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找借口找方法
5539000000003

第3章

华东师大毕业的研究生小王对于新工作也丝毫没有新鲜感。“其实这份工作我已经做了两年,早就不新了。”原来,在签订录用合同之前,小王一直在单位实习,为了能留下,当时还是研三的他照样朝九晚六,和正式员工一样忙碌。“我感觉自己已经是‘职场老人’了,还落下了颈椎病的职业病。”小王一脸“沧桑”,他说自己经常焦虑、烦躁、没精神。

缺乏激情、厌倦工作是员工中普遍存在的状态。员工工作的动机有很多,有的人是为了施展才能,也有的人为了养家糊口,赚钱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人,一旦才能施展受限,或者当工作成为机械性的操作时,就会对工作感到厌倦。当然也有一类人没有职业目标,这样的人更容易产生倦怠感。对工作产生倦怠后,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职业状态。职业不是体验,更多的需要坚守;职业不需要复杂,更多的是重复;职业需要韧性、毅力、坚持。那些在职场中处处失利、事业上节节败退的人,用着各种“谎言”和“理由”搪塞自己事业的不如意,这是缺乏最基本的职业精神的表现,职业精神的缺失是各种借口的催化剂。现在的社会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既有能力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才。

德国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发源地,路德给德国人带来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天职”。在德语的Beruf(职业、天职)一词以及英语的Calling(职业、神谕)一词中,包含着宗教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务。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教徒来说,他做一样工作,生产一件产品,并不是为了工资、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务。可想而知,这与只是为了对得起所拿的那份工资相比,在工作态度的严谨与认真程度上会有多大的不同,制造出来的产品在品质上又会有多大的不同。在路德改革后的新教教义中,德国人的工厂就是教堂,他自己就是牧师,他的职业就是侍奉上帝,这一切成为“德国制造”的精神基础。路德及其后来路德教派的职业思想至少在三个层面上深刻地影响了德国人:

一是将工作视为神圣之事,并以虔诚的态度去从事;

二是尊重自然形成的分工与合作,不过分注重职业的形式;

三是安心于本职工作,有良好的职业精神。

正是凭借工作态度最好的工人、最好的分工与合作精神,以及最优秀的职业精神,德国产品后来居上,成为全世界精良产品的代名词。

职业精神与职业、员工共荣共生,职业精神是职业的脊梁。职业精神是职场中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体现在一个人的风貌和神态上,职业精神的失守会使人更习惯于找借口。

一个企业管理者说:“如果你能真正钉好一枚纽扣,这应该比你缝制出一件粗制滥造的衣服更有价值。”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自己的工作是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做好了你的工作。

职业精神其实就是对责任的坚持。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就背弃了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在枪林弹雨中报道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伦敦实况的美国著名记者爱德华·默罗说过:“我非天生爱冒险,只因那里有新闻。”“以新闻为己任,正是记者的职业精神。”正是对职业负责的精神让爱德华战胜了死亡的恐惧。具有职业精神的人值得我们敬仰。

沙特和中国表面上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支球队,一个是纯粹的技术流风格,一个走的是典型的欧洲整体化风格,但仔细分析一下,两支球队却有个相同点:最不具有职业精神。

两支球队在2004年世界杯预选赛首场比赛中的走势也惊人的一致,其战绩都是2∶2平。沙特在实力明显高于对手的情况下, 0∶1落后连入2球,在最后时刻又被追平。而中国队在被对手先进一球的情况下凭借郑智的点球和李金羽的破门顺利反超,眼看就要在家门口拿下比赛,不料在第88分钟被对手打进一球最终双方2∶2握手言和。虽然沙特2002年世界杯输给德国八个球,创下耻辱的纪录,中国队也同样三场比赛一球不进。从比赛内容来说,两支球队也总是不能保持90分钟的注意力,经常犯下极其业余的错误。但是,两支球队确确实实很少输给实力低于自己的球队,同样几乎从来没有战胜过实力强于自己的球队 (中国队近年来的战绩可以把几乎两字都省略掉),这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两支球队队员心理方面的散漫性。在面对实力低于自己的对手时,经常吊儿郎当,一旦落后,由于心理上的优势,又能焕发斗志, 但领先后又容易放松自己。

真正具有职业精神的球队在互相交锋的时候,虽然实力有高下,由于双方都能保持90分钟的注意力,这样,即使是实力较弱的球队也有机会在状态和运气的眷顾下获得领先,从而有相当大的机会利用对方的急躁将比分保持到终场。这也是日、韩、伊能够在和欧洲球队的比赛中获得一些胜利的原因所在。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所说的 “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的亮剑精神亦是一种职业精神。借此独立团才屡建奇功,在敌我力量悬殊、外界环境极度不利的情况下,披荆斩棘,开辟出了一条胜利之路;正是有这样的亮剑团体,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我们的民族才逾越重重障碍,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保卫了自己的国土。

时过境迁,李云龙的话依然铿锵有力地回响在每个想铸造奇迹、走向卓越的个人和团体的灵魂中。“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一个领导如果没有这种职业精神,遇到困难便会止步不前,被内心的恐惧摧毁,借口连篇,这样的人,如何成为团队的核心?一个员工如果没有这种职业精神,每逢挫折便会怨天尤人、互相推诿,在竞争对手的阴影下苟延残喘地挣扎着,这样的员工如何成为公司的脊梁?

