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找借口找方法
5539000000004

第4章

公司像旅店,该敷衍就敷衍:不懂得敬业的人在内心埋下了借口的种子

有一个老建筑工人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共享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有一手好技术的老工人走,于是再三挽留,怎奈老工人已下定了决心。老板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工人答应了。

在建房过程中,大家都看得出来,老工人的心已不在工地上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全无往日水准,房子从里到外都明显地留有敷衍的痕迹。老板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房子建成后,把钥匙交给了老工人。

“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工人愣住了,羞愧难当。

老工人心中有多少悔意啊!他一生认认真真地建了多少好房子,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老工人也许此刻想的是若能敬业一点,那该多好,只不过,那又只是一个安慰他自己的借口而已。

老工人只是一时糊涂,但有不少员工却因为养成了敷衍、马虎的不良习惯,以及对手头工作应付了事的消极态度,导致一生都处于社会的底层,永远没有成功之日。当你工作不认真、不敬业时,你已经种下了借口的种子,当结果与预期有差距时,给出上司的种种说理是已经成熟的借口。考察一个人的品质,不需要听他太多的表白,你只要看他在工作中的表现就足够了。认真负责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应该成为每个人一生一世的追求。如果仅仅把公司当做是一处驿站,你便永远是匆匆的过客,而毫无收获。

敷衍工作的人,对工作懒懒散散,随时都在用“太过认真有什么意义和好处呢” 宽慰自己,日子长了就失去进取的决心和勇气,当困难到来的时候就六神无主了。

懂得敬业的人,对工作心存感激,没有任何借口,常常以一种难以想象的勇气去面对困难,常常以一种难以想象的毅力去支撑工作。只有让敬业精神永存心中,你才能在职场上获得长足发展,实现与公司的共同成长。敬业是人的天职,是荣誉的象征,唯有生命可以承载职业。

2000年初,王小利报名参加黑龙江电视台对阎庚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直播。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他觉得能到珠峰去采访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但是几天后,新闻部的一些同事集体看有关珠峰的电视片,画面里咆哮的风雪,艰难前进的攀登者,被风化了的登山者遗体,这些想象不到的画面让王小利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中,直播太难了,太多危险了。

从1959年到现在,已经有5名国内记者牺牲在珠峰,其中一个记者还没到珠峰大本营就因脑水肿而殉职。此前世界上只有日本NHK电视台在珠峰做过转播,但也只是对最后登顶进行直播。对阎庚华只身攀登珠峰进行全程报道,特别是现场直播,难度太大了。

历经艰难到达了营地,为了多拍点资料,王小利早晨6点就第一个起来了。收拾好摄像机,他就拍起了营地,从把摄像机扛到肩上这一刻起,直到11点直播结束,13公斤重的机器一直没有离开他的肩膀。就是在台里正常采访,连续扛5个小时机器的情况也不多,更何况是刚刚到达5200米这样高的地方。通过直播,阎庚华的情况和大本营的艰苦尽显银屏。直播结束后,所有的疲劳都被喜悦的泪水赶走。可第二天起床后,王小利就开始流鼻血,还发低烧。在大本营这样的高度,感冒也能夺去一个人的生命。联络官尼玛次仁说,小利昨天的工作量太大,疲劳过度,情况很危险,必须马上撤到安全的地方。但王小利却坚决要求留下,非要再坚持一天不可。

记者要报道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其中有平静的港湾,也不乏惊涛骇浪。如果他们总是想着危险、想着个人利益而退缩,新闻工作是绝对做不好的。在采访报道中,王小利以“新闻为己任”的敬业精神超过他心中其他一切想法。

敬业者的特点是拒绝任何借口,只有懂得兢兢业业的工作者才能永为第一。 克里蒙特·斯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表面上看你是为老板工作,实际上你为的还是你自己,因此,你应该对工作兢兢业业。

小泽征尔是日本裔的世界级指挥大师,他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从来都是兢兢业业。即便到了70多岁的时候,只要站到指挥台上,面对乐队,小泽征尔马上就精力充沛,充满激情,一点也不像一位超过70岁的老人。他十分善于调动乐手的情绪。“他有一双有魔力的手,轻而易举就能把我们带入一个世界。”

在日本的一次排练间歇,一位中国记者问他:“不觉得累吗?您看起来真是充满能量啊!”小泽征尔调皮地翻翻眼皮,学小狗一样把舌头吐出来喘着粗气,表示他实际上已经筋疲力尽了。他在北京排练《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时,有一次竟靠在椅子上睡着了。

那些动听的乐曲不是山沟的涧洪,轻易地就能流淌出动听的歌谣。撼动人心的音乐会离不开指挥家的敬业,离不开指挥家工作的严谨与认真。

你的工作成绩与敬业精神是分不开的。员工、公司和老板是在一条利益链上,你和老板在同一个屋檐下,在经营共同的家,你应该认真些、再认真些,工作时敬业些、再敬业些。

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只找借口不找方法,就算有再多的创造力也不会有好成绩。要想获得发展,敬业精神必不可少。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敬业,就应该趁着年轻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把公司当家,筑一个结结实实的窝。敬业、脚踏实地工作,也是实现梦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关键因素。

透视借口的几种伪装

很多职场中人往往以一副伪认真的面孔出现在工作中,透过这些伪装的小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找借口员工的真实面目。

脚法好——踢皮球

为水磨沟区和天山区提供热力的新疆华电苇湖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发生故障,于2006年12日23时停止运转,380多万平方米范围内的上万户居民住宅、单位停暖。

这一带的各单位、小区贴出通知:停暖一天。然而,在第二天早晨,陈先生走出楼门,看到贴在楼门口的停暖通知上,“一”字上下各加了一横,变成了“三天”。他到附近的光明大厦办事,又看到电梯门口醒目地贴着落款为当天的通知:继续停暖五天。

