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父母都是非常疼爱自己子女的,但是当父母不喜爱我们的时候,我们做子女的应该怎么办呢?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所说所做的一切难道都是对的吗?如果父母犯了错,子女又应该怎么办呢?针对这些父母和子女之间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弟子规》究竟给了我们哪些好的建议呢?
钱文忠:
《弟子规》接着讲到的是“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段话是相当明白易晓的,长辈很爱我,那么我孝敬长辈有什么难的呢?长辈很爱我嘛,那么我也回报长辈以爱,没有什么难的啊!“亲憎我,孝方贤。”如果尊长不喜欢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讨厌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对长辈孝敬,这是显出你的贤明。“亲有过,谏使更”,如果尊长有一些过错,有一些过失,有一些做得不当的地方,你应该劝谏,让尊长有改过的机会。但是在劝谏的时候要“怡吾色”,你不能板着脸,用批斗的态度去跟尊长说话,这不行,你要笑嘻嘻地跟尊长进谏。“柔吾声”,声音要放低一点,轻柔一点,柔和一点。不要这样,这个不行,这是《弟子规》的规定。
我们知道,长辈对孩子的爱实际上是普世的,什么叫是普世?并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全人类很少有,几乎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这个很少,也几乎没有不爱孙辈的祖辈全世界都很少。在不同的文化里面,在不同的传统里面,这种爱的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精神是一样的。有一个人叫刘墉,一位作家,他里面提到一段早期爱斯基摩人的习俗,爱斯基摩人我们都知道,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爱斯基摩人有一个什么习俗大家知道吧,一旦孙辈出生,孙子、孙女生下来,而爷爷奶奶上了年纪了,大家知道爷爷奶奶会怎么办呢?会默默无声地走向冰天雪地的荒原深处,干什么?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什么呢?因为那里的自然环境太严酷,没有那么多食物,没有那么多粮食,养不活那么多人。这是一种什么爱?牺牲自己的爱。当然这是早期的爱斯基摩人,所以在爱斯基摩文化当中,它表现得更极端一点,因为由于它的自然环境的限制。
中国,在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是以计划生育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三十年前,第一批领独生子女证的有多少人大家知道吗?有六百八十多张独生子女证;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独生子女已经超过一亿。而现在“独二代”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了,因为独一代都三十岁了,那独二代可不就有了吗。一般而言,一个孩子起码有六个长辈宠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对一个孩子,所以我们知道,真的是六双手捧着怕掉了,六张嘴含着怕化了,所以现在的孩子都非常宠。“亲爱我”,在今天应该不是个问题。长辈爱小辈,在今天怎么会是个问题呢?但是也恰恰是在今天,孝的缺失却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如果按照《弟子规》讲:“亲爱我,孝何难?”长辈爱我,我孝敬他有什么难的?但是恰恰在今天,好像孝敬变得很难,这里面就有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画外音: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父母都是非常疼爱自己子女的,那么父母疼爱我们,我们做子女的当然也要孝敬父母,但是如果父母不喜爱我们,甚至讨厌我们的时候,我们做子女的还应不应该孝敬父母呢?
钱文忠: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哪都不用找,很容易找,《二十四孝》的第一孝,现在《二十四孝》大家都不太知道了,在传统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第一孝是什么呢?孝感动天。这是谁的故事呢?舜的故事,舜是传说中远古的帝王,五帝之一,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和他的继母还有一个异母弟弟叫象,四个人组成一个家庭生活在一起。而这个瞽叟是一个傻不愣登的人,而这个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几次想害死舜,比如舜修补谷仓时,这几个人在下边放火,那准备把舜给烧死,结果舜就拿着两个斗笠从谷仓上跳了下来,这个有人说是降落伞的最早形态,现在有发明史上说谁最早用降落伞?是舜,因为舜要逃命,拿这两只斗笠从谷仓上跳下来,而舜在挖井的时候,他的亲生父亲和他的同父异母弟弟就在上面,他不在底下面挖井吗,就在上面把土倒下去,那就准备把舜活埋了,而舜很厉害,他顺便挖了个道逃掉了,挖了一个“U”字形,他往下挖井一看土下来,他就顺便挖了逃掉了。但是舜依然对父母非常孝顺,对异母弟非常慈爱,所以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地。在中国的传说当中,舜在厉山耕种,大家知道谁来帮他耕地吗?大象,舜在耕地的时候,突然来了几只大象帮他耕地,鸟代他除杂草。这个都感动天,鸟来了把杂草都给吃了,而尧帝听说了舜的这种德行,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且把帝位禅让给了他。舜在做了天子,依然对他的父亲还有很很憎恶他的继母依然恭恭敬敬,确守孝道,而且还把他这个异母弟封为诸侯。这就是“孝感动天”,舜的故事。
画外音: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中国自古就流传一句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是《弟子规》却提出“亲有过”,认为父母也会犯错。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所说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不是都是对的呢?如果父母犯了错,做子女的又应该怎么办呢?
