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
5630400000033

第33章 心生欢喜,幸福朵朵开—星云大师谈幸福(1)

?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

一粒微尘,也饱含了幸福的味道

【智慧分享】

星云大师十分推崇“小”的意义:“小,不一定无用,小的威力奇大无比。所以,小人物不要自怨自艾,不要感叹自己的渺小。小小的星火可以燎原,人都有一颗小小的心灵,只要发心立愿,成佛都可以,人间事还有什么是不可为的呢?”

即使只是阳光下一粒小小的尘埃,也能够拥有最美丽的飞翔姿态,应该让每一次的飞翔,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释放出幸福的味道。

【人生道场】

你见过在阳光下飞扬的尘埃吗?

你见过屋檐上滴滴答答落下的水珠吗?

你见过在地上爬来爬去的蝼蚁吗?

与这茫茫宇宙相比,它们太过微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它们却往往能够创造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迹。

尘埃汇聚,可成千年古堡;水滴虽小,足以穿石;蝼蚁卑微,却能溃堤。

这样的生命,难道不值得我们仰视?这样的生命,难道不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自信与自尊?

有个人为南阳慧忠国师做了二十年侍者,慧忠国师看他一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所以想要对他有所报答,帮助他早日开悟。

有一天,慧忠国师像往常一样喊道:“侍者!”

侍者听到国师叫他,以为慧忠国师有什么事要他帮忙,于是立刻回答道:“国师!要我做什么事吗?”

国师听到他这样的回答,感到无可奈何,说道:“没什么要你做的!”

过了一会儿,国师又喊道:“侍者!”侍者又是和第一次一样的回答。

慧忠国师又回答他道:“没什么事要你做!”这样反复了几次以后,国师喊道:“佛祖!佛祖!”

侍者听到慧忠国师这样喊,感到非常不解,于是问道:“国师!您在叫谁呀?”

国师看他愚笨,万般无奈地启示他道:“我叫的就是你呀!”

侍者仍然不明白地说道:“国师,我不是佛祖,而是你的侍者呀!你糊涂了吗?”

慧忠国师看他如此不可教化,便说道:“不是我不想提拔你,实在是你太辜负我了呀!”

侍者回答道:“国师!不管到什么时候,我永远都不会辜负你,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侍者,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慧忠的目光暗了下去。有的人为什么只会应声、被动,进退都跟着别人走,不会想到自己的存在?难道他不能感觉自己的心魂,接触自己真正的生命吗?

慧忠国师道:“还说不辜负我,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我的良苦用心你完全不明白。你只承认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认自己是佛祖。佛祖与众生其实并没有区别,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众生不承认自己是佛祖。实在是太遗憾了!”

慧忠国师一片苦心,他的侍者却不明白,真是可惜。他能够二十年如一日虔诚侍奉自己尊重的禅师,却从没有正确审视过自己的价值。

在星云大师眼里,做人,认识世界是必要的,而认识自己则更为重要。

这就好比三兽渡河,足有深浅,但水无深浅;三鸟飞空,迹有远近,但空无远近。因此,任何人都不要把神仙看得太虚幻高远,更不必妄自菲薄。

【星云开示】

一扇小小的窗户,可以射进阳光;一颗小小的星星,可以照亮夜空;一朵小小的花朵,可以满室芬芳;一件小小的善行,可以扭转命运;一点小小的微笑,可以传达情意;一句小小的慰言,可以安慰苦难。

追逐的过程是最幸福的时刻

【智慧分享】

快乐的人生不在山珍海味,而在清和淡雅;不在盲目追求,而在真诚相待;不在别人的施舍,在自己的努力;不在遥远的未来,在当下的获得。追求快乐的人生不在于快乐二字,而在于快乐的过程。

【人生道场】

生是头,死是尾,中间的是过程,人生就是如此。不问来处,不问去处,只问今何处,才是现实。对于一个人来说,从胎儿,婴儿,孩童,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是这个过程诠释了生命的真谛,它包含了人活着的酸甜苦辣,凸显着人生得意的光芒和失意的暗淡。

人们苦苦追求,苦苦寻觅,只为了得到一个结果,但当你得到了那个果时,常会变得失望,反而是在争取的过程中,你尝遍了各种快乐和心酸,那种滋味才令人回味无穷。不要因为在人生过程中失去了那些得到的东西而忧心忡忡,因为已经得到,就不怕失去。否则,在你的不断为失去而感叹时,你会错过大好的时光,而说不定你错过的时光,会让你得到更好的事物。

有位孤独者倚靠着一棵树上晒太阳,他衣衫褴褛,神情委靡,不时有气无力地打着哈欠。

一位僧人由此经过,好奇地问道:“年轻人,如此好的阳光,如此难得的季节,你不去做你该做的事,懒懒散散地晒太阳,岂不辜负了大好时光?”

“唉!”孤独者叹了一口气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自己的躯壳外,我一无所有。我又何必去费心费力地做什么事呢?每天晒晒我的躯壳,就是我要做的所有的事了。”

“你没有家?”

“没有。与其承担家庭的负累,不如干脆没有。”孤独者说。

“你没有你的所爱?”

“没有,与其爱过之后便是恨,不如干脆不去爱。”

“你没有朋友?”

“没有。与其得到还会失去,不如干脆没有朋友。”

“你不想去赚钱?”

“不想。千金得来还复去,何必劳心费神动躯体?”

