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5385200000026

第26章 沉住气,揣着明白有时也要装糊涂(2)

正因为实施这种这种宽简仁政,开封府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深受百姓爱戴,而且也得到了多数官员的认可和支持,可以说在欧阳修的治理下,当时整个开封府的环境是比较和谐的。他因此结交了很多官场人士,大家一方面钦佩他的清廉和正直,一方面又对他感恩戴德,可以说他在开封为官的时候,一直都比较顺利。

事实上,后世人对于欧阳修的宽简仁政评价很高,认为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治理方法,而这种方法无疑又显示出了欧阳修独特的个人魅力,以及为人处世的大智大慧。所以做人应该向欧阳修学习,应该懂得借鉴他的处事方法,一方面要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要懂得端正自己的态度,但一面又要懂得包容和变通,在人事面前要懂得装糊涂,要懂得世故一些,有些东西没有必要计较太多,也没有必要弄得太清楚。凡事沉住气,尽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自然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学会大智若愚,得理不妨让三分

中国人很喜欢讲理,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喜欢给自己占据一个理,认为只有做到行事有理有据,那么就能够师出有名,就可以不用害怕被人说三道四,就能够走遍天下都不怕。可以说“有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就等于占住了先机。但是中国人往往太过看重理,认为理就是一切,以至于很多人得理不饶人,一旦觉得自己有理,常常会对他人发起攻击,会肆意伤害他人。

其实凡是讲理本身是一件好事,毕竟理就是一种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我们可以将其当作自我保护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但是绝对不能将理当成成一种进攻的武器。比如很多人在抓住小偷后,常常会进行百般羞辱,常常会刁难小偷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很明显小偷理亏,他只能唯命是从。可事实上这种占着理而肆意攻击他人,不尊重他人的做法实际上恰恰是对理的践踏,而这也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行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伤害,而最终你自己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其实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懂得包容他人,即便自己有理,即便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也不能因此而贬低其他人,更不能侮辱和攻击他人。有时候得理也要让三分,要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让对方有退路可走,要让对方有台阶可下,这样实际上能够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尊重,至少双方之间的误会和分歧能够得到缓和。如果得寸进尺,得理不饶人,处处为难和攻击对方,那么很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弹,这样反而会激化矛盾。

著名的钢铁大王查尔斯·史考伯是一个出色创业者,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交际家,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他总是有办法让别人虚心接受自己的想法,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生意也才能越做越大。

有一次午休,史考伯到工厂去巡视,发现几个新来的工人围在厂房外面吸烟,而那个厂房里面有很多重要的机械产品,最害怕发生火灾。其实厂房外面已经挂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禁止吸烟”几个大字,但是很显然这些人似乎并没有见到。史考伯思考了一下,然后面带微笑地走向那几个工人,然后随手从衣兜里掏出几只雪茄,接着对工人说:“各位,如果你们能够到外面抽掉这些雪茄,那我实在是感激不尽。”工人们顿了一顿,抬头看了看那个警告牌,然后迅速熄灭了香烟。几个人发现史考伯一直微笑着面对他们,心中的尊敬油然而生。

其实,作为厂长,史考伯完全可以直接提出批评,甚至可以直接开除这些人,毕竟告示牌上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尤其是对一些新员工来说,如果自己按照规章制度轻易处罚这些人,那么很可能会让员工失去工作的热情和信心,甚至怀恨在心,这样一来实际上对史考伯和工厂完全没有任何好处。而当他用一种幽默、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时,对方反而能够感受到这位厂长给予的尊重。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遭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觉得自己非常在理,于是就义无反顾地以此来批评别人,这种做法实际上过于高调,有占着理居高临下、恃强凌弱的感觉,这样只会让对方觉得很尴尬,有时候则会引起反感和误会。比如在公交车上,很多人都认为年轻人应该给老人和小孩让座,可是这种理不应该成为你强制性要求年轻人让座的借口,如果你态度不好,那么很可能会发生冲突,对方甚至故意不给你让座。

当我们面对分歧和误会的时候,当我们和他人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不能够因为自己有理而过分为难别人,不要总是用攻击的姿态试图将别人压制到绝境之中,这样做于己于人都很不利,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糕,只会让自己更加孤立。如果我们愿意退让一步,说话谦卑一些,那么对方也会感激我们的宽容。其实一个聪明人真正要做的就是得理不得势,明明自己占有先机,却能够包容他人,能够糊涂地放弃这种先机,而给对方留下余地,这样实际上更容易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

做人应该难得糊涂,没有必要非得在理上整个高低,更没有必要依靠理来为自己的行为强辩,其实一个聪明的人,不是依靠道理、法理来征服别人,而是依靠自己的包容大度来赢得他人的尊重。生活中固然离不开理,但也需要多一些人情味,如果我们将理当成一种强势攻击的工具,那么我们可能会在攻击中受到更多的伤害,而一个懂得包容和妥协的人,往往具备更大的说服力和人格魅力。

给人留面子,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俗话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话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适用,比如说中国人都好面子,什么事情都要以面子为先,只有保住了面子,事情才会进展得更加顺利,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常常要懂得维护他人的面子,一些有损别人面子的事情千万不要做。其实给别人留面子也等于是给自己留面子,当你懂得尊重和维护他人时,他人往往会更加信任你,这样有助于我们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才能给别人留面子呢?