钱文忠:
而在《弟子规》当中有些话我们是一读就会滑过去的,读古书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想当然。为什么呢?这么一句话就很容易滑过去,叫“亲有过,谏使更”,尊长如果有过错,那就要加以劝说,使长辈可以改过。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六个字,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不是一度认为中国传统当中讲“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好像我们传统有这句话,爹妈都是对的,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我们是不是也一直听说,比如中国传统很不人道,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我们是否把这些说法当作儒家的传统?当作中国的传统?拼命地批判,我们曾经一度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弟子规》告诉我们,这可不是中国真正的传统,什么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中国传统里没有这个话的。中国传统里的话,恰恰是《弟子规》讲的,“亲有过”,也就是说尊长也是可能犯错的。换句话说,父母也不见得是全对的。碰到这种情况,你就要“谏使更”,为什么用劝谏的“谏”字,因为儒家是讲长幼有序、尊卑有序的。尊长,小辈可以批评尊长,但是因为你是小辈,所以你对尊长的批评要格外地注意方式方法,应该采取谏的方式。什么叫“谏”?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标准解释:用言语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错误。一般来讲态度要尊敬,语言要婉转。而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现在比较多看到的是什么?小辈有时候,长辈确实有做的不妥的地方,小辈给长辈指出来时往往我们发现小辈不注重场合,不注重态度,不注重方法,不注重言语,上去就是一通指责:你岁数这么大了,怎么还不懂道理啊?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在传统文化当中是不允许的。传统文化当中承认尊长可能犯错,传统文化当中也承认小辈有权利,甚至是应该向长辈指出他的错误。但是同时,小辈必须注意自己的态度,注意自己的言语,考虑到自己的身份,维护尊长的地位和威信,这是传统要求。而这一方面我们往往不注重。所以《弟子规》要求小辈首先要做到“怡吾色,柔吾声”。你的脸色不要铁板一块,铁青着脸跟长辈说话,不好,你还是要笑嘻嘻地、轻轻松松地、婉转地向长辈进谏。而且你这个声调也不要太具有刺激性,太具有针对性,不太好。而在这方面,我倒注意到,有一次非常有意思,我碰到过一件事情,有的时候我们还真的要向一些小孩子学习。
我有朋友,一对夫妻,这对夫妻非常好,有个儿子,但是这对夫妻性子都急,两个人动不动就掐架在家里。发生了一件事情,很有意思,两个人又吵架在家里,你一句,我一句,你不让我,我也不让,都没有做到“怡吾色,柔吾声”,大家掐起来了,吵得不亦乐乎。这个时候,他们的儿子很胖很好玩,他以为他们的儿子睡着了,哪知道这小家伙没睡着,坐起来在床上,看着他爸爸妈妈吵,爸爸妈妈不知道还在吵,结果一会儿这小孩子在旁边鼓掌,父母一看孩子醒了,结果这孩子还不大会说话,就听这孩子说:加油加油,爸爸加油,妈妈加油。这么一弄你说爹妈还吵得下去吗?吵不下去了,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怎么会有深仇大恨?一家人嘛。从今往后他们家就形成一个非常有趣的习惯,就是夫妻两个刚想掐架,一般爸爸瞪着妈妈,妈妈瞪着爸爸,刚要掐的时候,突然就说:要不咱们再加次油?也就不再吵了。其实倒是这个孩子在“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他做得最好。
画外音: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弟子规》指出,如果父母有过错了,子女应该和颜悦色、态度诚恳地规劝父母改正,但是有时即便我们好言劝谏,父母也不一定就会接受。那么如果父母非常固执,不听我们的劝说,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钱文忠:
