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5325700000003

第3章 解读弟子规(三)入则孝之二

画外音: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弟子规》接下来又进一步更具体地提出了小辈、子女应该遵循的规矩,那么究竟哪些事情是做子女、做小辈的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呢?有时我们为了能让父母高兴,满足父母的愿望,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应该去做吗?

钱文忠:

那么我们知道在传统中国,对于小辈的规矩是非常强调的,而且规定得非常地细致。那么《弟子规》接下来就进一步细致地阐述和规定了小辈面对尊长所应该持有的礼节和要遵守的规矩。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什么意思呢?一件事情,哪怕再小,再微不足道,你做之前,小辈去做之前,最好跟长辈打个招呼,征求一下长辈的意见,不要擅自主张,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自说自话,自己就做了。那么如果这么做的话 “子道亏”。什么叫“子道亏”呢?那么你做小辈的,做子女的这个方面你就有点“亏”,有点做得不够,不是最好的做小辈和做子女的方式。“物虽小,勿私藏”,一样东西哪怕再小,在家里也许不算什么东西,在小辈眼里看这什么东西?又不值钱又不重要,但是再小你也不要瞒着长辈偷偷把它藏起来,给眯了,这也不要。如果你把它藏起来的话,那么尊长的心里有时候会有一些忧伤,会感到不妥。这是我们非常容易忽略的一些事情,在今天看来,这说起来都很明白,但实际上我们今天做小辈的或者做孩子的,往往很容易忽略。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在这一方面,今天比较多的情况是做小辈的,做子女的,好心办坏事。他有的时候自作主张,倒不是为了惹你长辈生气,一般这样的小辈很少,往往是认为没什么要紧就做了。我们都知道比如老人有老人的习惯,老人的习惯往往是不大容易改变的,你也没有任何理由要强迫尊长去改变他的习惯。有些东西有固定的摆放的位置。比如我父母非常有意思,像我父亲有时候放东西很奇怪。他在他的书房里,他放在那里,我过去一看我觉得很怪,我说爸爸,你又不是用左手的,你是用右手的,你怎么这个东西放得都不顺呢?不行。老爷子就喜欢这么别扭去拿,你给他放顺手了,他拿着反而别扭,这是他的一种习惯。所以你有时候把老人放惯的东西,放的位置你随便挪动你又不在,老人找不到有时候会很着急。老人也有一些自己非常珍惜的纪念物,而在我们小辈看来这算什么?比如一张旧照片老人家的,泛黄了,很破旧了,被水泡过了,缺个角了,但是老人家还视如拱璧,把它放在这里;比如一张老奖状,我们现在很多老辈50年代评为劳动模范,他这张奖状那是不得了,天天挂在墙上,一定要把它擦好灰,这是他珍贵的纪念物;比如一张旧报纸,没准哪个报纸里哪一篇提到老人家的名字呢,这你不好说,老人家也许这一辈子这名字就被印过一次铅字,所以他也看得很好。这些东西在我们小辈眼里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在很多,搬家了,大家生活条件好了,搬家,这破东西给扔了吧,给扔了,那么旧的东西有什么用?这个对老人家来讲是一种伤害。所以像《弟子规》里这个话很有道理:”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你如果自以为是地做了,导致了老人家的不习惯,引发了老人家的不快,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老人家一段非常特殊的记忆,这当然不是《孝经》那么做小辈的,做子女的,就没有做好。

画外音:

《弟子规》告诉我们哪怕是再小的事情,做小辈的也不能自作主张,必须事先告知长辈、征求长辈的意见。但是日常生活中毕竟都是些非常琐碎的小事,如果有时我们没及时告知长辈,而擅作主张了,难道还会引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吗?