在出事故的华电苇湖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厂里正在组织工人抢修设备,至于供暖问题,是热力公司的事,不归他们管。

而负责停暖区供暖的万嘉热力有限公司则称,热力公司只负责在电厂将蒸气及热水送过来之后,安全及时地送到用户家中,蒸气不送来,热力公司也无能为力,只能尽可能地将70万平方米受影响的区域,切换到另外的供热系统中供暖。另外的300多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只能等电厂修复设备故障后才能正常供暖。

在本次突发停暖事件的四天中,市民们没有看到有关各方执行应急预案应当产生的效果。万嘉热力有限公司用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马云说,热力公司的应急预案只是针对管网事故设计的,如果管网爆裂,则立即会派出工作人员进行抢修。但本次停暖是因为电力企业设备故障,不在热力公司责任范围。

这几个部门之间互相踢皮球,都觉得责任不在本单位。但有一个硬道理,居民交了钱,热能部门要供热,各个热能部门都应想办法协调关系,提供好服务。作为公司的一员,员工也不能把问题踢来踢去,否则的话,你就只有在职场中被老板踢来踢去了,谁也不敢要。脚法练得好的目的是射中门框,不是中场盘带,互相之间踢来踢去。要努力做一个职场的尖刀,用锋利的刀锋去解决那些麻烦的问题,承担一个球员的分工、一个员工的责任。

有耐心——办事拖拉

一个员工周三接到老板的任务:在本周之内起草一份销售计划书,这对于策划出身的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第一天,手头上其他工作本来可以结束,但他想反正有时间,明天做完再动手也不迟。

第二天,因为有些突发事件耽误了一上午,到下午下班前才勉强将原有工作完成。

第三天,刚准备动手做,同事工作上遇到困难,为同事解决问题耽误了一上午,下午也没心情做。因为明天就是周末,他想:周末两天怎么也能做个差不多,不急。

结果,第四天一帮朋友搞了个聚会,整整玩了一天,晚上喝得酩酊大醉,一直睡到次日中午。起来后,头还晕得厉害,他吃了几片药,又躺下休息。

第六天上班后,在例会上,老板问他完成任务没,他不敢说没做,撒谎说差不多了,只是有些数据需要核实,明天就能交上去。

开完例会,他立刻动手做,这时才发现这个计划书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涉及许多他不熟悉的领域,而且还需要许多实证数据作支持,别说一天,就是三天也未必能完成。想到这儿,他的大脑一片混乱。

很多员工总是无限期地拖延工作,以至于到最后没有足够的时间解决问题,完不成老板交代的任务。而优秀的员工一旦接到任务,就会立刻积极地行动起来。

善思考——行动打折

李五是新来的油漆技工,在公司品改会上,他口若悬河地对当前一款产品的油漆提出了改进意见,关于如何处理磨面、刷漆和抛光。

一天,老油漆工病了,李五被老总叫到面前。老总语重心长地说,这批货是如何的重要,油漆一定要亮。

三天过后,老总还是没有看到上好油漆的产品,车间里到处是四散的砂纸,乱放的半成品。

老总见到这个场面,脸立刻沉了下去。

唾沫横飞,固然听众很多,但语言代替不了行动,还是做好每一步最重要,善于思考的人也应该行动敏捷。

求上进——薪水至上

小陈是应届毕业的高才生,毕业后到一家公司工作。老板开出的薪水相当丰厚,但小陈经常以各种理由要求老板支付加班、收入提成、生活补贴等各种酬劳。

一天,小陈找到老板,提出要在跟公司具有竞争关系的当地另一家公司兼职,老板终于忍无可忍,把小陈辞退。

由于另一家公司的老板对小陈的“上进心”也感到害怕,小陈在这个城市流浪一段时间后,不得不选择黯然地离开。

在要求薪水年年见涨之前,我们首先应该要求自己上进,对工作的付出能跟上薪水的步伐,这一切都在老板的眼里和你自己所做的工作体现的价值里。更多的时候,员工要学会正确做人、努力做事才是首要的。

重合作——滥竽充数

一家公司在国内市场发展得很好,准备进军海外市场。老总召开全体员工会议讨论策划案,当问到钟鸣对此有何意见的时候,钟鸣说:“我觉得大家都说得很好,我尊重大家的意见。”

领导觉得钟鸣领悟得很好,再加上老总执意要走出国门,于是任命钟鸣为海外部经理。三个月后,产品在国外滞销,货款告急。

南郭先生远离我们多年了,但他的影子还在。很多时候,还是应该多学点本领,你必须先学会了小提琴的演奏本领,才能有机会演奏交响乐。

加班多——干私活

每次走过小孙的办公室,总看见他在敲着键盘认认真真地工作,上司无数次被他的这种敬业精神感动。

有一天,所有的员工都走了之后,上司决定找他谈一次话,对他的这种苦干精神表示鼓励。

当上司走到他的办公室门口,不经意地听到了他的一段对话:

“黄老板,您放心,一定会按时完成的,我每天都加班到晚上9点。”

上司愕然,公司没有一个老板是姓黄的,小孙显然是在替别人忙乎。

辜负了上司期望的员工比比皆是,利用工作时间在股市中大浪淘沙,而以其他的方式干私活就更多了。那些每天早出晚归的人不一定是认真工作的人,那些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不一定有优秀的绩效,那些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的人不一定工作没有失误。对于任何一个公司而言,它需要的都不是那种仅仅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却缺乏热情和责任感的员工,而是那些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地对工作投入热情的员工。

责任能够让一个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责任就是对工作出色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就是人性的升华。命运总是厚待那些勇于面对问题、自觉承担责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