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一样的奋斗
5448500000036

第36章 掌控人生,掌握命运的话语权 (3)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呢?这是因为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体验到了愉快的情绪,一想起他们,就会想起和他们交往时的快乐,我们看到他们时自然就有了好心情。而且,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受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为他人对自己的喜欢,是对自己的肯定、赏识,表明自己对他人或者对社会是有价值的。

对于喜欢的互逆现象,戴尔·卡耐基很久以前就在著作《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中提到,人们获得友谊的最好方式是“热情友善地称赞他人”。但是,在我们为赢得他人友谊而不遗余力地赞美他人之前,我们也要考虑一下情境,有时赞美并不一定能百分之百带来喜欢。喜欢的互逆性规律也会有例外发生,其中之一就是当我们怀疑他人说好话是为了他们自己时,别人的赞美并不会使我们喜欢他。

此外,对那些自我评价很低的人来说,喜欢的互逆性也不会发生。因为他们可能认为喜欢他的人没有眼光,并且因此而不去喜欢那些人。

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就是两个人的相互喜欢是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单方面喜欢开始的。比如一个女孩开始时对一个追求她的男孩并没有多少好感,但是这个男孩子表现出了对她特别喜欢的态度,久而久之,这个女孩也对这个男孩动心了,最后接受了他的追求。

当然,这个规律也不是绝对的。有时我们喜欢某个并不喜欢我们的人,相反,我们不喜欢的人有时却很喜欢我们。我们只能说在其他一切方面都相同的情况下,人有一种很强的倾向,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即使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与我们不同。

犯错效应:实事求是,拒绝完美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发现,与十全十美的人相比,能力出众但有一些小错的人最有吸引力,是人们最喜欢交往的对象。这种现象就是“犯错效应”。

阿伦森的实验验证了这一现象的存在:他让被试者看4个候选人的演讲录像,这4个人分别是:a几乎是一个完人;b一个犯过错误、能力超众的人;c一个平庸的人;d一个犯过错误的平庸人。看完录像后,让被试评价哪一种人最具有吸引力。

结果表明,犯过错误、能力超众的人被认为最有吸引力。几乎是完人的人居于第二位,其次是平庸的人和犯过错误的平庸人。

阿伦森的实验很好地证明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有一些看起来各方面都比较完美的人,往往不太讨人喜欢;而讨人喜欢的,往往是那些虽然很出众,但也有一些明显缺点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的人交往时,难免因为自己不如对方而有点自卑。如果发现对方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就会减轻自己的自卑感,也就更愿意与之交往。你想,谁会愿意和那些容易让自己感到自卑的人交往呢?所以,不太完美的人,更容易让人觉得可亲、可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完美、没有缺点的人。如果一个人总是表现得很完美,倒很容易让人怀疑其中有造假的成分。或者说,故意让自己表现得很完美,这本身恐怕就是一个缺点。

而那些追求完美的人,一定活得比一般人累,而且与他们生活在一起或合作的人,也容易因为被他们要求而活得比较累。

如果让人们选择是活得累而完美,还是活得轻松而有缺陷,恐怕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缺点,是实事求是的表现,也是达观的表现。

改变他人先要悦纳他人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不知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名新来的同事没招你也没惹你,但你就是看他不顺眼,他一有什么过错,你就会毫不留情地指责他;你的朋友最近因为儿子的事情烦恼不堪,找你帮忙让他儿子进某所重点中学,鉴于多年的友谊,你很快就答应了,并在很短的时间就帮他办成了……类似的事例有很多,为什么你对同事和朋友有截然相反的态度呢?

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这些人会有不同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有的人热情开朗,有的人沉静稳重,有的人性子急躁,有的人心胸狭窄……面对这么多不同性格的人,你应该怎样使他们乐于按照你的意愿行事呢?

要想改变他人的行为,首先应该悦纳他人。悦纳他人,就要满怀热忱地和他们相处,容忍并且诚心地尊重别人与己不同的性格、兴趣和生活方式,还要主动了解别人的性格特征,熟悉别人的生活习惯,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

悦纳他人还应该做到“乐道人之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待同事、朋友,要多看他们的长处,多学他们的优点,不能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别人就是“满身疤”。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一种人:他们对自己所做的工作一点一滴都记在心头、挂在嘴上,挑别人的毛病也绝无遗漏,说起来如数家珍,而对自己的毛病、别人的长处,则一概缄口不语。这种人往往为人们所不齿,被称为“不团结因子”。乐道人之善,一方面要注意不能因为自己比别人做的工作多一点或能力强一点,就沾沾自喜,瞧不起别人;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对他人的工作成绩多加褒扬。这样,不仅显示出了自己虚怀若谷的风度,有益于团结,而且对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也会大有好处。当然,对别人应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如果不顾事实或夸大事实,就可能适得其反。

让他人感觉自己被尊重

心理学家认为,尊重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要。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因而,要想使他人乐于改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迎合他人的自尊心。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尊重对人产生的巨大影响。

为了调查研究各种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一个大车间的6名女工被选为实验的被试。实验持续了一年多,这些女工的工作是装配电话机中的继电器。