钱文忠:

前一段有过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媒体上都报道过,但是大家没有什么注意的,完全可以印证《弟子规》的这段话,这件事情说出来大家会觉得很好笑,什么一件事情呢?这件事情不是发生在父子、母子之间的,但是是发生在一个小辈和一个长辈,一个年轻人跟一个老年人之间的一个真实的事情。怎么一回事呢?有一家理发店,熙熙攘攘,顾客很多,大家就排着队在理发,理发师都很忙。这个时候进来了一位老人家,也排着队等着理发,旁边一位很年轻的理发师傅他正好空着,也正好可能刚刚来,好心,我们知道现在如果服务态度不好我理都不理你,你排队排着呗,我管你几十岁,我管你七十岁,但这位师傅非常好,就主动请这位老人家赶快坐下来,一看您岁数大了,我先为您服务,来给您理发。多好的一件事情,给老年人理,理得老年人很高兴,可能把老人家理得很舒服,理得很舒服,老人家比较容易打瞌睡,就在那儿打瞌睡,这小伙子一看得拿着剃刀给老人家修面,发现老人家下巴这儿有颗痣,这痣上面长了几根毛,一撮毛比较长。这小伙子一看这不好看,这影响老人家的美观,一刀给老人家给剃了。这一剃,老人家哇哇大哭。很大一件事情,哭了,为什么呢?这老人家非常有意思,他有一点很可爱的小迷信,因为他认为这是他的长寿毛,这几根毛是长寿的,给我剃了这还了得啊?结果这老人家也不干了,老人家的子女也不干了,这件事情后来还上了法庭,那弄得法官就很为难。

你说这件事情里面谁有过错?实际上谁都没有大过错。你当然不能说老人家错,老人家就这点信念:我这两根毛我留那么多年了,留几十年了,留着我不生病,我会长寿,你给我就一刀处理了?那不行。小伙子也没错,错就错在没有按照《弟子规》的去做,“事虽小,勿擅为”对不对,你问一下老人家:您这几根很漂亮的毛毛是不是需要我帮您给剃了啊?那么如果老人家说需要,那就一刀;不需要,就给留着。如果这位非常好的,其实工作态度非常积极的这位小师傅如果读过《弟子规》,他知道这个话,多问一句,就是皆大欢喜的事。少问一句就闹出一件事来。

画外音: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弟子规》接着提出做子女、做晚辈的都不能私自藏匿东西,但是在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用来藏一些小东西,而父母不能随便翻看。那么“物虽小,勿私藏”还适用于现代家庭吗?

钱文忠:

至于说“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主要是针对传统中国合族同居的情况讲的。我们知道传统中国都是大家族,几房子孙住在一起,那么大家会共同拥有一些财物,这些财物是属于大家族的,绝对不是具体属于某一房,更不是属于哪一个具体的子孙的。那么这个时候,是强调东西再小,你都不要擅自给它藏起来。如果不注意这个细节的话,就非常容易造成兄弟姊妹之间的小误解、小矛盾,而久而久之,大家都会形成一个心结。因为一个小东西,你给藏起来,说又不值得,大家又是亲戚,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会形成一块心病。如果一旦发生大事,就会想:你昨天拿了一把笤帚对吧?今儿少了一头牛,我看这牛也是你牵走的。所以这样就会导致家族内部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当今社会,在我们现代化的都市里面,在咱们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都市里边,甚至在大量的农村,这种大家族的情况没有了,都是一个个小家庭,那么这种情况相对来讲问题就比较少。至于说现在的孩子们都非常强调隐私,现在小孩子幼儿园就知道隐私。一个小孩,像我儿子很小,他就有隐私时间,他规定的,就是这段时间父母不得进我房间。他叫隐私时间,跟你说清楚的。那么现在的孩子有时候藏一点小东西,尤其是读书了以后藏一个小日记本,藏两张小的游戏卡,有时候藏两封同学之间的通信、小条子,那这个事情不在这个范围之内,不在《弟子规》规定的范围之内。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咱们不用说按照《弟子规》说:你不能藏,藏了以后你让我这个做爸担心了,你给我交出来。这不行,这就反而惹麻烦了。所以有的时候要考虑时代的变迁。

画外音: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我们现在理解了“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的道理。那么《弟子规》接下来又提出了哪些小辈应该遵循的规矩呢?而这些规矩的背后还隐藏着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钱文忠:

