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跟《毛选》学战略,向德鲁克学管理
5423600000007

第7章 领军王道—做卓越的管理者 (2)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领导者要有号召力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毛泽东

1931年4月初,国民党调集20万“围剿”军开始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约800里的弧形阵线上,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兵分四路,紧缩包围,向红一方面军的集结地宁都推进。在此期间,中共苏区中央局经多次讨论,决定采用毛泽东“诱敌深入”的正确作战方针,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于是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军队第二次大规模军事进攻的战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第二次反 “围剿”。在当时的情况下,敌我力量悬殊,“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的阵势却没有吓倒中共中央,反而让毛泽东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形势下清晰地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于是,一句“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号召大家同心协力奋起反抗,从而激起了千百万工农的斗志,为战役的胜利注入了精神鼓舞的力量。1931年5月,反“围剿”战役打响了,红军集结隐蔽在江西东固地区,等待敌军王金钰一个师进入伏击圈,并最终在5月16日围歼了王金钰、公秉藩两个师。17 日,红军继续向东横扫,于30 日在福建建宁歼灭了刘和鼎一个师。在此次战役中,红军在朱德等人的率领下从江西的东固、富田一直打到福建的建宁,屡战屡胜,歼敌3万余人,成功粉碎了第二次“围剿”。

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战争的胜利除了要依靠正确的方阵路线外,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军事将领们的威望和号召力,而且这是至关重量。试想,如果领兵打仗的将领不能很好地调动起将士们的战斗激情,那么一切完美的作战方针和策略都只能是纸上谈兵的空话,起不到半点实质性的作用,因此,作战时的动员大会才成为必要,而动员大会必然需要极富威望的领导者来主持,只有这样才能振奋军心,才能同仇敌忾,才能让将士视死如归。企业管理也是一样,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领导者的威望和号召力,倘若管理者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大家对工作热情,甚至亲自挂帅指挥“商海战役”,那么肯定会让部下热血沸腾、军心大振的。

当然,管理者拥有的超强号召力仅仅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企业要想在商海沉浮中永葆青春,正确的方阵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巧妙地将领导者的超强号召力和正确的方阵策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最终取得商海大战中的胜利。

巨人集团虽然最终轰然倒塌了,但史玉柱作为极富号召力的领导人却值得企业管理者学习和借鉴。1994年,全国保健品市场的销售总收入高达300亿元,虽然当时没有大的国际品牌参与竞争,但是史玉柱已感到潜在的危机,他希望通过新的扩张来激发出企业的创业激情,调动员工士气,以旺盛的人气弥补管理机制的缺陷。1995年2月10日,巨人集团员工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突然接到了来自史玉柱下达的一道“总动员令”:发动促销电脑、保健品、药品的“三大战役”。史玉柱亲自挂帅,把这场促销战模拟成在战争环境中进行,成立三大战役总指挥部;下设华东、华北、华中、华南、东北、西南、西北和海外八个方面军;其中30多家独立分公司改编为军、师;各级总经理都改为“方面军司令员”或“军长”、“师长”。

史玉柱在动员令中称,三大战役将投资数亿元,直接和间接参加的人数有几十万,战役将采取集团军作战方式,战役的直接目的是要达到每月利润以亿为单位,组建1万人的营销队伍,长远目的则是用战役锤炼出一批干部队伍,使年轻人在两三个月内成长为“军长”、“师长”,能领导几万人“打仗”。总动员令发布之后,整个巨人集团迅速进入紧急备战状态。5月18日,史玉柱下达“总攻令”,这一天,巨人产品广告同时铺满全国各大报,均以整版篇幅刊出,“三大战役”从此开始全面打响。广告宣传覆盖50多家省级以上的新闻媒介,营销网络遍布全国50多万个商场,联营的17个正规工厂和100多个配套厂开始24小时运转,各地公司集合200名财务人员加班加点为客户办理提货手续,由上百辆货车组成的储运大军日夜兼程,营销队伍平均每周加盟100多名新员工。不到半年,巨人集团的子公司从38个发展到228个,人员从200人发展到2000人。

这场声势浩大的商海战役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史玉柱却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超凡的领军能力和号召力,这不仅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某种情况下更是企业殊死一搏的强劲动力。如今,巨人集团灰飞烟灭,但史玉柱却作为一代企业家依然受到了无数管理界人士的赞许,这更进一步印证了史玉柱卓越的才智和号召力。纵观中国商海,奋勇前行的企业不胜枚举,但是如此兴师动众的又有几个?且不说最后成功与否,单说领导者的这股子号召力就足以让很多人叹为观止。