《弟子规》接着讲到的是:“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如果你进谏了,尊长不听,你等时间过了尊长心情好一点了,你还要劝谏。如果劝谏还不听,那小辈就不惜哭谏,你要哭:爸爸,你这样不对,妈妈,你这样不对。哭“号泣随”,紧上着就来这一手。而假如把长辈惹恼了,揍了你一顿,因为你经常烦嘛,长辈揍你一顿的话,你还要无怨,“挞无怨”。《弟子规》是这个要求,这个要求大家别忘了,不是随便说说,《弟子规》的话都在历史当中有依据的。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号泣随”,这故事历史当中有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鼎鼎大名的李世民,唐太宗。只不过那个时候他还不是太宗。他还没有当皇帝,在隋唐之际,我们知道李渊,李世民的父亲率军东征西讨,儿子李世民是他手下最重要的将领和最重要的助手。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这全部是见于非常可靠的史籍的,李渊起兵的第一仗,李渊从哪里起兵?太原,李渊是太原留守。第一仗碰到的第一个劲敌就是一个叫做宋老生的人,在这一仗刚要打的时候碰到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军粮匮乏,这一仗很难打。而这个时候又传来一个消息,说另外一个对头叫刘武周居然和突厥联手,和北方的突厥联手,准备抄李渊的后路。那么这个仗还怎么打?前面放着个对头,但是下雨连粮食都运不上来,后面还有人抄你的后路,那么李渊和很多人就决定退兵,退回太原,而李世民判断刘武周要抄后路的消息是讹传,靠不住的,李世民就认为应该坚定军心,攻灭对面的这个宋老生。李渊不听,断然地拒绝了李世民的劝谏。李世民劝谏了几次,李渊都不听。那怎么办?晚上马上就要下军令撤军了。李世民就来到了李渊住的帐篷门口,怎么办?“号泣随”,虽然你是儿子但是守卫的亲兵也不让李世民见李渊,李渊已经拒绝了很多次了,李世民就在帐篷外面号啕大哭,哭声震天,这一下把李渊给哭醒了。李渊说怎么回事?你为什么哭成这样?来来来进来谈谈,最后一次努力,李渊接受了李世民的建议,不撤军而坚持打下去。这一仗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如果没有这一仗,后面有没有唐朝很难说的。这个“号泣随”的故事,也叫哭谏追师。
画外音: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弟子规》要求我们劝谏父母,除了要做到“号泣随”,还要做到“挞无怨”,也就是即使父母责打我们,我们做子女的也应该毫无怨言地接受。然而在当今社会,父母责打子女的情况已经很少了,那么在古代如果父母责打子女,做子女的又是否能够做到《弟子规》里要求的“挞无怨”呢?
钱文忠:
在今天没有几个尊长会对小辈动刑的,这没有几个,但是在中国传统当中是真有这个例子的,叫韩伯俞泣杖,这个故事很有名。韩伯俞是汉代梁州人,汉代的人,生性孝顺,非常孝顺他的妈妈,但是妈妈很爱这个儿子,当然爱了,但是对他很严厉,希望他成才,只要韩伯俞做错事情,这个妈妈就用手杖揍韩伯俞,打韩伯俞。因为古人,这个观点今天不对了,(古人)一般认为不打不成材,或者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个是中国传统的某些观念,在今天是不行的。那么这位老太太韩伯俞的妈妈,看到儿子做错事就拿手杖打他,而这个时候,韩伯俞都是低着头、躬着身乖乖地挨打,不申辩,也不哭,直到母亲打完了,消气了,他才“怡吾色,柔吾声”向母亲解释,比如不一定是儿子做错了,可能是你老人家误解了等等,一定要把妈妈转怒为喜,韩伯俞才高兴。那么这样母亲也老了,韩伯俞也成材了也年纪大了。有一次,他又做了一件什么事又惹老太太不高兴了,老太太又要揍他,老太太拎起手杖教训儿子,儿子像过去一样不声不响地低着头、躬着身让妈妈打。但是打着打着,打了两下以后,突然发现韩伯俞哭了,哇哇哇地哭。妈妈一看很震惊:小时候我打过你很多次,你从来不哭,说怎么今天你突然哭了?是不是妈妈把你打疼了?妈妈心疼了,哪知道韩伯俞说:不是,母亲,以前挨打的时候,你是打疼我的,但是虽然我感到疼,但是我知道您身体健康,有力气,所以我内心还很庆幸,妈妈您的身体好,而今天您打我,一点都不疼了,我就知道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所以我才哭啊。这就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叫韩伯俞泣杖。韩伯俞的故乡在今天的安徽,而在他的故乡的村后今天还有一个祠堂的遗址,这个祠堂就叫什么?泣杖祠,泣杖,哭杖,泣杖祠,所以这个故事今天还是民间的佳话。
画外音:
韩伯俞泣杖的故事告诉我们,古人确实能做到《弟子规》所提出的“挞无怨”,然而这种“挞无怨”,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还是有些难以理解,难道说让父母随便地责打,这就是孝顺吗?
