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5325700000005

第5章 解读弟子规(五)入则孝之四

画外音: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那么如果父母身体不好,父母生病了,子女又应该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顺呢?《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尾还提出,如果父母去世了,子女应该遵守的规矩和礼仪,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弟子规》的要求还有必要遵守吗?

钱文忠:

尊长或者父母、亲友,都是吃五谷杂粮的凡人,既然吃五谷杂粮,那么谁都逃不过病这一关。一般的人尤其上了年纪,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痛。遇见尊长生病了,小辈应该怎么做?这也是《弟子规》考虑的一个范围。

《弟子规》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如果尊长生病了,那么要先把尝药,小辈要先把药尝一尝,要白天黑夜尽量伺候在身边,不要离开尊长的病床。这里边当然也有几点要解释的。古代的中国人,起码汉族人,基本上服用汤药,丸药在古代不如汤药普遍。所以这个药煎煮好了以后,小辈是应该先尝一尝,是不是太烫?然后再给尊长服用,这个规矩今天没了。我小时候时亲眼看到过,我祖母上了岁数了,她喝药,我当时也觉得很奇怪,我小时候不懂,我还以为药好喝,我看见我父亲、我的姑妈把药去给我祖母喝的时候,都自己先尝一口的,我不懂,我以为是好喝。有一天,我还费劲去偷吃了,我奶奶很宠爱我,我偷偷(站在)旁边,我一看奶奶还有喝剩下一点没喝,我一喝差点没苦死我,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中药有多苦,实际上这个规矩现在没有了,但是早几十年是有的,所以这个药是要先尝一尝。

而“昼夜侍,不离床”,这里这个床没有争议,就是指我们今天这样的床,唯一不同的是,古人是架子床,古人这个床外边还有一块踏板,旁边有个柜子,有的床旁边还有个小椅子,是可以让人坐在小椅子上守夜,或者躺在踏板上的。因为我们知道,在古汉语里面床的意思很多,但是,《弟子规》里这个床毫无疑问就是指我们今天睡的床,要求小辈这样做。而这样的语句我们也要注意,《弟子规》、《三字经》等等中国蒙学读物,貌似简单,可真不简单。里边的话应该说无一字无来历,我们讲了那么多历史故事,就说明它是从历史事实当中总结出来的,而且有的时候,它整句句子都是从古籍当中来的。比如这里“亲有疾,药先尝”就来自于那里大家知道吗?来自于《礼记·曲礼下》,《礼记》里面有这个话:“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所以《弟子规》就把《礼记》里的话,重新做了一个安排,用到了里边。

画外音: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一个人是否真正孝顺,在父母生病的时候最能够看出来,尤其是当父母病重,长时间卧床不起的时候,更是考验着子女的孝心。而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尽心尽力照顾久病父母的故事,其中尤其以汉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最为感人,那么这个故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钱文忠:

小辈在尊长有病的时候要先尝汤药,要衣不解带,这是中国传统提倡的很基本的孝心。这样的例子,这样的故事没有办法举,在传统当中你翻开史书,触目皆是。在这里,我给大家还是从《二十四孝》里边来举一个例子。

这个故事叫“亲尝汤药”,你看就是这个故事完全对应,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还不是一般人,汉文帝刘恒。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这大家都知道,而汉文帝就是刘邦的第三个儿子,叫刘恒。这位刘恒是一个大大的孝子,非常有名,他对他的母亲非常孝顺,从来也不怠慢这是有名的。

