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延伸到仕女画中,造成了对仕女画的偏见。但是,应当看到,仕女画并不只是供人玩赏的消遣品。仕女画作为人物画之——科,与其他人物画种——样,在不同的画家手里,能焕发不同的光彩,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可与春宫画归为——类。不同层次、不同修养的仕女画家,因为审美品位、审美价值的不同,创作的仕女画格调不——,高下不同。每个时代都有优秀的仕女画家,而这些仕女画家之所以被认为优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关注的不只是仕女画的观赏性。——些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的画家,他们笔下的仕女更多展示给人们的是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就区别于那些俗流画家所作的以迎合市场需要、带有商品性质的仕女画。像张萱、周昉的仕女画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女性之美,又入木三分地展现了不同女性的个性和细腻复杂的内心,是仕女画中的经典作品,与其他绘画精品相比,毫不逊色。但是,不可否认,有些仕女画家刻意追求感官刺激,迎合无聊文人的低俗趣味,创作——些介于春宫画和仕女画之间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不可能流传久远。即使仕女画中有糟柏,但这不能掩盖仕女画曾经有过的辉煌和创造的非凡成就。
外表美、内在美、理想化、类型化、欣赏性作为传统主流仕女画的基本特征,体现了仕女画的独特魅力,但是不同的时代,这些仕女画的特征并不是同样鲜明的,每个时代的仕女画特征各有侧重。在仕女画发展早期,内在美和理想化是主要特征,到了后来,外在美和观赏性就取代内在美和理想化占据主要地位,尤其是明清,外在美和观赏性几乎成为仕女画的标志。这些都与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和审美理想密切相关。在不同特征占据上风的过程中,类型化始终伴随左右。这些特征,在不同时代,此消彼长,左右着仕女画发展的方向。——方面这些特征是仕女画作为——种画科的特色,另——方面也制约了仕女画发展的空间,例如类型化这——特征,到了明清时期变成了程式化,使仕女画的个性特征日渐削弱,限制了仕女画的发展。
虽然中国古代仕女画在弱化女性、压抑女性方面对封建女性进行了种种改造,但是不可否认,历代仕女画客观上创造了——些美的模式。六朝的秀骨清像、面短而艳,唐代的丰肥腴丽,宋代的端严秀丽,明清的清秀羸弱,是历代仕女画创造的经典女性美模式。古典美是历代主流仕女画的共同特征。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所谓古典型艺术就是理念与形象“形成自由而完满的协调”。中国古代仕女画无疑是古典艺术的典型,其在形式与形象、理念与表述上的完美和谐是古典型艺术这——概念的生动阐述。仕女画中所蕴含的古典美使“古典”——词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古典蕴含着唯美、理性、规范、得体、和谐、典雅等内涵,这些因素共同阐述了历代仕女画的理想美、仪态美以及境界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观念,但是对于历代仕女画来说,有——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表现的尺度,也就是古典美的因素之——————理性尺度,可称为含蓄美。清·蒋骥的《读画纪闻·神女论》中云:
为神女写真,意在端严,不在妩媚,于端严中具——种环姿艳逸。如麻姑、洛神,随波上下,御风而行,自有天然态度。降而下之,论画美人,或十分面,或八九分面,半面背面,其形有肥瘦长短,眼有大小,眉有轻重,貌各不同,皆可有美致,惟取精于阿堵中。写得临风扬步,翩翩然若将离绢素而来下者,是为画中名手。若作妖态愁眉,堕马髻,折腰步,千人面目——例,此俗工恶笔,殊无足取。
写神女,“端严”是其标准,如果“妩媚”,则是过度。写美人,“美致”是其标准,若作“妖态”,亦为过度。可见,古典美必须体现理性、含蓄这——原则。
历代仕女画把握的尺度是不温不火,让宋玉惦念不已的东家之子唇红齿白,“增之——分则多,减之——分则少”,这种完美而不过度的标准正是古代仕女画力图遵循的。何延哲在《改琦评传》中论述了清代仕女画家如何解决理与欲这——矛盾:“理学家在表面上虽然强调抑制‘人欲’,指明它是导致灵魂走向堕落的万恶之首,但实际上只是引导上层社会及封建文人的行为方式趋向于‘人欲4勺装点、修饰和掩藏,让官能的享乐含蓄化、精致化、隐蔽化。作为供人观摩玩赏的、描写青年妇女生活及形象的仕女美人画,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有关女性美的诸多问题。为了在创作和欣赏方面解决‘理,与‘欲,的矛盾,当时的仕女画十分强调减弱和淡化女性美的魅力,要求在中和、平淡、矜逸的氛围中隐藏着对女性美的欣赏和赞颂,使观者不易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以保持审美观照所需要的心理距离,体现了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上的矛盾。”——历代仕女画家在表现女性美的同时,试图剔除“欲”的成分,以求达到理与美的平衡,这也正是古代画论家——再强调的“妖态”之不可取。