接下来《弟子规》讲“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话也明白的不得了,尊亲、长辈所喜好的,小辈应该尽力去办到;尊亲和长辈厌恶的、讨厌的、不接受的东西,小辈应该赶紧去掉,赶紧把他放弃掉。小辈的身体如果受伤了,就会让尊长担忧;如果小辈的道德有愧,不是身体的问题,如果是道德有愧,那么会让尊长蒙羞。就是这么一段话。像“亲所好,力为具”这是比较好理解的,小辈要尽量满足长辈的喜好,这在古代那就是孝道,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很多中国传统孝道的故事,在这里我再给大家讲两个故事,都非常有意思,可以印证中国古代有这个传统。古代中国人是努力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做的,“亲所好,力为具”

第一个故事叫鹿乳奉亲。周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郯(tán)子,从小非常孝顺,他的父母年纪老了,但是突然有了一个很奇怪的习惯,非常怪,因为父母年老,而且眼睛有毛病,突然要求喝什么?喝鹿的奶。他不喝牛奶,也不喝羊奶,他要喝鹿奶,那么大家知道鹿是最警觉的动物,你打猎都很难接近鹿的,鹿非常灵巧,马上就逃掉了。那么作为这个郯子怎么去搞到鹿乳呢?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披上鹿皮,把自己打扮成一只鹿,就往深山里面爬进去,那么鹿一看闻到的味道也是鹿皮的味道,看那个样子差不多是鹿的样子,所以他就接近了鹿群,想这样去偷偷地挤一些鹿的奶,拿回来去奉养自己的双亲。但是没想到,他在往鹿群那边爬的时候,在接近鹿群的时候,旁边有个箭在那儿瞄着,有打猎的人琢磨着打鹿躲在旁边,正当打猎的这个猎手举起弓箭要射他的时候,因为那个人也以为他是一只鹿,猎人也以为他是只鹿,他赶紧高喊:我是人,我不是鹿,我是想来取得鹿的乳汁回去孝敬我眼睛不好的双亲的。那么当然猎人一看,知道原来他是人不是鹿,所以就没有射他。那么作为郯子就留下了一条命,而且成功地挤得了一些鹿奶,回去孝敬自己的双亲。这不就是我们讲的“亲所好,力为具”吗?

我之所以单独给大家讲这个故事,这类的故事很多,我为什么单独给大家讲呢?以为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这个话怎么说呢?因为这个故事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六度集经》、《杂宝藏经》、还有一个叫在《佛说炎子经》这里边就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古印度有个国家,叫迦夷国,迦夷国里面有一个人叫炎子,这个炎子随着双目失明的父母一起到深山老林里面去修行。修行的时候生活当然非常困苦,但是这个炎子对父母非常地孝顺,他平时和林子里的鹿混得很熟,因为大家都在森林里非常熟。所以有一天,这个炎子还是像往常一样,因为他经常和鹿在一起生活,就披着鹿皮去为自己的父母打水。哪知道,这个时候正好碰上了一个国王来打猎,误以为这个炎子,就印度的孝子,误以为他是一只鹿,就射了一箭,就把炎子给射中了。而更没想到的是,这支箭是毒箭。而临终前,这个印度孝子就把自己父母的情况,双目失明、生活非常困苦告诉了国王,请国王开恩,能够照料自己的父母。而父母双目失明了,听到这个消息赶来,悲痛欲绝,最终,这感动了天神,赏赐了仙药,不仅使这位印度的孝子炎子死而复活,而且使他双目失明的父母重见光明。这个故事就随着佛教的传播传遍了中国。大家如果到敦煌去旅游,到敦煌莫高窟去旅游,大家看到敦煌壁画里面大量的这个故事,就是炎子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传到中国来以后到宋朝以后这个故事变了,这个故事就变成了“鹿乳奉亲”。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个历史的误会,是个中外交流的结果,而且是佛教传播的结果。当然这个故事本身也说明亲所好,你要力为具。

画外音:

中国自古就流传着很多子女努力去满足父母愿望的感人故事,甚至在《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个“亲所好,力为具”的典范人物。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究竟是谁呢?