有一天或者说有一次,他的母亲,那时候还不是皇帝,还没有成为汉文帝,刘恒作为一个皇子,他的母亲得了病,那刘恒急坏了,非常着急,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躺在床上卧床不起。刘恒贵为皇子,亲自为母亲煎汤药,日日夜夜守护在母亲的病床前,每次要等到母亲睡着了,他才趴在床边睡一会儿。但是大家要记住,汉朝没有床,那母亲应该是睡在地上,像日本人今天这样的睡法,汉朝没有床,也是睡在地上,所以他在台阶底下,或者在母亲的卧席旁边,趴着睡一会儿。他每天都为母亲煎药,而煎完了药以后,自己总是先尝一口,看看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去给母亲喝。这段话不是民间传说,这段话见于《史记·袁盎列传》,见于正史是非常可靠的。所以刘恒孝顺母亲的故事,在朝野广为流传。当然,考虑到刘恒所处的特殊的历史时代,和特殊的历史环境,也有学者讲,他之所以要亲自尝一尝汤药,是为了防范别人对他母亲下毒,因为那个时候有宫廷斗争。那么即使这样不应该说刘恒的孝心更大啊!因为如果有人下毒,不是他先死吗?应该说这个孝顺是不变的,而我们讲的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也是中国过去一种看透世态炎凉说的话,但是刘恒毫无疑问是个例外,母亲卧病三年,他一直这么伺候。汉文帝以仁孝之名闻天下,大家千万别忘了,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盛世的主人公,文景之治,在刘邦以后汉朝很快的恢复了生机,本来是经过战乱的,人民修养生息,人口快速增长,社会生产快速恢复,为什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汉文帝在社会上提倡仁孝,汉文帝在位的时候多次颁布诏令,要赈济孤寡老人,所以文帝的时候孤寡老人国家都有照顾的,在汉文帝的时候还在国子学中,国子学就好比今天的国立大学,当年当然不叫大学,设立了《孝经》博士,提倡讲授《孝经》。所以这就让他在在位的时候赢得了民心,改良了社会的风气,培养起了社会的一种内在的生机,这就有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画外音: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晚清名臣张之洞,是清朝洋务派的代表人物,素来非常孝顺父母,但是在一封家书中,张之洞却承认自己犯了大不孝之罪,是个不孝子。那么张之洞究竟做了什么大不孝的事呢?

钱文忠: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张之洞,是清朝末期军机大臣,这个张之洞是个了不起的人,在中国清朝晚期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当中,自强运动当中,他是立过大功的。今天的武汉之所以有如此好的基础,是离不开张之洞的。那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

张之洞他在外边当官,他大概就在当地寻找了很多补药寄回家去,但是这个补药不一定适合他父母服用,所以他父母一服用,胃不舒服,吃坏了。他写了一封信给他父母,他讲:“今若果系胃病,由误服补药所致,则儿之罪实通于天。”他讲,我的罪通于天,他说我一个好心干了坏事,马上检讨。怎么检讨呢?“不知医道者,不可以为人子。”这是中国古代传统。就是说,如果是第一个儿子或者子女小辈,对医学的东西一点都不懂,是不够做儿子的资格的。中国古代为什么中医民间那么多?中国古代又没有这种学校的,像今天中医药大学没有的,很多人是什么?父母久病,子女成良医。父母病了,为了伺候(父母),尝药,不停地尝,中医是一个经验科学,尝,然后慢慢慢慢自己通医理了,就成为医生了,而张之洞接又讲:“儿枉读书二十余年,而竟于事亲之道,有所未尽,且罔轻重,陷父亲大人于此,更痛恨无极。”他是进士出身,探花一甲第三名,他说我枉读了二十多年书,居然对于伺奉尊长之道我都没有学透,没有学精。因为他不懂医,所以他心里过不去。接下一段话可真的是太感人了。他讲:“昨日考试生员,出题'父母惟其疾之忧',试卷中有袁凡一篇,沉挚剀切,已令儿挥泪不已,且看今日坐堂上,以此命题,皇然一孝子面目,而不知身已犯大不孝之咎。”什么意思啊?张之洞说,昨天他当考官去考试生员,考试秀才,他出了一道题,出了一道什么题呢?如果那个时候的秀才,如果知道张之洞的爸爸生病了那好准备了,但大家不知道,他因为父亲生病,所以他出了一道题,叫“父母惟其疾之忧”。担心父母生病,父母最重要的我最担心的就是父母生病,以这样的题目叫生员来写文章,考试。其中有一篇张之洞讲:好。这个人叫袁凡,写了一篇写的好,张之洞看的时候,在阅卷的时候,挥泪不已,他被感动了,感动了以后他说,我真的是不像话,为什么呢?我一看,我今天坐在堂上,因为他是考官,以此命题,父母惟其疾之忧,“皇然一孝子面目”,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我是大孝子,我坐在考台上出了这么一个题,“而不知身已犯大不孝之咎”,谁知道我犯了大不孝的过错啊?因为我不懂医道,我没有好好读书,我误把补药寄给了父亲,导致父亲服错。张之洞一代名臣,这种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如此地对于孝道有这样的体验这当然很难得。