“噢。”僧人若有所思,“看来我得赶快帮你找根绳子。”

“找绳子干吗?”孤独者好奇地问。

“帮你自缢。”

“自缢?你叫我死?”孤独者惊诧道。

“对。人有生就有死,与其生了还会死去,不如干脆就不出生。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多余的,自缢而死,不是正合你的逻辑吗?”

孤独者无言以对。

“兰生幽谷,不为无人佩戴而不芬芳;月挂中天,不因暂满还缺而不自圆;桃李灼灼,不因秋节将至而不开花;江水奔腾,不以一去不返而拒东流。更何况是人呢?”僧人说完,拂袖而去。

人生是过程,这是一个最简单但又最不为人注意的错误。人生目标是我们永远的明天,我们的人生永远是今天,是此刻,是转瞬即逝的现在!

有目标的人是活得有意义的人,能看重人生本身这一过程并把握住过程的人是活得充实而真实的人。“没白活一辈子”,应该是目的和过程两方面都有质量。许多人活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没有得到人生过程的乐趣,没有享受人生,这是一种生命自觉与自省的缺乏。沉浮动静皆人生,体悟每种境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失沉浮皆是人生所获的赐予。

沉浮动静皆人生。如果我们总用一种效益坐标来判别人生的状况,前进为正,后退为负,上升为优,下沉为劣,那么,我们就永远不能读懂人生。所以星云大师才说,在追求的幸福的过程中,才是最幸福的。既然每个人的未来结果是相同,均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么还不如在追求一切的过程中好好享受,这才不枉在尘世走一遭。

【星云开示】

凡事顺遂并非等于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以平常心做非常人

【智慧分享】

平常心是一种透析世情、了悟人生的智能,能以平常心处世,自能“超然物外见真章”。

世路坎坷,最难的就是在颠簸中找到一颗平常心。

【人生道场】

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曾作《颂》诗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种怡然自得的心境,这种日日是好日的洒脱超逸,不正是星云大师所言的平常心吗?

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无为、无争、不贪、知足,保持对名利的淡泊心,对屈辱的忍耐心,对他人的仁爱心,做好每天当做之事,享受每一件事情带来的快乐,自然会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生活中永恒存在的挫折和痛苦,也自然能够获得更纯粹的幸福。

面对人生,我们要选择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心境,选择一种从容自在的人生态度,既要正视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做到宠辱不惊,也要正确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做到自在随意。

曾会学士与珊禅师是多年的好朋友。有一次学士外出,偶然遇到了雪窦禅师,于是他就写了封介绍信给雪窦,让他到灵隐寺去找珊禅师,告诉他珊禅师一定会照顾他的。雪窦禅师欣然接受,然后拜别,云游去了。

这一别就是3年。一次,曾会学士因为公事,来到了灵隐寺。他突然想起了3年前曾介绍过雪窦禅师来这里,于是便问珊禅师:“雪窦禅师现在怎么样了?”

珊禅师疑惑地说:“没有这个人呀!是不是搞错了?”

曾会学士说:“怎么会错呢?我亲自介绍他来的!”

珊禅师十分为难,派人在寺中的上千僧众中寻找了个遍,可是找了一上午,也没有找到这个人。

曾会学士说:“你还记得拿我介绍信的那个人吗?”

珊禅师摇摇头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你写的介绍信呀!”

珊禅师看学士那么着急想找到这个人,便和学士一起去找,可是找遍了每一个地方,就是不见雪窦禅师的踪影。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在一个很破的屋子的角落里找到了正在打坐的雪窦禅师。

曾会学士大喜地喊道:“雪窦禅师!”

雪窦见是曾会学士,也感到十分惊喜,他与珊禅师各自作礼。珊禅师一见雪窦禅师,就看出他将来一定会有不一般的造化。

各自寒暄了一阵,曾会学士问道:“3年前我亲笔写的介绍信你给丢了吗?为什么不给珊禅师看呢?害得你住这样的房子!”

雪窦禅师从衣袖里取出原封未动的介绍信还给曾会,说道:“我只是一个云游的和尚,没有什么渴求,为什么要请人介绍呢?”

雪窦禅师保持着这样的平常心: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不会被淹没,因而从未将自己置于某种特殊的位置。他保持着最本真的自我,也在这种平静与坦然中成就了非凡的人生价值。在雪窦禅师心中,自己只是一名云游僧,无欲也无求,挣脱世俗的诱惑,抛却名利的纷扰,虽默默无闻却终成正果。

很多人在春风得意时都容易喜形于色,在沾沾自喜中迷失自我。能够始终保持低调的行事作风的人却总是少数,他们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显山露水,却往往能在“不显不露中出头”,这才是智者的幸福哲学。

【星云开示】

星云大师认为,平常心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四点:

第一,失意事来,治之以忍;

第二,快心事来,处之以淡;

第三,荣宠事来,置之以让;

第四,怨恨事来,安之以退。

接受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幸福

【智慧分享】

真正幸福的人生,总是难以圆满。

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人生总是“一半一半”,在人生的乐、成、得、生中,包容不完美,才是真正完整的幸福。

【人生道场】

“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

白居易曾在《适意》中这样表达过自己对自由生命的向往之情。自古以来,失意的文人墨客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希望能在游玩嬉戏的清逸洒脱中陶冶性情,驱除烦恼。

闲来寄情山水,春鸟林间,秋蝉叶底,淙淙流水过竹林;四山如屏,烟霞无重数,荒径飞花桥自横。这般景象,可谓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