第一,不要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充分维护对方的尊严。很多人见不得他人出错,只要有问题,只要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错误,他就要直接指正出来,就毫不顾忌地拿这些错误说事。可是直接提出他人的错误和缺陷往往不够礼貌,因为这无异于一种揭短行为,很容易伤害他人的面子和自尊心,从而引起他人对你的反感。所以有些错误你完全可以糊涂地当做不知道,或者委婉地表达出来,直接指出错误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有一次和自己的朋友们出去狩猎,结果其中一个朋友开始吹嘘自己的狩猎技巧,而且说出了自己对于枪械的很多见解,可是希尔很快发现了这个朋友的话中有很多漏洞,有很多错误的地方,当时他不假思索就直接指正出来。结果那个朋友觉得很尴尬,认为希尔有意让自己难堪,于是直接气呼呼地单独走了,以至于这位朋友在森林中遭到了熊的攻击,失去了双腿。希尔后悔万分,如果自己当初没有损害朋友的面子,那么惨剧就不会发生了,虽然希尔事后登门道歉,尽量弥补自己的过错,但是两个人还是因此而绝交了。

很多人都见不得错误,但事实上有时候只要大家心知肚明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非要说出来拆别人的局,让对方下不了台,这样做只会引发双方的冲突。毕竟人都是要面子的,一般人通常都不会接受你指正错误的好意,反而会认为这是一种赤裸裸的羞辱。所以平时在别人出错的时候,一定要沉住气,不妨装作什么也不知道,这样反而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要懂得欣赏对方,要懂得赞美别人。哪怕对方只是一个失败者,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贬低对方,其实一个聪明人不会拿自己的优势项目说事,更不会以成功者和胜利者的姿态同他人对话,而是放低姿态谦卑地面对别人,由衷地佩服和欣赏他人的优点,这样一来实际上能够有效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够拒绝他人的赞美,每个人都期望得到他人的赞美,称赞对方实际上是赢得尊重的重要手段。

比如卡耐基就非常懂得把握人心,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他总是懂得合理夸赞别人,这样一来双方的沟通就会变得非常顺畅,而别人也乐于接受他的观点和想法。其实这就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技巧,因为赞美往往是赢得人心最好的办法,所以做人应该放低姿态,及时称赞别人,即便你认为对方很糟糕,也要假装糊涂地给予一些认可。

第三,要懂得变通,能够通融的地方,要懂得与人方便。很多人说话办事很有原则性,说一不二,有什么说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结果常常因为不屈不挠而得罪他人,其实这种刚直不阿的个性并不适合交际场合。做人要懂得糊涂一些,要懂得变通,有些事情没有必要计较太多,还是包容一些,尽量给予他人一些方便。

心理学家认为很多原则性很强的人,实际上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不允许自己的原则受到挑战,不允许别人突破自己设定的界限,一旦有人这么做了,他会认为自己很没面子,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宁愿头破血流也不愿意改变和妥协。其实你有面子,别人同样需要顾全面子,因此在保证自己能够按原则办事的时候,最好还是糊涂一些,尽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他人打开方便之门,凡事沉住气,多变通一些,那么生活自然也就好过一些。

第四,尽量不要和对方针锋相对,这样会让对方觉得难堪,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假装漠不关心。要么也可以撇开分歧,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懂得倾听对方,对对方的看法应该予以体谅和理解,必要的时候要懂得做出妥协。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建国后辞掉了国家总统的职务,可是很多人都邀请他复出参选总统,毕竟这个新成立的国家离不开他,于是他又重新回到政治舞台上来。可是这个举动却激怒了他的某个竞争对手,他认为华盛顿只是贪恋权势罢了,他还散播谣言,恶意中伤华盛顿的品德,但华盛顿并没有针锋相对,而是选择了沉默。几天之后,华盛顿依靠绝对的优势在总统大选中获胜,这时候他在第一时间给那个攻击自己的人颁发了委任状,对手却不买账,他对华盛顿说:“你没有胆量和我对抗,难道也没有胆量放过我吗?”华盛顿没有动怒,而是坦诚地说:“我的确没有胆量,因为您是这个国家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