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具有远见卓识,能够在迷雾中指点江山,作出正确的判断,还需要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让自己更具感召力,更具煽动性。这种感召力和煽动性不是临时空洞地说几句大话就可以发挥作用的,而是管理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加强自己的涵养和威望逐渐形成的。因此,作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还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身先士卒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让下属臣服,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凭借着自己独有的人格魅力激发出员工潜在的斗志与激情,从而在精神力量上占据有利位置。

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管理要下基层

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群众的自愿原则,害了急性病。在一切工作中,尾巴主义也是错误的,因为它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害了慢性病。

——毛泽东

走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长期革命建设中得到升华和提炼,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理论框架并至今仍指导着党的工作路线。对此,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铜墙铁壁。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于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领导者必须深入群众之中,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获取来自于群众的大量真实材料。之后,领导者通过将这些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科学加工,就形成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指示、方阵、政策、计划和方法。“到群众中去”,就是把从群众中集中、提炼、概括而成的领导意见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使之转化为群众的意见,付诸于群众的实际行动,并在群众的实践中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

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严格按照群众路线的指令,制定了让人民群众拍手叫好的土地政策,解决了几千年来土地所有权的问题,集中打击了地主阶级和富农,团结了中农和贫农,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毛泽东的这种走群众路线的管理思想同样也能够被今天的企业管理所运用,尤其是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只有那些善于从基层讨注意的领导者才能深刻洞察到企业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基层管理作为企业管理者一项必不可少的管理素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然而,管理者要走进基层,不仅要有虚心倾听的耐心和大浪淘沙的筛选力,还要具备和基层良好的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聆听到基层员工的心声和需求,才能收集到具有分析价值的真实材料;也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将上级的指令和意图传达给下属,才能充分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收到理想的效果。

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就是一个善于和基层员工沟通的高手。他认为,领导者应该和员工进行无障碍沟通。正是基于这种思想,盛田昭夫从公司创建开始就坚持与每一位职员进行亲密接触。那时候,他总是喜欢和职员们一起吃饭、聊天,直到深夜。后来,随着公司规模的日益扩大,要做到与每个员工都面对面接触已不太现实了,但他仍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与基层职员接触,以便相互增进了解与感情。有一次,盛田昭夫去市中心办事时刚好有一段空余时间,于是他就去街上闲逛。偶一抬头,他看见“索尼旅游服务公司”的牌子,这个店他还从没听说过,于是他就跨了进去。面对陌生的店员,盛田昭夫笑着对大家说:“各位认识我吗?想必已在电视上或报纸上见过了吧。今天我特意来,让你们瞧瞧我的尊容,看与电视上有什么两样。”所有的人都被他的话逗乐了,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而轻松。虽然大家的交谈只进行了几分钟,但盛田昭夫善于沟通、乐于沟通的精神让这些员工念念不忘。

“各位认识我吗?”简单的一句话,却瞬间拉近了盛田昭夫和员工的距离,索尼公司正是通过这种无障碍沟通,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注重基层,是成功企业的共同特点。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决策前,首先要注重员工内部的调查,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智力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知识上的盲区,再杰出的人物也不可能样样精通。所以,单凭管理者个人判断或者依赖小集团的群体决策是难以达到现代企业的决策要求的。世界第一零售帝国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先生曾经说:“每当你感到困惑时,就去商场吧,在顾客那里会有你全部的答案。

”因为在企业中,员工是和顾客有直接接触的人,他们能够第一时间听到顾客的意见和要求,管理者只有从员工中调查,听从员工的意见,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这就像是给管理者的决策准备了一个庞大的思想和数据库,可以帮助管理者集思广益,为决策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联想集团的柳传志深有感触:“我刚刚建立公司时,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方法领导管理团队,也就是我们称为‘指令式’的方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公司来了一些高素质的年轻人,我就把指令式的方法改为所谓的‘指导式’方法;1995年以后,我就把工作方式逐渐改为‘参与式’——属下提出计划,我来提供意见。这样我身边的人就有了非常大的舞台,他们自己可以做决定,我也由一个‘导演’逐渐变成了‘电影制片人’。”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权利和自下而上的报告,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这一管理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了,而下基层成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正悄悄地登上主角的位置。领导者注重基层的管理方法,不仅能够让公司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衔接更加紧密,也能活跃公司的气氛,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为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利的保证。因此,管理者要摒弃官僚主义的作风,深入基层,及时了解情况,倾听员工的意见,然后再提出方案。学会基层管理,懂得让员工参与到公司的决策中来,这才是每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者是企业的脊梁

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确定后,必须有懂得党的路线政策的干部去实现,否则再好的路线也会落空,而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党的干部是党的各项工作的骨干,党的历史任务的完成依赖于优秀的干部。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