘤在生物学特征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对机体的影响和危害也有所不同。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小,易于治疗,疗效好;恶性肿瘤对人体危害大,治疗措施复杂,疗效差。

癌细胞一旦在人体内产生,就会异常迅速、毫无规律地增长和繁殖,且不受约束和控制,最终形成组织团体。人体内的营养成分会不断地被它夺取,还不得不承受它所产生的毒素带来的危害。癌细胞还能浸润蔓延,侵袭周围的细胞和组织,以惊人的速度扩散转移,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最终危及人们宝贵的生命。

目前发现的癌症有200多种,常见的癌症有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白血病、宫颈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形成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不像感冒那样在短时间内就会表现出征兆,它的潜伏期可能会是几十年,但是到了晚期,发展就会非常迅速,甚至几个月就可能夺去人的生命。因此,无论是防癌还是治癌,都要抓紧一个“早”字。

每个人体内都有癌基因

有人说,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有的人得了癌症是因为癌症细胞发展起来了,没得癌症的就是身体状况较好,癌症细胞没有发展起来。其实这样说是不科学的,因为只要在人体内检查出了癌细胞,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人患上了癌症。照这样的说法,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那岂不是每个人都成了癌症患者?

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而是每个人体内都有癌基因,我们把它们叫做原癌基因。这些基因原本是正常基因,但是如果它们被激活,就会把正常的细胞转化成癌细胞。但是,癌细胞发展壮大成癌症需要漫长的时间,几年甚至几十年不等。不仅如此,人体内还有抗癌基因(也叫抑癌基因),迄今为止,已经有20余种抗癌基因被鉴定或克隆出来。这些抗癌基因还对人体细胞的活动情况起着监控的作用。因此,癌症要想发展起来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那么,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患癌症呢?当原本是正常基因的原癌基因发生结构上的变异或者表达上的失控时,正常细胞就会恶变成癌细胞。正常情况下,抗癌基因会进行调控,使人体恢复正常。但是如果抗癌基因失灵了,癌细胞就会越来越多,直到聚集成肉眼可见的癌肿。

由此可见,癌基因并不可怕,它本是正常基因。这也给癌症治疗的医学研究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正如有学者推测的那样:“细胞的恶变具有潜在的可逆性。”也就是说,既然癌基因是正常基因,它的失常使正常细胞恶变成癌细胞,那么也很可能用某种方法影响这些基因的调控,使癌细胞转变成正常细胞。

像对付慢性病那样对付癌症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癌症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写在同一张纸板上,然后问参加测试的人:在这些疾病中,哪种疾病最让你感到恐惧?结果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癌症。可见在人们的观念里,癌症可谓是摧残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恶魔。

那么,如果现在权威医生告诉你,癌症也只是慢性病的一种,它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防、可控甚至可治,那你对癌症的恐惧程度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在治疗疾病的研究中,观念的转变往往比研究出一种新的药物具有更大的价值。尤其是对待癌症的态度,直接决定着癌症患者的生存期长短和生活质量好坏。

传统的治癌观念认为,癌症是我们的敌人,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与癌症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于是,人们发明了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期望能把癌症彻底地消灭,但结果并未使人如愿以偿,化疗、放疗等方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毫不客气地杀死了体内的正常细胞。随后,残余的癌细胞在人体这个“战后废墟”上重生,甚至因为对化疗药物有了抗药性而更加猖獗,而人体却再也没有能力承受化疗、放疗等治疗,于是也就与癌症“同归于尽”了。

所幸的是,近几年来,医学界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已经转变了原有的观念,那就是把癌症当成一种慢性病来治。在患上癌症这种慢性病之后,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不是一定要把癌细胞杀死。加上医学的发展,癌症的治疗更具针对性,不仅有助于控制疯狂扩散的癌细胞,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细胞不受损害。

把癌症看做慢性病,乳腺癌的防治就是一个典范。目前已经有许多药物可以用来治疗乳腺癌,比治疗其他癌症的药物要多一些,而且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这样也就为延长生存期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此外,如果癌症患者在心理上能有这样的观念:我得的不是绝症,只是一种名叫癌症的慢性病,那么对治疗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们知道了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就要明确下面两种意义:

第一,癌症的发病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形象地说,我们所看到的癌症问题只是冰山的一角,下边还有很大的一块,例如,比喻为一场戏,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最后一幕,已经是尾声,没有看到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既然已经认识到癌症的发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应该重视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第二,让癌症像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得到抑制,甚至让自己与癌症和平共处很多年。现在就有很多癌症患者,可以带癌生存几十年,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癌症和平共处,像对待慢性病一样对待它就可以了。

与癌共舞,我们可以带癌步入天年

“十个癌症九个埋,治好的那个不是癌”,这句话是人们高度恐癌心理的真实写照。在老百姓心中,一旦得了癌症,似乎就没有生的可能了,癌症等同于“死刑缓期执行”,而癌症转移等同于“不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