在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有李云龙那种毅然亮剑的职业精神,面对困难,拿出当仁不让的勇气,主动去解决它。

把公司当板,不把公司当船:没有主人翁精神,就没有主观能动性

《这就是你的船》一书的作者迈克尔·阿伯拉肖夫原本是美国导弹驱逐舰本富尔德号的舰长。1997年6月,迈克尔·阿伯拉肖夫接管本富尔德号的时候,船上的士兵整天怨声载道,士气消沉,一些人想转换工作或工作地点,很多人甚至想赶紧退役。

但是两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本富尔德号成为美国的一支王牌驱逐舰。

迈克尔·阿伯拉肖夫用什么魔法使得本富尔德号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是什么让船上的士兵消除了借口和抱怨,开始踏踏实实地工作?

这一切仅仅只因为迈克尔的一句话:“这就是你的船。”

迈克尔对每个士兵说:“这就是你的船,所以你要对它负责。你是它的主人,你要让它变成最好的,你要与这艘船共命运,你要与这艘船上所有的官兵共命运。所有属于你的事,你都要自己来决定,你必须对你的行为负责。”

“这就是你的船”就成了本富尔德号的口号,也是士兵们的誓言和职责。所有的水兵都是本富尔德号的主人,管理好本富尔德号是他们的天职。

如果你是一艘船上的机械师或是大副,你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你是不是有责任和义务照顾好你的“本富尔德号”?不需要任何理由,因为这是你的船。同样,作为公司的一员,不管你是会计还是库管员,也不管你是技术开发人员还是职业经理,哪怕你仅仅是一名清洁工,你都必须和这艘船同舟共济,乘风破浪,驶向目的地。

公司是一条航行于惊涛骇浪中的船,老板是船长,员工是舵手,一旦上了这条船,老板和员工就都有着共同的前进方向,有着共同的目的地,船的命运就是所有人的命运。但现实社会中,一些员工把公司当做一块跳板,总是跳来跳去,寄希望于下一份工作之中,这样短暂的眼光与置身事外的态度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很多人认为,公司是老板的,自己只是替老板工作,工作得再好、再出色,得好处的还是老板。存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容易成为“按钮”式的员工,天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缺乏活力,有的甚至趁老板不在,没完没了地打私人电话,或无所事事地遐想。这种想法和这些做法无异于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在自毁前程。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杰克和他的伙伴们正在铁路工地上干活,突然遇见前来视察工作的老朋友韦伯斯,韦伯斯是铁路公司总裁。他们进行了愉快的交谈,然后热情告别。杰克的伙伴对他和总裁居然是朋友表示惊讶。杰克解释说,他们曾经一同开始为这条铁路工作。

大家更是好奇,就问杰克:“为什么你现在做着和以前一样的辛苦工作,而韦伯斯却成了总裁?”杰克很沮丧地说:“当年,我工作只是为了一小时不到两美元的薪水,而韦伯斯却是为了这条铁路而工作。”

杰克仅仅是为了钱而工作,而韦伯斯则是为了这条铁路而工作。人物命运的显著差别,都是缘起于主人翁意识的有无。而在坎坷的生活中,杰克式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总是寻找借口去抱怨、感叹。

公司就是你的船,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员工和老板是合作而不是对立。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应邀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生发表演讲的时候,提出以下的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看做自己开的一样,积极主动地工作,不找任何借口。”

赵亮高中毕业后随哥哥到南方打工。他和哥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赵亮很能干,做的活儿也精细,他看到别人丢弃的线头、碎布时会随手拾起来,留作备用,就好像这个公司是他自己开的一样。

一天夜里,暴风雨骤起,赵亮从床上爬起来,拿起手电筒就冲到暴风雨中。哥哥拦不住他,骂他是个傻蛋。

在露天仓库里,赵亮察看了一个又一个货堆,加固被大风掀起的篷布。这时候老板正好开车过来,只见赵亮已经成了一个水人儿。

当老板看到货物完好无损时,当场表示要给赵亮加薪。赵亮说:“不用了,我只是看看我缝补的篷布结不结实。再说,我就住在仓库旁边,顺便看看货物不过是举手之劳。”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如此有责任心,就让他到自己的另一个公司 当经理。

这个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学毕业生当业务员。赵亮的哥哥跑来,说:“给我弄个好差干干。”赵亮深知哥哥的个性,就说:“你不行。”哥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赵亮说:“也不行,因为你不会把它当成自己家的事干。”哥哥气得骂他:“真傻,这又不是你自己的公司!”临走时,哥哥说赵亮没良心,不料赵亮却说:“只有把公司当成是自己开的,才能把事情干好,才算有良心。”

几年后,由于工作出色,赵亮成了一家公司的总裁,而他哥哥却还在码头上替人缝补篷布。

公司的发展与每个员工的行动息息相关,每一个员工的辛勤努力都会为公司的进步与发展增添一分力量。作为企业的一员,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以主人翁的身份推进公司的发展。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像赵亮那样,把公司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公司无形当中便会产生强大的竞争力。大家会把所有可能的成本降低,包括信息的成本、合约的成本、监督的成本、实施的成本,都可以大幅度地下降;对于公司的发展,大家也能够献计献策;对自己的工作,也能够尽职尽责,这一切,都保证了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可以开心地在公司的业绩会上端起酒杯,我们就不会去寻找失败的借口,而能安心地接受老板对我们的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