我们今天在医院里我经常也看到的,因为有的时候陪父母去检查身体我会看到,现在很多长辈去看病小辈陪着的,而有的时候会看到,这些小辈不仅是为了尊长跑前跑后,因为我们知道医院里有很多要挂号,要体检等等很烦,而且好多小辈让我很感动,会盯住医生一个个要问:这个药到底有什么用?这个药吃了有什么副作用?这个药可不可以多吃点或少吃点?这就是孝子,这就是孝敬,因为这个药不是他吃,他是陪着自己父母或者尊长来,有的时候医生的确有点不耐烦,因为很多人排着队,我经常看到一个年轻人还在问这个药,这就很感人。

画外音: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尾还提出,如果父母去世了,子女应该遵守的规矩和礼仪。那么《弟子规》都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呢?为什么父母去世后,古人首先要求子女必须守孝“三年”呢?

钱文忠:

在传统中国,小辈尽孝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弟子规》是按照顺序讲下来的,前面讲到了尊长生病,那么后面也会讲到尊长的身后事。所以,中国传统小辈对尊长的孝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什么?妥帖地办好尊亲的丧事,这个很重要。

《弟子规》讲:“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丧三年,你要守三年之丧,这是中国最重的丧,守三年之丧,要经常感到悲哀,有的时候你经常会哭泣,会哽咽;“居处变”,这个我下面要解释的,你住的地方要变,你日常居住的地方你要改变;“酒肉绝”,你不能再喝酒再吃肉了;“丧尽礼”,丧礼要完全按照礼节来办;“祭尽诚”,祭祀的时候,一定要诚心诚意;“事死者,如事生”,你对待死者要像对待他还活着那样。这是《论语》的话“事死如生”这是《论语》里面的话,《弟子规》引用过来的。

为什么说“丧三年”?为什么说父母去世子女要守孝三年?这个一般我们都不太知道,这个三年实际上是二十七个月,九个月算一年。所以是守孝二十七个月以后就要出孝了,出这个丧期。为什么是二十七个月,按照中国传统的认定,哺乳期二十七个月,中国古代的母亲很少有哺乳期不满二十七个月的,就提早给孩子断奶,中国古代的母亲没有今天好多女孩子这样,为了身材的美不行,不哺乳,早点断奶,中国古代没有,传统社会没有,母乳喂养二十七个月,视作三年。所以子女,当在父母过世的时候守孝二十七个月,这是当三年讲。按照传统的丧礼,传统丧礼今天看来有些是不合理的,而不能再住在原先的房子里,过去讲究的人家要在墓地旁边搭建茅屋,就不能再住在原来家里了,要陪着尊亲在墓地旁边搭个茅草屋住着,而住的时候大家要知道,不能用枕头,不能用床,铺上一点稻草睡在旁边,拿一个土块做枕头,这是中国传统当中,标准的对于丧礼的要求。这就叫守孝二十七个月。在这个过程当中绝对不能喝酒,不能吃肉,不允许的,要断绝。古人,中国人把守孝看得很重,如果家里尊长去世,当官的无论你当多大的官,知道情况以后第一个丁忧,马上向皇帝禀告,马上回家,不能当官,你不能在位置上待,马上回去守三年孝去。而如果这期间,比如正好赶上三年丧,考科举停掉,你不能去考,如果你瞒着去考,大事情,一辈子完蛋,要查出来或者被检举,不可以的。假如国家有大事,你又很重要,而这个时候家里边又有尊长去世的话,那么皇帝就要下令夺情,要皇帝颁发诏书,夺情,人情的情夺掉。因为什么?国家离不开你。而这个时候所有的臣子都是要再三推辞:我一定要回家,我要守孝,我官不当了。这个时候皇帝要说明,叫什么?“移孝作忠”,你要把你的孝心移过来,作为对国家的忠心。