钱文忠:

再给大家讲个故事,讲亲所好,力为具,也非常感人。叫怀橘遗亲,怀里面藏着橘子,拿回去孝敬自己的长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谁啊?说起来鼎鼎大名,在汉朝末年的时候有一位孝子叫陆绩,大家知道了吧!字公纪,陆公纪。他六岁的时候,就到九江去拜见袁术,一说大家都知道了,三国时候的事,袁术,而拜见袁术,袁术一看这个小孩那么小,很乖巧又有才华,六岁,很喜欢他,就拿了当时非常珍贵的橘子去招待他。而这位陆绩悄悄地把两个橘子藏在怀里,藏起来,那么到要告别的时候,跟袁术要告别的时候,他跪下来行礼,古人要拜别,一拜别,怀里滚出两只橘子来。袁术当然就很奇怪了:我这个请你吃橘子,又没有规定你能吃几只,你干吗藏两只橘子呢?陆绩就跪着说:我妈妈一向很喜欢吃橘子,我想把这两个橘子带回去孝敬我的母亲。这就是这个故事,而陆绩也就因这件事情大名鼎鼎,作为“亲所好,力为具”的典范人物,作为孝敬母亲的典范人物留名青史。这个陆绩不是等闲之辈,《三国志》里面有传的这个人,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他大概是公元189年出生,到公元220年去世,换句话说才活了三十出头,很年轻就去世了,他是今天江苏、苏州这一带的人。东汉末年,他是孙权手下的一个官吏,年纪轻轻,古人都比较年轻就成就一番事业了,年纪轻轻一直做到了郁林太守,偏将军。郁林在哪里?在广西,他当官当到很远的地方,他这个怀橘遗亲的故事非常有名,大家可能没有看过《三国志》,但是大家应该都看过《三国演义》,听过《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非常有名,诸葛亮舌战群儒,这是最有名的一段故事了,有一个人跳出来和诸葛亮辩论,诸葛亮一看,陆绩啊?陆绩跟诸葛亮是辩论过的,诸葛亮就看着他笑笑说:“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说,你啊,你是不是那个在袁术面前兜里藏起两个橘子的陆绩啊?你看多有名!诸葛亮见他的第一印象:你就是小时候藏橘子的那个人。

画外音:

《弟子规》要求我们“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但是有时我们为了能让父母高兴,满足父母的愿望,可能会引起别人的误解,甚至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应该去做吗?

钱文忠: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你就要去掉,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传统实在是太多了。而有的时候,古人为了做到这一点,还会引起别人的误解。就是为了让尊长高兴,为了尊长的喜好,我尽量地满足他,反而给自己带来麻烦,让人一时间看低了你,这个事情都是有的。

我们知道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叫毛义捧檄慰母心,也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但现在的人不大知道这个故事,这也是东汉时期的一个人叫毛义的故事,这个人叫毛义。而且这个故事见于《后汉书》正史,是见于我们二十四史里面的一部正史。在《后汉书》里面记载,虞江人毛义家里非常贫穷,但是却以孝敬母亲闻名,非常孝。当时有一位南阳太守叫张奉,就慕名到毛义家里去拜访,毛义的名声很高,当时声誉很高,而这位南阳太守到毛义家去拜访的时候,正好碰到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呢?当时朝廷任毛义,做安阳县令的文书送到了,就因为他名声太高了因为孝敬名声很高,所以朝廷就维仁他当了县令,这个委任状正好送到毛义家,那么南阳太守就看到了毛义怎么样呢?毛义欢天喜地高兴坏了,捧着这个诏书又跳又蹦去跟妈妈禀告:妈妈,我当官了,妈妈,我当官了。这一下,南阳太守不就对他印象很坏吗?原来你是一个那么热衷于世俗的人,好像外面说你名声很清雅,很高雅,怎么刚收到委任状就这个样子忘乎所以,欢天喜地。所以一时间大家对毛义印象很坏,几乎觉得你是个伪君子,一旦当官,你尾巴都露出来了。毛义也没有办法申辩,你怎么申辩?然而几年以后,毛义的母亲去世,而这位毛义马上辞官回乡,守着母亲的墓再也不出来。朝廷几次三番以更高的官位请他出山,都被毛义拒绝。这个时候,那位南阳太守和曾经误解毛义的人才明白,毛义之所以在当时欢天喜地,活蹦乱跳,去向母亲报喜,是为了让母亲开心,是为了让妈妈高兴,看到自己的儿子有为社会服务的一天,有得到朝廷重视的一天,是为了让妈妈高兴如此而已,并不是说他内心真的多想当官,如果他官迷心窍,那怎么会后来朝廷几次三番征召,你,你反而不出来了呢?这一下大家才知道,毛义真正是“亲所好,力为具”,因为妈妈希望看到儿子有出息,所以我要努力去做。