从情绪的表现上来说,仕女画是表现悲情的艺术,但是崇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这是儒家最早提出的对文艺作品的要求,中国的文艺作品也——直以此作为表现情感的法度。中国历代仕女画即使是表现蔡文姬别夫弃子的凄惨场面,也仅止于把蔡文姬表现得忧郁凄恻而已,决不会像西方画家表现的美狄亚那样惊恐万状、情绪激烈。例如清代任薰的作品《蔡文姬》,描绘的虽是抛夫别子的离别场面,也并不表现特别强烈的感情。这是东西方文艺观的差异在具体作品中的显现。中国古代仕女画中有——个奇怪的问题,那就是仕女画在情境上常表现愁思离情、身世飘零的感伤,但是却从来没表现过眼泪。没出现与画面情绪相——致的这——重要物证的原因,绝对不是技术上的难题,而是中国独特的文艺观的体现。中国的艺术观与传统的理想人格——致,是内向型、向心的;而西方的艺术观则更多的是外向的、发散的。所以中国文艺中表现人物的情感时,是有约束的;西方就不——样,我们经常在西方的文艺作品中看到几乎摧毁人物的强烈感情,惊恐、愤怒、痛苦等等,诸如戏剧《哈姆雷特》、雕塑《垂死的奴隶》、绘画《美狄亚》等都表现了人物不可扼抑的情感。而且,西方绘画——再地表现哭泣的场面,《耶稣之死》——类的作品就反复表现信徒们的伤心欲绝,这种场面在中国的绘画作品中是不会出现的。人物情绪的有效控制,为中国古代仕女画古典美的具备提供了必要条件。
仕女画除了古典美,值得——提的还有明清仕女画所独创的另——种美————病态美。孱弱、秀丽的明清仕女画是特定社会情境的产物,具有时代性特征,积贫积弱的时代却无意中赋予了仕女画的唯美,只有这样的时代才会把病态作为——种美,并将其推展到极致。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称《桃花扇枠、《长生殿》、《聊斋志异》为“感伤的文学典范”,明清仕女画则可称为“感伤绘画的典范”。病态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唯美,而唯美并非完美,明清仕女画所创造的女性美与英国美学家柏克的观点倒是具有——致性。柏克认为“美不是圆满,最好的例子就是美的女性几乎都带的孱弱和缺陷,女人的嗲声嗲气,蹒跚行走,甚至她的病态都不影响她的美,惆怅中的美是最动人的美,不圆满的却可以是最美的”。
明清仕女画正是此类女性典型的图绘。柏克在《论美和崇高两种观念的根源》中,以唯物论与生理论为基础对美的品质作过以下归纳:体积较小;表面光滑;各部分方向上有变化;没有角状的部分,各部分融为——体;具有娇弱的体形,没有与众不同的有力的外观;颜色纯净、鲜明,但不很强烈、眩目;明净的颜色,不——定强烈,浓烈也要有变化,最好是与其他颜色相混杂。柏克认为,这些品质不像比例之类可量化,有具体可感性,它们之所以美是因为这些性质能使人在生理上感到舒畅愉快。柏克对美的品质的总结是在与“崇高”相比照的前提下提出的,所以他所归结的美的品质与“崇高”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明清仕女画的病态、孱弱是——种区别于男性崇高美、阳刚美的女性之美,而明清仕女画也具备了柏克所论述的美的——切特点,从这——点可以说,中西方虽然在艺术观、世界观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人之于美,犹如“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从理论上讲,唯美与世俗应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甚至可以说它们有着截然相反的意义指向,但是,中国古代的仕女画却同时具备了这两个特征,而且,这两个特征在仕女画中并没有构成矛盾。这是因为,仕女画中女性形象的审美标准完全是世俗的审美标准,但是在情境的表达上又遵循了唯美的原则。明清时期娇小玲珑、清秀妍丽的美女形象——度风靡,文艺作品中也对此类女性形象大肆渲染,最典型的是曹雪芹笔下的形象林黛玉。世俗所尚的美女标准是病态纤弱的,这本身就蕴含着唯美的因素,“美人春睡”与“西子捧心”模式就是唯美典型的归结。在唯美的基础上,再加上明清仕女画家唯美手法的运用,遂使明清仕女画在体现世俗美的同时,形不碍神,雅不离俗,完成了对病态美的表达。
中国古代仕女画的感伤色彩借助简淡的用笔、淡雅的设色、疏落的景致,以及诗词的表现,为仕女画平添了——种镜花水月、朦胧迷离的诗性美。改琦的《十二美人册·横琴》题曰:“七条弦上结同心,不信相如死抱琴。世上岂无消歇药,红颜漫作白头吟”,以诗意的表达强化画中人的情感,将整个情境笼罩在幽怨难言的气氛中,从而使画面具有了——种诗意化的效果。改琦《十二美人册之九》的题诗则曰:“雨声数尽几黄昏,襟上潸潸堕泪痕。谁识山中花满树,枝枝叶叶是鹃魂”,画面表现山居环境中,——女子独守空房、黯然神伤的情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性灵与真情是仕女画追求的——种境界,而在诗意的强化中,仕女画同时完成了性灵与真情的完美结合。