钱文忠:
儒家当然绝对不是一味地认同尊长对小辈进行鞭挞体罚,我们过去讲过,儒家有一个规矩的,叫什么规矩呢?“小杖受,大杖走”。这是儒家的一个规矩,这个话很简单,这个小杖的小,这个大杖和小杖不是棍子的大小,而是指打得重和打得轻,儒家强调,如果长辈轻轻地打你几下,你就熬一熬,让长辈的气散一散,但是如果长辈暴打你一顿,你要逃的,你要赶紧逃掉,不能让长辈打。这样的这个要求也是有依据的,为什么儒家会有这个呢?说明第一,儒家对体罚绝对不是完全认同的,儒家从来没有完全认同过长辈可以随意对小辈体罚的,而这个体罚是有一定限度和节制的。在传统中,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儒家圣人级人物身上就发生过故事。我们知道《孝经》谁写的?《孝经》我们一般认为是曾子写的,曾子是儒家的宗圣,也是圣人,孟子是亚圣。
有一次曾子的爸爸认为曾子做错事了,所以就拿起一根棍子,大杖伺候,打得很狠,劈头盖脸地打过去。这就是大杖,打得很狠,而曾子这个大孝子不躲避,他认为自己很孝顺,结果被老人家一棍子给打晕了,曾子给打懵了,摔下去了,打在头上摔下去了。过了不久,曾子醒过来了,头上顶着一个巨大的包,被打了一棍子,跑去看孔子。他满心以为孔子会表扬自己,你真孝顺,老爸这么揍你,你都不逃。他以为孔子会表扬他,哪知道孔子狠狠地教训了他,孔子说:你以为你这个是孝?我告诉你,应该小杖受,大杖走。爸爸火气这么大,这样打你,你不走,万一老人家失手把你打死了呢?万一老人家不知轻重把你打傻了呢?你还不跑,你这不是让你的父亲担上杀人罪名吗?这难道是孝吗?
这是儒家非常经典的故事。换句话说,你这个时候要采取躲的方式,逃的方式,以免你父亲因为一时火气大杀人和伤人。如果让你父亲背上了这样的罪名,你这做儿子的反而是不孝。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在讨论,在传统文化当中很残酷,长辈可以随便打小辈,小辈怎么都不能反抗,这个话是不对的。《弟子规》的“挞无怨”也是有界限的,不是说怎么打都无怨,而是说小杖、轻微的、不伤害身体的、这样惩戒性的惩罚是可以的,你不要怨。但是如果是大杖,你要走。
画外音: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弟子规》要求我们孝敬父母,要做到“挞无怨”,然而在当今社会,是不提倡父母打孩子的,那么对于今天的孩子,还有必要要求他们做到“挞无怨”吗?