像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传统都很多,像“亲所恶,谨为去”那在传统当中也有数不清的故事。而有些故事今天我们看来都难以理解,而且也没有必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的确有很多人是这样去做的,是这样去对待尊长的。而《弟子规》里面貌似很简单的话,都是从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当中总结、归纳出来的。

画外音: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很多人认为只要把父母照顾好了,就是孝敬父母。但是《弟子规》却认为“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如果我们自己受伤了,或者自己品德有问题,也是不孝,这是为什么呢?

钱文忠:

“身有伤,贻亲忧”这个也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唯一需要解释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一个信念,什么信念?今天不讲,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的身体、我的头发、我的皮肤都是父母给的,如果我要孝敬父母,我就应该善待自己,我应该好好地爱护父母给的这写东西,这才叫孝心。所以大家知道古代的男子也是不理发的,都要把头发留着。那么古人有的时候大家也知道,为了表示一种极端的一种感情,往往会剪发,女孩子不必说了,女孩子如果爱上一个男子,如果在古代你收到女孩子带过来的东西,发现里边有几根头发,事情大了,那你就好好赶快把人家娶回来,不然这个女孩子她就认为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了,我头发都给你了。为什么?身体发肤,我都给你了,女孩子经常这么做,所以经常以青丝比相思。男的也有这么做的,大家忘了,曹操一代枭雄,行军途中马惊了,进了庄稼地,把庄稼给踩坏了。但是曹操事先约法三章,谁敢扰民,谁行军踩坏庄稼地,砍头。这一下曹操自己的马毁了庄稼,也没人敢砍曹操的头,曹操也不打算砍自己的头。因为他还要带着将士做好多事情,这个时候怎么办?拔出宝剑,割下一绺头发,给大家看:我割头发了,就替代砍头。所以说古人把这个看得很重,你如果随便的毁坏自己的身体,我们今天有人会自残,很生气我掐,我不高兴我郁闷我把自己掐出一块紫,把自己给掐青了,我咬牙跺脚,我啪啪啪砸自己脑袋,这个在古人都视作不孝,不可以做的,这个就叫“身有伤,贻亲忧”。你万一受伤了,家长、尊长会担忧的,你就是不孝。”德有伤,贻亲羞。”这个简直不用讲,这还用讲吗?如果品德有愧,这孩子也许沾染上很不好的毛病,小偷小摸、赌博,从事一些不良的行为,这是让尊长蒙羞的。你自己干坏事,你不仅是你自己要遭到大家的白眼,要遭到大家的唾弃,别人还会说一句话:“养不教,父之过。”还有更俗的话,叫“有人生没人教”。那这个话都是要骂到你父母身上的,所以千万不能胡来。

古人对孝敬的定义或者他对孝敬方面的要求实际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得多。我们今天的人活得很容易:我父母饿不着、我父母冻不着,我父母万一要出去,我还开车接他一段;我父母生病了,有劳保,那我还替爸爸妈妈找好医院,我这就是孝敬。在古人看来,这是孝敬的一部分,不是孝敬的全部。你要真要孝敬尊长,你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你要让自己健康茁壮的成长,要让自己远离各种坏习惯,要让自己洁身自好,不要沾染这种说不得的那种坏毛病,这才叫真正的孝敬。所以我们不要把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某些概念简单化、窄化,好像我们认为孝道就是小辈对长辈。其实不是这样的,孝是一种有机的互动,孝是尊长和小辈之间爱的交流,这样的孝道绝对不是单方面的。长辈和小辈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大家族的背景下,不像今天那么简单,接下来《弟子规》考虑了两种因素:“亲爱我”应该怎么办?什么叫亲爱我?如果尊长很爱我,很宠爱我,你应该怎么办?“亲憎我”怎么办?如果尊长不喜欢我、讨厌我,你应该怎么办?所以《弟子规》尽管很短,篇幅很小,但是言简意赅,把方方面面的情况全部考虑到了。而这就是我们在下一讲将要介绍的《弟子规》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