而如果你移孝作忠,夺情,为国家效力,这个人得到很多人的尊重,有时候得到敌对方的尊重。明朝末年,我们知道满族入关,跟明朝打仗,这个时候李自成还有起义在那边,有一位兵部尚书卢向生,江苏无锡人,宜兴人,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江南这一带出兵部尚书很多的,大家以为江南人很文弱,不是这回事,卢向生进士出身,也是家里丁忧,被崇祯皇帝夺情,就是你不能回去丁忧,国家要你率兵打仗,移孝作忠,你把你对长辈的孝心移作为国家忠心,卢向生率兵打仗,由于崇祯皇帝有的时候听信諂言或者种种原因,卢向生战死在前线,几千铁骑也随之全部牺牲。这个时候,清兵要找卢向生,他们知道明朝有个兵部尚书战死,战死在前线,几千铁骑全部牺牲,这个时候满族人要找这个卢向生,他知道明朝有个兵部尚书战死了,要找到他,大家找,找不到,因为什么?战争中刀砍得面目全非,而且时间一长尸体也不好辨认,这个时候,有人找到了。为什么?揭开卢向生的盔甲,身上穿的是盔甲,发现里面是麻衣,孝服,麻布服。满族人应该是明朝的敌对方,下令重葬卢向生。因为这个大家认为这都是非常高尚的道德,大家非常尊重他。发现一个兵部尚书在家里有孝的时候为国出力,里边穿着孝服,外边披着盔甲,力战身亡,这个都是中国传统当中非常有名的故事。

画外音: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众所周知,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但是钱文忠却说,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关于孝,关于“丧尽礼,祭尽诚”的故事,这是为什么呢?真实的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

钱文忠:

董永是东汉时期千乘人,这个地方就是今天山东高青县,董永是山东人。少年丧母,因为要躲避战乱,就搬到了安陆,也就是今天湖北境内,逃到那边去了。而逃过去了以后,父亲又亡故,董永的父亲又去世了,董永就把自个儿给卖了,卖身到一个富豪人家去做奴仆,以这个钱来埋葬自己的父亲,这个就叫做卖身葬父。而他在出工的路上,因为他不是奴仆吗,要去做事的,在路上,在槐荫下,有一棵槐树的阴凉底下,遇见一个女子,这个女子跟他讲:我也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咱们俩结为夫妇吧!两个人就结成了夫妇。而这个女子用一个月的时间织成了三百匹锦缎,帮董永抵债赎身。而返家途中经过槐荫这个地名,这个是个地名,这个女子告诉董永:我是仙女,我现在奉老天之命,因为老天觉得你是大孝子,来替你还债,言毕这个仙女凌空而去,我们大家都熟悉这个故事的,大家知道吗?这个故事改变了一个地名,孝感,槐荫后来就改名为孝感,孝感动天,所以孝感这个地名就是因为董永来的,原来叫槐荫。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都知道,非常著名的黄梅戏的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和王少舫主演了电影《天仙配》,那当然风靡全国了,“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个大家都听过的,唱遍中国大地,这是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后来变成主要是爱情故事,实际上最早记载这个故事的是东汉刘向的《孝子传》,里面只有董永卖身葬父,没有他认识七仙女什么的,没有这个故事的。而是后来才被加进了爱情的成分,才被加进一个七仙女。谁干的,大家知道吗?曹植--曹操的儿子,写了一首乐府,叫《灵芝篇》,乐府怎么说的呢?“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就是说,董永小时候穷得不得了,长辈父亲也没给他留下遗产,没有财产,他拼命经常借钱也要供养自己的父亲,而且去为别人打工,去换点好吃的来伺候自己的父亲,结果满门都是来讨债的人。因为他欠了很多债,而董永不知道怎么来还,在这样的情况下,天灵感至德,老天有灵,被董永至高无上的道德给感动了,神女为秉机,天上就来个神女,为他来织布,秉机这个机是织布机。所以你看而到了后来晋朝、到了唐朝这个故事越拉越长。到了唐朝以后,董永和七仙女还有个儿子叫董仲,这大家也知道,而这个儿子长大以后,后来又演变,这个儿子还长大了,长大以后这个儿子还要找自己的妈妈,妈妈是仙女,所以这个故事越来越丰满,越来越丰富。这里面全部是寄托着我们这个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孝的至高无上的评价。是因为传统中国都相信孝子必有好报,大家相信的,所以觉得董永卖身葬父以后怎么没故事了,董永就这么把自己给卖了,不公平啊不公平。不公平怎么办呢?就要给他找个太太,这个太太要美丽、贤惠、能干,于是找了个仙女,找了个没有任何缺点的太太,所以大家把一些美好的意愿、一些美好的心愿全部填充到这个故事里去,所以我们要知道七仙女的故事不是那么简单的,七仙女的故事是由孝到爱,有这样的演变过程。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传统文化当中对孝的一种定位。