第一个时期,让她们在一个一般的车间里工作2星期,测出她们的正常生产效率。

第二个时期,把她们安排到一个特殊的测量室工作5星期,这里除了可以测量每个女工的生产情况外,其他条件都与一般车间相同,即工作条件没有变化。

接着进入第三个时期,改变了女工们工资的计算方法。以前女工的薪水依赖于整个车间工人的生产量,现在只依赖于她们6个人的生产量。

第四个时期,在工作中安排女工上午、下午各一次5分钟的工间休息。

第五个时期,把工间休息延长为10分钟。

第六个时期,建立了6个5分钟休息时间制度。

第七个时期,公司为女工提供一顿简单的午餐。

在随后的3个时期,每天让女工提前半小时下班。

第十一个时期,建立了每周工作5天的制度。

最后一个时期,原来的一切工作条件又全恢复了,重新回到第一个时期。

老板是想通过这一实验来寻找一种提高工人们生产效率的生产方式,的确,工作效率会受到工作条件的影响。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不管条件怎么改变,如增加或减少工间休息,延长或缩短工作日,每一个实验时期的生产效率都比前一个时期要高,女工们的工作越来越努力,效率越来越高,根本就没关注过生产条件的变化。

这是为什么呢?

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女工们感到自己是特殊人物,受到了尊重,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因而感到愉快,便遵照老板想要她们做的那样去做。正是因为受到了重视和尊重,所以她们工作越来越努力,每一次的改变都刺激着她们去提高生产效率。

尊重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人与人在财富、地位、学识、能力、肤色、性别等许多方面各有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维护自己的自尊是人们心中最强烈的愿望,因此,满足尊重的需要对人来说十分重要。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获得尊重,会通过追求流行、讲究时髦、用高档商品、买名牌服装等手段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拿破仑当年创建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为士兵发放了15000枚十字勋章,给18位将军授予了“法国元帅”的称号,并将自己的军队称为“宏伟之师”。人们批评他在给身经百战的军人颁发“玩具”,拿破仑答道:“人类就是被这种“玩具”统治着的。”

拿破仑运用了授予他人头衔和权威的技巧,即尊重他人,迎合他人的自尊心,这种方法对任何人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

《点石成金》一书的作者古德说:“当你处理自己的事,有谨慎的反应,暂且停下一会儿,把你对别人的一点关怀,作一个小小的比较,你将会明了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说,若要使他人乐于按照你的意愿去行事,就应该从他人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大师戴尔·卡耐基描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我常常在家附近的一座公园内散步,作为消遣。因此我渐渐对花木起了爱护之心,每当有火烧树林的消息传来,我便会感到十分难过。

“树林起火的原因大多是孩子们在林间生火做饭造成的。有时火烧得相当大,非得借助消防队才可扑灭。虽然这座公园内立着一块警告牌,纵火者将受到处罚……但是因地处偏僻,警察又疏于管理,以至于公园内火灾频繁。

“记得有一次,我匆匆跑去告诉警察,公园内有火星在扩散,请他立即通知消防队去扑火。可是他表现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态度,说那不是他负责的管区,不关他的事。

“自从那次后,我便常常骑着马,由自己来担任维护公共财产的职务。最初,我一看到孩子们在树下生火野餐时,就会立即跑过去,用严厉的口吻恐吓他们:在树下生火将会被拘捕关禁,要他们马上将火熄灭。其实,我不该这样做的,因为我这样做只是宣泄了内心的情感,而丝毫没有考虑孩子们的感受。他们虽然照着我的话做了,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所以我一离开,他们又把火点了起来。

“几年后,我开始感到该向别人多学学怎样以他人的观点去批判、观看一件事物,于是我不再去命令别人。我在公园里再遇到玩火的孩子,我就对他们说:“嗨!小伙子们,你们玩得还高兴吗?你们要拿什么做野餐呢?我小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喜欢在野外生火做饭,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但是你们可别忘了,在公园内生火是很危险的,我知道你们不会惹麻烦,因为你们都是好孩子,而其他的孩子们看到你们在生火,必然也会跟着玩起火来,回家的时候未把火熄灭,将会导致树叶、树木被火星所引燃,而发生火灾。要知道,若我们不好好爱护花草树木,这公园内就会没有树木了。你们大概不知道,在公园内玩火是会坐牢的。我不打算干涉你们,只希望你们别把火靠近干树叶,并且在回家时别忘了将火熄灭。假如你们下回还想玩,我建议你们去那边沙滩上玩,在那里就不会有什么危险。谢谢你们的合作,祝你们玩得愉快。

“这样说,效果真的很惊人,孩子们都很乐意跟我合作。他们没有埋怨及反感,也没有感到被人强迫服从命令,而是认为他们保全了面子与自尊。最后,不光我觉得满意,他们也觉得高兴,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了他们的立场。”

假如期望别人去完成一件事,不妨以对方的观点来想一想,默问自己:“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呢?”虽然那是很耗时及麻烦的,但那样做的话将会减少很多摩擦和不愉快,从而获得更多的友谊。能处处为人设想,并以对方的观点去对待事情,这将会影响你往后的社会交往及事业成就。

因此,你若想赢得别人对你的赞同,就必须做到:从他人立场出发去考虑问题,审察事件。

互惠,使他人乐于改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类德国特种兵的任务是,深入敌后去抓俘虏回来审讯。

当时打的是堑壕战,大队人马要想穿过两军对垒前沿的无人区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一个士兵悄悄爬过去,溜进敌人的战壕,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参战双方都有这方面的特种兵,经常派去抓一个敌军的士兵,带回来审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