钱文忠:
至于“挞无怨”,就是如果长辈要打你、要揍你,你不要心怀怨恨,这样的一个要求在中国传统当中是视作理所当然的,当然在今天不一样了,今天哪个长辈拎着个棍子追着小辈跑?一般没有的,不舍得啊。现在我们是完全强调不能,比如说长辈对小辈、老师对学生是不能实行体罚。实际上体罚这个问题不能很简单地看,我告诉大家两个例子,“挞”问题。第一,2006年英国通过一项决议,议院通过的,什么决议呢?允许教师在合适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方式强制学生遵守纪律。什么意思?这就是英国的法律,拗口的很,允许老师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方式,换句话说,不排除可以动手的。比如大家今天到新加坡去旅游,大家到新加坡的中小学的教师里去看,大家都不会注意,每一间教室的墙后面挂着一把戒尺,新加坡一把戒尺挂着的,但是轻易不用。它用这个戒尺有好多严格的规定,比如要有两个教师在场,比如只许打孩子的手心,你绝不能打头,那违法的。所以“挞”的问题很复杂,我们如何理解它,实际上是需要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情况,要非常慎重。
我给大家再讲一个真实的例子,又是我朋友的例子,我告诉大家打孩子有多难,谁?台湾著名作家,现在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张大春。张大春有一儿一女,儿子也就是哥哥叫张容,妹妹,也就是女儿叫做张宜。那么这个张宜,这个女孩很可爱的,非常可爱,但是有一个毛病,什么毛病呢?经常丢东西,不爱惜东西经常丢,连续丢了三根直笛,台湾的小学音乐课可以选修直笛,连续丢了三支直笛,而最后一次这个女儿把哥哥的那只直笛借过去也丢了。张大春想,不对,我要管你这个事情。张大春突然想起来,自己小时候也经常丢东西,他讲,小时候只要不是长在身上的东西我都会丢掉,就手,鼻子不丢的长在身上的,别的都丢。他怎么改的呢?张大春的尊翁,他的老太爷狠揍了他一顿,那时候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家长教育孩子的手法比较单一,揍了他一顿,张大春说,从今往后不长在我身上的东西也像长在我身上的一样,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丢过东西。所以张大春就觉得,不行,他说,我今天要准备动“大刑”,对女儿要动大刑,所以他就在家里犹豫了半天,做了非常详尽的布置,做好各种心理准备,像上战场一样准备了一根比直笛粗一倍的棍子,拿在手上准备等女儿回家。怎么等呢?他下决心要教训女儿一下,在家里女儿还没回家,他一个人在家拿着这根棍子怕把女儿给打疼了,先试试轻重,就右手拿棍子打自己左手几下疼不疼,我右手劲儿太大了,换一个手,左手捏棍子打自己右手再打几下子,女儿还没挨打,爸爸自己把自己先揍了半天在家里,就练习这个棍子轻重,而他下定决心,下午我女儿回来我要咬定牙关,一定要挞她几下,打她几下教训教训。那么他还不断地说服自己,省了棍子坏了孩子,一个不知道爱惜东西的孩子,将来很麻烦,他不断在家里说,劝自己下得了这个手,,反正女儿还没回来,自己已经挨了半天揍了,拎着棍子在这儿等,总算等到女儿回来了,他还下不了决心动手,先跟女儿进行说理教育,他就跟这女儿讲:你认为你一而再、再而三地丢东西该不该打?就问这个女儿,张宜看着他,摇摇头:不该打。爸爸一下就晕了,他原来满心指望女儿说该打,那么他心安理得轻轻打两下,女儿说不该打。张大春就问他女儿:那么我这样问你好了,你以为爸爸喜欢打你吗?他要说明我不喜欢打你,我不舍得打,但是我必须打,因为这是必须的。哪知道这女儿笑着看爸爸说:喜欢,你就是喜欢打我。那把张大春搞晕了,过了一会儿,张大春连那根棍子都找不到了。打不下手顺手一放棍子都找不着,所以大家看,实际上父母要下决心真的要打孩子,那都得下多大的决心啊!得说服自己说半天。
所以我们讲,《弟子规》里面的“挞无怨”在今天实际上是基本谈不上的。
《弟子规》充分地考虑到了尊长和小辈之间相处会出现的各种场景,《弟子规》接下来就考虑到当尊长老了以后,当尊长身体不好、生病以后,小辈应该怎么样对待尊长。而这样的内容请大家听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