画外音: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现在时代不同了,《弟子规》里针对父母亡故后,子女应该遵守的规矩和礼仪,并不完全适用于当今社会,所以我们学习《弟子规》并不是要求生搬硬套古人的行为,而是要学习古人的孝心。那么关于“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还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呢?

钱文忠:

这个故事也很感人,叫闻雷泣墓。有一个人在魏晋时候,有一个人也是山东人,叫王伟元,博学多能,在《晋书·孝友列传》里面是有他的传的,所以这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的父亲王仪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就被一个人给杀了,谁呢?司马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把他父亲给杀了,而他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含冤而死的,所以他就到父亲的墓旁边隐居起来,终身不向西坐,他永远不面朝西,当时是表明,因为那时候晋朝的首都在他西面,不做晋朝的臣子。他经常抱着坟前的柏树哭,把柏树都哭枯了,柏树被他哭得凋零了,而他的母亲在世的时候怕雷,老太太只要天一打雷就害怕,而死后也埋葬在山林当中,埋葬在林子里。每当风雨交加,听到雷声,王伟元就会跑到母亲的坟前,跪在那里,跟母亲讲:儿子在这里,你不要害怕,妈妈不要害怕。这就叫闻雷泣墓。这个王伟元很有学问,他教书为生,后来不当官,教到《诗经》里边有一句,叫“哀哀父母,生我序劳”,就是我想到我的父母,生我养我是如此辛劳,他只要念到这一句诗,马上就泪流满面,思念自己的父母,所以他的学生也不忍读这首诗,只要是他教出来的学生基本上这首诗都不读的,所以大家只要讲《诗经》看到不读这首诗的马上就知道是王伟元的学生,因为他不教的,他讲不下去,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二十四孝》里面也非常地感人。

画外音: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钱文忠:

《弟子规》到这里结束了第二部分,入则孝的部分,孝在中国古代是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行为,孝的观念产生得非常早,为什么?甲骨文里就有孝字。古代的孝字是个象形字,孝是一个老人家,手搭着孩子的头在走路,子在下面,老人手扶着孩子,靠着孩子在走路,这就是孝。孝的基本道理是奉养双亲,然后引申出来尊敬长辈。孝的内核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是处理家庭中长辈和儿女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所以中国传统讲,大经《礼记》里讲: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会人伦基本法则。儒家认为,孝是仁的基础,仁义道德的仁,仁的基础是孝,一切德行的根本是孝,儒家治理国家,维持社会的存在都是以道德教化为基础,道德教化又以孝行为根本。所以传统中国,天下没有不是孝子的忠臣,自古忠臣出孝子,这是传统文化对于孝的一种最最最最通行的一种阐说和定义。

《弟子规》讲完了小辈和尊长之间这样的这种关系,小辈应该守的礼节,小辈应该遵守的规矩以后,《弟子规》接下来讲的是,当孩子要走出家族、走出自己的小家门、要走出去的时候,面向社会的时候,或者走出小家庭进入大家族的时候,孩子应该注意什么礼节?应该掌握什么规矩?这些方面的记叙请大家听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